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要懷疑自己的方向,做就對了
100
(4 分2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公職◆刑法難度:(101~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5. 乙明知甲有意越獄逃亡,事先將梯子置於監獄圍牆旁,但甲不知梯子是乙所準備, 乙的行為構成刑法脫逃罪的:
(A)共同正犯
(B)幫助犯
(C)牽連犯
(D)教唆犯


2(C).

48. 甲與乙共同將丙拉出毆打,甲更於丙欲逃去時將之抱住不放,使乙得下手殺死 丙。就丙之死亡:
(A)甲為幫助犯,乙為正犯
(B)甲為教唆犯,乙為正犯
(C)甲與 乙均為共同殺人之正犯
(D)甲為預備犯,乙為正犯


3(C).

145. 公務員對於職務上發給之款項、物品,明知應發給而抑留不發或剋扣者,所成 立的罪是:
(A)行賄罪
(B)受賄罪
(C)違法抑留或剋扣款物罪
(D)違法徵收租稅罪


4(B).

甲從美國寄一盒有毒的巧克力給住在台北的乙,乙食用後毒發身亡。甲的行為屬於:
(A)繼續犯
(B)隔地犯
(C)連續犯
(D)牽連犯


5(C).

依我國刑法規定,對於累犯之制裁為:
(A)加重本刑一倍
(B)與本刑相同,但不能假釋
(C)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D)一律處無期徒刑


6(A).

445.下列哪一種做法無法有效地預防犯罪?
(A)民眾私購武器防身
(B)制定嚴謹的法律
(C)提高犯罪破案率
(D)徹底執行法律絕不寬貸。


7(A).

454.刑法主要功能為哪些? (甲)保護個人、社會與國家權益(乙)制裁不法行為(丙)預防犯罪行為的發生 71 (丁)以暴制暴,以牙還牙,以達報復目的(戊)喚起犯罪者的道德感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戊
(D)甲乙丁。


8(B).

711.外國人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者,原則上應適用:
(A)外國人本國法
(B)中華民國刑法
(C)國際公法
(D)國際私法


9(A).

844.「阿霸參加國家考試時,利用手機作弊。」請問:阿霸可能觸犯下列何種刑責?
(A) 觸犯妨害考試罪
(B) 只要依校規處理
(C)屬於《刑法》上阻卻違法的行為
(D)應受保安處分


10(C).

1480.失火和放火有何不同?
(A) 前者是有限度使火點燃,後者是無限制使火燃燒
(B)前者是放火後失控,後者是持續在控制中
(C)前者是過失使火燃燒,後者是故意使火燃燒
(D)前者是指燒自己所有之物,後者是指燒他人之物


11(C).

1489.對於累犯法院得加重其刑至: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不得加重


12(D).

14 以下何種情形,不涉及妨害性自主之犯罪?
(A)以刀械逼迫對方放棄抵抗而為猥褻之行為者
(B)趁被害人服用安眠藥熟睡後而為性交者
(C)得到 15 歲之相對人同意而為猥褻之行為者
(D)成年男女彼此同意以綑綁對方身體之方式而為性交者


13(A).

甲欲置乙於死,趁乙住院之際,故意竄改醫師的處方箋,放大劑量後,不知情的護士持給乙服用,造成乙死亡。問甲成立何罪?
(A)殺人罪的間接正犯
(B)殺人罪的幫助犯
(C)殺人罪的教唆犯
(D)不成立犯罪


14(B).

4 甲遭乙尾隨跟蹤,見乙取出木棍,誤以為乙要攻擊自己,乃揮拳擊傷乙,實則乙要驅趕流浪犬。 甲之行為,符合下列何種概念?
(A)正當防衛
(B)誤想防衛
(C)緊急避難
(D)因果歷程錯誤


15(D).

