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辛苦一陣子,享受一輩子
91
(4 分8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5.林老師注意到班上有些學生,可以從抽象概念中發現具體的答案或解決策略,有些 則會使用具體的經驗及反思的觀察,產生許多想法。所以在數學課佈題時,有時會 引導學生抽絲剝繭、演繹出解答,有時則鼓勵學生經由實際操作發現答案。由此可知, 林老師的教學能因應學習者的何種差異?
(A)先備能力
(B)學習風格
(C)自我期望
(D)自我效能


2(D).

13.下列教學活動設計,何者較能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A)上課時完整播放影片,請學生回家寫一篇以情緒與人際關係為主題的心得
(B)教師買一條蛋糕給學生,請學生探討如何均分成四份,並用數學符號表達
(C)從氣象預報得知降雨等級與累積雨量的關聯性,進而認識雨量的測量單位
(D)學生實測彈珠在不同斜度軌道的下滑速度,進而思考斜度和速度的關聯性


3(C).

15.依據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 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 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此一敘述,符合佐藤學(Manabu Sato)所倡議 「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的哪一項理念?
(A)差異性
(B)民主性
(C)公共性
(D)卓越性


4(B).

18.昭如在做數學題時,將文字敘述「種花土地面積是整塊土地的五分之二」轉換為圖示 表徵,以幫助自己解題。此「轉換表徵」的過程屬於哪一種認知層次?
(A)記憶
(B)理解
(C)應用
(D)分析


5(B).

22.以下是麗雪在國語、數學、自然、社會定期評量的分數,以及全校同年級學生 在此四個科目的平均數和標準差。相對於學校其他同學,麗雪在哪一科的表現較好?

(A)國語
(B)數學
(C)自然
(D)社會



6(C).有疑問
X


24.吳老師想要培養學生自律的生活習慣。下列有關學生的行為表現,依情意領域目標層次由低至高排列,何者正確?
甲、認同規律作息對生活與學習的重要性
乙、能按照老師的指導,規劃作息時間表
丙、能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建立節能的生活習慣
丁、當工作與休閒活動衝突時,能依據信念做出合宜的選擇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丙丁
(D)乙甲丁丙


7(C).

5.有關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其功能在於激發跳出框架的思考
(B)發散階段時的討論,意見愈多愈好
(C)聚斂階段時的討論,不做評價論斷
(D)可運用改編、替代等方法得到不同意見


8(B).

7.下列哪一項評量結果屬於標準參照的概念?
(A)期末考全班第三名
(B)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測驗
(C)學校模擬考成績 PR 值 90
(D)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社會科四級分


9(B).

14.有關學習評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適性評量就是真實評量,強調評量情境的擬真
(B)師資生在半年教育實習中進行教學演示,屬於實作評量
(C)動態評量是以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作為基礎,重視實際操作
(D)教師資格考試力求公正減少誤差,以測得真實能力,屬於真實評量


10(D).

16.東台國小期末考試數學試題的分析結果中,第五題的鑑別度(D)為.09,難度(P)為.51。有關該分析結果的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大部分的學生都答錯這一題
(B)低分組的學生幾乎都答錯了
(C)多數高分組的學生答對此題
(D)鑑別度太低應重新檢討原因


11(B).

18.陳老師在閱讀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後,依據學習重點以「認識家鄉」為單元主題,設計「學生蒐集家鄉的資料並上台報告與回饋」的活動。上課時,陳老師覺得學生蒐集資料及上台報告耗費太多時間,只好減少回饋時間。從古德拉(J. Goodlad)提出的課程層次中,陳老師面臨哪兩種不同課程層次的差距?
(A)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
(B)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
(C)理念課程與正式課程
(D)正式課程與經驗課程


12(B).

24.張老師欲設計「認識兒童權利公約」的探究教學,下列哪些活動設計較適切? 
甲、播放戰爭新聞,引導學生提問並討論「兒童最佳利益」的概念 
乙、讓學生朗讀《兒童權利公約》中有關「兒童生存權」之相關內容 
丙、讓學生閱讀《兒童權利公約》後,指出「禁止歧視」的相關條文 
丁、就學校運動場的設計,從「表意權」引導學生蒐集分析資料,提出建議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小春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