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100
(2 分4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中等學校教育原理與制度)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有疑問

4.吳校長在開學的教師座談會上分享個人對於教師角色的期許如下:「現在老師的角色 和傳統截然不同,老師不能預知學生未來需要些什麼,所以無法提供先驗的知識。 請大家要依據學生需要與社會需求,讓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豐富的經驗與體會!」 吳校長對教師角色的期許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學說的看法?
(A)未來主義(Futurism)
(B)觀念主義(Idealism)
(C)實用主義(Pragmatism)
(D)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2(D).

5.張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問,引導學生修正原有的想法,使其愈來愈精確。他對 學生說:「我所要做的就只是把你們與生俱來的觀念引出來而已。」張老師的作法較 接近下列哪一種教育方法的隱喻?
(A)塑造
(B)雕刻
(C)撞鐘
(D)接生


3(A).

10.吳老師喜歡採取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他經常坐在每個小組中,跟學生一同討論問題, 認真傾聽與回應學生的想法。吳老師的作法較接近下列哪一位學者的教育觀?
(A)布伯(M. Buber)
(B)洛克(J. Locke)
(C)傅科(M. Foucault)
(D)布迪爾(P. Bourdieu)


4(C).

13.下列何者屬於「代內流動」(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的垂直社會流動?
(A)富商將公司傳給子女繼承家業
(B)富商家族經過幾代子孫繼承後逐漸衰敗
(C)窮苦的勞工努力求學後成為專業的工程師
(D)窮苦的勞工辛苦地將其子女培養成中產階級


5(A).

14.教育和其他社會制度一樣,具有維繫社會生存的功能,透過教育可使社會成員具有 共同的觀念、態度及行為。下列何者最能說明這樣的過程?
(A)社會化
(B)社會分工
(C)社會流動
(D)社會階級


6(B).

15.常態編班的國中,實施能力分組教學,各組在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學科等四個 領域,給予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分組教學比較屬於下列哪一種教育的功能?
(A)安置
(B)選擇
(C)照顧
(D)社會化 


7(B).

16.林教授對教師專業的詮釋是:將教師視為是文化工作者或轉化型知識份子,藉以突顯 教師在專業化歷程中有關權力支配、社會控制等社會意涵。這接近下列哪一種論點?
(A)功能論
(B)衝突論
(C)解釋論
(D)交換論


8(C).

18.現行國民中學負責教師資遣原因認定之審查事項的法定單位,係指下列哪一委員會?
(A)性別平等委員會
(B)成績考核委員會
(C)教師評審委員會
(D)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


9(A).

21.現行中小學(含附設幼兒園)校內會議,下列哪一種會議的組成方式,其任一性別委員 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A)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會議
(B)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
(C)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會議
(D)校園霸凌事件審議小組會議


10(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4-25 題。
甲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溝通,我實在無法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
乙老師也說:「我們老師不能老是抱著權威的心態,應把學生當作朋友,相信同學
應該會主動參與。」
丙老師也幫腔說: 「我更希望引導學生勇於表達自我,和學生進行生命問題的思考與
對話。」
丁老師則補充道:「有時候,若能考慮到學生拒絕與老師溝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他的家庭背景或經濟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就比較能以同理心看待他們。」

【題組】25.丁老師的想法較接近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
(A)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B)理性主義(Rationalism)
(C)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D)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11(D).

3.中國《禮記.曲禮》中,所謂的「禮聞來學,不聞往教」之精神,最接近皮德思(R. S. Peters)所提出的何種「教育規準」?
(A)合實用性(Practicality)
(B)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
(C)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
(D)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


12(B).

7.「平面三角形內角和等於兩直角的和」,這個命題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性質的知識?
(A)經驗的
(B)先驗的
(C)超驗的
(D)體驗的


13(B).

11.有關諾丁思(N. Noddings)關懷(care)倫理學的主張,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認為「關懷」是基於理性所生之道德感
(B)主張道德教育的重點是肯定、楷模、實踐、對話
(C)主張關懷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不得不然的行為
(D)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為透過兩難故事的論辯以澄清價值判斷


14(A).

13.斯普朗格(E. Spranger)主張有六種人格類型,分別追求不同的價值,其中追求「愛」的 價值者是下列哪一類型?
(A)社會型
(B)宗教型
(C)藝術型
(D)理論型


15(C).

19.學校利用大門口牆壁貼滿該校學生參加科展、畫展、球類比賽、國語文競賽等優異成 績,作為與家長進行對話的素材,增進社區對學校的認知與好感。學校這種作法最符 合下列哪一種理論之應用?
(A)交換理論
(B)衝突理論
(C)符號互動論
(D)結構功能論


16(B).

25.國民中小學學生修業期滿,成績及格,由學校發給畢業證書。出席率及獎懲部分,須 達到學習期間授課總日數扣除學校核可之公、喪、病假,上課總出席率至少達到多少 比率,且經獎懲抵銷後,未滿三大過,才符合現行《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 量準則》之規定?
(A)二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二以上
(C)四分之三以上
(D)五分之三以上


17(D).

閱讀下文後,回答 4-9 題。
        謝老師於民國 107 年取得某都會區大學師資培育公費生資格,畢業後經公費生分發 到臺灣本島一偏遠地區國小附幼任教,她發現教學現場和師資培育所學差異極大,內心 很想趕快調回城市。
        目前該校採混齡編班,強調讓幼兒本著順乎自然的秩序感,與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 學習,老師旁觀引導;但現場的真實狀況是,不同年齡的幼兒爭教具,教師忙著排解。 謝老師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是:師生共同決定課程目標後,擬訂計畫、 執行、評量,透過不斷觀察、記錄、評量,獲得引導幼兒學習經驗的依據,謝老師認為這 才是幼教主流。 
        同儕也很讓謝老師困擾。教學團隊裡有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教保員、代理教保員。 因教學理念不同,大家各行其是,教學效果難以彰顯,遇到問題或衝突,很少對話,同儕間避免周旋,盡量採取掩飾或壓抑的方式。校長為解決教學團隊之衝突,邀請成員進 行對話,坦然面對教學理念不同之問題,促進教學團隊的合作,以求兩全之道。 
       再者,校長向教育局(處)申請幼教專業發展輔導計畫,藉由學者專家協助,教師 有專業成長,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效果亦逐一顯現。謝老師變得願意提出看法、分享 教學心得及共同參與決策,現在反而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職場環境而不想離開。

【題組】4.情境中,謝老師服務的國小附幼,其教學方式最可能採取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2 分)
(A)高瞻(HighScope)
(B)華德福(Waldorf)
(C)福祿貝爾(Fröbel)
(D)蒙特梭利(Montessori)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中等學校教育原理與制度)-阿摩線上測驗

shoppingfelix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