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只有兩步:開始行動、持續行動
60
(2 分4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5. 吳老師採取建構論取向的教學,下列何者是他在課堂上最少運用的方法?
(A)小組實作
(B)團體討論
(C)聚斂式問答
(D)發現式教學


2(A).

25. 下列何者是最符合批判理論的教育主張?
(A)師生的溝通須符合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的規準
(B)教師宜鼓勵學生時常抱持懷疑的態度,以掌握永恆不變的真理
(C)教育應依循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以滿足學生需求並追求卓越
(D)教育就是藉由課程內容傳遞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並加以落實


3(A).
X


21. 李老師在教學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氣質或 傾向。他認為教育歷程不外乎幫助受教者發展特有的稟賦。李老師的教育理念較接近下列何種教育觀?
(A)教育即社會化
(B)教育即知識發展
(C)教育即文化陶冶
(D)教育即自我實現


4(C).

9.美國學者柯林斯(R. Collins)認為現代教育的擴張並非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需求,而是 因為優勢團體企圖維持其後代在職業及社會結構的優勢地位。因而他認為班級社會 體系的功能,較接近下列何者?
(A)監護學生
(B)遵守儀式規矩
(C)取得學歷資格
(D)照顧與服務學生


5(A).

2.有關動機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
(A)人本論鼓勵學習者發展潛力與重視外在動機
(B)行為論主張運用增強來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C)社會學習論認為學習者透過觀察與模仿,可提升學習動機
(D)認知論主張學習者的動機是來自於個人對目標重要性與期望的思考


6(D).

34.教育的行政行為應兼顧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其用意在追求公平、公正與合理性。 依「教師法」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之規定,下列何者屬於 「實質正義」的項目?
(A)教評委員的任期一年
(B)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九人
(C)教評會委員,必須由全體教師推舉之
(D)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方得被解聘


7(A).

7.李老師要小文專心寫數學題目,小文說:「我不會做!」。李老師鼓勵他說:「你試 看看。」結果寫出來的數學式子果然是錯的。小文對著李老師說:「我就是笨嘛!數學 怎麼學都不會。」從溫納(B.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小文對自己學習 失敗做何種歸因?
(A)穩定-內在-不可控制
(B)不穩定-內在-可控制
(C)穩定-外在-不可控制
(D)不穩定-內在-不可控制


8(D).

26.有關後現代思潮的哲學與教育論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反權威與反基礎主義都是後現代的特性
(B)在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下,多元文化教育顯得更為重要
(C)李歐塔(J.-F. Lyotard)主張後現代是對「後設敘述」的不信任
(D)德希達(J. Derrida)認為哲學應在追求文本意義的確定性與客觀性


9(D).

33.美國因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由聯邦政府積極推動「邁向巔峰(Race to the Top)」的教育 政策,下列何者是該政策的主要目的?
(A)提高美國公民的就學率
(B)幫助美國弱勢學生的照顧
(C)促進美國教育機會的均等
(D)提升美國學校的教學與學習水準


10(D).
X


80.下列哪一個國家於2015年正式通過〈每位學生都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法國


11(B).

82.下列對於我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敘述何者錯誤?
(A)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於民國95年開始辦理
(B)相關業務推動由教育部為主責單位
(C)評鑑流程包含備課、觀課、議課共三部分
(D)106學年度起將由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取代


12(A).
X


91.依據「國民教育法」的精神,下列何者較不能顯示出國中小學階段之「國民教育」的性質?
(A)義務教育
(B)強迫教育
(C)免費教育
(D)選擇性教育


13(A).
X


100.教育部為期能貫徹國中常態編班政策,保障學生受教權益,公布「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其依據之法源為何?
(A)教育基本法
(B)國民教育法
(C)中學教育法
(D)教育人權法


14(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4-25 題。
甲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溝通,我實在無法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
乙老師也說:「我們老師不能老是抱著權威的心態,應把學生當作朋友,相信同學 應該會主動參與。」
丙老師也幫腔說:「我更希望引導學生勇於表達自我,和學生進行生命問題的思考與 對話。」
丁老師則補充道:「有時候,若能考慮到學生拒絕與老師溝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他的家庭背景或經濟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就比較能以同理心看待他們。」

【題組】25.丁老師的想法較接近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
(A)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B)理性主義(Rationalism)
(C)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D)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15(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4-7 題。
        2020 年世界各國開始面臨新冠病毒(COVID-19)傳染病的威脅後,某校 3 位老師試從教學入手,將生活情境導入課程,各自提出防疫教學方案設計重點送交審查,以期成為校訂課程。其重點分述如下:
60f6700fb6cab.jpg


