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100
(48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9.新民國中於國際文化日舉辦國際文化博覽會,以彰顯新住民為臺灣帶來的活力與 新氣象,並增進族群之間的瞭解與共融。根據班克斯(J. Banks)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 模式,此種透過節日融入重要議題的方式,屬於何種取向?
(A)貢獻取向
(B)附加取向
(C)轉化取向
(D)社會行動取向


2(D).

21.黃老師在教導環境生態變遷與物種發展的關係時,先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時期家鄉環境 的照片,接著讓同學分組討論,歸納現在與過去的差異及其衍生的課題,並上臺分享。 之後,再請各小組提出保護本土的生態計畫。黃老師的教學較符合下列何者?
(A)概念教學法
(B)直接教學法
(C)差異化教學
(D)問題導向教學


3(D).

23.教師將校本課程中的教學計畫,依據班級學生的特質,調整各教學活動的時間。教師 卻發現:花最多時間的教學重點,學生的學習成效反而不甚理想。教師的發現顯示出 哪兩種課程間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正式課程
(B)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C)知覺課程和運作課程
(D)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4(B).有疑問

24.葉老師採取腦力激盪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雞蛋從五樓落到一樓而不會摔破?」 他要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的策略,且這些策略的差異性越大越好。葉老師的引導較能 激發哪一種擴散思考的能力?
(A)精進力
(B)變通力
(C)想像力
(D)流暢力


5(B).

25.高登(T. Gordon)認為:教師採用「我訊息」(I-message)策略,有助於師生溝通。 大華在上課時隨意講話,干擾到吳老師上課。吳老師如採「我訊息」策略,會如何 表達?
(A)大華!好學生要專心上課,不要隨意與同學講話
(B)大華!你大聲講話,影響我上課,令我感到苦惱
(C)大華!如果你不安靜下來,我要延遲五分鐘下課
(D)大華!你在上課時喜歡講話,所以人際關係不好


6(C).

26.下列何種說法,比較符合價值澄清法的特性?
(A)較關切價值形成的結論,而非價值形成的過程
(B)教師宜鼓勵學生依據大多數人的想法選擇價值
(C)基本前提是沒有人可傳輸絕對正確的價值給其他人
(D)價值形成是自我內省的過程,無須公開自己的選擇


7(C).

27.鄒老師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他讓學生針對歷年氣候變遷 趨勢進行小組討論,製作趨勢分析圖並上臺報告。鄒老師的教學涵蓋了下列哪些方面 的智能?
(A)語文、內省、空間
(B)人際、空間、肢體/動覺
(C)人際、語文、邏輯/數學
(D)自然、肢體/動覺、邏輯/數學


8(D).

28.余老師自編一份 80 題的國語文成就測驗,其信度係數為 0.85。若依據原命題雙向 細目表的題數比例,將該測驗刪減為 45 題,則縮減後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有何變化?
(A)信度提高,效度降低
(B)信度降低,效度提高
(C)信度不變,效度不會提高
(D)信度降低,效度不會提高


9(C).

29.中學的國文課程改革,常因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高低而有所爭議;社會領域則因 不同史觀而對專有名詞的使用,產生爭論。對此現象的解釋,何者錯誤?
(A)就寫實模式而言,這是課程設計的自然現象
(B)就課程選擇而言,這是政治勢力的角逐現象
(C)就課程組織而言,這是屬於核心課程的類型
(D)就課程設計過程而言,這是意識型態的影響


10(B).

30.林老師嘗試以「積極聆聽」了解並幫助學生。在下列的對話之後,林老師如何回應 最為恰當? 師:你最近經常遲到,使我必須中斷教學,也讓同學分心,令我感到困擾。 生:嗯……,對不起!我最近碰到的事情比較多,嗯……。 師:你是說你最近碰到的事情比較多,這些事對你造成困擾嗎? 生:我最近課業壓力很大,不好睡,所以早上起不來;不過,我已經努力趕到教室, 並且進教室時盡量不干擾大家了。 師:
(A)為什麼你最近課業壓力這麼大呢?
(B)我感覺你也不想因為遲到而干擾大家。
(C)你可以在睡前做一些和緩的運動,會比較容易入睡。
(D)你們現在課業壓力大,很正常。不要想太多,總是會過去的。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y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