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沒有危機意識,就是世界最大的危機。
4
(1 分53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13. 〈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本首詩的詩眼出現在第幾句?
(A)一、二句
(B)三、四句
(C)五、六句
(D)七、八句


2(D).

閱讀下文,回答 26-30 題。
       走過曲阜斜坡,仲尼曾經三次回頭,一次為顏淵、子路、曾參、宰我,一次為孔鯉、孔伋,另一次為門口那棵蒼勁的古柏。
       走過魯國開闊的平疇,仲尼只回了兩次頭,一次為遍地青柯不再翠綠,遍地麥穗 不再黃熟;一次為東逝的流水從來不知回頭而回頭,回頭止住那一顆忍不住的淚沿頰邊而流。
       走過人生仄徑時,仲尼曾經最後一次回頭,看天邊那個仁字還有哪個人在左邊撐天上的那一橫地上的那一橫,留個寬廣任人行走。(蕭蕭〈仲尼回頭〉)

【題組】28. 文中「看天邊那個仁字還有哪個人在左邊撐天上的那一橫地上的那一橫,留個寬廣任人行走。」一句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說明仁義世界的建構仍舊有所欠缺
(B)訴說理想終將轉眼成空而無法落實
(C)陳述放下執著在人世將更加的逍遙
(D)表達希望自我冀盼能夠在人世實踐


3( ).
X


24. 《論語.公冶長》:「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 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 『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根據上文,下列說明何者最合適?
(A)子路和顏淵都有捨己為人的情懷
(B)顏淵和孔子都有修己安人的理想
(C)子路和孔子都有世界大同的冀盼
(D)顏淵和子路都有和而不同的認知


4( ).
X


23. 廖鴻基〈丁挽〉:「回航,通常是漁人出海捕魚過程中心情最平靜踏實的一段航程。然而,那一幕幕海上的追逐與掙扎仍然縈繞徘徊在我的腦海裡,每一個晃 動,每一個聲響,都波動捶打在我的內心裡。」關於上文中修辭手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最合適?
(A)運用轉化修辭,凸顯出作者對於捕魚的喜愛
(B)運用摹寫修辭,表現大海中激烈的捕魚情境
(C)運用排比修辭,營造出作者內心的激動心情
(D)運用誇飾修辭,呈現人與海之間強烈的抗爭


5( ).
X


19. 下列選項之書信提稱語,何者正確?
(A)博義兄膝前:
(B)鵬達吾師台鑒:
(C)銓連吾兒知悉:
(D)父母親大人如晤:


6( ).
X


18. 下列字體與部首對應,何者正確?
(A)屏:并部
(B)東:日部
(C)大:一部
(D)學:子部


7( ).
X


12. 「多士大夫作品」、「不入樂只可誦」、「多五七言」、「重抒情」。依據上述線索,可以推測,應為下列哪一個選項的作品?
(A)楚辭
(B)樂府詩
(C)古體詩
(D)近體詩


8( ).
X


11. 下列作家與作品的對應,何者不正確?
(A)吳晟/農婦
(B)簡媜/女兒紅
(C)洪醒夫/黑面慶仔
(D)黃春明/嫁妝一牛車


9( ).
X


8.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下列哪一位詞人的名句?
(A)柳永
(B)秦觀
(C)李清照
(D)蘇東坡


10( ).
X


2. 依據 88 年版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下列選項「」字注音,何者正確?
(A)「軋」頭寸:ㄍㄚ
(B) 出「紕」漏:ㄆㄧˊ
(C)「嫉」妒心:ㄐㄧˋ
(D)「琺」瑯質:ㄈㄚˋ


11( ).
X


1. 下列選項中「」的字音,何者正確?
(A)惠「賜」:ㄘˋ
(B)「荏」苒:ㄖㄥˊ
(C)「教」學:ㄐㄧㄠ
(D)針「砭」:ㄅㄧㄢ


12( ).
X


閱讀下文,回答 36-40 題。
       年少的時候,我以為,眼前的幸福必然長長久久,一家和樂,父母不會老去,生活平安,手足都會在身邊。
       長大以後,我才深深領會:世上沒有永遠,人生如此無常,誰也無法拒絕老病和死去。手足終將各自成家,分枝開葉,散於四方。
       在我們的一生裡,有聚就會有散,然而散了以後,卻不知將聚於何方?年紀越大, 這樣的感觸越深。
       那樣的心情,有幾分像南唐.馮延巳的《歸自謠》: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所以,我以珍惜的心情,來善待今生有緣相遇的每一個人。即使只有一照面的機緣,我也盡可能以禮相待。我以為,能做到這樣,那麼有一天,必須面對分離時,或許可以不會那麼哀傷吧。然而,帶著不捨和祝福,我依然是惆悵的,只是, 希望我的心中沒有遺憾。(修改自琹涵〈聚散依依〉)

【題組】39. 「行色」一詞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離別的氛圍
(B)送別的話語
(C)出行的神態
(D)路人的表情


