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出現的題目,才是最重要的題目
100
(1 分21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0.「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句中的「看」字應讀同:
(A)堪
(B)砍
(C)瞰
(D)侃


2(C).

25.寫作時,上下兩句句義一正一反,往住有相對成趣的效果。下列各例,何者即採用此種方法?
(A)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B)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C)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D)他離不開這個家庭,這個家庭也離不開他


3(B).

31.下列詞彙中,何者構詞方式與其他不同?
(A)電動
(B)消息
(C)粉碎
(D)眉毛


4(C).

34.宋代學者游酢、楊時初次拜見其師,其師正在打盹,兩人在門外等候很久,不覺之間,雪下了三尺深,後世有「立雪」之教之稱。教學謹嚴,游、楊所拜見的宋代大儒,是下列哪一位?
(A)程顥
(B)邵雍
(C)程頤
(D)陸九淵


5(B).

2.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滅。」句中□為:
(A)蔓
(B)漫
(C)慢
(D)曼


6(D).

10.下列各項「 」中的注音,哪一個是正確的?
(A)不「稂」不莠:ㄌㄧㄤˊ
(B)哲人其「萎」:ㄨㄟˇ
(C)因「噎」廢食:ㄧㄝˋ
(D)「嘔」心瀝血:ㄡˇ


7(A).

18.「樹葉兒,愛看月亮的容貌;樹葉兒,愛看星星調皮的眼睛;樹葉兒,愛看太陽發光的身子;樹葉兒,愛看雲朵們的賽跑。所以,樹葉兒把臉孔朝上,津津有味的看著天空。」以上這首童詩的結構方式是什麼?
(A)因果式
(B)總分式
(C)正反式
(D)賓主式


8(B).

34.甲、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乙、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丙、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丁、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以上各闋詞句中所表現的景象,依春夏秋冬時序的排列應是如何?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丙丁甲
(D)丙乙丁甲


9(A).

11.下列「 」中的兩個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項?
(A)茂林「修」竹;「修」短隨化
(B)「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休」戚與共
(C)一字不「易」;長安居大不「易」
(D)圖「窮」匕見;君子固「窮」


10(A).

34.唐、宋文學家身為科舉時代的知名文士,卻往往在政治現實中屢遭貶謫。下列各選項作品, 何者與貶謫經驗無關?
(A)韓愈〈師說〉
(B)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C)范仲淹〈岳陽樓記〉
(D)蘇軾〈前赤壁賦〉


11(C).

35.丁小華讀「唐詩宋詞」,對於各家名句獨有所鍾。他所記得的詩詞句子與作者不相符的 選項為何?
(A)「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B)「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
(C)「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北宋蘇軾〈鵲橋仙〉
(D)「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南宋陸游〈釵頭鳳〉


12(B).

7.下列四首五言絕句,哪一首為仄韻?
(A)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B)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D)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3(B).

24.下列節日若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甲、臘日 乙、上元 丙、重陽 丁、端陽
(A)甲丁乙丙
(B)乙丁丙甲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14(A).

1.下列語詞「」中兩個字意義不同的是哪一個選項?
(A)「賢賢」易色
(B)「姍姍」來遲
(C)「喋喋」不休
(D)「泱泱」大國


15(C).

12.下列成語都有一個「勞」字,而其意義未盡相同。其中與另外三者不同的是哪一個選項?
(A)「勞」民傷財
(B)徒「勞」無功
(C)「勞」燕分飛
(D)「勞」師動眾


16(A).

6.某國中為全校年滿十五歲的同學舉辦慶生會。請問如果在古代,會用以下哪個說法稱呼十五歲的人?
(A)志學之年
(B)弱冠之年
(C)而立之年
(D)強仕之年


17(D).

22.下列文句,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諸葛」、「慕容」、「第五」都是複姓
(B)「獨占鰲頭」、「狀元」、「奪魁」都指獲得第一名
(C)「內人」、「內子」、「拙荊」都可用來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
(D)「哲人其萎」、「坤儀足式」、「高山景行」都可用來作男喪輓辭


18(D).

合義複詞是由兩個詞義相當的字並列組合而成。下列哪一選項不是並列結構?
(A)考試
(B)干戈
(C)丘陵
(D)徘徊


19(A).

在文學作品中,有些詞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靈活改變詞類,這在文法中稱為 詞類活用,在修辭學中稱為轉品。下列各「 」中的字詞由名詞活用為副詞的是哪一 選項?
(A)絕望中,所有的根「鷹」抓著岩石。(余光中〈森林之死〉)
(B)曹金鈴,那個好「吉普賽」的姑娘。(陳怡真〈美的旋律〉)
(C)不如說是嗅得出,或者「雷達」得出─那一個有味道。(朱西寧〈冶金者〉)
(D)據說回國以後,這人不「酒」不「菸」,甚至也不太「詩」了。(葉珊〈酒壺〉)


20(B).

下列語句若依照景物描寫「由遠至近」的原則,排列順序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甲、海上的夕陽在天空折射出一幅印象派畫作 乙、我拾起腳邊的石頭丟向大海與天空的方向,打破這淒然的靜默 丙、碼頭邊沒有人迎接漁船或是夕陽 丁、漁船卻毫不留戀地進港
(A)甲乙丁丙
(B)甲丁丙乙
(C)丙甲丁乙
(D)丙丁甲乙


21(C).

