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100
(1 分21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專技高考◆諮商的心理學基礎(原人類行為與發展)2024~2013難度:(231~24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9 環境對孩子性格影響的研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美國女性在 1968 到1993 年間變得更強勢
(B)與同儕衝突較多的孩子,易發展出較不友善的行為模式
(C)社經地位會影響個體的情緒發展
(D)父母親隱約比較喜歡排行最小的子女,因此他們的成就取向較高


2(B).

5 出生後數週內最易引發臉部動作模仿,此能力卻在 2~3 個月間消失,下列那一項是最不合理的解釋?
(A)如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出生早期的模仿主要受大腦皮質下區的控制
(B)無法對臉部動作、情緒及語音等感官訊息形成跨感官知覺(intermodal perception),導致過度負荷
(C)與照顧者面對面互動的機會漸增,嬰兒開始注意臉部動作以外的其他社會性線索
(D)開始發展其他社會性技巧(如相互注視、微笑及揮手等),取代臉部動作模仿在維持相互互動上的角色


3(D).

26 人類行為的成因相當複雜,先天的或後天的影響何者較大,一直都存在著爭議,從心理學的發展史來看, 下列敘述何者較貼切?
(A)大部分的理論都強調先天論
(B)大部分的理論都強調後天的影響
(C)大部分的理論都同時重視先天與後天的影響
(D)每個理論對先天或後天影響的偏重各不相同


4(B).

31 當內在線索不明顯時,個人常會根據自己的行為推論該行為發生的原因,此一現象可以用下列何種理論 來說明?
(A)認知失調論
(B)自我知覺論
(C)社會衝擊論
(D)增強理論


5(D).

25、 管理顧問為公司設計獎勵銷售的機制。他建議銷售員每賣出第六臺機器之後,就會得到獎勵金。實施後發現,大多數的銷售員每隔 2 個月,都得到獎勵金。下列那一個選項最適合說明管理顧問所規劃的獎勵機制?
(A) 不定時強化安排(variable-interval reinforcement schedule)
(B) 不定比強化安排(variable-ratio reinforcement schedule)
(C) 定時強化安排(fixed interval reinforcement schedule)
(D) 定比強化安排(fixed ratio reinforcement schedule)


6(C).

7 如果小美的認知發展處於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al stage),那麼小美的年齡最可能是幾歲?
(A)六個月
(B)三歲
(C)八歲
(D)十四歲


7(B).

22 下列那一個敘述是對容格學派(Jungian)原型(archetype)概念最好的說明?
(A)情感、思想與知覺的組合體
(B)重要的集體潛意識之結構要件
(C)因應社會要求的角色行為
(D)重要的歷史事件


8(B).

36 小民的同學將髒話當口頭禪,若小民不跟著說髒話,就會引來同學的揶揄嘲笑,小民漸漸也開始將髒話 當口頭禪。下列何種效應最適合說明這樣的現象?
(A)資訊式社會影響(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
(B)規範式社會影響(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C)自動效應(autokinetic effect)
(D)集體心因性疾病(mass psychogenic illness)


9(B).

38 小都想要買手機,他研究了很久,決定買 A 品牌,而不買 B 品牌,因為 A 品牌造型簡潔、好操 作,而且有免費的視訊軟體。他的決定最主要受到何種態度影響?
(A)情感為基礎的態度
(B)認知為基礎的態度
(C)行為為基礎的態度
(D)內隱為基礎的態度


10(A).

4 兩歲的小麗說:「哥哥帽帽。」小麗這句話可歸類為何種語言形式?
(A)是屬於電報式語言(telegraphic speech)
(B)是屬於過度規則化(overregularization)
(C)是屬於語碼混合(code mixing)
(D)是屬於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


11(C).

23 Pavlov 以狗為研究對象,發現他們對中性刺激,如飼主的腳步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屬於下列 何者?
(A)操作行為
(B)中性反應
(C)制約反應
(D)非制約反應


12(D).

18 關於死亡議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形式運思期讓個體深刻思考死亡,並整合個人思考與情緒
(B)越年長的人死亡焦慮越高
(C)目前對於瀕死已經有完整的理論
(D)死亡教育可以用來降低死亡焦慮


13(B).

21 下列人格理論何者常被批評較缺少科學性的實證基礎?
(A)特質論、人本
(B)人本、精神分析
(C)精神分析、社會認知
(D)社會認知、特質論


14(C).

6.關於兒童虐待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常生病的兒童與不成熟的兒童行為,容易成為家庭虐待的高風險族群
(B)家庭環境為貧窮與社會孤立,以及父母本身曾經受虐,較可能助長兒童虐待的發生
(C)相較於嬰幼兒與學齡前的兒童,學齡期兒童更容易受到家庭虐待
(D)父母採用無效的教養方式,對兒童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較容易助長兒童虐待


15(C).

1.有關Erikson提出的發展理論基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來自於Erikson自身的精神分析背景所形成的發展理論
(B)提出認同危機(identification crisis)的概念
(C)認為嬰兒最早的危機,在於主動性與羞愧的對應發展
(D)此發展理論也成為人格心理學理論的重要基礎


【非選題】
二、個人早期的依附型態與日後的心理社會發展關係一直是普受關注的研究議題。有許 多心理動力取向的學者認為嬰幼兒的安全依附經驗是未來健康心理發展的重要心 理基礎,而早期的社會剝奪經驗,對於兒童的依附發展具有負面的效應。請說明:

【題組】 有那些理論觀點或假說可以用來解釋何以這些早期的負面生活經驗會具有如此 的負面效應呢?(10 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專技高考◆諮商的心理學基礎(原人類行為與發展)2024~2013難度:(231~245)-阿摩線上測驗

yulichiang062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