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實現理想需要執著與堅強。
76
(2 分6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王安石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敘述的是下列哪一個節日及習俗?
(A)元日──貼春聯
(B)清明──吃春捲
(C)端午──掛菖蒲
(D)重陽──插茱萸


2(B).

4.「綠艾懸門添彩色,青蒲注酒益芬芳。」此聯適用於下列哪一選項?
(A)元宵節
(B)端午節
(C)中秋節
(D)重陽節


3(A).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甲、看他,無助地獨靠著銅柱 / 血從傷口大口地噴出 / 此生,咳,已不能再回燕市 / 和屠狗的弟兄們醉裡悲歌 / 只留下,發光的一個名字 / 燙痛六國志士的嘴唇 /  遍天下的豪傑阿,誰來救他? / 重瞳還正在學書學劍 / 隆準在市上還醉臥未醒 / 破關的,誰料到,是這兩位少年? / 陳勝幾時才結交吳廣? / 亡國已三年,可恨那韓公子 / 幾時,才找到狙擊的力士? / 百二斤重的大椎劈空一揮 / 也不到這 暴君的冕頂 / 博浪沙,天色還未明 / 橋上正守候著那褐衣的老人 / 鞋踢在橋下,兵書揣在懷裡 / 說星空一天,棋佈滿地 / 這一局陰幢幢的長夜一過 / 贏家的棋 變輸家的棋 / 關外所有的公雞都在等 / 第一發曙光從千面黑旗下赫赫地轟出。(余光中 詩) 
乙、他是黑夜中 / 陡然迸發起來的 / 一團天火 / 從江東熊熊焚燒到阿房宮 / 最後自 火中提煉出 / 一個霸氣磅礡的 / 名字 / 錯就錯在那杯溫酒 / 沒有把鴻門燃成 / 一冊楚國史 / 讓隱形的蛟龍 / 銜著江山 / 遁入山間莽草 / 他手上捧著的 / 只是一雙致命的白璧。(淡瑩 詩)

【題組】29.甲詩是一首詠史詩,下列歷史人物未出現在詩中的是哪一選項?
(A)韓信​
(B)荊軻​
(C)張良​
(D)嬴政


4(B).

19. 下列文句中的「君子」,何者是指「有德者」?
(A)「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B)「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C)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D)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D).

3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古文運動由唐代韓愈首先提出,並在柳宗元的支持下,完全取代駢文
(B)章回小說起於唐,成於宋,盛行於元明,衰竭於清
(C)詩、詞、曲皆為韻文,近體詩有格律限制,詞曲較自由,無格律上的限制
(D)古體詩句數不拘,亦不刻意追求對仗,用韻平仄較近體詩自由


6(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於中丞成龍,按部至高郵(註一)。適巨紳家將嫁女,妝奩甚富,夜被穿窬(註二) 席卷而去。刺史無術。公令諸門盡閉,止留一門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嚴搜裝載。又 出示諭闔城戶口,各歸第宅,候次日查點搜掘,務得贓物所在。乃陰囑吏目:「設有城門 中出入至再者,捉之。」過午得二人,一身之外,並無行裝。公曰:「此真盜也。」二人 詭辯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見袍服內著女衣二襲,皆奩中物也。蓋恐次日大搜,急於 移置,而物多難攜,故密著而屢出之也。(節錄自《聊齋誌異•於中丞》)
 【註一】按部:謂巡視屬下州縣。高郵:明清時州名,屬揚州府,州治即今江蘇省 高郵縣。 
【註二】穿窬(ㄩˊ):穿壁逾牆,指偷竊行為。

【題組】13.破案的關鍵是官吏於何處找到遺失的物品?
(A)嫌犯的身上
(B)嫌犯的行囊
(C)刺史的家中
(D)城外的房舍


7(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遨遊新世界,就像讀新書,總是充滿意外驚喜。如同現代人喜歡做行前功課,清代乾隆皇帝也有自己的旅行計畫,其中《乾隆南巡紀程圖》就極具代表性。
       現代戲劇中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但在史實中南巡卻是大張旗鼓,凡御道經臨之處,地方大臣須與嚮導處官員擬好路程並繪圖呈覽。《乾隆南巡紀程圖》中即介紹衙署城池、山川名勝、水利設施及駐蹕位置,圖後文字則記載各站距離、地方沿革等。其上雖未載年款,但與記錄皇帝日常的《起居注》相比對後,可得知約完成於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前。此外,圖冊記載自直隸、山東起,之後一路大多由運河經徐州、揚州、鎮江、常州與蘇州貫穿到浙江錢塘,歷時二十三天,共十八站,一站一圖,構圖樸素,設色淡雅,共分為十八冊,可惜部分已失傳。從《起居注》還可發現實際路線與《乾隆南巡紀程圖》的計畫不同,學者推測御駕可能多次臨時修改。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套圖被製成易於攜帶的袖珍本,此類小尺寸的書籍,常被文人置於專門收納頭巾的箱篋中,故南朝齊至南宋一直以巾箱本稱之,至明清之際才漸為袖珍本一詞取代,外型細緻迷你,行旅坐臥,任其展卷玩賞。