盧綸〈長安春望〉:「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句中的「參差」,與下列哪一句的「參差」意思相同?
(A)佳期,誰料久「參差」。(秦觀〈一叢花〉)
(B)為這交盤的事,彼此「參差」著。(《儒林外史.第九回》)
(C)煙柳畫橋,風帘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
(D)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白居易〈長恨歌〉)


22(A).

19.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作者與捲簾人對於風雨中「海棠」的關注,敘述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作者比捲簾人憂心
(B)捲簾人比作者憂心
(C)作者與捲簾人都很憂心
(D)作者與捲簾人都不憂心


23(B).

23.盧森堡:「我情願變成一枝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 愛因斯坦:「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馬克.吐溫:「多做些好事情,不圖報酬,還是可以使我們短短的生命很體面和 有價值,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種報酬。」 與上述諸家所言意旨最不切近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B)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C)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4(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許多知名食譜常出自古時文人之手,像是南宋詞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便是中國文人食譜的代表之作。該書描述大多為樸素清淡的菜餚,每一道菜餚皆被冠以雅稱,並引詩詞歌賦來評析飲食之味。如當中一道〈梅花湯餅〉寫道:「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嘗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麵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分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止二百餘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林洪於後引南宋詞人留元剛所寫「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將食物與詩詞相結合,深化了人們飲食的感受。
       除以花入菜外,可隨手取得的食材且平易的烹調方式,亦是此食譜一大特色,像〈撥霞供〉一則提及其來由及作法,文中記載:「向遊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製。師云:『山間只有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斗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圞熱煖之樂。」以筷子夾著薄兔肉在鍋中反覆撥動的樣貌,猶如火紅色的晚霞映照在雲浪中翻湧不止,後詩人作「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一句以相應於此景。
       林洪對於飲食雅趣的追求,緣於高潔雅致品格的嚮往,文中記錄了不少則在尋訪名士的過程中,偶遇隱世之人或是文士的日常飲食,正如《山家清供》題名中之清字;「清」帶有清新脫俗之意,老子道出「五味令人口爽」的擔憂,認為口腹之欲應導向「味無味」,這無味之味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而是避免過度的調味,以此尋求本味。故而從內容上說,《山家清供》不詳細記錄烹調手法,整體倒像是人生瑣事的紀錄,通過日常飲食之味,傳達出了文人所重視的意境之美,亦勾勒出宋代閒適生活的理想樣貌。

【題組】12.文中「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一句是如何深化人們的飲食感受?
(A)因菜餚樣貌引發景物的聯想
(B)將食物口感轉化為具體景色
(C)就眼前景色引起味覺的審美
(D)描繪景物以達到情感的昇華


25(C).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麵包在歐洲歷史的重要性始於聖經故事中耶穌以「五餅二魚」施予神蹟的故事。受天主教 影響極深的中古法國,對於麵包的生產與販售便有了宗教性的觀點:唯有道德最純潔、信仰最虔誠的法國人能夠擔當製造麵包的神聖職務,法國的神父每周都必須特別撥出時間聆聽麵包師傅的告解,以免他的罪過汙染了神聖的麵包並傳染給食用麵包的大眾,而麵包師傅在道德上的崇高地位僅次於教會。
        如同我們對法國麵包「堅固無比」的印象,法國人對軟麵包的接受史也經歷了一番波折。 歷史學家指出,政府與教會對於軟麵包的出現,抱持極為反對的態度,認為這是敵國與異教徒 破壞社會秩序、宣揚奢侈、敗壞市民道德的手段。普遍的法國人認為,製作麵包所需花費的勞力與心力可以藉由麵包傳播辛勤與樸實的美德;相反的,柔軟的麵包是遊手好閒的紈褲子弟的最愛,若這樣懶散浮誇的品德流入社會大眾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當時的軟麵包使用來自「比利時」的啤酒酵母發酵,這種外國貨無法與品德崇高的法國精神相提並論,是骯髒 的外國垃圾,吃了會變得不道德且不愛國,所以即使是法國貴族,也對這種柔軟的麵包嗤之以鼻。
       法國人對於麵包的諸多爭論中,最典型的則是有關麵包顏色的爭論。這樣的爭論不僅只有 法國,如義大利人自認所謂社會階級,只有「吃黑麵包」的農民階級以及「吃白麵包」的社會 菁英兩種,若有人膽敢讓精英分子食用黑麵包,往往會遭到對方「合情合理」的攻擊。同樣的, 法國人也認為裸麥製成的黑麵包只配給平民食用,貴族與上前線衛國奮戰的士兵,則應該也值 得享受精製穀物製作的白麵包。法國曾經試圖給軍人配給顏色較黑,裸麥較多的黑麵包,結果掀起了叛亂。顯然,對於麵包顏色所代表的社會地位分別是根深蒂固的。
        麵包在法國人的心目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789 年法國大革命時,法國市民便以「麵包!麵包!」為抗議口號。而法國政府也記取歷史教訓,直到今日,無論發生什麼事,法國長棍麵包的價格永遠是最低廉的,作為政府確保人民溫飽的象徵措施。 (節錄並改寫自阮若缺〈論法國飲食品味與社會階級〉)

【題組】5. 分析上文,法國人對麵包觀點的描述下列正確的是:(2 分)
(A)多數的觀點都來自法國人民自己的想像
(B)對麵包的觀點大多具有實際的統計證據
(C)大多數的觀點是建立在對他者的偏見上
(D)至今法國人仍保留對於麵包的諸多觀點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