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96
(3 分16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以蝴蝶雙飛對比思婦之孤獨,表現手法與下列何者接近?
(A)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B)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B).

中國的天才玄學家僅活二十四歲而亡者為誰?
(A)何晏
(B)王弼
(C)向秀
(D)郭象。


3(D).

以下何者「開頭提稱語」適用於教師?
(A)、足下;
(B)、閣下;
(C)、尊前;
(D)、函丈。


4(D).

明‧徐復祚《紅梨記》第十二齣中言道:「本是織女牽牛,誰料作參辰○○」空缺的詞語應為:
(A)雪泥
(B)水火
(C)山河
(D)卯酉。


5(D).

「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公」,句中第二個「觴」字,乃名詞活用為動詞。以下選項「」中的字,何者不是名詞作動詞用: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
(B)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C)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D)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C).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作家沒有:
(A)楊逵
(B)鍾理和
(C)黃春明
(D)吳濁流。


7(B).

以人為主體的史書體例自:
(A)《左傳》
(B)《史記》
(C)《資治通鑑》
(D)《漢書》。


8(C).

下列何者不屬於戲曲作品?
(A)拜月亭
(B)牡丹亭
(C)搜神記
(D)邯鄲記。


9(D).

11.下列何人有「詞中之聖」的稱號?
(A)柳永
(B)蘇軾
(C)李清照
(D)李煜


10(D).

26.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言
(A)豪傑之士大勇
(B)大勇能忍
(C)有過人之節
(D)血氣之勇。


11(D).

21.王本榮博士連任慈濟大學校長,要書寫什麼題辭致賀較為適宜?  
(A)桃李依舊笑春風 
(B)連捷雙元 
(C)榮陞之喜 
(D)作育英才


12(D).

17.席慕蓉:「那清晨園中為誰摘下的茉莉/那渡船頭上風裡翻飛的群裳/在風裡翻飛 然 後紛紛墜落/歲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悵然回顧/親愛的朋友啊/難道鳥必須自焚才成為鳳凰/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 必得憂傷」有關這段詩句的含意,最合適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青春的時光消逝,就像鳳凰浴火,終於揮別陰影重生
(B)年輕時感情強烈,經過時間洗禮,一切都將恢復平靜
(C)記憶深藏在某處,必須努力挖掘,才能回到往日時光
(D)回顧過去的歲月,記憶深藏心底,但也令人沉思不已 


13(A).

26.中國詞語中的方位詞都有特殊意涵,請問下列含有方位詞的詞語,何者解釋錯誤?
(A)古代右有「貶降」之意,如「右遷」
(B)「東宮」為古代天子所居之地,亦為太子的代稱
(C)漢代桓榮為明帝當太子時的老師,桓榮就是「西席」。
(D)自古臣子面「北」朝見天子,因此以「南面」為天子的代稱


14(D).

22.梁啟超〈學問的趣味〉:「趣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 越得好處。假如你雖然每天定有一點鐘做學問,但不過拿來消遣消遣,不帶有研究 精神,趣味便引不起來。或者今天研究這樣,明天研究那樣,趣味還是引不起來。 趣味總是藏在深處,你想得著,便要入去。這個門穿一穿,那個窗戶張一張,…… 如何能有趣味?」下列敘述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A)求學貴在躬行實踐
(B)為學務求融會貫通
(C)學問講究博大精深
(D)治學首重探索推尋


15(A).

50. 杏林子〈現代寓言〉:「有段時間,荷花承受太多的讚賞,等到掌聲漸息,他反而若有 所失,渾身不自在。造物者說:『酗酒的人,沉醉於酒精之中;賭博的人,迷失於數 字之間……』」這段文句的意涵是什麼?
(A)慣於擁有,反而欠缺內省的智慧
(B)凡事謹守中庸之道,勿太過與不及
(C)大自然是一本大書,要用心讀,用力念
(D)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 分擔的痛苦是輕省的


16(A).

22.下列四則對聯,其所歌詠的人物依甲乙丙丁順序,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 甲、壯士奮揮椎,報韓已落秦王膽;大王煩借箸,覆楚終函項羽頭。 乙、英傑那堪屈下僚?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雞爭食,莫怪先生懶折腰。 丙、元龍幣聘以來,澤被廣陵,到此日青囊未燼;孟德頭顱安在?煙消漳水, 讓先生碧血常新。 丁、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隱居以求其志, 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選項:
(A)張良、陶潛、華佗、諸葛亮
(B)劉邦、莊子、扁鵲、駱賓王
(C)張良、莊子、扁鵲、徐敬業
(D)劉邦、陶潛、華佗、駱賓王


17(B).

8.合乎「舌尖後、濁、不送氣、擦音」條件的是下列哪個音? 
(A)ㄕ 
(B)ㄖ 
(C)ㄗ 
(D)ㄘ。


18(D).

11.下列何者為我國第一本文學批評專書?
(A)《藝概》
(B)《詩品》
(C)《典論論文》
(D)《文心雕龍》


19(D).

