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天都要比昨天更進步
90
(1 分1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五等_各類科:法學大意#7895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下列關於強行法與任意法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法均為強行法
(B)若法條中有「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者,該法條為任意法
(C)民事訴訟法為任意法
(D)私法均為任意法


2(A).
X


2 下列各法條規定之「法律」,何者指稱之範圍最大?
(A)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
(B)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C)本憲法所稱之「法律」,謂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
(D)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3(A).

3 下列何種解釋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A)學理解釋
(B)司法解釋
(C)行政解釋
(D)立法解釋


4(D).

4 下列有關原則法與例外法之敘述,何者錯誤?
(A)例外法排除原則法的適用
(B)例外法應從嚴解釋
(C)「但書」是常見的例外規定
(D)原則法與例外法僅能出現在同一法條中


5(B).

5 依地方制度法,關於地方立法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地方立法權規定之事項,包括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B)地方自治條例不得包括罰則
(C)地方自治條例應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由各該地方行政機關公布
(D)上級監督機關對於地方自治條例,得為合法性監督


6(C).

6 下列何者之名稱,屬中央法規標準法所稱之命令?
(A)國民年金法有關無謀生能力範圍認定要點
(B)撤銷國籍變更案件審查會設置及審查作業要點
(C)土地登記規則
(D)人事管理條例


7(C).

7 關於基本權利之保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基本權利是現代憲法規範內容的重要部分
(B)我國憲法第 7 條至第 22 條為基本權利清單
(C)我國憲法保障之基本權利,以憲法明文規定者為限
(D)我國憲法亦保障具受益權性質之基本權利


8(B).

8 依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總統職權?
(A)軍事統帥權
(B)法令副署權
(C)締結條約、宣戰及媾和權
(D)任命行政院院長之權


9(C).

9 下列何者為憲法上「垂直分權」理念之展現?
(A)五權分立
(B)政教分離
(C)地方自治
(D)審檢分隸


10(A).
X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下列何者非屬訴訟權保障之核心內容?
(A)法官迴避制度
(B)人民初受有罪判決,至少應予一次上訴救濟之機會
(C)人民權利受侵害時,應給予向法院提起訴訟之機會
(D)有關訴訟救濟事件之審判權劃分


11(D).

11 依憲法規定,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質詢之權,係基於下列何種原則所為之要求?
(A)國會自律原則
(B)國會保留原則
(C)共和原則
(D)責任政治原則


12(A).

12 依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下列機關何者掌有憲法之最終解釋權力?
(A)司法院
(B)監察院
(C)考試院
(D)立法院


13(D).

13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關於平等權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差別待遇之目的必須合憲
(B)旨在防止立法者恣意對人民為不合理之差別待遇
(C)差別待遇之分類與其目的之達成間,必須有一定程度之關聯性
(D)應考試服公職權涉及經濟資源的分配,對此權利所為之差別待遇,原則上僅受較寬鬆之審查


14(A).

14 人民首次違反就業服務法,非法聘僱外勞,主管機關對其從輕量罰,屬於下列何種原則之展現?
(A)比例原則
(B)誠信原則
(C)人道原則
(D)公益原則


15(B).

15 行政規則牴觸法律規定之意旨,係違反下列何種原則?
(A)法律明確性原則
(B)法律優位原則
(C)平等原則
(D)授權明確性原則


16(D).

16 關於行政法上明確性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書面行政處分應載明主旨、事實、理由及法律依據
(B)行政指導應明示指導之目的及內容
(C)書面行政處分應載明作成處分之機關
(D)行政命令之規範對象應具體特定


17(D).

17 下列何者非屬司法院大法官用以審查平等原則之基準?
(A)體系正義
(B)事物本質
(C)目的手段關聯性
(D)差別待遇之絕對禁止


18(B).