【題組】2.根據本文,下列對乾隆第一次南巡的描述何者正確?
(A)由乾隆皇欽定,嚮導官員無法預知
(B)體察風土民情,同時具備政治意義
(C)長途陸路為主,沿途巡查各地軍防
(D)主要由西向東,最後抵達浙江錢塘


8(D).

1. 下列選項中「」的字音,何者正確?
(A)惠「賜」:ㄘˋ
(B)「荏」苒:ㄖㄥˊ
(C)「教」學:ㄐㄧㄠ
(D)針「砭」:ㄅㄧㄢ


9(D).

4. 下列選項中「」的字形,何者正確?
(A)他這次能金榜「提名」,都是源於不懈的努力
(B)一次失敗的投資讓他傾家「盪產」,一無所有
(C)這次火災「索幸」處理得宜,才沒有釀成災禍
(D)他處事穩健又得體,將來定能夠「鴻圖」大展


10(C).

14.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病句?
(A)她從小學學習英語和法語。
(B)對日常生活,水非常重要。
(C)來往的汽車很多,在公路上跑著。
(D)我們每天上午有課從八點十分到十二點。


11(B).
X


20.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倒裝句?
(A)客好何?
(B)吾誰欺?
(C)子何恃而往?
(D)王誰與為不善?


12(D).
X


21. 下列選項題辭用法,何者正確?
(A)樹茂椿庭:祝女壽
(B)響絕牙琴:輓友人
(C)群賢畢至:賀學校辦學有成
(D)絃歌不輟:賀音樂教室落成


13(D).
X


閱讀下文,回答 26-30 題。
       走過曲阜斜坡,仲尼曾經三次回頭,一次為顏淵、子路、曾參、宰我,一次為孔鯉、孔伋,另一次為門口那棵蒼勁的古柏。
       走過魯國開闊的平疇,仲尼只回了兩次頭,一次為遍地青柯不再翠綠,遍地麥穗 不再黃熟;一次為東逝的流水從來不知回頭而回頭,回頭止住那一顆忍不住的淚沿頰邊而流。
       走過人生仄徑時,仲尼曾經最後一次回頭,看天邊那個仁字還有哪個人在左邊撐天上的那一橫地上的那一橫,留個寬廣任人行走。(蕭蕭〈仲尼回頭〉)

【題組】26. 根據上文,「門口那棵蒼勁的古柏」所表達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自我理想的堅持
(B)家庭親人的眷戀
(C)仁義禮智的傳承
(D)道法自然的胸懷


14(C).

【題組】27. 根據上文,「仄徑」一詞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蜿蜒的山路
(B)筆直的道路
(C)狹窄的小路
(D)艱困的岔路


15(B).
X


閱讀下文,回答 36-40 題。
       年少的時候,我以為,眼前的幸福必然長長久久,一家和樂,父母不會老去,生活平安,手足都會在身邊。
       長大以後,我才深深領會:世上沒有永遠,人生如此無常,誰也無法拒絕老病和死去。手足終將各自成家,分枝開葉,散於四方。
       在我們的一生裡,有聚就會有散,然而散了以後,卻不知將聚於何方?年紀越大, 這樣的感觸越深。
       那樣的心情,有幾分像南唐.馮延巳的《歸自謠》: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所以,我以珍惜的心情,來善待今生有緣相遇的每一個人。即使只有一照面的機緣,我也盡可能以禮相待。我以為,能做到這樣,那麼有一天,必須面對分離時,或許可以不會那麼哀傷吧。然而,帶著不捨和祝福,我依然是惆悵的,只是, 希望我的心中沒有遺憾。(修改自琹涵〈聚散依依〉)

【題組】38. 根據上文,關於作者以珍惜的心情善待今生有緣相遇之人的原因,下列何者最合適?
(A)是兩人彼此前世不解之緣分
(B)世上沒有永遠並且人生無常
(C)源於馮延巳《歸自謠》所訴
(D)希望日後面對分離不帶遺憾


16(C).

【題組】39. 「行色」一詞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離別的氛圍
(B)送別的話語
(C)出行的神態
(D)路人的表情


17(A).

【題組】40. 馮延巳《歸自謠》想表達的情感,下列說明何者最合適?
(A)哀傷不捨的離愁
(B)死生兩忘的闊達
(C)他日相逢的期盼
(D)未能道別的遺憾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