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56
(6 分41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專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B).

相較之下,下列那一種有關人格的學說是相信人性如潔淨的白板有待後天的琢磨而成的?
(A)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動力理論
(B)班度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
(C)皮亞傑(Piaget)的結構取向認知理論
(D)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2(D).

11 下列何者不是 Rowe 與 Kahn(1997)所提「成功老化」的特性?
(A)具有能力維持疾病或失能的低風險
(B)心智與身體的高功能
(C)對老年生活的積極承諾
(D)有足夠的養老金


3(D).

28 媽媽注意到小翔(男生)從小和一般嬰幼兒不同,小翔 3 歲時在幼兒園老師的建議下,爸媽 帶小翔進行發展遲緩早期療育評估,在一系列評估後小翔被診斷為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下 列對小翔的敘述,何者錯誤?
(A)固定例行的作息或儀式有助於小翔日常生活
(B)小翔是男生,罹患的可能性比女生高
(C)小翔不太有視線接觸
(D)小翔與其他幼兒園兒童會一起分享和經常互動


4(B).

回顧與懷舊是老年期達成統整(integrity)的重要過程,以下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A)老年期因為比較接近死亡,進行生命的回顧特別具有意義
(B)不需多談已經辭世的親人,避免老者再度悲傷,較能達到正向統整
(C)生命的回顧若子女不在場也可以進行
(D)患有失智症的老者也可以進行回顧與懷舊


5(D).

有關老年人的生理狀況,下列那一項敘述最符合?
(A)沒有性生活
(B)行動不方便
(C)容易暴躁不安
(D)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較高


6(D).
X


下列關於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不可逆轉的腦部異常
(B)因為失去記憶而發生意外事故,是這個疾病的主要死因
(C)有基因異常者約30、40歲就發病
(D)會漸漸引起記憶、知覺、智力、身體控制能力的退化


7(B).

10 校園霸凌是目前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面臨的問題之一,且對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影響甚鉅。對 校園霸凌的相關描述,下列何者錯誤?
(A)網路霸凌因為具有匿名、立即、多元與持久,傷害程度可能會高於面對面的霸凌
(B)霸凌事件中常有霸凌者、被霸凌者和旁觀者三種角色,通常這三個角色的劃分是固定不變的
(C)依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學校在處理霸凌事件時,若遭遇情節嚴重時,應請求警政、社政 或檢察機關協助
(D)依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疑似校園霸凌的被霸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行為人發生行為 時所屬學校提出申請調查


8(A).

39 關於貧窮及社會排除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社會排除所論述的,是動態的社會關係議題
(B)臺灣並沒有被社會排除的人口群
(C)貧窮議題的論述是穩定且不會因社會環境而有所變動
(D)貧窮與社會排除是相同的概念


9(B).

19 兒童在分享玩具的歷程屬於:
(A)服從權威
(B)互惠行為
(C)隨順情境
(D)遊戲規則


10(B).

33 階層制度形成可能因社會本身的封閉性或開放性而有相當的差異,當個人的社會地位必定與父母 相同且無法改變時,下列何者屬於此種與生俱來的地位?
(A)後天地位
(B)歸屬地位
(C)成就地位
(D)贏得地位


11(A).
X


29 Tavris 與 Wade(1984)提出家庭主婦症候群(housewife syndrome),主要概念是下列何者?
(A)不具有經濟主導權導致女性貧窮化
(B)社會不重視家庭主婦價值導致容易自我批評
(C)以女性為主體的家庭概念
(D)因為不快樂導致受到暴力對待


12(D).
X


30 有關父母採用威權施壓管教方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當父母採用威權施壓的管教方式容易讓兒少產生羞愧感
(B)當父母採用威權施壓的管教方式有助於自我控制的學習
(C)當父母採用威權施壓的管教方式會讓兒少覺得父母對他不理睬
(D)當父母採用威權施壓的管教方式會使兒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13(C).
X


19 在國小階段,孩童的情緒能力可區分為三個大項:情緒體驗、情緒表達以及瞭解情緒。情緒 表達是指下列何者?
(A)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調適
(B)有效訊息的辨識與傳達
(C)辨識自己的情緒
(D)知道別人要傳遞的訊息


