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100
(45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6.下列有關團體輔導特性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可將問題一般化 乙、效果比個別輔導好 丙、可獲得多重回饋 丁、比較符合經濟效益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D).

某國小校長期待校內教師能積極營造使學童「獲得課業成就感」的機會。若 以艾瑞克森(E. Erikson)的觀點來看,學童獲得課業成就感與否將導致下列何種 發展結果?
(A)信任環境,或對環境產生不安全感
(B)積極進取,或對自己產生懷疑羞愧感
(C)建立親密關係,或對外界產生疏離感
(D)發展勤奮精神,或對自己產生自卑感


3(C).

10、小英是國小五年級女生,他媽媽憂慮地表示小英近六個月來常常睡不好,急躁易怒,注意力無法集中,常常喊累,導致學業成績下滑。以小英的狀況,他最可能罹患下列何種病症?
(A)懼學症
(B)恐慌症
(C)廣泛性焦慮症
(D)創傷後壓力症


4(B).

22. 洪老師進行諮商與輔導時要求當事學生作情緒日記,以記錄引發情緒的先行事件與當下的想法,這是屬於下列何種方法?
(A)社會計量法
(B)自我監控技術
(C)情緒調解法
(D)生理回饋法


5(D).

26.以下哪一個敘述比較不符合團體輔導的特性?
(A)資訊性與教導性
(B)經濟效率
(C)跨學科實施
(D)私密性


6(A).

5.以下四項情境及處理何者符合「邏輯結果」的輔導原則之應用?
(A)小明食用午餐時打翻食物,老師要求小明負責清潔善後
(B)小明在教室打球把玻璃窗打破了,被老師罰抄寫課文
(C)小明不讀書不寫功課,考試成績不及格
(D)小明雨天不帶雨具,結果全身淋濕了


7(A).

21. 下列哪一種輔導行為符合倫理要求?
(A)告知有監護權的家長其未成年子女有意私奔
(B)告知個案輔導者本人的住所及電話,讓個案隨時可以求助
(C)將導師輔導資料提供給個案
(D)為了得到完整資料,要求個案完成所有心理測驗


8(D).

11.下列何者中的知識是經由複誦(rehearsal)、組織(organization)、精緻化(elaboration)等編碼過程,才貯存下來的?
(A)後設認知
(B)感覺記憶
(C)短期記憶
(D)長期記憶


9(B).

30.有關年幼兒童及年長兒童在描述他人時,有何認知上的轉變?
(A)從內在特性轉向外在特性
(B)從泛泛而談到具體描述
(C)從社會中心到自我中心
(D)從差異性到整體性


10(B).

15.下列哪一組是女性的染色體
(A)XY
(B)XX
(C)XYX
(D)XXY


11(B).

皮亞傑(J. Piaget)認為要使兒童的道德發展從自我中心和實在論中解放出來,最重要的是透過下列何種途徑?
(A)與父母相互溝通
(B)與同伴交往互動
(C)與老師互相爭論
(D)與兄姊相互競爭


12(C).

15.下列語言的基本元素中,何者意指在社會背景中構成語言有效和適當使用的原則?
(A)語法(syntax)
(B)語意(semantics)
(C)語用(pragmatics)
(D)語形(morphology)


13(C).

35.正雄老師請認輔學生小梅陳述兩三件幼年時期或童年早期印象深刻的回憶與當時反應,並且運用小梅的出生順序與家庭關係等資料進行輔導。正雄老師所採取的諮商學派以及分析的目標為下列何者?
(A)古典精神分析之「移情作用」(transference)
(B)古典精神分析之「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
(C)阿德勒學派之「生活方式」(lifestyle)
(D)阿德勒學派之「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


14(B).

依據皮亞傑 (J. Piaget)的理論,在哪一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兒童,在思考上會有專注現象、不可逆性、及集中於狀態等三個特徵?
(A) 感覺動作期
(B) 前運思期
(C) 具體運思期
(D) 形式運思期


15(D).

1.依據史坦柏格(R. 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論,「學業成績」通常反映下列何種智力?
(A)人際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B)創造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
(C)實用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
(D)分析智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


16(C).

