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50
(1 分52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中央警察大學_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入學考試_刑事警察學系:刑法與刑事訴訟法#11984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X


1. 罰金易服勞役,除法定列舉情形者外,得以提供社會勞動 6 小時折算 1 日。下列何者不屬於列舉情形?
(A)入監執行逾 6 月有期徒刑併科或併執行之罰金
(B)因家庭因素關係,執行顯有困難
(C)因身心健康關係,執行顯有困難
(D)易服勞役期間逾 1 年


2(C).

2. 依《刑法》第 47 條規定,下列何者為累犯之要件與處罰?
(A) 10 年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B) 5 年以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C)受徒刑之執行完畢
(D)加重本刑至三分之二


3(D).

3. 親屬間犯藏匿人犯罪,具有特定關係時者適用減免刑罰規定,下列何者不屬之?
(A)叔父
(B)岳父
(C)祖父
(D)同居人


4(B).
X


4. 甲與 A 結怨,遂以 200 萬元收買乙殺害 A,乙猶疑不決,在一旁的丙見狀,建議甲提高價碼為300 萬,甲為洩心頭之恨,答應提供 300 萬。乙缺錢花用,立即答應,並擇日殺害 A。甲、丙對乙成立殺人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成立間接正犯
(B)甲成立共謀共同正犯
(C)丙成立教唆犯
(D)丙成立幫助犯


5(C).
X


5. 甲因 A 橫刀奪愛,憤恨不平,於是邀乙、丙與丁一起教訓 A。某日,四人在 A 校門口堵人,將 A 戴上黑色頭套後,押上車前往山上,抵達後即對 A 一陣拳打腳踢。此時,乙見 A 來頭不小, 提議向其家人索取金錢換回自由,四人合議後,由丙依 A 提供的電話撥打,久未有人接聽。不 久,警察循線來到現場找到 A。甲等人成立何罪?
(A)擄人勒贖罪
(B)準擄人勒贖罪
(C)擄人勒贖未遂罪
(D)準擄人勒贖未遂罪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2


6(C).

6. 有關《刑法》第 185 條之 4 發生交通事故逃逸罪之成立要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處罰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財物損失者
(B)不處罰對交通事故無過失者的逃逸行為
(C)以交通事故致他人死傷程度區分不同刑罰
(D)事故發生後再返回現場,非逃逸


7(D).

7. 甲、乙同為幫派成員,二人為分贓問題爭吵,甲擔心乙恐對自己不利,趁乙如廁時,將乙放在桌上的手槍內子彈取出。當乙回到客廳後,乙繼續痛罵甲,並在極度不滿下拿起手槍正要朝甲開槍時,甲立即取刀刺進乙的腹部,乙受傷倒地,送醫後無大礙。有關甲的傷害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出於誤想防衛,成立過失致傷罪
(B)成立正當防衛,不罰
(C)成立緊急避難,不罰
(D)成立傷害罪


8(B).
X


8. 甲對妻子 A 外遇心懷怨恨,計畫殺害 A 再申領保險金,於是為 A 在保險公司投保 1 千萬元,受益人為自己。1 個月後,甲藉口一起外出旅遊培養感情,A 不疑有他,甲見四下無人,趁機將 A 推下山谷致死,並向保險員 B 探詢如何申請保險金,卻因 B 的質疑才未積極申請。甲詢問保險理賠的行為成立何罪?
(A)詐欺既遂罪
(B)詐欺未遂罪
(C)乘機詐欺罪
(D)不成罪


9(B).

9. 甲喝酒開車,不小心撞及路旁的一排機車,警察來到現場時,坐駕駛座的妻子乙事先已答應甲要求,告訴警察是自己駕車肇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藏匿人犯罪
(B)乙成立頂替罪
(C)甲成立頂替罪的教唆犯
(D)乙成立藏匿人犯罪的幫助犯


10(A).

10.甲騎車看見 A 女坐在機車上專心滑手機,見有機可乘,遂加快車速將 A 放在機車置物籃中的皮包取走,A 抬頭驚嚇,回神後卻已來不及阻止。有關甲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掩形聲,急遽掠取,成立搶奪罪
(B)令 A 心生畏懼,成立恐嚇取財罪
(C)以至使不能抗拒方式取財,成立強盜罪
(D)以和平方式秘密取財,成立竊盜罪


11(B).
X


11.有關辯護人之選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選任辯護人,得例外以口頭為之
(B)與被告訂有婚約者,得獨立為其選任
(C)偵查中經檢察長許可者,亦得選任非律師為辯護人
(D)被告於審判中未經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認有必要,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其辯護


12(B).

