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95
(1 分52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88.自古以來的思想家,「義」與「利」之取捨爭議不休,試問下列哪個論述是正確的:
(A)孔子提出教師要無條件犧牲
(B)董仲舒主張「明其道,適以計其功」
(C)顏習齋認為「正其誼,適以謀其利」
(D)孟子主張惟利是圖


2(B).

5.與一般私人商業公司相比,下列何者不是教育機構所具有之組織特性?
(A)組織目標模糊
(B)組織結構呈現緊密結合
(C)為勞力密集之服務事業
(D)產出效果難以短期顯現。


3(C).

10.下列何者不是美國中小學教育行政制度之特色?
(A)採用地方分權制
(B)校長多由學區教育委員會遴聘
(C)公立學校教師係屬於特殊公務員
(D)部分州依照需求設有「中間學區」。 


4(C).

27.提出智力七因素論之學者為下列何者?
(A)迦德納(H. Gardner)
(B)桑代克(E. L. Thorndike)
(C)賽思通(L. Thurstone)
(D)斯皮爾曼(C. Spearman)。


5(B).

28.卡芬頓(M. V. Covington)認為對於有能力的學生未必努力的現象,主要是下列何項出現狀況?
(A)自我效能
(B)自我價值感
(C)自我防衛機制
(D)自我實現。


6(D).

31.有一位老師只要看到班上學生幫助他人時,就立即給予讚美,結果發現班上學生越來越喜歡幫助他人了,請問此反映了 何種學習原理?
(A)行為學習之刺激取代
(B)人本學習之刺激取代
(C)認知學習之後效增強
(D)行為學習之後效增強。


7(C).

33.下列何者為負增強與懲罰在行為改變上的運用效果?
(A)前者抑制行為、後者增強行為
(B)二者均在增強行為
(C)前者增強行為、後者抑制行為
(D)二者均在抑制行為。


8(B).
X


40.「加強學後保留與遷移」在蓋聶(R. M. Gagné)教學事件(instructional events)中,乃是為了提升何項學習歷程效果而 設計?
(A)注意警覺
(B)編碼儲存
(C)引發回憶
(D)行為反應。


9(B).

42.陳老師期勉他的學生不要只是接受由習俗或權威人士所設定的信念、態度或價值等,而是要出自本身的選擇與判斷。陳 老師這種教育目的頗為符合「自律」(autonomy)的哪一項條件?
(A)穩定性(stability)
(B)本真性(authenticity)
(C)意志力(strength of will)
(D)反省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10(B).

43.「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請問這句話中的「吾」是哪位教育家的自稱呢?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1(C).

60.有位哲學家強調「歷程即實在」,主張「教育應該始於研究,且應該終於研究」。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這位哲學家?
(A)杜威(J. Dewey)
(B)傅雷瑞(P. Freire)
(C)懷德海(A. Whitehead)
(D)皮德斯(R.S. Peters)。


12(C).

63.依據班杜拉(A. Bandura)的理論,觀察楷模的學習是下列何種學習?
(A)傳統學習
(B)情境學習
(C)替代學習
(D)累進學習。


13(B).

81.對於等級尺度資料,應該用哪一種集中趨勢的測量方法?
(A)平均數
(B)中位數
(C)眾數
(D)總和。


14(B).

85.南南國小五年級 200 位學生接受閱讀理解測驗,其中高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前 25%)與低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後 25%) 分別有 40 人與 30 人答對該測驗第八題。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題的難度值?
(A)0.8
(B)0.7
(C)0.6
(D)0.35。


15(D).

86.當下列分數呈常態分配時,何者得分的相對位置最高(表現最佳)?
(A)小希的標準分數 1.0
(B)小旺的 T 分數 60
(C)小和的百分等級 75
(D)小萍的魏氏離差智商 120。


16(B).

88.瑞文氏矩陣推理測驗經常用來測量國小學生認知方面的能力,根據編製者瑞文氏(Raven)的主張,此測驗旨在測量:
(A) Cattell 的晶體智力
(B) Spearman 的普通因素
(C) Throndike 的抽象智力
(D) Thurstone 的空間關係。


17(A).

1. 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規定,學校必須實施課程評鑑,確保課程實施成效,此課程評鑑的對象為?
(A)學校課程總體架構、領域學習課程、彈性學習課程
(B)學校課程計畫、部定課程、校訂課程
(C)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D)學校跨領域主題課程、課程架構總表、教科書選用。


18(B).

31.黃老師在教導學生解題策略時,會將其腦中的思路及想法清楚地講出來,讓學生模仿學習,此方式較符合下列哪一個教學方式?
(A)理解監控法
(B)放聲思考法
(C)自我調整法
(D)自我提問法。


19(A).

34.人類的發展和學習是不同的概念,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幼兒爬行與走路是學習而來
(B)二歲以後的幼兒有物體恆存的概念是發展的結果
(C)幼兒看到護士拿針筒感到害怕是學習的結果
(D)中學生具抽象思考能力是發展的結果。


20(D).

37.關於古典和操作制約學習的說明,下列何者最正確?
(A)古典制約強調增加物的重要,用以提高行為出現的頻率
(B)刺激替代是操作制約的核心機制,用以強化個體的行為
(C)為了降低行為出現的頻率,古典制約使用負增強,而操作制約使用懲罰
(D)兩種制約學習主張行為會因其立即後果而改變。


21(A).

39.大寶在準備教師甄試時,會先設定目標,然後產生具體想法和行為,列出工作計畫,努力讓自己達成目標。下列哪一 個動機理論最能解釋大寶做法?
(A)自我調整理論(self-regulation theory)
(B)預期價值理論(expectancy theory)
(C)需求層次論(hierarchy of needs)
(D)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22(C).

40.方老師想了解學生在家上網時間多寡是否會影響其學習表現。請問下列哪一種研究法較為適當?
(A)實驗研究法
(B)行動研究法
(C)相關研究法
(D)個案研究法。


23(D).

64.新課綱的精神包含「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教學設計應關注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也強調同儕合作學習,相互討 論與意義分享」。新課網的精神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教學觀點?
(A)人本主義論
(B)訊息處理論
(C)行為學派理論
(D)社會建構理論。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林莉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