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平時練習要快狠準,考試才有足夠時間重複檢查
100
(2 分3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呈現一個太空梭模型給學生看,然後要求他說出各個組成的要件及其互動的方式。此種學習符合認知領域的哪一部分?
(A)記憶
(B)評鑑
(C)綜合
(D)分析


2(C).

5.王老師掌握學生特定範圍的學習狀況,並使用評量結果來改進教學。此種評量 為下列何者?
(A)診斷性評量
(B)安置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3(A).

6.林老師帶領學生利用網路與史瓦帝尼的中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小華發現當地 醫療資源貧瘠,立志長大後要投入醫療行列,幫助貧苦的人民。此學習經驗屬於下列 何者?
(A)潛在課程
(B)空白課程
(C)彈性課程
(D)顯著課程


4(C).

1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因果、互動、結構是分析歷史變遷的重要概念。」 此一敘述所表徵的是下列何者?
(A)事實(fact)
(B)概念(concept)
(C)通則(generalization)
(D)理論(theory)


5(D).

16.李老師和夥伴教師共同備課時,發現自己隨性地配合學校活動指定作文題目,似乎 沒有依據課程綱要來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李老師的情況反映哪兩種課程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知覺課程
(B)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C)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D)正式課程和運作課程


6(A).

18.下列哪一種做法最符合「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精神?
(A)以評分規準引導學習,培養學生自我評估與自我調整的能力
(B)教師針對紙筆測驗中學生的迷思概念,進行分析並回饋學習
(C)透過口頭問答診斷學生的先備知識,再提供學生學習的回饋
(D)利用測驗獲得學生學習資訊後,依據結果給予個人等第評價


7(B).

22.以下是某班數學科四個考題其高低分組的答對率。哪一試題的鑑別度最佳?  60f4e4493648e.jpg
(A)第 1 題
(B)第 2 題
(C)第 3 題
(D)第 4 題



8(C).

24.這次實習課的主題是學習示波器的操作方式。蕭老師先要小義站在旁邊看他示範, 接著讓小義自己嘗試練習。之後針對操作步驟背後的原理進行提問,並假設故障發生 要小義思考如何解決。最後,蕭老師請小義說出對今天學習的想法,以及思考自己 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此一系列的教學步驟,較接近下列何種教學模式?
(A)直接教學
(B)錨式教學
(C)認知學徒制
(D)問題導向學習


9(A).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瑪塔國中獲得十萬元的經費,將用於明年度校園安全的規劃。校長希望師生均能先積極提案,以便在期末前提出整合性的方案。 
       陳老師於課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專題探究,嘗試規劃「校園安全改善方案」。首先, 他請學生分組討論過去在校園內所發生的安全問題、踏查可能出現危險的地方並思考 其原因。接著聚焦其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透過文獻資料查找,訪談並蒐集同學、老師 及各處室主任/組長的需求與建議。最後透過分析前述相關資料,提出改善校園安全的方案,並針對方案內容,提出經費規劃,以完成企劃書。 在期末發表會後,全班根據老師提供的評量規準,評選出較佳之方案。

【題組】4.下列何者不是本課程關注的主要重點?(2 分)
(A)重視課堂差異化教學
(B)強調行動方案的規劃
(C)強調主動學習與探究
(D)重視資料收集與分析


10(D).

4.蔡老師認為「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教學設計應關注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 也強調同儕合作學習,相互討論與意義分享」。蔡老師的想法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教學 觀點?
(A)行為主義論
(B)認知學派論
(C)訊息處理論
(D)社會建構論


11(D).

8.高老師為協助學生了解整體產業需求並強化自身就業能力,進行相關課程設計。 此課程設計符合下列哪一種取向?
(A)社會再製取向
(B)社會批判取向
(C)社會重建取向
(D)社會適應取向


12(A).

