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100
(3 分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_正式教師聯合甄選 :國文科#12009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1. 下列「 」中的同音字,何者寫成國字後,兩兩相同?
(A)互相軒「ㄇ一ㄠˇ」/「ㄇ一ㄠˇ」小微物
(B)須「ㄇㄧˊ」芥子/老而「ㄇㄧˊ」壯
(C)風聲鶴「ㄌㄧˋ」/鳶飛「ㄌㄧˋ」天
(D)無遠「ㄈㄨˊ」屆/「ㄈㄨˊ」袖而去


2(A).

42. 下列「」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A)橫「槊」賦詩/告「朔」餼羊
(B)鴻「鵠」之志/典謨訓「誥」
(C)「瑕」不掩瑜/狐「假」虎威
(D)「困」獸猶鬥/析肝瀝「悃」


3(B).

43.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小人的想法是隨著環境紛圍與利益的方向而改變
(B)君子則是因為學養的積累而修正自己的狹隘觀點
(C)榮重肅穆的祭孔大典讓後人對孔子產生景仰尊崇
(D)這項懸索橋的工程是讓我國邁向現代化的里程盃


4(D).

44.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交」了好運/一面之「交」
(B)終「底」於成/這塊土地的「底」價尚未公告
(C)這個病好「發」於夏季/振聾「發」聵
(D)值得大書特「書」/振筆疾「書」


5(A).

45. 依造字法則判斷歸類,下列何者完全正確?
(A)象形:雨、瓜、竹、泉
(B)指事:刃、上、本、囚
(C)會意:伐、采、炎、草
(D)形聲:花、忠、古、辨


6(D).

46. 雯雯在一戶人家門口看到一張方形春聯,仔細一看,發現這是將 「孔」、「孟」、「好」、「學」四字字體共用「子」形,所合成 的一個圖象。下列圖象何者用類似的方式合成?
(A)
(B)
(C)
(D)



7(B).

47. 根據這段對話,誰的做法或說法最恰當?
(A)仁豪
(B)思芳
(C)偉祥
(D)知恩



8(A).

48. 下列「」中的語詞,哪一組意義前後相同?
(A)她在茶道上「摸索」多年,終於學有所成/生命滋味須細細「摸索」,方能體會
(B)這篇文章的巧妙真是言語難以「形容」/這位考生「形容」枯槁的從試場走出來
(C)他是個閱歷豐富的老「江湖」,這件事難不倒他/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 由己
(D)他不停的找尋「失落」已久的家鄉味/比賽失敗,使得他心中不免升起一股「失 落」


9(B).

49. 下列文句,何者語詞使用最恰當?
(A)你聽到了什麼消息?莫非這樣露出驚訝表情
(B)你所說的無非是杞人憂天,他哪裡聽得進去
(C)並非我與他是好友,這件事不可能善罷甘休
(D)豈非我故意持反對意見,實在是做法不合理


10(C).

50. 小高和他太太參加王爺爺的壽宴,在會場聽到以下對話,哪一組用詞最為得體?
(A)王爺爺之子:「高先生、高太太,歡迎賢伉儷大駕光臨。」高先生:「敝伉儷 恭賀令堂生日快樂。」
(B)高先生:「王爺爺,祝您生日快樂,福如東海。」王爺爺:「小高,歡迎你和 你太太光臨府上。」
(C)鄰居長輩李太太:「王大哥,看你們賢喬梓父慈子孝,令人好生羨慕!」王爺 爺之子:「託您的福。」
(D)王奶奶開心的說:「我很榮幸可以替各位準備宴席。」李太太:「我們才幸運 呢!能吃到令尊的拿手菜。」


11(B).

51.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最不恰當?
(A)他為了得到好成績而廢寢忘食,每晚都認真讀書
(B)社區居民應該守望相助,以鄰為壑,維護住家平安
(C)這裡曾有許多珍藏,如今僅剩吉光片羽,令人唏噓
(D)災民困在地基被掏空的房舍中,如魚游沸鼎,岌岌可危。


12(A).

52.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借代的對象說明正確?
(A)「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酒
(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宗廟
(C)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官場
(D)夫以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戰場


13(A).

