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光榮的傳統可以繼承,輝煌的成果要靠自己打造
38
(1 分1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5.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大明學會了網球的各種抽球手法。到了戶外球場與同學相互抽球 時,大明能夠調整抽球的手法,連續抽出好球。依據辛普森(E. Simpson)的技能領域 目標分類,大明達到下列哪個目標層次?
(A)適應
(B)創作
(C)指導練習
(D)複雜反應


2(A).

8.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由國家統一規劃「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適性發展的基礎。這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
(A)領域學習課程
(B)核心精實課程
(C)校訂必修課程
(D)彈性學習課程


3(C).

11.下列有關選擇題誘答選項的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A)同時吸引較高比率的高、低分組學生來選答
(B)低分組學生正確選項的選答率要高於誘答項
(C)誘答選項須依據學理設計才能具有診斷功能
(D)分析誘答力前,以其他測驗將學生分為高、低分組


4(A).有疑問

14.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導引學習心向」的作法?
(A)教學方法宜多樣以激發學習動機
(B)複習舊知識以奠定新學習的基礎
(C)明白告訴學生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D)揭示教學重點並做有系統的介紹


5(D).有疑問

15.劉老師想知道自編的數學測驗能否穩定評估學生的數學能力。下列哪一種方法較適切?
(A)將學生在這份測驗的得分與之後數學學科能力測驗的得分,進行相關分析
(B)比較自編測驗的出題方向及題數,與專家所編擬之雙向細目表間的一致性
(C)比較段考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生在這份數學測驗的得分,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D)將這份測驗讓同一群學生在一個月內施測兩次,並計算兩次得分的關聯性


6(A).
X


18.在臺灣自然環境的單元中,丘老師將有惡地地形的縣市作為正例,將沒有該地形的 某些縣市作為反例,讓學生找出正例自然環境的共同特徵。丘老師所採行的是哪一種 教學方法?
(A)交互教學法
(B)概念獲得法
(C)創造思考教學法
(D)問題解決教學法


7(D).

23.教師將校本課程中的教學計畫,依據班級學生的特質,調整各教學活動的時間。教師 卻發現:花最多時間的教學重點,學生的學習成效反而不甚理想。教師的發現顯示出 哪兩種課程間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正式課程
(B)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C)知覺課程和運作課程
(D)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8(B).

24.葉老師採取腦力激盪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雞蛋從五樓落到一樓而不會摔破?」 他要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的策略,且這些策略的差異性越大越好。葉老師的引導較能 激發哪一種擴散思考的能力?
(A)精進力
(B)變通力
(C)想像力
(D)流暢力


9( ).
X


28.余老師自編一份 80 題的國語文成就測驗,其信度係數為 0.85。若依據原命題雙向 細目表的題數比例,將該測驗刪減為 45 題,則縮減後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有何變化?
(A)信度提高,效度降低
(B)信度降低,效度提高
(C)信度不變,效度不會提高
(D)信度降低,效度不會提高


10( ).
X


29.中學的國文課程改革,常因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高低而有所爭議;社會領域則因 不同史觀而對專有名詞的使用,產生爭論。對此現象的解釋,何者錯誤?
(A)就寫實模式而言,這是課程設計的自然現象
(B)就課程選擇而言,這是政治勢力的角逐現象
(C)就課程組織而言,這是屬於核心課程的類型
(D)就課程設計過程而言,這是意識型態的影響


11( ).
X


30.林老師嘗試以「積極聆聽」了解並幫助學生。在下列的對話之後,林老師如何回應 最為恰當? 師:你最近經常遲到,使我必須中斷教學,也讓同學分心,令我感到困擾。 生:嗯……,對不起!我最近碰到的事情比較多,嗯……。 師:你是說你最近碰到的事情比較多,這些事對你造成困擾嗎? 生:我最近課業壓力很大,不好睡,所以早上起不來;不過,我已經努力趕到教室, 並且進教室時盡量不干擾大家了。 師:
(A)為什麼你最近課業壓力這麼大呢?
(B)我感覺你也不想因為遲到而干擾大家。
(C)你可以在睡前做一些和緩的運動,會比較容易入睡。
(D)你們現在課業壓力大,很正常。不要想太多,總是會過去的。


12( ).
X


9.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下列何者屬於非正式課程?
(A)補救教學
(B)藝術、體育
(C)園遊會、運動會
(D)學生自主學習


13( ).
X


10.下列何者為合理的探究式教學步驟?
 甲、提出可探究問題
 乙、反思並發現新問題
 丙、設計並執行探究活動
 丁、分析數據並形成解釋
(A)甲-丁-丙-乙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丁-丙-乙-甲


14( ).
X


1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因果、互動、結構是分析歷史變遷的重要概念。」 此一敘述所表徵的是下列何者?
(A)事實(fact)
(B)概念(concept)
(C)通則(generalization)
(D)理論(theory)


15( ).
X


13.下列關於英語文課程的敘述,何者符合課程設計中的「繼續性(continuity)」原則?
(A)單元內容編排從單字、句型再到篇章
(B)將課文中的主題連結其他學科的內容
(C)每單元都包含聽、說、讀、寫的技能
(D)單元內容包含先前單元的單字和句型


16( ).
X


19.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對議題融入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A)議題不可以單獨設立科目進行教學
(B)議題可由教師視情形融入課堂教學
(C) 議題融入應優先在團體活動時間實施
(D)每一門教學科目至少應包含 1 個議題


17( ).
X


13.張老師為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先示範如何從課文提出字義性、預測性和推論性的 問題,再由學生模仿他的提問方式,培養學生閱讀時能獨立提問並參與小組討論。 張老師採行的是哪一種教學法?
(A)概念獲得法
(B)交互教學法
(C)精熟教學法
(D)發表教學法


18( ).
X


21.某校課程發展步驟為:分析學校的內外在條件、訂定課程目標、規劃課程、實施課程、 進行課程評鑑與回饋。下列何者為該校採用的課程發展模式?
(A)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B)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C)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
(D)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石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