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管風從哪個方向吹來,只要懂得如何運用,懂得如何操縱帆船,就能運用風向到達目的地
100
(2 分34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1.大強常常找藉口不參與體育課的活動。根據高登(T. Gordon)十二種溝通絆腳石的觀點, 下列哪項教師的回應話語最為適切?
(A)「你應該多運動,讓自己保持健康!」
(B)「我要怎麼做,才會讓你喜歡上體育課?」
(C)「你如果不能停止發牢騷,現在就離開這裡。」
(D)「如果你覺得趕不上別人,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並達成它。」


2(C).

12.根據貝克(A. Beck)認知治療理論所提出的「認知三角」,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引發憂鬱 的因素?
(A)對世界的負向看法
(B)對未來的負向看法
(C)對過去的負向看法
(D)對自己的負向看法


3(A).

13.當新的學習概念與原有的概念訊息有些類似時,新訊息與舊訊息容易產生混淆, 以致於新學習的概念被遺忘了。下列哪一項最適合解釋這個現象?
(A)干擾(interference)
(B)消退(decay)
(C)檢索的困難(inability to retrieve)
(D)重建的錯誤(reconstruction error)


4(D).

14.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理論,下列哪一項是典型青少年期才會發展出的思考特徵?
(A)能夠理解保留概念
(B)以具體實物或經驗來理解事物
(C)運用遞移式推理來理解新的事物
(D)採取有系統的假設檢驗來解決問題


5(C).

讀下文後,回答 7-9 題。
       八年級的萱萱、伶伶、珮珮、依依和倩倩是班上眾所皆知的小團體,自稱「五朵花」。 平時吃午餐、做報告總是形影不離,交情甚篤。但萱萱和伶伶最近鬧得很不愉快,起因 是在下個月畢業旅行的分組裡,誰也不想被邊緣化。平時的小團體裡,總是五個人一起 行動,可是畢業旅行的住宿安排為四個人一間房,勢必有一個人得排到其他組別。於是萱萱和伶伶兩人在小團體裡各自拉攏其他三位同伴,不但公開排擠對方,互相嘲笑辱罵, 甚至在社群媒體上攻擊彼此。

【題組】 7.畢業旅行分組事件前,根據薛爾曼(R. Selman)的友誼發展階段論,「五朵花」的友誼 狀態最符合下列哪一個階段?(2 分)
(A)單方協助
(B)雙向合作
(C)親密互享
(D)自主相互依賴


6(A).

2.小勤常常將自己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製作成短片上傳 YouTube,雖然點閱率不高,但他仍認為大家應該對他的影片很感興趣。這最可能和下列哪一項青少年的認知特徵有關?
(A)想像觀眾
(B)個人神話
(C)彌賽亞情結
(D)理想化思考


7(B).

4.關於馬斯洛 (A.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下列何者是七個需求由低至高的正確排序?
(A) 生理-安全-愛和隸屬-自尊-審美-認知-自我實現
(B) 生理-安全-愛和隸屬-自尊-認知-審美-自我實現
(C) 生理-安全-自尊-愛和隸屬-認知-審美-自我實現
(D) 生理-安全-自尊-認知-愛和隸屬-審美-自我實現


8(C).

7.九年級的小魏常有憂鬱情緒,出現罪惡感和自傷行為。輔導小魏時,下列哪一個是貝克 (A. Beck) 認知治療理論的主要作法?
(A)協助小魏建立正向同儕關係
(B)了解成長經驗對小魏的影響
(C)從對話中辨識小魏負向的自動化想法
(D)鼓勵小魏探索正向經驗,以提升復原力及希望感


9(D).

8.大雄花了很多時間準備這次的數學期末考試,但數學成績卻仍遠低於全班平均。依據溫納 (B. Weiner) 的歸因理論,老師的下列何種說法較能提升大雄後續投入數學學習的意願?
(A)「你只是考運比較差而已!」
(B)「這次數學考題對你太難了!」
(C)「加把勁,下次再多努力一些!」
(D)「我們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數學學習方法!」


10(B).

11.建霖各學科的成績平平,但是在不同場合都反應機靈。他擅長觀察環境中的人、事、物,並能巧妙地應對來達到自己的目標。這些表現較接近史坦伯格 (R. Sternberg)智力理論中哪一種智力的運用?
(A)創造智力 (creative intelligence)
(B)實用智力 (practical intelligence)
(C)分析智力 (analytical intelligence)
(D)人際智力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11(B).

14.下列與「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當個體在他們的近側發展區內學習時,學習最為有效 
乙、可透過能力較佳者提供的鷹架作用使 ZPD 持續發展 
丙、這是新皮亞傑主義學者提出的觀點 
丁、可以透過動態評量情境加以測量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2(A).有疑問

15.學生在考理化的時候,因一時緊張而想不出浮力的原理,最後靠著回憶上這堂課時的對話、老師在講台的位置及動作,而順利寫出答案。這最接近下列何種概念的應用?
(A)脈絡 (context)
(B)基模 (schema)
(C)建構 (construct)
(D)組織 (organization)


13(D).

22.小華學習時較著重如何增進自己的能力,而較不看重他人的肯定,下列何者較有可能是小華的學習特徵?
(A)傾向設定表現目標
(B)相信才能是一種穩定的特質
(C)當表現成功時,才會感到滿足
(D)遭遇失敗不容易威脅到他的自我價值


14(D).

23.怡恬到辦公室找導師,告訴導師:「不是我不用功,這一次的英文考題太難了,很多題目上課都沒教過。現在我不敢回家,爸媽看到成績一定會抓狂,怎麼辦?」導師想應用同理心的技巧,下列那一種說法較適當?
(A)「你對自己考不好很難過。」
(B)「你的英文考不好,其他科目呢?」
(C)「聽起來你很懊惱,老師了解你的感受。」
(D)「聽起來你很擔心爸媽對你考不好的反應。」


15(B).

24.明輝在班級討論的時候提出一個想法,引起很多同學大笑,還有人說他的點子很蠢。之後,明輝就不太願意在課堂上發表看法,有些同學也變得較不願意公開表達想法。依據社會學習論的觀點,下列哪一種說法最能解釋學生行為在整個過程中的改變?
(A)明輝的行為因為同學的嘲笑而受到負增強
(B)有些同學因替代懲罰而抑制公開發言的行為
(C)明輝為了尋求同儕認可而不再公開表達個人想法
(D)其他同學看到明輝所受到的對待而獲得替代增強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ame(邀請碼204065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