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84
(1 分3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2.下列有關動機的描述,何者符合馬斯洛(A. Maslow)的動機理論?
(A)認知衝突與認知失衡讓人有學習動機
(B)人有避罰及避免失敗的驅力而投入努力
(C)要先適度滿足匱乏需求,學生才有成長需求
(D)給予挑戰性任務,讓學習者覺得有成就感,可促進學習動機


2(B).

11.王老師要求學生不要使用火星文,但學生不但不理會,反而私下揶揄老師。這是屬於 何種學校文化?
(A)學校傳統文化
(B)學生次級文化
(C)教師次級文化
(D)學校制度文化


3(A).

1.賈老師在判斷王同學的操行成績時,受到王同學的學科成績表現的影響。這種情形 是屬於下列何種效應?
(A)月暈效應
(B)初始效應
(C)漣漪效應
(D)霍桑效應


4(A).

2.有關動機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
(A)人本論鼓勵學習者發展潛力與重視外在動機
(B)行為論主張運用增強來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C)社會學習論認為學習者透過觀察與模仿,可提升學習動機
(D)認知論主張學習者的動機是來自於個人對目標重要性與期望的思考


5(B).

4.張老師在進行教學時,經常會提供學生與其原有知識「矛盾的訊息」,讓學生探究 其原因,並提出解釋。下列何者較能詮釋張老師的目的?
(A)提升學生的近側發展區
(B)引發認知失衡,形成基模的調適
(C)透過同儕互動提升學生的認知發展
(D)增進學生前運思期不可逆性思考的能力


6(D).

6.下列何種做法較不符合維高斯基(L. Vygotsky)的認知發展論?
(A)鼓勵學生的私自話語(private speech)
(B)提供學生學習的鷹架(scaffolding)
(C)重視學生在他人協助下最大的可能表現
(D)強調學生動手操作,從經驗中學習新知識 


7(D).
X


7.下列哪些條件存在時,較會讓學生減弱其內在動機? 甲、來自重要他人的肯定 乙、學生預期任務達成後有獎勵 丙、獎勵品是具體的,例如金錢或是分數 丁、非具體獎勵品,例如稱讚或是微笑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8(A).

17.下列敘述何者較屬於精緻型符碼(elaborated code)的句子?
(A)這朵玫瑰花香氣撲鼻,真是令人喜歡它
(B)我爬過玉山,爬喜馬拉雅山絕對沒問題
(C)那個人經常開高檔轎車,一定是千萬富翁
(D)同學,那個東西我沒看過,請傳給我,謝謝


9(B).

27.蔡老師帶領學生到孤兒院關懷院童,並進行反思與撰寫心得。此較屬於諾丁絲 (N. Noddings)關懷倫理學中哪一種道德教育方法?
(A)身教
(B)實踐
(C)肯定
(D)合作


10(B).

31.當前我國十二年國教和幼兒園的領域課程綱要均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教育目標, 所謂核心素養的意義,下列哪一個描述是不正確的?
(A)核心素養強調教育的價值與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個體全人的發展
(B)核心素養較過去課程綱要更為重視學科知識的加深加廣,增進學生迎接未來科技 時代的挑戰
(C)學生擁有「核心素養」意指學生具有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 能力與態度
(D)核心素養的表述彰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學習應與情境結合,增進學生將之 整合運用於生活情境的能力


11(A).

14.教育和其他社會制度一樣,具有維繫社會生存的目的,透過教育可使社會成員具有 共同的觀念、態度及行為。下列何者最能說明這樣的過程?
(A)社會化
(B)社會分工
(C)社會流動
(D)社會階級


12(D).

3.中國《禮記.曲禮》中,所謂的「禮聞來學,不聞往教」之精神,最接近皮德思(R. S. Peters)所提出的何種「教育規準」?
(A)合實用性(Practicality)
(B)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
(C)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
(D)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


13(C).

5.遊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敘述有誤?
(A)遊戲可發揮學生想像力
(B)遊戲可使學生不受預設目的之侷限
(C)遊戲的主要目的在於競賽與爭取勝利
(D)遊戲可以創造美感經驗,豐富學習內涵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阿摩線上測驗

王暄雅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