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下列何者是「以促進國中小學生手眼身心 等感官統合、習得生活所需實用技能、培養勞動神聖精神、探索人與科技及工作世界 的關係」為主之彈性學習課程?
(A)技藝課程
(B)其他類課程
(C)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D)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13(B).

16.學習評量依評量目的可分為:A.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of learning)、B.促進學習的 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C.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方老師採用以下 三種學習評量任務,下列配對何者正確?
 甲、學期末時以紙筆測驗來檢視學生這學期的學習成果 
乙、藉由分析學生的學習單,發現學生學習的困難,以提供學生學習回饋 
丙、讓學生清楚了解學習和評量的目標,在評量過程中隨時自我檢視學習的成效, 培養自主學習
(A)甲–A,乙–C,丙–B
(B)甲–A,乙–B,丙–C
(C)甲–B,乙–C,丙–A
(D)甲–C,乙–A,丙–B


14(B).

18.學校新開發的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包含教材與教學策略,須經由學校課程評鑑小組 審議,並給予回饋意見。請問此作法符合下列何者?
(A)課程規劃之評鑑,外部評鑑
(B)課程設計之評鑑,內部評鑑
(C)課程實施之評鑑,內部評鑑
(D)課程效果之評鑑,外部評鑑


15(C).

21.某校課程發展步驟為:分析學校的內外在條件、訂定課程目標、規劃課程、實施課程、 進行課程評鑑與回饋。下列何者為該校採用的課程發展模式?
(A)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B)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C)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
(D)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


16(D).

25.吳老師設計課程時,先確定學生預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再決定用什麼學習成果作為 證據,以瞭解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的,最後規劃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活動。此作法 較符合下列何者?
(A)動機模式(ARCS)
(B)線性模式(ASSURE)
(C)專題導向學習模式(PBL)
(D)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模式(UbD)


17(D).

6.上完自然領域課程後,何老師請學生總結對科學理論進展的想法。A 學生認為科學理論的提出是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B 學生則認為天才的出現是科學理論進步的原因。此種現象顯示下列何種課程的特質?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18(D).

1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為 65 分,轉換後的 Z 分數為 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約略贏過班上多少比率的同學?
(A)16%
(B)50%
(C)68%
(D)84%


19(D).

14.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實施要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為尊重教師課程教學的專業自主性,家長不宜參觀教師授課
(B)每位教師每學年應至少公開授課一次,藉此評鑑教師的教學成效
(C)對於教師自編教材,應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決定,無須送交學校審查
(D)學校課程計畫應陳報主管機關備查,並以書面或網站向學生與家長說明


20(A).

15.下列哪些敘述較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甲、引發學生產生認知衝突 
乙、提供學生精熟學習的機會 
丙、營造有助於對話的教室氣氛 
丁、依照特定的教學流程與步驟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1(D).

18.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課程即研究假設」的理念?
(A)強調課程學者於課程設計的角色
(B)主張課程內容應以學生經驗為本
(C)課程內容應重視恆久的價值與知識
(D)重視現場教師的課程專業判斷與省思


22(B).

19.潘老師以「如何有效減少校園霸凌?」為主題,讓學生自行探究並解決問題。潘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探究教學?
(A)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B)引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C)結構式探究(structured inquiry)
(D)驗證式探究(confirmation inquiry)


23(A).

22.為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劉老師以自己任教的地理科為主,納入其他領域學科的內容。其做法較傾向何種課程統整模式?
(A)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
(B)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
(C)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D)單一學科內(within single discipline)


24(C).

24.公開授課旨在藉由說課、觀課、議課流程,幫助教師暸解學習者的困難之處,以提升課程與教學品質。下列哪些議課回饋較能達成此目的? 
甲、老師上課的台風很好,但是說話速度太快了 
乙、老師講解到絕對值運算時,許多同學還是一臉茫然 
丙、老師沒有制止講髒話的 10 號同學,反而忽視這問題 
丁、小組討論時,20 號同學完全未參與討論,在學習單上一直畫圖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