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84
(5 分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8 年 - 台北市測量助理題庫-測量實務及其他相關規定 150-200#72679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51.水準器內之液體為
(A)蒸餾水
(B)酒精或醚
(C)鹽酸
(D)冰水。


2(B).

152.使用水準儀測量高程差,稱為
(A)氣壓高程測量
(B)直接高程測量
(C)間接高 程測量
(D)三角高程測量。


3(A).

153.假設水準管軸垂直於直立軸,調整水準器水平,必須使水準器內之氣泡
(A)居中
(B)偏左端
(C)偏右端
(D)固定不動。


4(D).

154.水準儀之所以能向任意水平方向照準,因其望遠鏡能依
(A)視準軸
(B)水平 軸
(C)水準軸
(D)直立軸 任意旋轉。


5(A).

155.在縱斷面水準測量中,儀器視準軸高程等於地面高加
(A)後視讀數
(B)前視 讀數
(C)間視讀數
(D)腳架高。


6(C).
X


156.水準儀使用之前先行校正,使
(A)水準軸平行於直立軸
(B)視準軸平行於水 準軸
(C)視準軸平行於直立軸
(D)水準軸垂直視準軸。


7(C).

157.水準測量中,因記簿錯誤而導致之誤差,屬於
(A)系統誤差
(B)相消誤差
(C) 錯誤
(D)偶然誤差。


8(C).

158.水準測量有一等、二等、三等之分,其主要之不同為
(A)距離的遠近
(B)高 程差的大小
(C)精度的高低
(D)使用率的多寡。


9(A).
X


159.水準儀之主要用途為測量
(A)水平角
(B)垂直角
(C)高程
(D)距離。


10(C).

160.為消除水準儀視準軸校正不完善所產生之誤差,在實施水準測量時,常須 使
(A)前視距離略大
(B)後視距離略大
(C)前後視距離約略相等
(D)前後視距 離不計。


11(D).

161.整置水準儀概略水平後,即可觀測標尺實施水準測量者為
(A)定鏡水準儀
(B) 轉鏡水準儀
(C)Y 式水準儀
(D)自動水準儀。


12(C).

162.普通水準儀之水準器靈敏度在
(A)5"~10"
(B)10"~20"
(C)20"~30"
(D)30" ~40"。


13(C).
X


163.水準測量不宜中午或氣流不穩定時觀測,係為減少
(A)沉陷誤差
(B)標尺誤 差
(C)地球曲率誤差
(D)讀數誤差。


14(C).

164.欲消除大氣折光差,水準測量時應
(A)氣泡居中
(B)增加望遠鏡放大倍率
(C) 使前後視距離相等
(D)儘量縮短觀測時間。


15(D).

165.高程測量之方法以何者精度最高?
(A)間接
(B)物理
(C)三角
(D)直接水準 測 量。


16(B).

166.由大比例尺地圖編製一系列的中小比例尺地圖之作業程序,稱為
(A)地圖投 影
(B)地圖縮編
(C)地圖整飾
(D)地圖製印。


17(B).

167.水準測量時,標尺扶立不直,恆使讀數
(A)減少
(B)增加
(C)不變
(D)不一定。


18(C).

168.水準測量中,只有前視而無後視者稱為
(A)轉點
(B)水準點
(C)中間點
(D)臨 時點。


19(D).

169.水準測量從一已知點起測,閉合於該已知點,若其高程差不等於零,則其 差數稱為
(A)視差
(B)系統誤差
(C)垂直角誤差
(D)高程閉合差。


20(D).

170.水準閉合差限制值計算式為±C,式中 K 的單位為
(A)毫米
(B)公分
(C)公尺
(D) 公里。


21(C).

171.平均海水面為
(A)水平面
(B)垂直面
(C)水準面
(D)圓形面。


22(A).

172.用木樁校正法時,水準儀若整置於兩標尺中點,則不論該儀器視準軸與水 準軸是否平行,前後二標尺讀數之差
(A)係二點正確之高程差
(B)較正確值 為大
(C)較正確值為小
(D)較正確值可大可小。


23(D).

173.水準測量如過河流,不能平衡前後照準距離時,可採用
(A)間接高程測量
(B) 直接高程測量
(C)氣壓高程測量
(D)對向水準測量。


24(B).

174.水準器之靈敏度,係由水準器一分劃所對之中心角表示,此分劃長一般為
(A)1 毫米
(B)2 毫米
(C)3 毫米
(D)5 毫米。


25(D).
X


175.地圖符號系統可用六個圖形變量加以定義,下列何者不是圖形變量?
(A) 數量
(B)形狀
(C)尺寸
(D)方向。


26(B).

