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93
(1 分4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0. 陳老師告訴學生說:「我所教的都是對的!」規定學生要完全接受他所教的內容並用心記住,不准質疑發問。陳老師所展現的作為較傾向誤用或惡用了下列哪一種教師權威?
(A)學術認知的權威
(B)道德涵養的權威
(C)神化崇拜的權威
(D)傳統與習俗的權威


2(C).

18.以下關於墨子、孟子、荀子、康德(I. Kant)、彌爾(J. S. Mill)的道德論,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孟子和荀子都是動機論者
(B)彌爾和康德都是動機論者
(C)墨子和荀子都是結果論者
(D)孟子和康德都是結果論者


3(D).

39.依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學生成績評量的雙重原則為何?
(A)特殊性與一致性
(B)個別化與團體性
(C)異質性與共同性
(D)適性化與多元化


4(A).

6.林老師想研究「資訊融入數學科」的教學效果。下述何種研究方法比較適當?
(A)實驗研究
(B)相關研究
(C)描述研究
(D)個案研究


5(A).

16.依美國<憲法>精神,該國的教育權歸屬於何者?
(A)州政府
(B)聯邦政府
(C)聯邦及州政府
(D)郡(縣)政府


6(A).

21.現行中小學(含附設幼兒園)校內會議,下列哪一種會議的組成方式,其任一性別委員 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A)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會議
(B)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
(C)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會議
(D)校園霸凌事件審議小組會議 


7(C).

10.「學校應用正向管教辦法輔導有霸凌行為的同學」,這種作法是運用何種懲罰原理?
(A)報復說(Retributive Theory)
(B)懲戒說(Deterrent Theory)
(C)感化說(Reformative Theory)
(D)人道說(Humanist Theory)


8(B).

16.張老師進行社會領域教學時,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社區探查,蒐集各種資料及各方觀 點,探討社區產業、環保、人口和生活品質等方面發展的正、反意見,規劃未來道路 闢建的構想,並向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提出建議書。張老師的作法主要採取下列哪一種 理論取向?
(A)社會效率論
(B)社會重建論
(C)社會功能論
(D)社會和諧論


9(C).

19.學校利用大門口牆壁貼滿該校學生參加科展、畫展、球類比賽、國語文競賽等優異成 績,作為與家長進行對話的素材,增進社區對學校的認知與好感。學校這種作法最符 合下列哪一種理論之應用?
(A)交換理論
(B)衝突理論
(C)符號互動論
(D)結構功能論


10(D).

閱讀下文後,回答 4-9 題。
        謝老師於民國 107 年取得某都會區大學師資培育公費生資格,畢業後經公費生分發 到臺灣本島一偏遠地區國小附幼任教,她發現教學現場和師資培育所學差異極大,內心 很想趕快調回城市。 
      目前該校採混齡編班,強調讓幼兒本著順乎自然的秩序感,與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 學習,老師旁觀引導;但現場的真實狀況是,不同年齡的幼兒爭教具,教師忙著排解。 
      謝老師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是:師生共同決定課程目標後,擬訂計畫、 執行、評量,透過不斷觀察、記錄、評量,獲得引導幼兒學習經驗的依據,謝老師認為這 才是幼教主流。 
      同儕也很讓謝老師困擾。教學團隊裡有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教保員、代理教保員。 因教學理念不同,大家各行其是,教學效果難以彰顯,遇到問題或衝突,很少對話,同 儕間避免周旋,盡量採取掩飾或壓抑的方式。校長為解決教學團隊之衝突,邀請成員進 行對話,坦然面對教學理念不同之問題,促進教學團隊的合作,以求兩全之道。
     再者,校長向教育局(處)申請幼教專業發展輔導計畫,藉由學者專家協助,教師 有專業成長,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效果亦逐一顯現。謝老師變得願意提出看法、分享 教學心得及共同參與決策,現在反而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職場環境而不想離開。

【題組】5.依據謝老師陳述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最可能是依據下列哪一種教育哲 學觀點?(2 分)
(A)弗雷勒(P. Freire):批判教育學
(B)盧梭(J.-J. Rousseau):自然主義
(C)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教育愛
(D)克伯屈(W. H. Kilpatrick):問題中心


11(C).

10. 對於社會本位主義教育理論之優點,下列何者有誤?
(A) 教育材料必須要重視社會文化的價值
(B) 學校教育組織必須要側重嚴密與一貫
(C) 摒除打罵教育改採愛的教育
(D) 重視教育的全民化與普及化


12(C).

16. 認為學校內部的社會關係,符合生產的社會關係,教導個人舉止、表 達方式及階級認同,此是誰的觀點?
(A) 布迪爾
(B) 伯恩斯坦
(C) 包爾斯和金帝斯
(D) 威里斯


13(A).
X


20. 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普及,使教學及行政工作隨之改進。這說明了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哪一種關係?
(A) 教育為社會變遷的動因
(B) 教育為社會變遷的條件
(C) 教育與社會變遷為互為表裡
(D) 教育為社會變遷的結果


14(B).

(一) 題目:「在蔡老師的班上,小華原本是個循規蹈矩的學生,但是,在升上 五年級之後,因為學校成績逐漸落後,所以家人送小華去補習班加 強課後學習。只不過,因為家長給予過多課業壓力,讓小華開始沉 迷於手機遊戲,亦與家人開始出現衝突,變得不愛讀書。有一天, 小華甚至直接跟蔡老師說:『我明天不要來上學了!』,讓蔡老師擔 心不已」。
【題組】問題一:若依照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請問「家長送小孩去補習班」,為何種資本的體現(4 分)?
(A) 行動資本
(B) 文化資本
(C) 象徵資本
(D) 社會資本


15(C).

8.張老師利用日本動畫《進擊的巨人》中阿爾敏的臺詞:「堅信待在城牆內就能永遠安心的想法是有問題的,就算城牆 100 年來都沒有被摧毀,也無法保證未來不會被摧毀。」引導學生討論經驗與知識之關聯。上述臺詞反映的知識觀,與下列哪一位學者的理論最相關?
(A)培根(F. Bacon)—知識即力量
(B)傅柯(M. Foucault)—知識即權力
(C)波普(K. Popper)—知識的可否證性
(D)李歐塔(J.-F. Lyotard)—知識的操作性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阿摩線上測驗

林渝軒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