53. 下列「」中的顏色詞,何者均實指顏色?
(A)山「青」水秀/雨過天「青」
(B)真相大「白」/「白」首相知
(C)「赤」膽忠心/面紅耳「赤」
(D)白紙「黑」字/論黃數「黑」


14(B).

54. 秦統一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學術重心由王官轉往民間,孔子、老子、墨子、莊子、 孟子、荀子、韓非子等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統稱為「先秦諸子」。 以下對先秦諸子的敘述,何者為非?
(A)摩頂放踵倡兼愛——墨子
(B)治國養民烹小鮮——孟子
(C)重禮尚知矯性惡——荀子
(D)重法尚術護君勢——韓非子


15(B).

55. 在《論語》中,子貢曾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表現 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之一。下列何者最符合孔子回答中的核心觀點?
(A)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6(A).

56. 下列甲、乙、丙、丁四首詠物詩,依照順序分別詠的是何物?
【甲】燦爛金輿側,玲瓏玉殿隈。昆池明月滿,合浦夜光回。彩逐靈蛇轉,形隨舞鳳來。甘泉宮起罷,花媚望風臺。
【乙】清風時入燕,紫殿幾含秋。曖曖籠鈴閣,纖纖上玉鉤。窗中翡翠動,戶外水精浮。巧作盤龍勢,長迎飛燕遊。
【丙】鬱鬱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丁】獨有成蹊處,穠華發井傍。山風凝笑臉,朝露泫啼妝。隱士顏應改,仙人路 漸長。還欣上林苑,千歲奉君王。
(A)珠、簾、松、桃
(B)玉、屏、松、梨
(C)玉、帷、桂、李
(D)珠、帷、桂、桃


17(A).

57.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 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上述為唐杜甫 的一首七言律詩,請依律詩格律與詩意,判斷詩中空缺處,依序應填入何者最適合?
(A)經眼/麒麟
(B)行遠/絲蓴
(C)無憾/鵪鶉
(D)成土/花駰


18(C).

58. 「寂然/解脫於最後的喘息/以一種睡姿/以一種美/以遺忘」上述為一首現代 詩,請依詩意,選出最恰當的題目:
(A)〈鷺鷥〉
(B)〈追求〉
(C)〈終站〉
(D)〈河殤〉


19(A).

59.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哪個選項最能描述作者對烹雪論茗的態度?
(A)視雪花如結晶般美麗,並對烹雪論茗感到有趣
(B)認為烹雪論茗是一種文人的儀式,只略感興趣
(C)覺得雪花的結構很複雜,對烹雪論茗感到困惑
(D)視雪花如結晶般美麗,對烹雪論茗則平心靜氣



20(A).

60. 
       有某夜行,見尸啟棺而出,某知是僵尸,俟其出,取瓦石填滿其棺,而己 登農家樓上觀之。將至四更,尸大踏步歸,手若有所抱持之物。到棺前,不得 入,張目怒視,其光睒睒。見樓上有人,遂來尋求。苦腿硬如枯木,不能登梯, 怒而去梯。某懼不得下,乃攀樹枝夤緣而墜。僵尸知而逐之。某窘急,幸平生 善泅,心揣尸不能入水,遂渡水而立。尸果躑躅良久,作怪聲哀號,三躍三跳, 化作獸形而去。地下遺物是一孩子尸,被其咀嚼只存半體,血已全枯。 ──節錄自袁枚〈續子不語〉
關於上文中某人的形象,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大膽好奇,聰敏機智
(B)見識廣博,本領高強
(C)心地仁善,救人水火
(D)擇善固執,心思細膩


21(B).

61. 「文字是一種見證,它見證歷史、文化、思想、行為以及種種可見與不可見的事物, 也因爲如此,歷來許多朝代的主政者都了解到,唯有鼓勵推動文字的傅播與發展, 才有所謂流芳千古永垂不朽之盛事;相反地,一旦削滅並宰制文字的流傳與遞進, 那許多黑暗與邪惡之事可能便因此生發;前者如修史記事編纂典籍,後者則如焚書 與文字獄。」(向鴻全〈焚毀的力量〉)這段文字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唯有推動文字學的研究,方能保存歷史的原貌
(B)創作者得以自由書寫交流,便能紀錄時代樣貌
(C)修史記事與文字獄並存,正是文化演變的見證
(D)文人若想要流芳千古,最佳途徑就是編纂典籍


22(B).