12.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例外情形得於夜間行之。下列何者不屬之?
(A)犯罪嫌疑人請求立即詢問者
(B)經受詢問人默示同意者
(C)經法官許可者
(D)於夜間經逮捕到場而查驗其人有無錯誤者


13(C).
X


13.證人有拒絕證言權利,下列何種情形屬之?
(A)曾與被告訂有婚約者
(B)曾為被告之輔佐人者
(C)現為被告三親等內之姻親
(D)因業務所知悉有關他人秘密之心理師


14(C).

14.有關對證人訊問或詢問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判斷是否為合法誘導詢問,以詢問者之主觀意思是否出於善意為準
(B)使證人為異其記憶之陳述,屬偵查技巧
(C)暗示足使證人發生錯覺之危險者,非法所允許
(D)為確認證人陳述真意,一律禁止為誘導訊問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3


15(C).
X


15.因調查證據及犯罪情形,得實施勘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得履勘與案情有關係之處所
(B)司法警察官得實施之
(C)檢察官實施勘驗時,辯護人不得在場
(D)檢查被告以外之人的身體,以有合理懷疑可認為於調查犯罪情形有必要者為限


16( ).
X


16.關於證據保全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輔佐人於證據有湮滅之虞時,偵查中得聲請檢察官為搜索
(B)聲請保全證據,得以書狀或口頭為之
(C)對法院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不得抗告
(D)檢察官受理保全證據聲請,除認其為不合法或無理由予以駁回者外,應於 3 日內為之


17(C).

17.關於犯罪被害人接受偵查機關詢問或訊問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社工人員經被害人同意後,得陪同在場,但不得陳述意見
(B)對於經被害人同意陪同在場之人,司法警察不得禁止之
(C)得依職權利用遮蔽設備,將被害人與他人適當隔離
(D)於詢問後應將案件移付調解或轉介適當機關進行修復


18(A).

18.證人 A 針對王 OO 涉毒案於接受警詢時,同意員警翻閱其當時所持用之手機留存 LINE 對話,予以擷圖拍照,並經證人 B 指證擷圖對話對象之頭貼圖像係「王 OO」。關於警方翻拍截圖照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法院對照片之合法性與正潔性,以自由證明為已足
(B)未經法院許可翻拍截圖,不得採為裁判基礎之理由
(C)其證據能力須達到毫無懷疑之程度
(D)屬性視為原始證據


19(C).

19.甲為尋仇埋伏對象乙之家門口,惟因天色昏暗未能辨明對象,對丙襲擊造成其死亡。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甲行為該當打擊錯誤
(B)甲行為構成過失罪
(C)甲行為該當客體錯誤
(D)甲行為構成未遂罪


20(A).

20.甲因夜市地盤與某攤商發生糾紛,甲懷恨在心伺機報復要其殘廢。此時,乙因細故與該攤商亦有糾紛,乃提供賞金要甲為其出氣施以教訓。甲心想多賺賞金何樂不為乃積極勘查地形,惟過程中因行動鬼祟遭巡邏員警盤查、功敗垂成。有關前揭行為如何論罪,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甲不成罪
(B)甲該當重傷未遂犯
(C)乙該當重傷罪幫助犯
(D)乙該當重傷罪教唆犯


21(C,D).
X


21.《刑法》對犯罪因 3 人以上參與而加重處罰,下列何者屬之?
(A)擄人勒贖
(B)搶奪罪
(C)詐欺罪
(D)剝奪行動自由罪
(E)妨害公務員執行職務罪


22(A,C).
X


22.下列何者有我國《刑法》之適用?
(A) 3 人以上的集團在波蘭犯詐欺罪
(B)在泰國施用毒品罪
(C)公務員在越南犯《刑法》第 121 條不違背職務之受賄罪
(D)在日本犯《刑法》第 211 條偽造公文書罪
(E) 3 人以上在菲律賓犯剝奪行動自由


23(B,D).

