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就沒有人生
93
(4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9.陳老師有意增強學生的童詩創作能力,但限於語文教學時數不足,因此改用晨光或 課餘時間,透過志工家長、廣播及學習單等方式,提供學習經驗。此種課程屬於下列 何者?
(A)懸缺課程
(B)理念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2(D).

13.下列教學活動設計,何者較能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A)上課時完整播放影片,請學生回家寫一篇以情緒與人際關係為主題的心得
(B)教師買一條蛋糕給學生,請學生探討如何均分成四份,並用數學符號表達
(C)從氣象預報得知降雨等級與累積雨量的關聯性,進而認識雨量的測量單位
(D)學生實測彈珠在不同斜度軌道的下滑速度,進而思考斜度和速度的關聯性


3(D).

16.在考試範圍、題目品質相同的情形下,下列哪一個測驗的信度較高?
(A)20 題選擇題
(B)20 題填充題
(C)30 題選擇題
(D)30 題填充題


4(C).

19.下表為高、低分組各 40 位學生在一題選擇題四個選項的人數分布,其中 D 為正確答案。下列有關此試題的敘述,何者適切?

(A)此題難度適中,適合用於常模參照測驗
(B)此題正確選項的敘述,可能具有暗示性
(C)此題測量的概念可能尚未教過,學生在猜題
(D)選項誘答力低,能診斷出學生不清楚的地方



5(C).

20.王老師先向學生說明:「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採用選舉人票的計算方式,川普獲得 較多的選舉人票;如果採用普選票的計算方式,則希拉蕊獲得較多普選票,但是川普 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下是勝出的」,接著請學生分組討論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的優缺點, 並舉辦一場辯論比賽。此屬於下列何種教學方法?
(A)問題解決教學
(B)社會行動教學
(C)批判思考教學
(D)概念本位教學


6(C).

21.根據古德拉(J. Goodlad)的課程運作層次主張,下列哪一項說法正確?
(A)教師進行教科書解讀的歷程屬於「正式課程」
(B)學生在課堂上實際學到的內容屬於「知覺課程」
(C)教師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屬於「運作課程」
(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屬於「理念課程」


7(D).

24.吳老師想要培養學生自律的生活習慣。下列有關學生的行為表現,依情意領域目標層次由低至高排列,何者正確?
甲、認同規律作息對生活與學習的重要性
乙、能按照老師的指導,規劃作息時間表
丙、能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建立節能的生活習慣
丁、當工作與休閒活動衝突時,能依據信念做出合宜的選擇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丙丁
(D)乙甲丁丙


8(A).

2.運用 CIPP 模式實施課程評鑑,其中有關學校課程目標的適切性,屬於下列何種層面的評鑑?
(A)背景評鑑
(B)輸入評鑑
(C)過程評鑑
(D)成果評鑑


9(D).

3.沈老師編了一份數學成就測驗,發現班上學生在此測驗的得分,與其在該縣市的學習能力檢測之數學表現,在班級排名大致相當。代表此測驗具有下列何種效度?
(A)表面效度
(B)內容效度
(C)聚斂效度
(D)效標關聯效度


10(C).

8.創客(Maker)的精神是動手、創新與分享,著重創造力、實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下列何者最接近創客教學的理念?
(A)讓學生運用套裝程式,以 3D 列印機仿作手機吊飾
(B)讓學生根據說明書組裝出模擬電動機原理的機械獸
(C)讓學生運用撲克牌和骰子設計出因數倍數玩法的桌遊
(D)讓學生依據網路影片提供的指導,縫製布袋戲偶的戲服


11(D).
X


9.李老師任教於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她發現藝術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脫節,因而解構原有的課程,從不同族群的觀點來探討音樂、美術工藝、表演藝術的內涵與問題。此屬於下列何種多元文化課程取向?
(A)附加取向
(B)貢獻取向
(C)轉化取向
(D)社會行動取向


12(C).

17.有關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下列敘述何者較不正確
(A)屬於高層次思考的教學模式
(B)整合學科知識與真實性經驗
(C)教師須選擇結構良好的問題
(D)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與知識建構


13(B).

18.陳老師在閱讀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後,依據學習重點以「認識家鄉」為單元主題,設計「學生蒐集家鄉的資料並上台報告與回饋」的活動。上課時,陳老師覺得學生蒐集資料及上台報告耗費太多時間,只好減少回饋時間。從古德拉(J. Goodlad)提出的課程層次中,陳老師面臨哪兩種不同課程層次的差距?
(A)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
(B)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
(C)理念課程與正式課程
(D)正式課程與經驗課程


14(D).

21.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課程即研究假設」的理念?
(A)強調課程學者於課程設計的角色
(B)主張課程內容應以學生經驗為本
(C)課程內容應重視恆久的價值與知識
(D)重視現場教師的課程專業判斷與省思


15(C).

22.有關認知師徒制,下列敘述何者較不適切
(A)屬於建構取向的教學法
(B)經由實作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能力
(C)由教學者帶領學習者,直接指導操作步驟
(D)教學者依學習者學習狀況適時給予指導、示範與回饋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莊子萱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