62.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 當最好年齡的人。」根據上述文字,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強調作者對橋、雲和酒的喜好,並以此突出其獨特的生活品味
(B)描繪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但這些經歷都無法與對一個人的愛情相比
(C)展現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年輕生命的嚮往和喜愛
(D)體現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並進一步強調對人生美好時光的珍惜 


23(D).

63. 「我們拚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 得有尊嚴;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 地時,怎麼收拾?」上述文字如果應用在教育上,能引導學生養成面對挫折的能力, 請問下列哪一個能力不包括在內?
(A)學會面對挫折以及失敗時如何保持尊嚴和自信
(B)學習如何在痛苦或挫折時,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C)培養學生的情商,在內心受創時,能夠自我調適和修復
(D)訓練學生擊敗痛苦,讓別人看到你的勇敢姿態並展現剛毅


24(D).

64. 戲劇《鎖麟囊》中富家千金薛湘靈出嫁之日,花轎在春秋亭避雨,亭中另有一轎,轎中的人正在哭泣。此時,薛湘靈有一段唱詞: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 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
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 隱情在心梢。」 根據以上這段內容,薛湘靈唱這些詞的原因是什麼?
(A)她聯想到自己即將踏上新的人生階段,反而感到不安和隱隱擔心
(B)她好奇另一轎中人的情緒,擔心自己的喜事會對對方造成傷害或困擾
(C)她想透過這些詞表達自己即將離開娘家的依依不捨,也希望未來的生活能一路 順遂
(D)她感受到轎中人的悲傷,體悟到世上並非所有人都能如她一般享有富裕安逸的 生活


25(C).

65. 請依文意判斷下列畫雙線處,甲至丁的正確排列順序為何? 「余生不辰,
(甲)實未嘗一日別余也
(乙)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
(丙)闊別西湖二十八載
(丁)而夢中之西湖。 」(張岱《西湖夢尋》)
(A)乙甲丁丙
(B)乙丁丙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26(B).

66.
下列何者最能說明本文主旨?
(A)韓娥遭受欺辱,藉歌聲以抒發哀淒
(B)韓娥歌聲感人,鄉人情緒隨之起伏
(C)韓娥因歌聲美妙,鄉人不捨其離去
(D)韓娥因歌聲遭妒,卻在他國受歡迎



27(D).

67.

這段文字描述了河流的特徵以及與周邊地理環境的關係。請問根據這段文字,下列 哪個描述正確?
(A)畫石山位於北地,距離歷城約三百里。石上有文
(B)河水又向東北流經石崖山西,離開北地有三百里
(C)河水在渾懷障西處決口,重新流入河道,形成灉
(D)灉與漢之潛一樣,代表河流重新流入河道的現象



28(C).

68. 下列何者最貼近本詩所表達的意涵?
(A)父母人生經驗可貴,兒女應效法跟從
(B)父母得訓練兒女積極進取,自立自強
(C)兒女是獨立個體,父母應陪伴與尊重
(D)兒女實踐夢想前,父母可給實際建議



29(C).

69. 文華正在看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故事。據此推想,他正在閱讀哪一本書?
(A)《紫釵記》
(B)《南柯夢》
(C)《還魂記》
(D)《邯鄲記》


30(B).

70. 在對偶修辭中,上下聯的意義有先後相關條件者(如承接、遞進、因果、假設等), 謂之串對。因為「串」字必須先串前者,再串後者,形成先後關係,故以之為喻。 下列何者是由假設關係構成之串對?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C)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D)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31(A).

71. 「漫步在原野上,眺望遠方,綠色就像是一塊塊交織在一起的地毯,有淺綠、深綠 和靛綠,展現出生命的美麗。人生就像這片原野,有著不離不棄的追求和追逐。」 下列何者是這段文字主要使用的寫作手法?
(A)借景抒情與譬喻法
(B)比喻烘托與映襯法
(C)倒敘鋪陳與層層遞進
(D)排比列舉與形象生動


32(A).

