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80
(2 分3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6.陳老師在課堂一開始請學生朗誦國語課文,突然間他想到忘記收考卷,於是 請學生先繳交考卷,之後再繼續開始唸課文。 請問陳老師的做法屬於下列 何者班級教學常見狀況?
(A)同時進行多項活動(overlapping)
(B)突然插入不相關的議題(thrust)
(C)搖擺不定(flip-flop)
(D)全面掌控(withitness)


2(C).

8.下列何者不是史貝克 Skilbeck 情境分析模式中所提及的課程設計重點?
(A)擬定目標
(B)詮釋實施
(C)文化選擇
(D)評估評鑑


3(D).

22.下列教學活動設計,何者方式較能引起學生的外在學習動機?
(A)從氣象局網站得知地震的成因,進而反思地震時的應變措施
(B)學生實測彈簧下掛取不同重量的物品,進而思考重量與力的關係
(C)上課時播放動畫影片,讓學生課堂中寫一篇與該影片相關主題的心得
(D)教師買一瓶汽水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容量的單位換算


4(B).

25.某國小從 107 學年起持續與美國姐妹校辦理交流互訪活動,請問根據《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總綱》的精神,此交流活動較不適合規劃為哪 一類校訂課程?
(A)其他類:服務學習
(B)其他類:自主學習
(C)社團活動
(D)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5(B).

18.陳老師在閱讀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後,依據學習重點以「認識家鄉」為單元主題,設計「學生蒐集家鄉的資料並上台報告與回饋」的活動。上課時,陳老師覺得學生蒐集資料及上台報告耗費太多時間,只好減少回饋時間。從古德拉(J. Goodlad)提出的課程層次中,陳老師面臨哪兩種不同課程層次的差距?
(A)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
(B)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
(C)理念課程與正式課程
(D)正式課程與經驗課程


6(D).

12. 為因應臺灣的食安問題,王老師在教學時強調「選擇營養的食物,而非選擇便宜的食品。」此目標符合情意領域目標分類的哪一個層次?
(A)反應(responding)
(B)形成品格(characterization)
(C)價值評定(valuing)
(D)價值組織(organization)


7(C).

14. 某校課程發展步驟為:分析學校的內外在條件、訂定課程目標、規劃課程、實施課程、進行課程評鑑與回饋。下列何者為該校採用的課程發展模式?
(A)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B)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C)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
(D)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


8(D).
X


19. 教師採用「活動分析法」編製教材時,先分析兒童學習經驗與活動,再將學習活動次分為較小的活動單元,然後設定課程目標,最後選擇合乎學校情境的適切目標。 此屬於下列何種取向的課程理念?
(A)專業主義取向
(B)科技主義取向
(C)經驗主義取向
(D)建構主義取向


9(D).

24.下面哪一個做法不是實踐學習共同體的最好策略?
(A)座位調整兩人一組
(B)座位調整三人一組
(C)座位調整四人一組
(D)座位調整五人一組


10(C).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有關課程實施取向被引用最多的是 Snyder 等人在 1992 年所發表的文獻,共分為忠實取向、相互調適取向和課程締造取向三種。
       忠實取向和課程締造取向可以視為課程實施的兩端,前者重視教師應將課程內容有效傳遞給學生,後者則強調師生互動與教材的決定才是先決條件。至於相互調適取向,則會顧及教師因應教室情境,會進行必要的課程與教學調整。
       張老師服務於一所小學(非都市學校),其教授的四年級社會教科書的第二單元則是介紹家鄉的風貌,如都市的住宅、廟宇、捷運和高鐵,但因課本的設計是適用於全國任何一所國小,課本所介紹的內容並無法符應鄉村學校或海邊學校,以及山地原住民學校的需求,這對現場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

【題組】5.張老師想行銷學校與社區合作的校本特色課程,結合該地特產設計了一套產銷課程,學生透過此課程了解地方特產的現況、問題及新的產銷趨勢與方法。 此屬於下列何種課程實施取向(2分)?
(A)忠實取向
(B)相互調適取向
(C)課程締造取向
(D)情境取向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陳葳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