【題組】5.李老師以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教育哲學觀點作為教學方案設計重點的基礎,下列敘述何者較為符合他的教學目標?(2 分)
(A)教師應教授基本教材,討論的正是同學應該瞭解的時事內容,目的是訓練同學的心智
(B)教授基本教材是教師的重要工作,討論的重點是讓同學瞭解,在新冠病毒流行時期, 紀律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C)教師是促進者,討論並無正確答案,而是要幫助同學瞭解如何抉擇、如何設定目標、 並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D)教師的責任是傳遞社會價值,新冠病毒讓教育體系失能時,討論的重點是找到重建 學習秩序的方法


16(B).
X


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提出學生須具備三面向九大項之核心素養,請 問下列何者非三面向九大項中之「三面向」之一?
(A)自主行動
(B)溝通互動
(C)適性揚才
(D)社會互動


17(C).
X


3. 關於學校特色發展創新,熊彼得(J.A. Schumpeter)、迦納(H. Gardner)、羅杰斯(EM. Rogers)等人提出諸多理論,其中,「學校本位管理」為1960以來被提出之教學理念, 請問關於學校本位管理之理論,下列何者正確?
(A)主張將教育權收歸中央,是教育集權化之典範。
(B)提出教育應該要因地制宜,學校依自身的環境特徵設定學校課程。
(C)課程應由上而下規範,以保障每位學生皆能學習到相同的課程知識。
(D)課程授課教師以校內教師為主,藉此提高校內教師之地位。


18(B).
X


7. 關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特性及實際作法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 屬於階層式的課程領導
(B) 主張由下而上的草根模式課程發展
(C) 師生得共享課程決定權,並創造學習經驗
(D) 課程領導者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應向全校教師說明課程綱要的精神,並 共同研議學校願景與課程目標。


19(C).
X


11. 「國際教育2.0」的願景為「接軌國際、鏈結全球」。在此願景之下,「國際教 育2.0」提 出三個目標:「培育全球公民」、「促進教育國際化」及「拓展全球交流」 ,期待透過「國 際教育2.0」的努力,未來讓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國際化邁向新的里程 碑。下列關於國際教育 2.0的主要變革何者為誤?
(A)擴大教育國際化活動,融入雙語課程
(B)擴大實施對象,納入境內外非本國學生
(C)強化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國際化培力及認證機制
(D)建立雙層級的國際架接機制:國際教育推動聯盟與國際教育資源中心


20(A).

13.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 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主辦的全球性學生評量。關於此計畫的實施內容、成效與其 所衡量的全球素養之敘述,何者有誤?
(A)自2000年起,每三年舉辦一次,評量對象為12歲學生,內容為閱讀、數學和 科學三個領域的基本素養程度,是為平均分項測驗
(B)評量的重點不僅限於學生是否能夠提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否能夠將習 得的知識應用於進入社會後所面臨的各種情境及挑戰,意即產生學習遷移
(C)除了評量之外,PISA問卷也蒐集了一系列學生、家長、教師及學校的訊息, 以提供學生在家庭與學校環境中學習的資訊。經由評量與問卷調查結果,可用 來比較不同國家間學生的學習表現與學習環境
(D)側重於年輕人做為積極和負責任的社會成員之角色,並觸及個人回應地方、 全球或跨文化問題的準備度


21(B).
X


14. 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生長背景而在教學上有所差別、因材施教。請問這 是符合教師的哪個工作特性?
(A)專業性
(B)多元性
(C)挑戰性
(D)獨特性


22(B).

21. 學校校長、教師、職員等知道學校發生校園性騷擾、性侵害、性霸凌等事件後 ,需要在幾小時內通報?
(A) 12小時
(B) 24小時
(C) 48小時
(D) 72小時


23(D).

20.教育行政在討論資源分配時,會考量到公平原則,其中又區分為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 下列哪一種教育作為屬於垂直公平?
(A)學校營養午餐的價格齊一化
(B)學校的教科書內容和價格一致
(C)學校規劃班級教室大小面積盡量一致
(D)教師協助班上弱勢學生申請費用減免


24(A).

22.某校的決策過程大多是顧及不同立場教師之間的爭執,經利益折衝後做出決定。該校 行政決策較屬於下列哪一種模式?
(A)政治模式(Political Model)
(B)直覺模式(Intuitive Model)
(C)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
(D)漸進模式(Incremental Model)


25(B).

3.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弗雷勒(P. Freire)對話式教學的意涵?
(A)學生可以同時是教學者,教師可以同時是學習者
(B)對話式教學的目的之一,在於保持教學價值中立
(C)師生間採取非宰制的對待他人,以溝通代替對立
(D)教師避免囤積式的教學,以啟發學生的批判能力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阿摩線上測驗

Yu-Yun Cha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