阿摩:只有把握現在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86
(2 分33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接近會考時,班上學生的情緒浮躁,陳老師找學長回來分享讀書策略和放鬆方式。 這屬於下列哪一種輔導?
(A)發展性
(B)介入性
(C)處遇性
(D)回饋性


2(B).

5.米德(M. Mead)在其經典研究《薩摩亞的歲月》(Coming of Age in Samoa)一書中,指出青少年風暴與壓力是下列哪一種現象?
(A)古典制約
(B)文化制約
(C)操作制約
(D)自我決定


3(D).

6.下列哪一個介入方式主要在幫助學生自行分析每一個生涯選擇方案的利弊得失,並從省思中獲得進一步的覺察和發現?
(A)生涯彩虹圖
(B)職業組合卡
(C)工作價值觀量表
(D)生涯決定平衡單


4(C).

9.某次數學考試成績符合常態分配,平均數為 70 分,標準差為 5 分,大雄的成績為 80 分,該成績之 PR 值是多少?
(A)80
(B)84
(C)98
(D)99


5(D).

13.林強是某所國中的輔導教師,最近發現某位個案特別依賴他,生活大小事都來報告,林老師決定約他隔天討論彼此的關係。這是下列哪一種助人技巧?
(A)面質
(B)澄清
(C)具體化
(D)立即性


6(B).有疑問

25.曾老師發現八年級的某位學生出現負面自我知覺,有依賴傾向,經常想辦法引起注意,也容易因為社交拒絕而變得退縮。該位學生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類型?
(A)早熟的男孩
(B)晚熟的男孩
(C)早熟的女孩
(D)晚熟的女孩


7(A).

27-2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8 題。 
        七年級的小華每天騎腳踏車上下學,某天早上比較晚出門,於是飆車趕去上學, 在一個十字路口,他左右張望沒有看到警察,就騎車闖紅燈。

【題組】27.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這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個階段的行為?
(A)避罰服從
(B)相對功利
(C)遵守法規
(D)社會契約


8(C).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十二年級的小英剛考完學科能力測驗,最近在準備申請入學的資料。他不確定要申請什麼樣的學校與學系,於是到輔導室請輔導教師幫忙。

【題組】29.輔導教師聽了小英的問題後,先請他填寫賀倫德(J. Holland)的職業興趣量表。關於該量表的敘述,下列何者較適當?
(A)是一種認知測驗
(B)幫助小英了解自己的性向
(C)反映個人對未來職業的憧憬
(D)區分為六種完全獨立的興趣類型


9(C).

【題組】30.小英在做完測驗並聽完輔導教師的解釋後,覺得可以針對藝術相關的校系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後再做決定。根據馬西亞(J. Marcia)的自我認同狀態分類,小英的反應最可能 屬於下列哪一種狀態?
(A)辨識混淆(identity diffusion)
(B)辨識預定(identity foreclosure)
(C)辨識遲滯(identity moratorium)
(D)辨識有成(identity achievement)


10(B).

5.下列何者較屬高度教師控制的班級經營取向?
(A)金納(H. Ginott)的和諧溝通理論
(B)史金納(B. Skinner)的行為塑造理論
(C)瓊斯(F. Jones)的正向班級經營理論
(D)葛拉瑟(W. Glasser)的現實治療理論


11(C).

12.根據貝克(A. Beck)認知治療理論所提出的「認知三角」,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引發憂鬱 的因素?
(A)對世界的負向看法
(B)對未來的負向看法
(C)對過去的負向看法
(D)對自己的負向看法


12(B).
X


17.老師觀察到在學習上,小明多做內在、不穩定、能控制的歸因,小美則多做外在、 穩定、不能控制的歸因。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他們的歸因?
(A)小明-努力;小美-運氣
(B)小明-能力;小美-運氣
(C)小明-努力;小美-任務難度
(D)小明-能力;小美-任務難度


13(B).

21.小明與阿珠都是 14 歲的八年級學生,在元旦連假時發生性行為,阿珠事後跟導師 提及此事,導師除了告知家長外,應該採取下列哪一項作法較為適當?
(A)訓斥並禁止二人繼續交往
(B)視同疑似性侵害情事,通報主管機關
(C)因當事人均未成年,請家長嚴厲訓斥
(D)尊重他們的兩情相悅,並實施正確性教育


14(A).

23.相信只有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行為是可以被選擇的,強調不懲罰、絕不放棄的 諮商學派是下列何者?
(A)現實治療
(B)人本學派
(C)心理動力治療
(D)認知行為學派


15(D).

