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就沒有人生
100
(2 分34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B).

甲騎機車不慎撞到乙,恐被逮捕,迅速逃離現場。甲之行為可能構成何種犯罪?
(A)機車為動力交通工具,甲可能成立刑法第185-4條肇事逃逸罪
(B)經檢測甲呼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可證其「不能安全駕駛」,成立刑法第185-3條不能安全駕駛罪
(C)車禍時乙之友人丙在現場,丙即時將乙送醫急救,故甲不可能成立刑法第294條第1項有義務者之遺棄罪
(D)甲為批薩店之外送人員,車禍時其剛送完批薩,在回店之路上,如果乙死了,甲可能成立刑法第276條第1項普通過失致人於死罪。


2(C).

2.行為人瞭解其行為之事實真相,惟因對於不法構成要件之誤解,而擴張 不法構成要件之範圍,致將不受該法條制裁之行為,誤認為刑法所加以 處罰之行為,此種錯誤在刑法理論中稱為:
(A)反面之禁止錯誤
(B) 反面之容許錯誤
(C)反面之包攝錯誤
(D)構成要件錯誤
(E)違法性錯誤。


3(D).

1635.某大廈管理委員會主委甲將該大廈監視器所攝錄的某已婚政治人物乙男與該大廈住戶單身女郎丙在該大廈出雙入對的數位錄影資料拷貝成光碟片一份,而後高價售予「芭樂日報」以牟利。甲應如何論罪?
(A)無罪
(B)第三一六條洩漏業務秘密罪
(C)第三一五條之二第三項製造散播竊錄罪
(D)第三五九條無故取得電磁紀錄罪


4(B,C,D).

32.關於羈押之期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羈押期間之計算,自簽發押票之日起算。但羈押前之逮捕、拘提期間,以一日折算裁判決 前之羈押日數一日
(B)羈押被告,偵查中每次不得逾二月,審判中每次不得逾四月
(C)審判中之羈押期間,自案件起訴之日起算
(D)延長羈押期間,偵查中每次不得逾二月,以延長羈押二次為限
(E)審判中延長羈押每次不得逾二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 審、第二審以三次為限,第三審以一次為限


5(B,C).

526.下列何者為結合犯:
(A)常業賭博
(B)強姦殺人
(C)強盜
(D)拘禁。


6(C).

行為人瞭解其行為之事實真相,惟因對於不法構成要件之誤解,而擴張不法構成要件之範圍,致將不受該法條制裁之行為,誤認為刑法所加以處罰之行為,此種錯誤在刑法理論中稱為:
(A)反面之禁止錯誤
(B)反面之容許錯誤
(C)反面之包攝錯誤
(D)構成要件錯誤
(E)違法性錯誤


7(A,B,C,D,E).

35. 下列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何者與比例原則有關?
(A) 執行拘提或逮捕,應注意被告之身體及名譽
(B) 羈押於其原因消滅時,應即撤銷羈押,將被告釋放
(C) 搜索婦女之身體,應命婦女行之。但不能由婦女行之者,不在此限
(D) 抗拒搜索者,得用強制力搜索之。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E) 管束羈押之被告,應以維持羈押之目的及押所之秩序所必要者為限


8(A,B,D,E).

37.甲曾至某店家消費發生糾紛因而心生不滿,當天深夜約 12 點,帶著裝滿汽油的保特瓶來到該店。甲趁四周無人之際,將汽油潑灑在店門口(旁停有鄰居 3 輛機車),然後點火燃燒,隨即 逃之夭夭。瞬間火勢猛烈,消防隊經人報案趕來,花了不少功夫才撲滅,並將留宿店內的店員 A 搶救出來。結果,該店幾近半毀,A 身受重傷,3 輛機車全毀。甲之行為成立下列哪些罪?
(A)《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
(B)《刑法》第 175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住宅建築物交通工具以外之物罪
(C)《刑法》第 173 條第 5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致重傷罪
(D)《刑法》第 284 條後段過失致重傷罪
(E)《刑法》第 353 條第 2 項後段毀壞建築物致重傷罪


9(B,C,D).

