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90
(3 分26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1081~109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謂愛惜自身, 是一種孝道。下列文句,符合愛惜自身之孝的是:
(A)病臥於床,委之庸醫,比之不慈不孝(《小學‧嘉言》)
(B)行於親重,而不簡慢於親疏,則是篤謹孝道(《呂氏春秋‧孝行》)
(C)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而忘親難(《莊子‧天運》)
(D)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2(C).

依下文回答第3題至第4題 關於泰姬陵的故事,即使未到過的人大約也耳熟能詳了:三個半世紀前,印度蒙兀兒皇帝沙加汗,決心為他難產而死的愛妃蒙泰姬建一座「舉世無匹」的陵墓。他動員了兩萬人工,從國境內外蒐羅進口無數建材珍寶,耗時二十二載始建成;旋即遭親生兒子篡位,生命中最後八年被囚禁在泰姬陵畔亞穆那河對岸的「紅堡」中,朝夕隔河遙望自己畢生最偉大的愛之傑作──泰戈爾的詩句把她比喻作「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 世上所謂偉大的建築,幾乎全是震懾性的──即使不帶侵略性,也是傲岸的、炫示的,亦即所謂陽剛的。泰姬陵是少有的例外,整個的是女性美:造型線條柔和飽滿,潔白、高雅,溫柔而又寬宏;尤其難得的是可親──見她不需要跋山涉水,也沒有險峻費力的攀登;她與周遭環境和諧地相容,任天光雲影映照她的顏面和面前那方水鏡。(李黎〈愛之淚珠〉)
【題組】3.被泰戈爾比喻為「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的是:
(A)沙加汗
(B)蒙泰姬
(C)泰姬陵
(D)紅堡


3(A).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萬物靜觀皆自得
(B)退一步海闊天空
(C)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D)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B).

1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首詩表現了作者的什麼心境?
(A)田家生活的忙碌景象
(B)對田園生活的投入與享受
(C)田園生活的枯燥寂寞
(D)學習農家事務的過程


5(A).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於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爲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爲六一乎?」(歐陽脩《六一居士傳》) 歐陽脩晚號「六一居士」,下列何者不在其中?
(A)畫
(B)醉翁
(C)金石遺文
(D)酒


6(B).

9 9.「做學問就要當做日常生活天天切實去做,光靠年輕時一陣苦讀是不夠的,學問像下墜的物體,一開始還緩慢,隨著時日加速度,愈久速率愈增加,就像近五十年的知識開發,勝過前五千年的知識開發,我從這種『加速度進步』的體察中,領悟了『大器晚成』真正的涵義所在,這不是有心求成的急切期待所能辦到的。」此文意涵,下列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A)善於利用無心的收穫,轉禍為福,有心未必肯做的事,無心之間反而帶領你做得更出色
(B)做學問只管從容縱浪,自自然然前進,到後來聞一知十,旁通互貫,無意間學問就大了
(C)在危疑之際,能夠神明愈定,智慮無餘,臨到大事,能深明艱苦曲折,耐煩耐勞,以底於成
(D)世局儘管無常,吾道卻是有常,亂世中不改節度的君子,就像風雨雞鳴,最是令人肅然起敬


7(B).
X


319.「近日美國職棒聯盟比賽,令人矚目的洋基與勇士兩隊球技□□□□,實難分出勝負。」缺空的成語,不宜 填入下列何者? 
(A)天壤之別 
(B)伯仲之間 
(C)無分軒輊 
(D)不相上下


8(D).

3 「交友之道難矣!翟公之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彼非過論也,實有見於 人情而云也。人當意氣相得時,以身相許,若無難事;至事變勢窮,不能蹈其所言 而背去者多矣!況既死而能養其親乎?」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文意?
(A)侶魚蝦而友糜鹿
(B)龍交龍,鳳交鳳
(C)三朋四友,知心難覓
(D)存者逐利移,患難見交情


9(C).

9 「這個世界滿具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頻繁移動,許多物種因為粗勇強健,迅速在各地伺機生長、土生歸化;這聽來,臺灣的移民社會與多元交融的文化,豈不亦像極了生態世界的交錯繁沓。」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臺灣土地的外來物種粗勇強健,如同移民克服多重困難後才能生存
(B)臺灣因移民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而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C)臺灣的移民社會多元交融,如同自然物種因移動所形成的豐富生態
(D)臺灣社會的外來移民十分多元,反映了自然界適者生存的演化原理


10(C).

10 「從大約三萬年前狗被馴化之時,人類已開始形塑其他動物的肢體。到今天農業的工業化、新物種的引進,以及城市化、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綜合作用,對地球物種正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人類影響下的微觀演化,並非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演化。 動物體內一種內在的基因組,使個體動物能以最佳適應性的身體計畫和行為模式面對新的機遇和壓力,從而在短短幾代的時間內發生演化。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國胡椒蛾的基因突變。英國工業革命時胡椒蛾的顏色,為適應大量煙囪冒出的黑色煤煙和 空氣污染,在 1819 年左右從白色變成了黑色。不過,對於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所需時間漫長,這使得許多動物無法迅速適應人類主宰的環境。當今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史前時代要快了 1000 倍。」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物種的生態因為人類環境干擾,正在減少物種演化的機率
(B)史前時代地球生物基因突變較當代快,故物種毀滅較緩慢
(C)胡椒蛾的黑化案例證明了生物為適應環境的基因演化過程
(D)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緩慢不會因人類干擾導致滅絕危機


快捷工具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1081~1090)-阿摩線上測驗

Eva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