6 甲某日行經公園,見一名中年男子乙在追逐女子丙,心想英雄救美,於是上前將乙打倒在地,致乙受有 輕傷,事後方知兩人是在比賽跑步,甲毆打乙之行為如何評價?
(A)甲是正當防衛
(B)甲是緊急避難
(C)甲是偶然防衛
(D)甲是誤想防衛


16(C).有疑問

20 甲與友人宴飲後,騎車回家時,甲從機車騎士 A 左後方超越,未注意安全超車間距而不慎撞擊 A, 甲見 A 人車倒地受輕傷,仍隨即離開現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77號對「肇事」之解釋,不成立肇事逃逸罪
(B)甲成立有義務之遺棄罪
(C)甲逃離現場成立肇事逃逸罪
(D)甲撞傷 A,得主張信賴原則,不成立過失傷害罪


17(D).

17 醫生甲欲殺丙,將每日由乙為丙定時注射之營養針劑調包為毒針,不知情的乙持該針劑注射丙血管致丙死 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與乙為故意殺人罪之共同正犯
(B)甲與乙為故意殺人罪之同時犯
(C)乙為故意殺人罪之正犯
(D)甲為故意殺人罪之間接正犯


18(B).

27 甲打算殺乙,欲借酒壯膽後為之;故甲即在故意喝醉酒使自己陷於無責任能力的狀態下殺死乙。關於甲之 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構成禁止錯誤,故不成立犯罪
(B)甲殺死乙時雖「無」責任能力,但仍成立殺人罪
(C)甲成立殺人罪,但應減輕其刑
(D)甲不成立殺人罪,而應成立過失致死罪


19(C).

2 刑法未規定某行為是犯罪,法院卻以相類似之罪論處。關於法院違反之刑法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比例原則
(B)平等原則
(C)罪刑法定原則
(D)罪刑均衡原則


20(A).

48 甲為博得女友乙歡心,將其闖空門竊得的一台平板電腦贈送給乙,乙明知此為甲竊得之財物而仍予收受。 乙成立何罪?
(A)刑法第 349 條收受贓物罪
(B)刑法第 320 條竊盜罪之幫助犯
(C)刑法第 320 條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D)刑法第 337 條侵占遺失物罪


21(B).

6 派出所所長甲明知乙在轄區內經營色情應召站,由警員丙逢年節收下乙主動提供的金錢,再由甲、 丙平分,乙因此可以在臨檢前獲知訊息而規避查緝。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成立違背職務受賄罪的教唆犯
(B)甲、丙成立違背職務受賄罪的共同正犯
(C)甲成立不違背職務受賄罪
(D)甲、丙收受金錢,與其職務不具相當對價關係,不成立受賄罪


22(A).

24 甲與乙一同飲酒作樂後,甲搭乘乙駕駛之車輛回家,因乙不勝酒力,失控撞上丙,丙當場死亡,警察到場 後,甲向警察自稱為乙,且承認自己駕車撞死丙。甲之行為,應評價為刑法的何種行為?
(A)頂替行為
(B)誣告行為
(C)中止行為
(D)自白行為


23(A).

16 乙惡意辱罵甲,甲於辱罵結束後想了一下,憤而出手打乙,造成乙臉上有若干挫傷。有關甲行為之刑法評 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傷害罪
(B)正當防衛,不罰
(C)防衛過當,減輕處罰
(D)避難過當,減輕處罰


24(D).

18 依刑法規定,下列何者不是可能影響行為人行為時責任能力的因素?
(A)年齡
(B)瘖啞
(C)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
(D)學歷


25(B).

17 下列何者行為不能算為共同正犯?
(A)與他人犯意聯絡並參與部分構成要件實行
(B)與他人碰巧在相同的時間與場所犯罪
(C)與他人謀議並一同實行犯罪
(D)與他人犯意聯絡並參與全部構成要件實行


【非選題】
一、甲因生意糾紛與 A 產生嫌隙,遂找了道上兄弟乙來教訓 A。乙依甲提供的訊息,在 A 平常夜跑的路線上埋伏。但因天色昏暗,乙誤認年紀體型相似的 B 為 A,將 B 痛 打一頓後揚長而去。試問甲與乙各犯何罪?(25 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公職◆刑法難度:(101~125)-阿摩線上測驗

王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