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您掌握現有的,並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你才會成功
80
(3 分40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3. 林老師今年五十歲。請問如果在古代,會用以下哪個說法稱呼五十歲的人?
(A)弱冠之年
(B)不惑之年
(C)知命之年
(D)耳順之年。


2(B).
X


11.依據現行行政院公布《文書處理手冊》,下列哪一個選項的用字完全正確?
(A)學務處「雇用」專案助理一名,協助執行深耕「計劃」
(B)得於接受處「分」書後十日向該管第一審法院「申」請交付審判
(C)「訂定」每週工作總時數上限規範,收到行政命令應「澈底」執行
(D)文學院下「置」哲學、歷史學、日本語文學三系,各「設」主任一人


3(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年輕人紛紛收拾行囊返鄉,從北方一路往南。曾幾何時,繁華的大都會再也無法 乘載著理想升空,只能化作夢幻泡影,他們最終撿起理想的碎片,想著回到家鄉, 再一塊塊拼湊起曾經的夢。南歸的遊子,宛如古時貶謫文人,他們旅途有著相同的方向, 同樣曾心居魏闕、胸懷抱負,最終卻緊握著願與不願的心情走向南方。 
      許多人都說,國文課本只是記錄敗者的名冊,卻不知歷史上文人遭貶並不是什麼 新鮮事。成敗如浪潮起落,他們皆是風口浪尖的弄潮兒,行走官場如履薄冰,無論因罪 下放或是黨爭失利,貶謫二字與流芳百世早已焦孟不離。
      文人遭貶後,有的依然心繫百姓,有的寄情山水,泰半牢騷則躲入詩文。如宋代因 黨爭遭貶斥的秦觀,滿腹辛酸化做〈千秋歲〉中的一句:「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同樣遇黨爭被貶黃州的蘇軾,在〈寒食帖〉中:「今年又 苦雨,兩月秋蕭瑟」道盡人生苦楚。諷刺的是,當他離朝廷越來越遠,卻越是透顯本真, 每拔去官場的標籤,身份的轉變都是一次自我認同。儘管遭逢變故,蘇軾依然能在詩句 中盡顯其「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通透。 
    遊子卸下一身繁華,選擇南返家鄉,也許是鄉愁,讓故里成了夢想的寄託;對家的 依戀,也賦予他們一切從頭的勇氣。蘇軾遭貶黃州多年後,因故流放到蠻荒的嶺南之地 時,憶起與友人的對話:「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題組】24.文章中作者引述三次蘇軾作品,下列何者較符合詩句中的心境轉折?
(A)「抑鬱」→「釋懷」→「超脫」
(B)「憤怒」→「堅持」→「沮喪」
(C)「悲傷」→「無奈」→「接受」
(D)「否定」→「憤怒」→「坦然」


4(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林徽因曾寫過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有一說此詩是寫給徐志摩。電視劇 《人間四月天》,講述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間的愛情故事。觀眾多聚焦在 徐、林、陸三人身上,較少關注徐志摩元配張幼儀,只知道她是一個被休離的配角。 其實,擺脫棄婦形象後,張幼儀的人生更有另一種風貌。 
      在兒子滿兩歲後,張幼儀奉公婆之命到倫敦和徐志摩相聚。但徐志摩為了追求 林徽因,逼迫張幼儀和他離婚,而且要當時再次懷孕的她墮胎,然後就不告而別。在 這段期間,張幼儀開始思考,自己七年的婚姻由媒妁之言促成,而纏小腳、遵守三從 四德是舊時女子該遵循的,雖然她躲過三寸金蓮的命運,徐志摩仍然認為她是「小腳」, 自己是「西服」。
        離婚使她領悟到應該自力更生,於是張幼儀赴德國學習,憑自己的努力和親人的 協助,很快地回到上海,在企業界樹立了精明能幹的女強人形象。知命之年時,一個 普通、誠懇醫師的真情打動了她;兩人在婚後十五年重返英國,張幼儀牽著丈夫的手, 站在四十六年前和徐志摩所租的房子前,不勝唏噓的說:「我現在真的沒法想像我曾經 那麼年輕過!」 
      若以「人間四月天」比喻徐志摩精彩的愛情,張幼儀可能只是一位配角。然而 張幼儀並不是徐志摩永遠的棄婦,也不是只有像春天般短暫的愛情而已。她的人生 經歷宛如「人間十二月天」,也有值得體驗和欣賞的生命故事。

【題組】5.文中作者透過張幼儀的人生故事,想傳達什麼理念?
(A)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B)出國增廣見聞翻轉人生
(C)慎選生命伴侶至關重要
(D)勇敢捨棄傳統的舊觀念


5(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於中丞成龍,按部至高郵(註一)。適巨紳家將嫁女,妝奩甚富,夜被穿窬(註二) 席卷而去。刺史無術。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嚴搜裝載。又 出示諭闔城戶口,各歸第宅,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乃陰囑吏目:「設有城門 中出入至再者,捉之。」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並無行裝。公曰:「此真盜也。」二人 詭辯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皆奩中物也。蓋恐次日大搜,急於 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節錄自《聊齋誌異•於中丞》)
 【註一】按部:謂巡視屬下州縣。高郵:明清時州名,屬揚州府,州治即今江蘇省 高郵縣。 
【註二】穿窬(ㄩˊ):穿壁逾牆,指偷竊行為。

【題組】12.兩位嫌疑犯被抓起來的原因是什麼?
(A)有證人出面指認嫌犯
(B)攜帶大量的可疑行李
(C)重複的往來城內城外
(D)兩人表現鬼祟的行徑


快捷工具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吳念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