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反覆練習,方可提高對試題的敏感度
100
(1 分38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6. 國小低年級的「生活課程」較屬於何種課程組織型態?
(A)融合課程
(B)相關課程
(C)經驗課程
(D)核心課程


2(B).

16. 快樂國小設立美術實驗班,招收三年級具有美術天份的兒童。下列哪一種美術測驗 最適合用來甄選該類型的學生?
(A)興趣測驗
(B)性向測驗
(C)成就測驗
(D)人格測驗


3(A).

20. 下列哪一種學習策略較無助於長期記憶?
(A)學生在上課前,先將課本內容快速瀏覽一遍
(B)學生將課本中的概念,組織成樹狀圖筆記
(C)學生將所學內容與自身經驗相結合
(D)學生利用週末,回顧一週所學的內容和要點


4(A).

10.張老師得知其班級學生對日本電視劇「半澤直樹」非常著迷,於是在進行社會學習 領域教學時,將「半澤直樹受到分店長淺野陷害,被迫承擔因非法融資 5 億而造成 銀行損失的責任」作為例子,來讓同學進行分組討論,探討社會經濟活動中所牽涉的 道德議題。張老師的做法符合下列何種學習經驗選擇的原則?
(A)動機原則
(B)經濟原則
(C)繼續原則
(D)練習原則


5(B).

21. 張老師進行班級經營時,對於學生行為的管理,重視建立行為與結果間的因 果關係。針對學生不當行為,張老師採取下列哪些說法比較適當? 甲、「你閱讀課在圖書館活動時,弄亂書架上的書,在下課時間要留下來負 責將書排整齊。」 乙、「你今天在教室中亂丟垃圾製造髒亂,負責班上提水工作一週。」 丙、「你上體育課總是嬉戲不認真,回家抄寫國文第一課到第三課課文一遍。」 丁、「如果你再持續干擾旁邊的同學上課,那就要換座位,坐到最靠近老師 的位子。」
(A)甲乙丙
(B)甲丁
(C)甲丙丁
(D)乙丁


6(B).有疑問

28.演講比賽名次屬於下列何種測量量尺?
(A)名義量尺
(B)次序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


7(A).

25.教師想要瞭解學生長時間的學習歷程與進步情形,最適合採用下列何種評量?
(A)檔案評量
(B)紙筆評量
(C)實作評量
(D)診斷評量


8(A).

25.為了培養學生「舉手發言」的習慣,張老師在和學生共訂班規後,應採取怎樣的增強形式,才能在學習初期迅速建立該行為?
(A)立即、連續增強
(B)延宕、連續增強
(C)立即、間歇增強
(D)延宕、間歇增強


9(A).

3.下列何者較屬於果斷型(assertive style)的教師態度與行為?
(A)建立教室常規,並確實執行,以維持高效率的學習環境
(B)教師必要時,可以嚴厲指責學生,以展現教師的決斷力
(C)針對學生正向行為予以增強,避免懲罰學生的不當行為
(D)教師應獨當一面,避免學校行政人員及家長介入班級經營


10(A).

10.教師自編教材時,有關難易度的考量,下列何者有誤?
(A)教材文本應該減少圖表或例子,以降低閱讀量
(B)國小學生多處於具體運思期,教材編寫應與實際生活關聯
(C)教學目標或主題數量應加以控制,避免超過學生的認知負荷
(D)教材內容不能一味追求簡化,仍然應該具備一定程度的挑戰性


11(C).

2.下列何者屬於標準參照評量?
(A)對全校新生進行瑞文氏圖形推理測驗,以了解學生的智力程度
(B)依據定期評量的成績,班上表現較佳的前三名可上台接受頒獎
(C)為挑選國語文競賽選手,舉行全校性比賽,凡答對率 90%以上即入選
(D)校慶運動會舉行大隊接力、趣味競賽,再根據成績加總頒發總錦標獎


12(C).

20.王老師以紫蝶為主題,讓學生到花田觀察並探究紫蝶的生態。請同學自行提出假設, 並加以驗證,最後撰寫其發現。此屬於下列何種教學法?
(A)案例教學法
(B)概念獲得教學法
(C)專題導向教學法
(D)問題解決教學法


13(D).

21.張老師設計「減少塑膠用品的使用」課程,下列有關減塑之情意目標的敘述,何者較適切?
(A)品格形成:學生能遵守校規不帶一次性餐具到校園中
(B)接受:學生會與家長討論如何外帶餐點,以達減塑目的
(C)價值組織:學生對於海洋生物受到垃圾危害的情形,感到難過
(D)價值判斷:學生對於飲料店禁用塑膠吸管的政策,提出自己的觀點 .


14(C).