14(C).
X


21 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A)認為強暴生存者本身應受到指責的觀點是屬於女性主義的觀點
(B)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需公開,以讓法官或軍事審判官更了解案情
(C)工作人員於執行勤務知有性侵犯罪情事者,至遲必須在48小時通報當地主管機關
(D)預防強暴方法中,大叫「失火了」或「警察」通常會比大叫「救命」或「強暴」來得好


15(D).
X


10 許多人退休後持續參與或開始投入志願服務,針對高齡志工的描述,何者不適當?
(A)「退休後才參與」的志工,其參與頻率的表現上,會明顯的多於「退休前就參與」的志工
(B)服務過程中的團體歸屬感,以及與志工伙伴、機構人員的相處與分享,是他們參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要 的支持力量
(C)彈性且自主安排的參與方式,有利於退休時間的規劃,亦是讓他們願意繼續參加的原因
(D)基於女性高齡志工長期對家庭的責任感,使得她們在保持家務為優先的前提下,即使參與社區事務也 不影響家庭的正常作息或運作


16(D).
X


6 實證研究顯示,老師的期許對學生表現究竟會造成何種影響,下列陳述何者正確?
(A)老師低估學生的潛能會帶給學生負面影響,學生成績降低 30%
(B)老師對學生高期望,會帶給學生壓力,成績僅增加 10%
(C)如果老師重視低學習成就的學生,學生的表現會更好
(D)學生的自我期許才是關鍵因素,老師的期許影響不大


17(B).

31 關於我國的兒童虐待的現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兒童虐待通報和確認的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B)最近三年,責任通報來源最多的是社會工作人員
(C)一般而言,遭受身體虐待的男性多於女性
(D)我國 0-3 歲嬰幼兒受虐的比率比美國低


18(A).
X


下列那個說法最能描述中年時期的發展特徵?
(A)受到生理變化的影響很大
(B)可以明確界定出此時期的年齡
(C)個體的差異性極大
(D)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所表現的想法、期待及發展任務類似


19(B).

18 認同(identity)是青少年期重要的發展課題之一,有關認同的功能,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提供一個架構,讓個體了解自己是誰;幫助個體同化於主流社會
(B)提供個體控制感與自由意志;透過承諾價值和目標,為個體提供意義和方向
(C)協助個體自我接納,和符合外在社會期望
(D)提供一個架構,讓個體了解自己是誰和符合外在社會期望


20(A).

39 社會工作者在評估案主的心理功能時,必須對人類的資訊處理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在資訊處理過程是一連串的階段,其順序是:
(A)接收、選擇、編碼、儲存訊息
(B)選擇、編碼、接收、儲存訊息
(C)編碼、接收、選擇、儲存訊息
(D)接收、編碼、選擇、儲存訊息


21(A).

36 下列有關「社會認同理論」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團體中的人們透過對於其他成員角色的理解與模仿,而產生人際互動學習機制
(B)社會認同讓團體成員產生或維持可以迎合團體的價值與理念的態度與行為
(C)人際互動所產生的認同感對於個體或成員的想法與行為會產生影響,這與人格特質對個體的影響有所不同
(D)由於認同自己的團體,常會高估所屬團體的功能及價值


22(B).
X


下列對老人「精神違常」的描述,何者正確?
(A)老人每晚都需睡8小時的睡眠
(B)注意力無法集中、集中無法持久、失去記憶力是老化的跡象
(C)老人不喜歡社交
(D)容易忘記和有時意識混淆的老人仍可獨處


23(C).
X


1 下列何者不是幼兒時期的情緒概念內涵?
(A)憤怒
(B)罪惡感
(C)驕傲
(D)親密感


24(C).
X


21 皮亞傑(Piaget)提出在什麼時期會開始進入「轉換式推理」(transductive reasoning)?
(A)嬰幼兒
(B)兒童早期
(C)兒童中期
(D)青少年期


25(C).

22 根據 Phinney(1989)對種族認同與自我認同的說明,當青少年對自我文化的想望,多來自父母的 說法,卻缺乏自我思考時,屬於下列何種種族認同狀態?
(A)認同迷失者
(B)失敗認同者
(C)取回贖回權者
(D)延期認同者


快捷工具

專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黃沛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