13( ).
X


【題組】38. 根據上文,關於作者以珍惜的心情善待今生有緣相遇之人的原因,下列何者最合適?
(A)是兩人彼此前世不解之緣分
(B)世上沒有永遠並且人生無常
(C)源於馮延巳《歸自謠》所訴
(D)希望日後面對分離不帶遺憾


14( ).
X


閱讀下文,回答 31-35 題。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著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 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 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 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 出則為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閑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為重,諸臣 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 執柄而擅禁,明為己者必利,而不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為猛狗而齕有道 之士矣,左右又為社鼠而閑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摘錄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題組】33. 根據上文,關於處理猛狗和社鼠危害的方式,下列何者最合適?
(A)建制度,獎人倫
(B)近君子,遠小人
(C)掌權勢,立法令
(D)蔽君惡,誅亂臣


15( ).
X


閱讀下文,回答 26-30 題。
       走過曲阜斜坡,仲尼曾經三次回頭,一次為顏淵、子路、曾參、宰我,一次為孔鯉、孔伋,另一次為門口那棵蒼勁的古柏。
       走過魯國開闊的平疇,仲尼只回了兩次頭,一次為遍地青柯不再翠綠,遍地麥穗 不再黃熟;一次為東逝的流水從來不知回頭而回頭,回頭止住那一顆忍不住的淚沿頰邊而流。
       走過人生仄徑時,仲尼曾經最後一次回頭,看天邊那個仁字還有哪個人在左邊撐天上的那一橫地上的那一橫,留個寬廣任人行走。(蕭蕭〈仲尼回頭〉)

【題組】30. 本文作為以散文詩的緣由,下列何者最合適?
(A)文句錯落,上下文意無法具體連貫
(B)在段落表達中,用象徵來表達詩意
(C)字句間有著音韻之美,能進行朗誦
(D)文本形塑出仲尼智慧且仁愛的意象


16( ).
X


21.渡也詩:「也只有沿著堅硬的環節/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變的志向/也只有 綠/才是你一生想說的/那句話/在忠臣傳裡/才能讀到」詩中藉物言志,所描寫的 是下列哪一選項?
(A)松
(B)竹
(C)梅
(D)柏


17( ).
X


26.「匹練抹林,輕綃蔽日。籠樓台而隱隱,鎖洞壑以重重。潭影難窺,花枝半掩。樹若增密,山若增深,景若增幽,路若增遠。勝概之一助也。」這段文章描寫哪種自然景觀?
(A)風
(B)雨
(C)霧
(D)雪


18( ).
X


24.以農曆而言,如果今年歲次是「丙戌」,那麼明年歲次是下列哪一個選項?
(A)甲申
(B)乙丑
(C)丙卯
(D)丁亥


19( ).
X


11.「於」字後面加上方位或處所,可解釋在某處的意思,例如「亮見權於柴桑」,是指諸 葛亮與孫權在柴桑會面。下列選項中的「於」字,何者有相同的用法?
(A)苛政猛「於」虎也
(B)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
(C)「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D) 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


20( ).
X


23.以下為慈濟大學新聞報的報導,請問下列哪一個詞語的運用最正確?選項:  
(A)慈濟大學教師資格檢定模擬測驗於日前落幕,多數考生表示這次的題目「難易適中」。  
(B)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題目太過呆板,讓人覺得「癡人說夢」。  
(C)不過還是有學生贊成模擬測驗必要性,以為這是「一諾千金」的考試。  
(D)校方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從容就義」地輕鬆應考。


21( ).
X


22. 中文有一字多義的現象。如「勝」有佔優勢、超越、克制、承受等等意思。請問下列語詞中的「勝」,應解釋為「美好的」?  
(A)名山勝景  
(B)不勝感激  
(C)乘勝追擊  
(D)吹氣勝蘭


22( ).
X


6.在書信中,下列組合的人倫關係敬稱,依序應為哪一選項? 甲、曹操/曹植 乙、蘇軾/蘇轍 丙、趙明誠/李清照
(A)賢喬梓/賢昆仲/賢伉儷
(B)賢伉儷/賢喬梓/賢昆仲
(C)賢昆仲/賢伉儷/賢喬梓
(D)賢伉儷/賢昆仲/賢喬梓


23( ).
X


我們常聽人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下列語句寓意與之最接近的是哪一選項?
(A)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
(B)不識廬山真面目。(蘇軾〈題西林壁〉)
(C)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24( ).
X


以下四人,何者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
(A)溫飛卿
(B)納蘭性德
(C)李清照
(D)杜麗娘。


25( ).
X


24.「這個棒有力,鈀更能,女怪鋼叉丁對丁。毒敵山前三不讓,琵琶洞外兩無情。那一個喜得唐僧諧鳳侶,這兩個必隨長老取真經。驚天動地來相戰,只殺得日月無光星斗更!」上引文字最可能出自哪一本書?
(A)水滸傳
(B)西遊記
(C)三國演義
(D)聊齋誌異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兼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