24.下列何者最符合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實施原則?
(A)設計學習單,讓學生進行文具的選購,做加法進位的演算
(B)參觀科學教育館並聆聽導覽後,回家整理參觀筆記及心得進行分享
(C)藉由地震的新聞報導,讓學生蒐集與討論防災資料,並實際應用於防災演練中
(D)因應耶誕節,請學生閱讀相關的英語繪本進行單字學習,並完成耶誕卡片著色活動


15(C).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張老師上課時先解釋什麼是經、緯線,向學生指出地球儀上的國際換日線、赤道的 位置。之後以「倫敦」為例,讓全班同學練習找出其經、緯度,並請一位同學回答, 以確認學生是否了解。接著張老師再以「臺北」為例,請學生找出經、緯度,然後給予 回饋。最後,老師發下學習單,上面列有許多組經、緯度,請學生找出對應各組 經、緯度的城市,規定在下課前完成。
【題組】 29.下列何者不是張老師教學時所重視的事項?
(A)力求講解的清晰
(B)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C)促進學生之間的對話
(D)以具體的例子輔助說明


16(D).有疑問

1.論及考試與教學的關係時,常聽到有人說:「考試領導教學。」此一說法主要探討 下列哪一個效度層面?
(A)專家效度
(B)同時效度
(C)預測效度
(D)後果效度


17(A).

7.某校師培中心認為師資生自我肯定的程度,會影響其未來教師甄試是否通過。於是 該中心決定編製一份自我肯定測驗,作為遴選師資生的工具之一。在信度證據上, 宜優先考量下列何者?
(A)題目內容一致性
(B)評分人員一致性
(C)與師資生學業成績的相關
(D)與教師資格考試成績的相關


18(C).

8.安樂國小透過教育部國際教育計畫,從 106 學年起持續與日本姐妹校辦理交流互訪 活動。該校想要將此交流活動納入校訂課程,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總綱》的精神,此交流活動較不適合規劃為哪一類校訂課程?
(A)社團活動
(B)其他類:服務學習
(C)其他類:自主學習
(D)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19(D).

11.王老師編製一份五年級數學測驗以供段考使用。下列哪一措施最有助於證明此測驗 具有良好效度?
(A)優先將同一單元的試題組合在一起,以方便學生作答
(B)找一班五年級學生施測兩次,再求兩次分數之間的積差相關
(C)找一班五年級學生進行施測,計算各題目之間相關係數的平均值
(D)列出考試範圍所有目標,找幾位數學教師檢查試題與目標之間的一致性


20(D).

17.因應素養導向課程改革,學校評量也注重素養導向的命題原則。老師們對於學校定期 評量之命題方式提出意見,下列何者較為適當? 甲、對於低成就學生而言,素養導向評量題目偏難而無法測得其真實能力 乙、採取素養導向評量的題目文字較長,對閱讀理解較弱的學生有失公允 丙、雙向細目表適合於學科內容導向的測驗,不宜運用於素養導向的評量 丁、素養導向評量強調情境連結,經審慎命題的紙筆測驗仍可符合此需求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1(B).

20.依據布魯姆(B. Bloom)認知目標層次分類,以下四個學習目標由高至低排序應為下列 何者? 甲、能解釋不同情緒的特徵與表現方式 乙、能說出情緒的定義與內涵 丙、能判斷他人的情緒,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丁、能舉例說明情緒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A)丙甲丁乙
(B)丙丁甲乙
(C)丁甲乙丙
(D)丁丙甲乙


22(D).

21.陳老師希望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預擬了幾個問題。下列哪一個問題的認知層次 最高?
(A)地震時,正確的反應步驟為何?
(B)地震時,需要關閉家中哪些設備?
(C)地震時,是否應該立即跑到戶外?
(D)地震時,家中最安全的避難地點為何?


23(A).

24.孫老師對全校學生實施音樂性向測驗,擬以音樂成績作為效標,所得出效標關聯效度 係數為.40。若以音樂資優班學生為施測對象時,所得到的效標關聯效度係數最可能是 下列何者?
(A)小於.40
(B)大於.40
(C)等於.40
(D)無從判斷


24(C).有疑問

25.南台國小五年級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自 105 學年組成教師社群,在既定 國語文教學節數之外,設計一套閱讀寫作課程,利用五年級各班的彈性學習時間實施, 校長宣稱此為學校本位課程。在一次校務評鑑中,評鑑委員認為該課程非屬學校本位 課程。根據上述,該委員所持的最主要關鍵理由為下列何者?
(A)該課程並非全校每個領域都實施
(B)該課程沒有結合既有的國語文課程
(C)該課程並非出於全校教師的共識與共決
(D)該課程設計之初並未進行學校情境分析


25(A).

28.下列何者較合乎素養導向教學的精神?
(A)在氣候變遷主題單元中,引導學生進行資料蒐集、分析與分享
(B)在環境保育主題單元中,檢驗學生完成教師指定環保任務的比率
(C)進行自然領域教學時,請學生完成教材中的實驗步驟,再對照科學原理
(D)在數學領域教導線對稱概念時,說明線對稱的定義,再讓學生核對生活中的實例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劉永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