22.中國人常用當令的植物作為「月分」的別稱,如端午節要掛菖蒲,所以五月有「蒲月」之稱,農曆八月又稱為「桂月」,依此原則,則下列何者可作為「農曆六月」的別稱?
(A)菊月
(B)桐月
(C)梅月
(D)荔月


20(C).
X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2 題: 
     陸羽《茶經》論水云:「山水上,石泉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又「江 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此,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張又新 《煎茶水記》云劉伯芻謂水有七等,以揚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 井第三,淮水居末。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江水居山水上,井水 居江水上。二說皆與《茶經》不合。 
     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謬說也。羽之論水,惡 ① 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長,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說近 物理云。 ──改寫自歐陽脩〈大明水記〉 ① 渟浸:水停止不動。

【題組】21.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張又新將天下的水按水質分成二十種
(B)歐陽脩按水源的遠近和高低評定水質
(C)在《煎茶水記》中,張又新反駁劉伯芻看法
(D)依《茶經》論水的標準,揚子江優於虎丘井


21(A).

12. 以下何者是表揚教師的正確用語(含用字正確)?
(A)誨人不倦
(B)悔人不倦
(C)功在杏林
(D)做育英材。


22(D).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一般人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例如韓愈在月夜裡聽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韓愈建議「敲」字為佳。這段文字因緣傳為美談,於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關鍵在於哪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改寫自朱光潛《談文學》)
王夫之《薑齋詩話》云:「『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王夫之以為詩中佳境,對詩人而言,不可「預擬」,初無定景,初非想得,否則,「只是措大燈窗下鑽故紙物事」,或者「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了」。佳句乃當時情景,即詩人「即景會心」、「因景因情」時所拾得,「何勞擬議哉」?(改寫自蕭馳《聖道與詩心》)

【題組】2.乙文中,王夫之認為「或推或敲,必居其一」的原因是:
(A)若韓愈有近似的 經 驗 ,就 無 須揣 摩 賈 島的 實 際狀 況 ,可 直 接 選 出 推或 敲
(B)若 韓 愈能 從 全詩 調 和 的情 境 來考 慮 , 就能 知 道用 推或敲, 何 者 意 境較 佳
(C)若 賈 島能 從 傳統 佳 作 中鍛 鍊 用字 技 巧 ,就 能 輕易 選 定推 或 敲 , 不必 詢 問他 人
(D)若 賈 島能 依 據真 實 經 驗, 寫 出當 時 景 物及 內 在情 感 ,就 能 清 楚 應 選擇 推 或敲


23(B).

閱讀下文後,回答11-15題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 竟成者也。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 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 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 鳩拙云爾!(張李德和〈畫菊自序〉)
茲就詞章論,世多訾女子之作,大抵裁紅刻翠,寫怨言情,千篇一律,不脫閨人 口吻者。予以為抒寫性情,本應各如其分,惟須推陳出新,不襲窠臼,尤貴格律 雋雅,情性真切,即為佳作。詩中之溫、李,詞中之周、柳,皆以柔豔擅長,男 子且然,況於女子寫其本色,亦復何妨?(呂碧城〈女界近況雜談〉)呂碧城(1883 ~1943),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題組】14.下列詩詞與乙文所提及的柔豔風格,最相近的是:
(A)世機消已盡,巾屨亦飄然。一室故山月,滿瓶秋澗泉
(B)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無由見顏色,還自託微波
(C)灞橋雪。茫茫萬徑人蹤滅。人蹤滅。此時方見,乾坤空闊
(D)游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竚。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


24(D).

閱讀下文後,回答16-20題
周處生時或死後沒有多久,便有關於他的軼聞流傳。 
如孔約《志怪》云:「義興有邪足虎,溪渚長橋有蒼蛟,並大啖人,並郭西周, 時謂郡中三害。周即處也。」又如祖台之《志怪》所述:「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 蒼蛟吞啖人,周處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 創,流血滿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兩書均成於東晉時期,時間相近。同一件事,何以在記述上各有其偏重之處?
《世說新語》則結合「三害」與「斬蛟」,並增加「殺虎」情節,使傳說更為完 整: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 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 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 改意……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固定了「義興三害→周處射虎斬蛟→周處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情節單元,成為後世「周處除三害」傳說的「基型」。(改寫自羅景文〈周處傳說探究〉)

【題組】17.關於文中引述的三則周處傳說,說明不適當的是:
(A)孔約提及義興時有三害,周處為其一,而未述及周處的改過自新
(B)祖台之未提到義興三害,聚焦於周處斬蛟,敘述較孔約《志怪》生動
(C)《世說新語》增加里人相慶、周處聞知情節,以突出周處悔悟自新的轉 折
(D)《世說新語》渲染周處殺虎以見其兇彊,呈現與志怪相異的志人特質


25(D).

25. 王溢嘉〈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的告白〉:「所謂『樂觀』或『悲觀』,不只是程度問題,還存在不少矛盾:很多人都是在某些方面明顯樂觀,另些方面則無疑是悲觀的。我覺得我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是主詞,代表我的人生基調、立場或本質;而『樂觀的』是修飾或形容詞,意指在生活策略上,我還是會開朗、積極地去做我可以做的事,來排遣、化解我的悲觀,或為它添加色彩。」根據上文,下列何者最符合文意?
(A)作者認為悲觀是行為,樂觀是自我思想
(B)作者認為悲觀與樂觀是不同詞性的詞語
(C)悲觀和樂觀是從不同角度切入事物面向
(D)悲觀與樂觀於人而言,可並行而不相悖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