23.下列何者成立剝奪行動自由罪之加重處罰事由?
(A)以危及生命、身體健康之方式犯之
(B)攜帶兇器犯之
(C)對未滿 14 歲之人犯之
(D)對被害人施以凌虐
(E)剝奪被害人行動自由 5 日以上


24(B,D).
X


24.下列何者與強盜罪結合為《刑法》第 332 條強盜結合罪?
(A)強制猥褻罪
(B)失火罪
(C)重傷罪
(D)擄人勒贖罪
(E)遺棄罪


25(A,C,D,E).
X


25.有關「沒收」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違禁物於沒收移轉為國家所有之裁判確定前,具有禁止處分之效力
(B)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得宣告追徵
(C)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除有特別規定者外,沒收之
(D)沒收,除有特別規定者外,於起訴時併宣告之
(E)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


26(A,B,C,D,E).
X


26.犯罪情節輕微,顯可憫恕,認為依《刑法》第 59 條規定減輕其刑仍嫌過重者,得免除其刑。下列何者屬之?
(A)恐嚇危安罪
(B)加重重利罪
(C)公務侵占罪
(D)公然侮辱罪
(E)乘機詐欺罪


27( ).
X


27.依《刑法》第 77 條規定,下列何者為假釋之要件?
(A)由監獄許可假釋出獄
(B)有悛悔實據者
(C)累犯逾二分之一,得許假釋出獄
(D)無期徒刑執行逾 20 年,得許假釋出獄
(E)有期徒刑執行未滿 6 個月者,不適用之


28(C,E).

28.甲見 A 因買賣土地暴富,心生不法意圖,邀乙一起綁架 A 的兒子 B,再向 A 索錢。某晚,二人 埋伏在 A 家附近,看見 C 誤以為 B,強押綑綁 C 上車,將 C 關進民宿時才發現押錯人,於是放 走 C。問:甲、乙刑責為何?
(A)尚未向 A 勒贖,成立擄人勒贖未遂罪
(B)押錯人又放人,成立《刑法》第 26 條不能犯
(C)未經取贖,成立擄人勒贖既遂罪,並減輕其刑
(D)押錯人,成立加重剝奪行動自由罪
(E)發生客體錯誤,成立擄人勒贖既遂罪


29(A,D).
X


29.甲女不滿先生 A 長期羞辱,長久以來向乙男抱怨訴苦,乙建議對 A 下毒,二人遠走高飛。某日, 甲在 A 愛吃的辣椒醬內放入致死的毒藥,當 A 吃飯配辣椒醬後,身體不適,甲反而心生後悔, 告訴 A 實情,並陪 A 一起前往醫院就診,A 經醫生確認毒藥劑量不足以致死,只是吃壞肚子而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殺人未遂罪,依中止犯規定減免其刑
(B)甲成立殺人未遂罪,依準中止犯規定減免其刑
(C)甲成立《刑法》第 26 條,不罰
(D)乙成立殺人未遂罪的教唆犯
(E)乙成立教唆殺人未遂罪,依《刑法》第 27 條規定減免其刑


30(B,D).
X


30.甲騎車見 A 女獨行,靠近 A 並扯下其肩上皮包,加速逃往山上,見義勇為的 B 聽見 A 喊搶劫, 詢問 A 有關甲的逃逸方向,B 告訴 A 報警,並隨即騎車追捕甲。當 B 到達山上時,看見甲正好整以暇地翻查 A 的皮包,B 向前想阻止甲離開,但身強力壯的甲反而一拳打倒 B,並趁 B 受傷倒地不起時逃逸無蹤。有關甲的刑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臨時起意傷害以維護贓物,成立轉念強盜罪
(B)施以難以抗拒的傷害,成立準強盜罪
(C)傷害不是搶奪當場為之,不論準強盜罪
(D)成立準強盜罪與傷害罪,想像競合
(E)成立搶奪罪與傷害罪,數罪併罰


31(A,B,C,D,E).
X


31.有關《刑事訴訟法》第 154 條第 1 項「無罪推定」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檢察官就被告有罪證據有舉證責任
(B)法官應職權調查被告有利及不利證據
(C)法官應職權調查證據之證據能力
(D)檢察官對自白證據能力有舉證責任
(E)被告對無罪證據有舉證責任


32(A,C,E).