30.甲得知進口重型機車買賣有利可圖,與乙商議找人後,由乙負責到日本竊取重型機車。乙邀丙、 丁一起前往日本行竊,乙竊得九輛機車,再由丙與丁予以拆解、包裝與改變車身號碼後運回台 灣,甲找人組裝後,再賣給知情的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乙、丙與丁之行為依刑法第 7 條規定,有我國刑法之適用
(B) 甲成立加重竊盜罪的共謀共同正犯
(C) 甲、乙、丙與丁成立變造準私文書罪
(D) 戊成立贓物罪
(E) 丙、丁成立湮滅刑事證據罪


10(A,E).

29.司法警察實施偵訊過程取得自白或不利陳述,下列何項情形原則上無證據能力?
(A)犯罪嫌疑人委任律師尚未到場仍予以偵訊
(B)通知到場犯罪嫌疑人未告知緘默權
(C)通知到場犯罪嫌疑人未告知得委任辯護人
(D)逮捕到場犯罪嫌疑人未告知罪名
(E)犯罪嫌疑人未同意夜間偵訊


11(A,B,C).

13. 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甲對乙提起故意毀損之告訴,檢察官查明乙係欠缺故意之主觀構成要件,僅可能是過失。此種情況屬於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之「犯罪嫌疑」不足的問題,而非該條第8款之「行為不罰」的問題
(B)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儘管新法仍有處罰之規定,但因犯罪構成要件已有變更,所以檢察官應為不起訴處分
(C)同一案件曾經本案判決確定者,自不得再為訴訟之客體。檢察官對之應為不起訴處分
(D)某英商酒駕撞死人,於偵查期間持用他人護照潛逃出國。偵查機關傳喚、拘提無著,雖偵查機關所得之證據已足夠認定該英商有犯罪嫌疑,但因起訴已無實益,故檢察官可不提起公訴


12(A).

甲乙丙相約行竊,三人抵達目的地,丙忽覺不安,企圖勸退甲乙,兩人不從,丙逕自離去。甲乙入室翻搜,見無貴重物品可取,空手而返。問如何評價甲乙丙的行為?
(A) 甲乙丙均為竊盜的普通未遂
(B) 甲乙丙均為竊盜的中止未遂,均得減輕或免除刑罰
(C) 甲乙為竊盜的普通未遂,丙為中止未遂,得減輕或免除刑罰
(D) 甲乙為竊盜的普通未遂,丙為預備竊盜


13(A,D).

7.依實務見解,下列何罪性質上並非「對向犯」?
(A)通姦罪
(B)收賄罪
(C)賭博罪
(D)聚眾不解散罪


14(C).

9.「傳聞」證據於法庭審理過程,彷如坊間「傳說」、「八卦」。為避免法官誤判 ,刑事訴訟法乃排除用作事實認定。下列何者非屬「傳聞證據」要件之一?
(A)審判中證人引用他人庭外之陳述
(B)審判中以書面代替到庭陳述
(C)陳述 內容源自聽說
(D)陳述用以證明其內容為真。


15(A,B,C,D,E).

23.下列何者屬於特別犯?
(A)利用權勢性交罪
(B)背信罪
(C)收賄罪
(D)侵占罪
(E)偽證罪


16(A,B,C).

17. 在騎樓擺攤販售公益彩券之殘障人士甲(左腳小兒麻痺),因肚子不舒服,向旁邊店家借用廁所而暫時離開攤位。未久,乙路過該攤位,見攤位無人,一時心生貪念,將該攤位上的彩券全部拿走。當乙要離去之際,適逢甲從店家用完廁所出來,看見乙將其彩券拿走,趕緊一拐一拐地上前,從乙的背後抓其衣服,欲以制止,拿回彩券,熟料乙轉過身來,拿出隨身攜帶的尖刀一把揮向甲,甲看見尖刀揮過來,嚇得鬆手後退,乙便趁機逃走。問乙應如何論罪?
(A) 加重強盜罪
(B) 準強盜罪
(C) 準加重強盜罪
(D) 竊盜罪與強制罪,數罪併罰


17(A,D,E).