176.水準軸不垂直於直立軸時,其校正法為
(A)木樁校正法
(B)半半校正法
(C) 直接校正法
(D)符合校正法。


27(C).
X


177.水準儀裝置平行玻璃板,其目的為
(A)增大望遠鏡倍率
(B)精密讀定標尺讀 數
(C)使水準器易於調平
(D)消除大氣折光差。


28(B).

178.水準測量之閉合差容許值與
(A)距離平方成正比
(B)距離平方根成正比
(C) 距離平方成反比
(D)距離平方根成反比。


29(C).

179.水準儀以補正器導引視準軸水平者,稱為
(A)精密水準儀
(B)轉鏡水準儀
(C) 自動水準儀
(D)傾斜水準儀。


30(B).

180.普通水準測量時,視準線不可過於接近地面,最少應在
(A)10 公分
(B)30 公分
(C)50 公分
(D)100 公分 以上。


31(C).

181.施工測量時,用以定水平面最方便又準確之儀器為
(A)平板儀
(B)直角稜鏡
(C)雷射水平儀
(D)精密水準儀。


32(B).

182.我國一等水準點兩標石間之距離以
(A)1 公里
(B)2 公里
(C)3 公里
(D)4 公里 為原則。


33(D).

183.地圖符號不包括下列何種形狀?
(A)點狀
(B)線狀
(C)面狀
(D)體狀。


34(D).

184.水準點刻號寫於
(A)東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35(A).

185.檢校水準管軸時,氣泡居中旋轉 180°後,發現氣泡偏離中心二格,故旋轉 水準管之改正螺絲,使氣泡向中心移動
(A)1 格
(B)2 格
(C)3 格
(D)4 格。


36(B).

186.水準測量時,所生地球弧面差之數值與地球半徑
(A)成正比
(B)成反比
(C) 平方成正比
(D)平方成反比。


37(D).

187.下列何者不符合一等水準測量之規範?
(A)視距約 40 公尺
(B)使用銦鋼尺
(C)配平行玻璃板
(D)閉合差限制為±20 內。


38(B).

188.定鏡水準儀校正項目為:a.水準管軸校正 b.視準軸校正 c.橫十字絲校正, 則正確之校正步驟為
(A)a→b→c
(B)a→c→b
(C)b→a→c
(D)b→c→a。


39(C).

189.測量寬河兩岸兩點之高程差,應實施
(A)逐差水準測量
(B)橫斷面水準測量
(C)對向水準測量
(D)任何一種水準測量均可。


40(A).

190.平均海水面乃多年潮汐觀測記錄之平均結果,此種工作稱為
(A)驗潮
(B)驗 汐
(C)水文測量
(D)水深測量。


41(B).
X


191.水準測量時,前後視距離相等亦不能消除之誤差為
(A)視準軸不平行於水準管軸之誤差
(B)地球弧面差
(C)大氣折光差
(D)儀器下陷所引起之誤差。


42(A).
X


192.凡水準尺所立之點,其目的僅為測得該點之高程者稱為
(A)轉點
(B)水準點
(C)中間點
(D)高程點。


43(D).

193.在水準測量記錄表格中,轉點之點位註記為何?
(A)B.S.
(B)F.S.
(C)B.M.
(D)T.P.。


44(A).

194.在直接水準測量中,下列那一項為天然誤差?
(A)地球弧面差
(B)水準尺為 非標準水準尺
(C)視準軸不平行於水準軸
(D)記錄及計算之錯誤。


45(C).

195.測量時因讀數或記簿錯誤而導致之誤差乃屬
(A)系統誤差
(B)偶然誤差
(C) 人為誤差
(D)相消誤差。


46(A).

196.測量乃要量兩點之
(A)方向、高度、距離
(B)方向、大小、距離
(C)方向、高 度、位置
(D)距離、位置、高度。


47(C).

197.望遠鏡之物鏡的作用為
(A)使視準軸水平
(B)使橫十字絲水平
(C)使目標之 成像清晰
(D)使十字絲清晰。


48(D).

198.望遠鏡之目鏡的主要作用為
(A)使視準軸水平
(B)使橫十字絲水平
(C)使目 標之成像清晰
(D)使十字絲清晰。


49(A).

199.使用望遠鏡照準目標,若眼睛左右或上下移動時,物像與十字絲發生相對 運動,此現象稱為
(A)視差
(B)較差
(C)動差
(D)閉合差。


50(B).
X


200.使用望遠鏡照準目標時,產生視差之原因為
(A)望遠鏡與目標之高程差相差 太大
(B)望遠鏡與目標之距離太遠
(C)物像與十字絲面未完全重合
(D)視準 軸與光軸未完全重合。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8 年 - 台北市測量助理題庫-測量實務及其他相關規定 150-200#72679-阿摩線上測驗

ztgs196830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