5.大雄平日喜歡看拳擊、摔角之類的節目,也喜歡玩格鬥、虐殺的電玩遊戲。看到有人 虐待動物或欺負無辜者,沒有不安的情緒,覺得沒什麼。下列哪一種概念最能解釋 大雄的情況?
(A)社會刻板印象(social stereotype)
(B)社會調節偏誤(social adjustment bias)
(C)減敏感作用(desensitization)
(D)媒體素養缺乏(media literacy deficiency)


17(B).

14.依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點,以下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甲、老師希望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所以我會對每個人都很友善 乙、就算我認為班規不是很合理,但我也會乖乖遵守 丙、如果別人對我好,我就會對他好 丁、是非善惡的評斷標準,取決的是個人的良心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丙甲丁乙
(D)甲丙乙丁


18(B).

19.採用低調班級經營(low-profile classroom management)策略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時, 老師可以運用的技巧包括:預測(anticipation)、轉向(deflection)、回應(reaction)。 當張老師要全班開始做數學習作的練習題時,他注意到曉方沒有翻開習作本,而且 臉上出現不耐煩的表情。張老師走近曉方,對她說:「曉方,現在應該要完成第 15 頁 的練習題。」上述情境中,他依序採用了哪些低調班級經營的技巧?
(A)預測、回應
(B)預測、轉向
(C)轉向、回應
(D)回應、轉向


19(B,C).

20.根據薛爾曼(R. Selman)的觀點取替發展理論,小學高年級的兒童可以了解對方想做的 事情不同,同時也可以站在對方立場來思考原因,例如:小新可以理解弟弟想去公園 玩是因為弟弟已經兩個星期都沒有去了。這敘述符合下列哪一個階段?
(A)社會群體階段(societal stage)
(B)第三人階段(third-person stage)
(C)自我反思階段(self-reflective stage)
(D)社會訊息階段(social-informational stage)


20(B).

閱讀下文後,回答 22-23 題。
第一次段考結束後,老師一上課就開始發數學答案卷。在看到分數後,學生的反應 如下: 
小華說:「要是考試前一天不要去參加你的生日派對,好好認真準備,我一定可以 考前三名。」 
大維說:「我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我覺得這次準備考試學習很多,我下次一定要 更努力。」

【題組】22.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下列何者正確?
(A)小華使用外在、穩定、可控制的歸因
(B)小華使用內在、不穩定、可控制的歸因
(C)大維使用內在、穩定、不可控制的歸因
(D)大維使用外在、不穩定、可控制的歸因


21(D).

3.二年級的小華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的「注意力不集中型」(inattention)。根據診斷,下列何者較不可能是小華會出現的臨床症狀?
(A)經常無法仔細注意細節
(B)在日常生活中常忘東忘西
(C)經常無法遵循指示完成功課
(D)經常在問題還沒說完時衝口說出答案


22(A).

4.老師在教「長度」概念時,要學生在三分鐘內想出十種測量長度的方法,小雄想到的比其他人多。小雄在創造力的哪一個層面表現突出?
(A)流暢力
(B)獨創力
(C)精進力
(D)變通力


23(A).

5.小慧全家從北部搬到南部,因而轉學到新學校。他很快就熟悉學校周遭的環境,能跟老師及同學有不錯的互動,也能掌握導師的期許和班規。依據史坦伯格 (R. 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論,大智展現了哪一種智力?
(A)情境智力 (contextual intelligence)
(B)經驗智力 (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
(C)社交智力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D)組合智力 (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


24(C).

10.小英這次閱讀測驗考了 65 分,遠低於全班的平均成績,所以林老師讓他放學後留下接受課後輔導。老師使用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 教小英摘要與提問等閱讀策略,並逐漸將責任轉移給小英。小英在一週後重寫相同測驗的複本,得到了 85 分。根據以上的情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老師的作法符合維高思基 (L. Vygotsky) 的社會文化論
(B)老師提供的鷹架 (scaffolding) 有助於提升小英的閱讀表現
(C)85 分代表小英的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D)65 分可視為小英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的下限


25(A).

12.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柯柏格 (L. Kohlberg) 道德發展階段論的觀點?
(A)發展階段的前後順序會因不同文化而異
(B)道德發展可依俗例 (convention) 分為三期 (levels)
(C)發展階段所提供的道德思考架構,可應用至各種情境
(D)除了第一階段之外,各階段的發展都建立在前一階段的推理之上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劉永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