18 信賴保護原則於授益行政處分之適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大於信賴利益者,授益行政處分仍得撤銷
(B)因公益需要而撤銷授益行政處分,一律應給與受益人損失補償
(C)信賴保護原則不僅適用於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或廢止,行政法規之變更亦有適用
(D)人民以詐欺、脅迫使行政機關作成授益行政處分者,信賴不值得保護


19(C).
X


19 行政機關為行使法律所授予之裁量權,訂定裁量準則作為下級機關行使裁量權之基準,係為實踐下列何種法律原則?
(A)平等原則
(B)比例原則
(C)明確性原則
(D)誠實信用原則


20(A).
X


20 關於國家賠償法上「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之認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之勞務採購,無涉公權力之行使
(B)公立醫院與病患間醫療關係,無涉公權力之行使
(C)公務交通車上班途中肇事屬事實行為,無涉公權力行使
(D)為汰舊換新而出售公用物品,無涉公權力行使


21(D).

21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關於行政機關管轄之敘述,何者正確?
(A)行政機關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全部,委任所屬下級機關執行之
(B)行政機關對事件管轄權之有無,於當事人請求辨明時始調查之
(C)行政機關縱因事實變更而喪失管轄權時,仍得繼續處理該案件
(D)數行政機關於管轄權有爭議時,原則上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


22(B).

22 依國家賠償法規定,關於國家賠償請求之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先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B)先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協議
(C)逕向民事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D)逕向刑事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3(B).

23 依行政訴訟法規定,關於行政法院之審級,下列何者正確?
(A)三級三審
(B)三級二審
(C)二級二審
(D)一級一審


24(C).

24 行政法院認其他行政機關有輔助一造之必要者,得命其參加訴訟,係屬下列何種參加類型?
(A)必要參加
(B)獨立參加
(C)輔助參加
(D)選擇參加


25(D).
X


25 下列事件,何者非以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現為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A)收容聲請事件
(B)交通裁決事件
(C)國家賠償事件,請求賠償之金額在新臺幣 40 萬元以下者
(D)稅捐課徵事件,所核課之稅額在新臺幣 40 萬元以下者


26(B).

26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和解之敘述,何者正確?
(A)法院於事實審階段,應隨時試行和解
(B)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C)第三人經雙方當事人同意者,應向司法事務官以書面聲請加入和解,但應先繳交和解費用
(D)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法院應依職權命當事人聲請再審


27(B).

27 有關民事訴訟之公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第三人聲請閱覽訴訟卷宗,法院均應准許
(B)當事人聲請閱覽訴訟卷宗,若未涉及對造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法院應予准許
(C)裁判確定後,當事人得聲請閱覽裁判書草稿及評議簿
(D)當事人提出之攻擊防禦方法,縱涉及其隱私,仍無例外一律公開審判


28(C).

28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第三審上訴之敘述,何者錯誤?
(A)第三審律師之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並應限定其最高額
(B)第二審言詞辯論筆錄記載當事人陳述之事實,第三審法院得斟酌之
(C)第三審法院認上訴有理由時,於任何情形,均不得自為判決
(D)上訴之聲明不得加以擴張


29(B).

29 依民事訴訟法之規定,下列何者有民事訴訟能力?
(A)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
(B)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
(C)未婚之未成年人
(D)中央或地方機關


30(D).

30 下列何種情形,民法上債之關係未消滅?
(A)清償
(B)免除
(C)抵銷
(D)給付不能


31(A).

31 甲依法定方式立下遺囑,遺贈其所有之水晶花瓶予乙,但竟被丙不慎打破,甲震怒而死。關於甲所為遺贈之效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有效
(B)無效
(C)得撤銷
(D)效力未定


32(C).

32 依民法規定,下列何等事由並未發生消滅時效中斷之效果?
(A)起訴
(B)依督促程序,聲請發支付命令
(C)申請印鑑證明
(D)聲請調解


33(D).有疑問

33 甲被乙詐欺,將所有之 A 地出賣並移轉所有權給乙,乙復將 A 地出賣並移轉所有權給惡意之丙,嗣後甲依民法規定撤銷其與乙間之法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之撤銷,應於被詐欺時起 1 年內為之
(B)甲乙間之負擔行為仍有效,但處分行為無效
(C)乙丙間之負擔行為無效,處分行為亦無效
(D)乙因甲之撤銷而受之損害,不得向甲主張賠償


34(C).