24.張老師利用導師時間,請同學發表自己對於學習的想法。成績欠佳的小華說: 「我爸爸說『社會大學比較實用』,學校學的都不實用,花力氣背死知識是白費工, 要用再學就好了。他國中都沒拿到畢業證書,現在賺很多錢、過很好的生活。我越來 越不覺得自己是讀書的料,或許我應該早點到業界學習,學習一技之長,累積實務 經驗。」下列何者較能充分解釋小華的學習動機?
(A)自我跛足(self-defeating)
(B)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theory)
(C)需求層次論(hierarchy of needs)
(D)期望價值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


16(B).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升上八年級後,小芬的心情顯得特別低落,常常趴在桌上睡覺。班級導師吳老師找 小芬談話,兩人對話如下: 「小芬,妳怎麼了?老師看妳最近上課無精打采,有發生什麼事嗎?」老師問。 「我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因為沒有人在乎我。」小芬說。 「聽起來妳感到很難過。可以說說看為什麼會覺得沒有人在乎妳?」老師問。 「我有幾個要好的同學,每次我傳訊息給他們,他們都很快『已讀』了,卻『不回』。」 小芬說。 「會不會他們剛好在忙,沒有時間回呢?」老師說。 小芬很激動的說:「不可能!我看到他們在別人的 IG 按讚或留言,這樣不是很奇怪 嗎?所以我才說沒有人在乎我,我覺得自己一點價值都沒有!」
【題組】4.經由吳老師與小芬的對話,可看出吳老師使用了哪些輔導技巧?(2 分)
甲、同理
乙、引導
丙、面質
丁、自我揭露
戊、積極聆聽
(A)甲乙丙
(B)甲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17(C).

讀下文後,回答 7-9 題。
       八年級的萱萱、伶伶、珮珮、依依和倩倩是班上眾所皆知的小團體,自稱「五朵花」。 平時吃午餐、做報告總是形影不離,交情甚篤。但萱萱和伶伶最近鬧得很不愉快,起因 是在下個月畢業旅行的分組裡,誰也不想被邊緣化。平時的小團體裡,總是五個人一起 行動,可是畢業旅行的住宿安排為四個人一間房,勢必有一個人得排到其他組別。於是萱萱和伶伶兩人在小團體裡各自拉攏其他三位同伴,不但公開排擠對方,互相嘲笑辱罵, 甚至在社群媒體上攻擊彼此。

【題組】 7.畢業旅行分組事件前,根據薛爾曼(R. Selman)的友誼發展階段論,「五朵花」的友誼 狀態最符合下列哪一個階段?(2 分)
(A)單方協助
(B)雙向合作
(C)親密互享
(D)自主相互依賴


18(C).
X


21.小鵬在國小階段對於數學沒有特別的好惡。升上國一後,數學老師很兇,自此以後小 鵬就很害怕數學。小鵬害怕的情緒是屬於制約理論的哪一項概念?
(A)制約刺激
(B)制約反應
(C)非制約刺激
(D)非制約反應


19(D).
X


23.以下是三位老師面對學生學習狀況不佳的詮釋或解決方法,這幾位老師所抱持的學習 觀點為何?
 王老師:學生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缺少誘因,只要優秀的給獎賞,表現差的取消福 利,就會改善。
 張老師: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課堂上都只是被動接收資訊,需要給予更多機 會讓他們討論互動。
徐老師: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他們缺少自我實現的機會,應該提供給學生更 多機會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
(A)王老師—行為主義、張老師—社會建構論、徐老師—人本主義
(B)王老師—社會學習論、張老師—行為主義、徐老師—社會建構論
(C)王老師—社會認知論、張老師—訊息處理論、徐老師—人本主義
(D)王老師—行為主義、張老師—社會學習論、徐老師—社會建構論


20(B).

11.建霖各學科的成績平平,但是在不同場合都反應機靈。他擅長觀察環境中的人、事、物,並能巧妙地應對來達到自己的目標。這些表現較接近史坦伯格 (R. Sternberg)智力理論中哪一種智力的運用?
(A)創造智力 (creative intelligence)
(B)實用智力 (practical intelligence)
(C)分析智力 (analytical intelligence)
(D)人際智力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21(B).

12.教育部明訂校園一律禁菸,小明看到同學躲在樓梯間抽菸,但都沒被抓到或得到處罰,因此也開始在校內抽菸。久了以後,小明每次下課一走到樓梯間就會有抽菸的衝動。關於小明的抽菸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小明開始在校內抽菸的行為可能是透過社會學習習得 
乙、小明走到樓梯間就有抽菸的衝動可以用古典制約解釋 
丙、小明開始在校內抽菸的行為符合柯柏格 (L. Kohlberg) 道德發展的第二階段
(A)甲乙丙
(B)只有甲乙
(C)只有甲丙
(D)只有乙丙


22(D).

23.怡恬到辦公室找導師,告訴導師:「不是我不用功,這一次的英文考題太難了,很多題目上課都沒教過。現在我不敢回家,爸媽看到成績一定會抓狂,怎麼辦?」導師想應用同理心的技巧,下列那一種說法較適當?
(A)「你對自己考不好很難過。」
(B)「你的英文考不好,其他科目呢?」
(C)「聽起來你很懊惱,老師了解你的感受。」
(D)「聽起來你很擔心爸媽對你考不好的反應。」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周宜賢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