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知道阿摩不重要,善用阿摩才重要!
100
(1 分18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甄試)警大◆警察法規(含行政程序法)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B,D,E).

複選題
30.下列對於大法官第621號有關「義務人死亡遺有財產者,行政執行處得逕對其遺產強制執行」之解釋文及理由書敘述,何者正確?
(A)公法上金錢給付之能否實現,攸關行政目的之貫徹與迅速執行
(B)罰鍰處分後,義務人未繳納前死亡者,其罰鍰繳納義務具有一身專屬性,是否得對遺產執行,於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
(C)行為人受行政罰鍰之處分後,於執行前死亡者,應優先考量罰鍰制裁違規行為外部結果之本質,而認罰鍰具有建立法治秩序之作用,不因義務人死亡而喪失,故應繼續執行
(D)行政執行法第15條規定,係針對行政執行處所為強制執行之特別規定,其執行標的僅以義務人死亡時所留遺產為限
(E)本件解釋範圍係針對罰鍰,不包括罰鍰以外之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


2(B,C,D).

30.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證人或關係人應親自到場受訊
(B)被訊問人拒絕簽名時,應將其事由附記於筆錄
(C)實施訊問無須全程錄影
(D)為發現真實,得命嫌疑人對質
(E)限經人民檢舉方能調查


3(A,C,E).

21.下列警察法制中,何者設有「訴願先行程序」之救濟規定?
(A)集會遊 行法
(B)行政執行法
(C)檢肅流氓條例
(D)警械使用條例
(E)警 察職權行使法。


4(B,D).

32.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有關「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之敘述,何者正 確?
(A)該行為係屬警察機關管轄事項,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即作成處分書
(B)行為人主觀上須明知為不實事實,卻散發傳布於公眾之意思
(C)行為人之訊息引起不特定人瀏覽、回應,乃至分享,即足以認定聽聞者均產生畏懼或恐慌 等負面心理
(D)行為人散布之內容,客觀上須足以使公眾心生畏懼與恐慌
(E)行為人對政府或政策之意見評論或表達,亦違反該款規定


5(A,C,D).

21.有關警察職務遴任權限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警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
(B)警監職務由行政院遴任
(C)警監職務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遴任
(D)警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直轄市政府遴任
(E)警佐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縣(市)政府遴任


6(A,E).

35.下列有關集會遊行之敘述,何者正確?
(A)集會遊行自由,亦屬表現自由之範疇
(B)交通事故圍觀群眾群起抗議警察執法不公,非屬集會遊行
(C)警察機關對於反制集會應不予許可
(D)集會遊行應以和平方式為之,不容許言語叫囂與肢體暴力
(E)集會遊行之不予許可要件應具體明確


7(A,B,D).

37.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沒入之敘述,何者正確?
(A)物經沒入後,物之所有權即被剝奪
(B)應予沒入之物一經查獲,應妥善保管
(C)查禁物經宣告沒入後,應即銷毀
(D)查禁物之宣告沒入,無該法時效規定之適用
(E)沒入之裁處確定後,應以執行通知單強制收繳


8(C,D,E).

39.對司法院釋字第 588 號解釋內容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刑事被告與非刑事被告之人身自由限制,並無本質上之差異,其踐行之司法程序或其他正 當法律程序,須受相同保護
(B)憲法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所稱「法定程序」,指凡限制人民所有自由、財產之處置程序,應遵 守之原則
(C)人身自由乃人民行使其憲法上各項自由權利所不可或缺之前提
(D)行政執行法關於「管收」處分之規定,係在貫徹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目的
(E)立法機關基於重大之公益目的,藉由限制人民自由之強制措施,以貫徹其法定義務,於符 合憲法上比例原則之範圍內,應為憲法之所許


9(B,E).

25.下列何者已構成社會秩序維護法「妨害公務」之違序行為?
(A)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
(B)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聚眾喧嘩,致礙公務進行者
(C) 因過失向消防隊誤報火災者
(D) 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者
(E) 於政府機關或其他辦公處所,任意喧嘩或兜售物品,不聽禁止者 


10(A,B,D,E).

34.有關警察分局設置與裁併法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直轄市政府警察分局之設置或整併,均由地方政府依其法制作業程序辦理
(B)警察分局為勤務規劃監督及重點性勤務執行機構
(C)各地方警察機關設置或整併分局,涉及組織與編制事項,依法係屬地方權責
(D)警察官制係指中央與地方各級警察機關之組織、編制等事項
(E)《警察法》第 3 條規定,警察官制、官規、教育、服制、勤務制度及其他全國性警察法制, 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直轄市、縣(市)執行


11(A,B,C).

28.關於《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之執行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罰鍰,被處罰人如逾期不繳納時,由警察機關聲請地方法院裁定拘提
(B)罰鍰,自裁處確定之日起,由警察機關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執行之
(C)罰鍰,處罰後逾三個月未移送行政執行者,免予執行
(D)勒令歇業,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六個月未執行者,免予執行
(E)停止營業,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三個月未執行者,免予執行


12(B,C,E).

36.下列有關「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之敘述,何者正確?
(A) 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B) 拘留所設置基準,由內政部警政署定之
(C) 拘留所服勤員警之調配,每人每次服勤不得連續逾四小時
(D) 被拘留之婦女,請求攜帶未滿三歲之子女入所者,應准許之
(E) 被拘留人有暴行之虞者,得報經主管長官核准使用警銬、警繩


13(A,C).