37.刑法第 329 條規定:「竊盜或搶奪,因防護贓物、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而當場施以強暴脅迫 者,以強盜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竊盜或搶奪不成立時,即使有脫免逮捕而當場施以強暴脅迫之情形,亦不能成立準強盜罪
(B)強暴脅迫不須達到不能或難以抗拒之程度
(C)所謂以強盜論,係指以刑法第 328 條普通強盜罪之刑罰論處而言
(D)準強盜罪係以竊盜或搶奪為前提,在脫免逮捕之情形,如強暴脅迫達不能抗拒程度,但竊 盜或搶奪為未遂者,應以強盜未遂論。
(E)脫離犯罪場所或追捕者之追捕以後,縱有施強暴脅迫,亦非當場施以強暴脅迫


18(A,B,C).

24.關於《刑法》新訂的妨害性隱私犯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未經他人同意,無故以照相、錄影、電磁紀錄或其他科技方法攝錄其性影像者,處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
(B)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以照相、錄影、電磁紀錄或其他科技方法 攝錄其性影像,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C)未經他人同意,無故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其性影像者, 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D)意圖營利而犯前三項選項之罪者,依各該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E)前四項選項皆無處罰未遂犯


19(A,B,C).

27. 逃犯甲為籌逃亡經費,於某日午後闖入乙的公司,以現場之螺絲起子開啟木櫃內的珠寶箱,取得現金一萬元,離去之際不慎打破名貴花瓶驚醒午睡之乙,甲拔腿而逃,乙即追捕欲奪回失物,甲於逃離現場50公尺處被乙追及,為脫免逮捕防護竊物,甲乃將乙推倒在地後逃之夭夭,甲應論以何罪?
(A) 普通竊盜罪
(B) 加重竊盜罪
(C) 準強盜罪
(D) 強制罪
(E) 毀損罪


20(B,D,E).

28.警察查獲甲、乙涉嫌聯手竊盜,然偵訊過程甲矢口否認參與犯罪,乙則承認 與甲聯手犯案。案經移送地檢署後,檢察官對甲、乙一併提起公訴。依司法 院大法官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的說理,審判程序中法院應如何適用「訴訟機 制」,方能以乙對甲的「供述」作為犯罪事實證明?
(A)應分離甲、乙之 審判程序
(B)進行交互詰問程序
(C)實施對質程序
(D)適用自白補強 法則
(E)應確保乙之不自證己罪。


21(A).

3. 甲因案被起訴,訴訟繫屬於台灣高等法院土地管轄範圍內的桃園地方法院,如甲主張因特別情形, 由該法院審判恐難期公平,欲聲請移轉於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土地管轄範圍內的苗栗地方法院審判,此項聲請應由何者裁定?
(A) 最高法院
(B) 台灣高等法院
(C)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
(D) 當事人無權聲請移轉管轄


22(B).

以重要證據漏未審酌為由聲請再審?
(A)選項皆正確
(B)限第二審有罪確定判決
(C)搶奪案件有其適用
(D)需該證據原審未曾提出


23(A,B,C,D,E).

39.被告犯下列何種罪時,經法官訊問後,認為其嫌疑重大,有事實 足認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而有羈押必要者,得為預防性 羈押?
(A)犯刑法第三百二十條之竊盜罪
(B)犯刑法第三 百三十九條之詐欺罪
(C)犯刑法第三百零二條之妨害自由罪
(D)犯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之強盜罪
(E)犯刑法第三百零 四條之強制罪。


24(A).

4.甲擁有一枚台灣獨一無二的郵票,因聽聞乙也有一枚相同的郵票,恐該枚郵票之出現將大幅降低其郵票的價值,雖無意燒燬乙屋,卻向乙誆稱如不交出該枚郵票,將放火燒燬乙屋,乙因誤信甲會燒燬其房子而畏懼,乃交付郵票予甲,甲隨即撕毀該枚郵票並揚長而去,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題組】5. 承第4題,甲構成該罪之理由為何?
(A) 因甲無不法所有之意圖
(B) 因甲行使詐術使乙陷於錯誤
(C) 因乙無交付郵票之意思
(D) 因乙心生畏懼而交付郵票


25(A).

警察甲偵辦毒品犯罪為能「斷源截流」,乃「授意」經查獲吸食毒品者乙,「再 次」向原毒販丙購買,並因而查獲多數毒品。
【題組】17.本案刑法如何評價甲警察的「授意 」行為?
(A)不該當教唆犯構成要件
(B)不具教唆犯之違法性
(C)不具違 法意識欠缺教唆犯罪責
(D)該當教唆購毒犯罪。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