72. 有人說:「宋詞中書寫的『夢』,多與詞人現實生活中的憾恨相關,往往是其內心 無法實現的願望的補償。」下列何者不符合這種說法?
(A)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B)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C)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D)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33(C).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73~74題:
       阮步兵喪母,裴令公往弔之。阮方醉,散髮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於地。哭弔喭畢,便去。或問裴:「凡弔,主人哭,客乃為禮;阮既不哭,君何為哭?」裴曰: 「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時人歎為兩得其中。
                                                                                                        ──劉義慶《世說新語》

【題組】73. 劉義慶召集門客編撰的《世說新語》,依內容分為三十六篇。試依文意判斷上文出 自何篇?
(A)〈捷悟〉
(B)〈雅量〉
(C)〈任誕〉
(D)〈傷逝〉


34(D).

【題組】74. 依據上文,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箕踞是傲慢不敬的姿態
(B)當時弔喪的禮儀是主人先哭,客人才行禮致哀
(C)方外是指世俗之外
(D)裴令公是一位不懂禮制的人


35(B).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75~76題:
       蜀賈三人,皆賣藥於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一人 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 賣則賤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於是爭趨之,其門之限,月一易,歲餘而大富。其兼 取者趨稍緩,再期亦富。其專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劉基《郁離子》

【題組】75. 依上文內容,三位商人的經營策略依序為何?
(A)消費者意願取向、品質取向、低價小惠取向
(B)品質取向、消費者意願取向、低價小惠取向
(C)品質取向、低價小惠取向、消費者意願取向
(D)消費者意願取向、低價小惠取向、品質取向


36(A).

【題組】76. 依上文所述,將三位蜀賈的經商之道與官場的為官之道進行聯想,下列哪一位官員 的做法最類似第二位蜀賈?
(A)擇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稱其能賢
(B)剛正不阿,愛民猶如己子,循資遷升,人以為良
(C)廉而不獲於上官,其去也,無以僦舟
(D)無所不取,以交於上官,子吏卒而賓富民,則不待三年,舉而任諸綱紀之司, 雖百姓亦稱其善


37(D).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77 ~78題:
       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 他若匡廬,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 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
       惟粵東峽山,高不過里許,而磴級紆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過石橋,有三奇樹 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結為一。凡樹皆根合而枝分,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飛瀑雷震,從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飛泉亭也。縱橫丈餘,八窗明凈, 閉窗瀑聞,開窗瀑至。人可坐可臥,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筆研,可瀹茗置飲,以人之 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與之對枰。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頃之, 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則老僧懷遠抱詩集尺許,來索余序。于是吟詠之聲又復大作。 天籟人籟,合同而化。不圖觀瀑之娛,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節選自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

【題組】77. 根據上文,以下文句何者最能表現全文主旨?
(A)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
(B)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
(C)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
(D)不圖觀瀑之娛,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38(C).

【題組】78. 承上題,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首段總起全文,點出飛泉亭與其他亭臺相異之處
(B)第二段承接首段,寫鼎足三樹,以樹之奇襯托亭之奇
(C)三、四段分別由亭之功能及亭之聲籟敘寫亭之妙處
(D)以映襯手法起筆,後分敘亭之佳妙,末段總結全文


39(D).

請閱讀以下詞作,並回答79~80題:
(甲)馮延巳〈鵲踏枝〉:「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蠟燭淚流羌笛怨。偷整羅衣,欲唱情猶懶。醉裡不辭金盞滿, 陽關一曲腸千斷。」
(乙)歐陽脩〈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 容易別。」

【題組】79. 清代劉熙載《藝概》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請就前 列二詞,選出歐陽脩詞得其深的馮延巳詞為何句?
(A)幾度鳳樓同飲宴
(B)低語前歡頻轉面
(C)蠟燭淚流羌笛怨
(D)醉裡不辭金盞滿


40(A).

【題組】80. 有關前列二詞之敘述,何者正確?
(A)二詞的主題皆是感傷離別
(B)二詞離別的對象均為妻子
(C)兩位作者都是北宋著名詞人
(D)「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二句寓情於景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_正式教師聯合甄選 :國文科#120097-阿摩線上測驗

JB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