37.《社會秩序維護法》中有關責任之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商業之受雇人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害風化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得處該 商業勒令歇業
(B)因避免自己或他人之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
(C)心神喪失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監護人加以監護
(D)違反本法之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出於過失者,僅得處以申誡
(E)滿 70 歲人,得減輕處罰,並於處罰執行完畢後,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加以管教


14(A).

5. 警察任務基於維護治安,以危害防止適用裁量原則,在保護私權與行政協助上有密切關係,惟警察介入私權時應斟酌並遵守基本原則,下列之敘述,何者為非?
(A)臨時性
(B)輔助性
(C)被動性
(D)危害不可延遲


15(B,D).

36.有關拘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不服拘留之裁定者,應向地方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B)拘留裁定一經宣示或送達,應即時執行之
(C)拘留之執行,期滿釋放,但於零時至八時間期滿者,得經本人同意於當日八時釋放
(D)在罰鍰應完納期限內,警察機關不得聲請地方法院易以拘留(現行法規已刪除)


16(A,C,D,E).

39.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一行為,其同時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或觸犯刑事法律者,應如 何處理?
(A)其同時違反刑事法律者,應優先適用刑事法律
(B)如已依刑事法律處罰者,不得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
(C)如同時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且已裁處拘留者,不得再依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罰鍰
(D)如其已依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罰鍰者,仍得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定拘留
(E)《社會秩序維護法》、《行政罰法》與刑事法律,均適用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17(B,D,E).

32.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相關法令,警察得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警察實施查訪之目的,為維護社會治安,防制治安顧慮人口再犯
(B)查訪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 2 次
(C)警察對治安顧慮人口實施查訪期間,以 3 年為限
(D)警察查訪治安顧慮人口,均應事先約定查訪時間並告知事由
(E)警察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6 條至第 10 條規定,實施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發現行方 不明治安顧慮人口之第 3 條所定資料時,應通報其所在處所警察機關


18(A,D,E).

28.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時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逾 2 個月,警察機關不得移送法院
(B)停止營業之執行時效為 6 個月
(C)罰鍰之執行時效為 3 個月
(D)拘留之執行時效為 6 個月
(E)勒令歇業之執行時效為 6 個月


19(C,D).

30.下列有關警銬之敘述,何者正確?
(A)屬內政部所定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中應勤器械之一
(B)保全人員如經主管機關許可得購置使用之
(C)受管束人有攻擊、毀損行為之虞時,得對其使用警銬
(D)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如未經許可而持有者,由警察機關沒入之
(E)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如未經許可而公然陳列者,由警察機關處以新臺幣 3 萬元以下 罰鍰


20(B,C,E).

25. 下列有關警察作用之「概括條款」敘述,何者正確:
(A) 以宣示性之任務概括規定,作為干預處分之依據,符合法律保留之明確性原則
(B) 警察概括條款既為補充性原則規定,就應注意「特別規定優先適用」
(C) 如立法者已盡列舉之責,仍無法達成憲法第23條目的,以概括方式為之,並無違明確性原則
(D) 概括條款之適用,由執法者依社會上之客觀價值與公平原則判斷,事後司法應予尊重
(E) 其可能潛藏行政及司法在適用解釋該概念的恣意、欠缺公平性,而侵害人民權益的危機


21(A,C,D,E).

22.下列有關警察官規之敘述,何者正確?
(A)警正警察官由總統任官
(B)警佐職務得交由縣(市)政府遴任之
(C)警察官任職,其官階應與職務等階相配合
(D)警佐一階晉升警正四階應經任官程序
(E)特種考試警察人員考試三等考試及格者,得以警佐一階任用之


22(B,D).

複選題
27.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涉嫌違反刑事法律者,應移送檢察官依刑事法律規定辦理。 但其行為應處下列何種處罰之部分,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處罰?
(A)拘留
(B)勒令歇業
(C)罰鍰
(D)沒入
(E)申誡


23(C,D,E).

36.室外集會遊行之許可通知書,無須載明下列何種事項?
(A)集會之處所
(B)物品之名稱
(C)糾察員相貌特徵
(D)許可理由
(E)不服之救濟程序


24(A,B,C,D,E).

30.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以下哪些違序行為須以「不聽勸阻」為要件?
(A)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任意裸體或為放蕩之姿勢,而有妨害善良風俗
(B)於主管機關明示禁止出入之處所,擅行出入
(C)無票或不依定價擅自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遊樂場所
(D)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乞討叫化
(E)他人之土地內,擅自挖掘土石、棄置廢棄物或取水


25(A,C,D,E).

40.有關「警察人員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財產損失醫療費慰撫金補償金喪葬費支 給標準」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標準係屬法規命令之性質
(B)其經費由內政部警政署統一編列預算支應
(C)喪葬費由實際支出者 具領
(D)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財產損失者,應以金錢補償其實際所受 之財產損失
(E)違法使用警械致人受傷者,除支付醫療費外,並給與慰撫 金,最高以新臺幣五十萬元為限。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甄試)警大◆警察法規(含行政程序法)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