32.下列何種犯罪之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
(A)內亂罪
(B)偽造貨幣罪
(C)外患罪
(D)枉法裁判罪
(E)妨害國交罪


33(A,D,E).
X


33.法官於該管案件有特別情形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下列何者屬之?
(A)曾與被害人訂有婚約者
(B)曾參與前前審之裁判者
(C)曾參與准予交付審判裁定之法官
(D)曾為被告之配偶
(E)曾為證人


34(A,C,E).

34.《刑事訴訟法》第 7 條規定被告犯與本罪有關係之罪者,視為相牽連之案件。下列何種犯罪屬 之?
(A)贓物罪
(B)縱放脫逃罪
(C)偽證罪
(D)誣告罪
(E)藏匿人犯罪


35(A,B,C).
X


35.辯護人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於下列何種情形中,法院得限制之?
(A)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
(B)足以影響公共秩序
(C)涉及業務秘密
(D)涉及當事人之隱私
(E)耗費龐大人力與經費


36(B,D).

36.羈押之被告,如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於下列何種情形中不得駁回?
(A)所犯最重本刑為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者
(B)現罹疾病,非保外治療顯難痊癒者
(C)假釋中更犯罪者
(D)生產後 2 月未滿者
(E)懷胎 3 月以上


37(B,C,D).

37.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刑事訴訟法》第 93 條之 2 所規定之情形者,必要時檢察官得逕行限制出境、出海。下列何者屬之?
(A)所犯最重本刑為拘役之案件者
(B)有相當理由足認有勾串共犯之虞者
(C)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者
(D)無一定之住、居所者
(E)所犯最重本刑為專科罰金之案件者


38(A,D,E).
X


38.依 111 年憲判字第 16 號裁判,有關《刑事訴訟法》第 205 條之 2 司法警察(官)採尿取證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違反明確性原則
(B)規範是以非侵入性方式採取尿液
(C)採尿得作為犯罪證據時,以合理懷疑為要件
(D)違反被害人之意思採尿,牴觸行動自由權之保障
(E)牴觸免於身心受傷害之身體權的保障


39(C,D,E).

39.證人甲於第一審法官詢問有無在「00 機房」看見被告 A、A 在「00 機房」作何事、有無指揮詐欺機房成員等情,因甲之證詞與其於警詢時所為之陳述不符,法院經審酌甲於警詢中之陳述較為詳盡完整。關於《刑事訴訟法》第 159 條之 2 與甲於警詢所為之陳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具有較可信之特別情況」係指證據之「憑信性」
(B)「具有較可信之特別情況」係指證據之「證明力」
(C)「具有較可信之特別情況」係指該筆錄在形式上是否具有真實可能性之客觀基礎,可能信 為真實
(D)甲因記憶流失,而未能完整證述,無從再獲得其就事實之全面陳述,故警詢筆錄為證明犯 罪事實存否所必要
(E)法院應就甲陳述時之外部附隨環境、狀況或條件等相關事項綜合判斷是否具可信性


40(A,D).

40.警察偵辦毒品案於搜索前到現場勘查及調取監視錄影畫面,再依據車籍資料調取 A 等人之口卡片。因該搜索租屋處進出人多,警方以搜索租屋處「承租人」A 之名義申請搜索票。當警察至該租屋處搜索時,現場僅有 B 在內且其為該租屋處實際上使用者,但 B 也是警方在蒐證過程中認定對象之一,因不知其姓名,故以「承租人」A 名義申請搜索票。當警方進行搜索毒品時, 目視房間衣櫥上方有包包,經 B 表示為其所有後,警方打開時發現槍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綜合警方事前作為、另行聲請搜索票與危害社會治安之風險,扣押之槍彈有證據能力
(B)因 B 是單純在場之第三人,扣押槍彈屬違法
(C)扣押之槍彈屬廣泛地毯式搜索,不得作為證據
(D)槍彈為違禁物,已存在另案犯罪之合理根據
(E)扣押之槍彈屬釣魚式搜索,不得作為證據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中央警察大學_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入學考試_刑事警察學系:刑法與刑事訴訟法#119848-阿摩線上測驗

m400223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