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與一群良師益友一起學習,方可成功
91
(1 分1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6.曾老師將「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單元設計成一連串的小單元,再據以編製測驗題目。 實施時,學生各自作答後,立即檢核對錯,以逐步完成全部教材的學習。曾老師的 教學法較接近下列何者?
(A)微型教學
(B)編序教學
(C)闡釋型教學
(D)建構式教學


2(D).

6. 李老師在進行價值觀教學時,問學生:「如果你有500元零用錢,你是要買自己想看的書, 還是捐給家扶中心去幫助有需要的清寒孩童?」。依克拉斯霍爾(D. Krathwohl)的情意目標分 類,這屬於以下哪一層次的問題?
(A)價值接受
(B)價值反應
(C)價值判斷
(D)價值組織


3(A).

10. 吳老師在偏遠山地學校任教,準備國語領域課程時,發現課本文章中描述的內容,如捷運或海洋探究,都是任教學校社區所缺乏的。因此,吳老師使用網路資源輔助學生了解課本的內容。吳老師的課程實施觀點為下列何者?
(A)忠實觀
(B)調適觀
(C)締造觀
(D)實踐觀


4(B).

7. 下列何位學者提出之班級經營策略模式,是以「肢體語言」、「獎勵制度」、「有效的幫助」等 原則和程序,進行有效地班級經營?
(A) 庫寧(J. Kounin)
(B) 瓊斯(F. H. Jones)
(C) 吉諾特(H. Ginott)
(D) 德瑞克(R. Dreikurs)


5(A).

14. 在「學習共同體」的教空所展現之風貌,下列何位老師的作為或想法不符合其真諦?
(A) 甲師—安排能力強的學生去教導能力較弱的同儕
(B) 乙師—執行學習共同體的老師尊重學生的學習尊嚴
(C) 丙師—認為為學習共同體強調卓越性,養成不斷追求高品質的學習習慣
(D) 丁師—主張公開授課追求的不是「優秀的課堂」而是「學習品質的提升」


6(C).

15. 有關於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動態評量允許受試者與施測者互動
(B) 動態評量可以評量學生的潛在能力
(C) 動態評量特別重視學生的操作與身體的活動
(D) 動態評量的概念最早由俄國心理家維高斯基(L. S. Vygotsky)提出


7(C).

【題組二】:
幾位藝術與人文領域老師共同備課時,分享了自己如何教導學生的藝街的美感賞析方式。
*范老師以為:我習慣在學期初就先把整學期會參考到的名畫用多媒體一次展示,並逐一簡介每一幅畫作的創作理念。
*秦老師:我還是比較習慣一個一個作品來,每次就一個派別的代表性創作來探討藝術家的理念、動機與技巧,雖然沒法上到多個藝術家但至少每一大師都能量完整地介紹到。
*黃老師,很慚愧!可能我藝街史沒念好,比較少說明作者理念,我都是直接就教技法與結構,例如展示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盡作時,先分析查中局部的藝街形式,再介紹全景。
*教音樂的陳老師則說,我也是啊!每次上新的曲子時,我會先演奏比較耳熟能詳的片段給學生聽,引起學生興趣後,再演奏完整取目讓學生比較能靜下來欣賞。

【題組】7. 黃老師與陳老師的教學法則是:(2 分)
(A) 比較型欣賞
(B) 分析型欣賞
(C) 結構性欣賞
(D) 簡介性欣賞


8(A).

【題組】8. 依照陳老師的方法,如要安排整個的教學過程,下列何者之步驟較合理?(2 分)
(A) 引起欣賞動機→提出欣賞對象→誘發情感反應→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B) 引起欣賞動機→誘發情感反應→提出欣賞對象→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C) 提出欣賞對象→引起欣賞動機→誘發情感反應→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D) 引起欣賞動機→提出欣賞對象→發表感想及評鑑→誘發情感反應→指導實踐


9(A).

13.在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過程中,評鑑人員將課程試用結果提供給課程設計人員,作為課程改進的參考。此種做法屬於下列哪一種評鑑?
(A)交流評鑑(transaction evaluation)
(B)真實評鑑(authentic evaluation)
(C)目標評鑑(goal-based evaluation)
(D)外貌評鑑(countenance evaluation)


10(C).

23.李老師想要在一群個別差異很大的學生之間,達成一致性的教學目標,他應使用以下哪一種方式較合適?
(A)直接式教學(direct instruction)
(B)間接式教學(indirect instruction)
(C)適應式教學(adaptive teaching)
(D)交互式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


11(C).
X


16.李老師和夥伴教師共同備課時,發現自己隨性地配合學校活動指定作文題目,似乎 沒有依據課程綱要來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李老師的情況反映哪兩種課程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知覺課程
(B)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C)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D)正式課程和運作課程


12(A).

17.下列有關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的實施方式,何者不正確?
(A)表揚最優秀的小組作品
(B)學生學習活動是以組為單位
(C)將學生以異質方式進行編組
(D)個人進步分數是小組計分依據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陳子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