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累積
55
(2 分24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依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下列何者是學齡期兒童發展的核心 議題?
(A)勤奮對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B)自動自發對內疚(initiative vs. guilt)
(C)自主對羞愧懷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D)自我認同對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2(A).

21.小學五年級的小和來自新移民家庭,平常就能夠很自然的使用國語以及越南語溝通。 相較於只習慣使用國語溝通的同學,小和在下列哪一項能力的發展較為有利?
(A)執行功能
(B)情緒覺察
(C)圖形辨識
(D)知覺廣度


3(B).
X


6. 在團體輔導時,每當同學輪流發言完畢,輔導老師(團體領導者)就會整理 大家發言的重點,幫助成員反思,這屬於哪一種團體輔導的技巧?
(A)同理
(B)澄清
(C)摘要
(D)解釋


4(B).
X


8. 下列何者較符合能力實體觀(entity view of ability)的概念?
(A)不寫數學習作,因為寫再多還是不懂數學
(B)檢討國語考卷的錯誤,提醒自己下次改正
(C)參加寫生比賽未能入選,仍繼續練習繪畫技巧
(D)投三分球屢投不進,先觀察其他同學如何投籃


5(D).

12. 下列何者符合團體輔導療效因子的「普同感」?
(A)團體成員之間分享訊息
(B)團體成員相互扶持
(C)團體成員對團體有歸屬感
(D)團體成員發現其他人有類似困擾


6(B).

16.大偉平日常常觀看格鬥比賽,也喜歡玩戰鬥類型的手機遊戲。因此學校老師發現,大偉自己也會做出肢體攻擊的動作,而且看到他人受傷時,表情看似無動於衷。下列何者無法解釋大偉的情況?
(A)模仿(modeling)
(B)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
(C)減敏感作用(desensitization)
(D)替代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


7(C).
X


2.下列何者是指「透過各種社會互動經驗,人們逐漸形成一組對自己優點、缺點、能力、態度、與價值等的整體性知覺」?
(A)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B)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C)自我監控 (self-monitoring)
(D)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8(C).

7.下列何者不是小團體初期階段的重要目標?
(A)確立成員須共同遵守的規範
(B)協助成員感到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
(C)協助成員深入了解、掌握與發展自我
(D)幫助成員建立自己參與團隊的個人目標


9(D).

11.老師給小元看兩個盒子,一個盒子有泡芙圖案,另一個則有糖果圖案。老師在小元面前把泡芙放入糖果圖案的盒子。這時,老師問小元:「等一下小華進來後,會到哪個盒子找泡芙吃?」老師主要想測試小元的哪一種能力?
(A)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ng)
(B)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C)語言組成 (language making)
(D)觀點取替 (perspective taking)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努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