34 甲將自己所有的 A 屋出租給乙,供乙營業使用。關於甲乙間租賃契約,依民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如無契約另有訂定,依民法第 429 條規定,應由乙負修繕義務
(B)若約定由甲負修繕義務,租賃物如有修繕之必要,乙得定相當期限,催告甲修繕,如甲於其期限內不為修繕者,乙不得終止契約,惟得自行修繕而請求甲償還其費用
(C)甲於租賃關係存續中,為保存租賃物所為之必要行為,乙不得拒絕
(D)若由甲負修繕義務,乙縱經催告,仍不得自行修繕而請求於租金中扣除修繕費用


35(C).

35 關於抵押權標的物之範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抵押物之從物
(B)抵押物滅失之殘餘物
(C)以建築物為抵押者,附加於建築物而具有獨立性之部分
(D)抵押物之從權利


36(D).有疑問

36 下列何者非屬地上權取得時效之要件?
(A)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占有他人之土地
(B)和平、公然、繼續占有該土地
(C)法定期間之經過
(D)以未登記之土地為限


37(B).

37 甲男、乙女一夜情後,甲不知去向,音訊全無。嗣後乙懷孕,生下丙女。出生登記時,丙應從何人之姓?
(A)甲
(B)乙
(C)由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從甲或乙之姓
(D)由乙決定丙從甲、乙或第三人之姓


38(B).

38 甲死亡時無生存配偶,有婚生子女乙及丙,丙則有子女丁及戊。下列就甲之遺產新臺幣(下同)2000 萬元之分配,何者錯誤?
(A)乙拋棄繼承時,丙得 2000 萬元
(B)丙拋棄繼承時,丁及戊各得 1000 萬元
(C)乙丙均拋棄繼承時,丁及戊各得 1000 萬元
(D)乙丙丁戊均拋棄繼承時,準用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


39(D).

39 依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下列那項證據有證據能力?
(A)刑求取得之被告自白
(B)員警對證人施以強暴所取得之證言
(C)證人於警詢中之陳述
(D)證人於另案審理時,向法官所為之證述


40(D).

40 下列何者不得獨立為被告選任辯護人?
(A)被告的祖父
(B)被告的子女
(C)被告的孫子女
(D)被告的老闆


41(D).

41 依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審判中應指定辯護人為被告辯護之情形?
(A)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
(B)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
(C)被告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為完全之陳述者
(D)被告為原住民,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者


42(C).

42 下列何者不屬於訊問被告前應先告知之事項?
(A)得保持緘默
(B)得選任辯護人
(C)審判期日之就審期間
(D)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43(A).

43 下列何者之行為不符合我國刑法規定「得減輕其刑」之規定?
(A)19 歲之人
(B)瘖啞之人
(C)85 歲之人
(D)自首之人


44(A).

44 甲為餐廳老闆,於消防檢查時,以財物行賄承辦公務員乙,讓其通過檢查。依貪污治罪條例之規定,情節輕微,交付之財物於一定數額以下者,減輕其刑。所謂「一定數額」係何所指?
(A)新臺幣 5 萬元以下
(B)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
(C)新臺幣 15 萬元以下
(D)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 


45(D).

45 因為行為人侵害法益之程度頗為輕微,以致於不予處罰之概念,係指下列何者?
(A)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B)依法令之行為
(C)欠缺期待可能性
(D)不具可罰之違法性


46(C).

46 刑法第 19 條第 1 項規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係與下列何者相關?
(A)客觀構成要件
(B)阻卻違法性
(C)責任能力
(D)累犯或自首 


47(B).

47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 24 條緊急避難所規定要保護之權利類型?
(A)生命權
(B)訴訟權
(C)身體權
(D)自由權


48(B).

48 刑法第 31 條第 1 項規定:「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雖無特定關係,仍以正犯或共犯論」,下列何者不是本條項所指之正犯或共犯?
(A)共同正犯
(B)想像競合犯
(C)教唆犯
(D)幫助犯 


49(A).

49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係屬下列何概念?
(A)故意
(B)過失
(C)期待可能性
(D)違法性


50(A).

50 下列對於正當防衛之敘述,何者正確?
(A)防衛行為不得過當,否則無法阻卻違法
(B)緊急避難是正當防衛的其中一種類型
(C)偶然防衛符合正當防衛的要件,可以阻卻違法
(D)誤想防衛符合正當防衛的要件,可以阻卻違法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五等_各類科:法學大意#78951-阿摩線上測驗

喜歡邊佑錫的可愛小胖胖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