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犧牲享受,才能享受一生。
100
(1 分26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201~2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8.「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句中「微」字與下列選項中,何者之「微」字義同?
(A)引入,「微」指左公處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春秋之「微」也
(D)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2(A).

27.下列典故何者與李白有關?甲、鐵杵成針 乙、水中撈月 丙、坦腹東床 丁、一字千金 戊、天上謫仙 己、七步成詩
(A)甲乙戊
(B)甲丙己
(C)乙丁己
(D)丙丁戊


3(B).

8.揮霍「韶」光,令人「咋」舌。「」中的字正確的讀音是下列哪一個選項?
(A)ㄕㄠˋ;ㄗㄚˋ
(B)ㄕㄠˊ;ㄗㄜˊ
(C)ㄕㄠˋ;ㄗㄜˊ
(D)ㄕㄠˊ;ㄗㄚˋ


4(B).

16.依據對聯常識判斷,如果上聯是「春臨玉宇繁花豔」,則下聯應該是哪一個選項?
(A)時雨催紅萬樹花
(B)福到門庭喜氣盈
(C)南天日暖鳥爭鳴
(D)枝上黃鸝送好音


5(C).

23.常用賀聯中,最適合作為祝賀新婚的是下列哪一個選項?
(A)鶯遷喬木,堂構增輝
(B)弧帨雙輝,慶衍箕疇
(C)花開並蒂,帶綰同心
(D)竹苞松茂,長發其祥


6(D).

21.《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論述先秦諸子學說之根源,其中出於行人之官,擅長專對,猶如今日之外交官者,指的是「九流十家」中的哪一家?
(A)儒家
(B)名家
(C)陰陽家
(D)縱橫家


7(D).

15.想檢索以「田園詩」為題材的詩歌,最容易找到相關作品的關鍵字是下列哪一選項?
(A)羌笛、鐵衣
(B)紫煙、流蘇
(C)平沙、長河
(D)場圃、空林


8(D).

3.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意謂:
(A) 同聲相應
(B) 同流合污
(C) 同室操戈
(D) 同病相憐


9(C).

19. 如欲聘請古代人物至大學擔任教職,考量下列人物的成就、生平與開設課程,最不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A)韓非/法學緒論
(B)華佗/臨床醫學
(C)莊周/佛學概論
(D)張衡/地球科學


10(A).

10. 于謙於十七歲寫出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想表現何種思想?
(A)坦蕩胸懷,崇高節操
(B)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C)萬事隨緣,唾面自乾
(D)名利總成空,貪心無足厭


11(D).

20. 「及笄之齡」為女子成年的代稱,請問「笄」原來指的是?
(A)禮帽
(B) 花冠
(C)梳子
(D) 簪髮的飾物


12(B).

5. 以下為五首情詩,請從愛慕、約會、盟誓、成婚、離婚的五個順序,依序排列其付號: 甲、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乙、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丙、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丁、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戊、上山採蘼蕪,下山逢故人。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A)甲、丙、戊、丁、乙
(B)丁、乙、甲、丙、戊
(C)乙、戊、甲、丁、丙
(D)丁、乙、丙、戊、甲


13(C).

23.古人名與字之間的關係,有些是兩者具有正向關係,如岳飛,字鵬舉;有些是兩者 具有相反關係,如韓愈,字退之。下列古人之名與字具有正向關係的是哪一選項?
(A)呂蒙,字子明
(B)陶潛,字元亮
(C)曾鞏,字子固
(D)晏殊,字同叔


14(B).

25.「這次分公司主管出缺,經理雖然沒有明說會推薦誰,實際上卻是□□□□,早有 定見了。其實經理是一個□□□□的膽小鬼,面對公司高層也只能□□□□,唯唯 諾諾,只要你的內心坦蕩,□□□□,又何必患得患失呢?」□□□□內應填入的 成語,下列順序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不忮不求/色厲內荏/俯首帖耳/皮裡陽秋
(B)皮裡陽秋/色厲內荏/俯首帖耳/不忮不求
(C)不忮不求/俯首帖耳/色厲內荏/皮裡陽秋
(D)皮裡陽秋/俯首帖耳/色厲內荏/不忮不求


15(B).

5. 以下何人非以戲劇創作見長:
(A) 關漢卿
(B) 王 維
(C)孔尚任
(D)曹禺


16(A).

2.林燿德〈在都市的靚容裡〉:「都市出生的人是沒有故鄉的,他們從生到死,都像 乘坐一列永不停歇的快車,永遠地進站、出站,遺忘了起點,也不存在著終點。」與 文中所描述的都市生活,最吻合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匆匆忙忙,無根無蒂
(B)汲汲營營,唯利是圖
(C)恍恍惚惚,不知所終
(D)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17(A).

6.吳錫麟〈書信一則〉:「得手書,知天上石麟,已如彩雲一片,飛墜君家矣。想接武 而起者,尚未有艾,肯堂肯構,不患無人,特患弄璋書,笑破阿翁口耳。尊作謹依韻 奉和。它日返里,顧乃郎頭角崢嶸,尚須償我湯餅債也。堂上二老人想益康健,含飴 弄孫,樂何如之!郵便奉賀,望恕草草。」這封書信主旨是屬於下列哪一選項?
(A)慶賀朋友生子
(B)問候友人雙親
(C)祝賀友人新居落成
(D)恭賀朋友事業有成


18(D).

48. 下列各組禮金的用語,何者配對是正確的?
(A) 巹儀—喪禮
(B) 賻儀—婚禮
(C) 潤儀—送行
(D) 桃儀—祝壽


19(B).

23.下列詩詞,何者最能表露出慈悲心腸?
(A)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B)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C)薄命生遭風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憐
(D)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20(C).

63.「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得罪老闆,他炒你魷魚;你得罪了朋友,他記恨在心;你得罪了情人,他拂袖而去。只有可憐的父母,你把他的心傷到滴血,他還是忠誠不二地愛顧你,做你終身的守護神。」下列哪個成語可以表達此段文章的旨意?
(A)風木之思
(B)孺慕情深
(C)舐犢情深
(D)鶼鰈情深


21(B).

93.下列哪一副對聯適用於水果行?
(A)亙古皆憑農立國,生民咸以食為天
(B)沉李浮瓜添雅興,望梅剝棗佐清談
(C)莫訝乾坤為逆旅,且邀風月作良朋
(D)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22(C).

19.「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見一飛羽,識風之所向。」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哪個成語最接近?
(A)一得之見
(B)一語中的
(C)一葉知秋
(D)一鱗半爪


23(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我之遇見「窺夢人」,起始就弄不清究竟是真實或幻夢。 「搭著我的肩膀,閉上眼睛,我帶你到幾個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他說。隨著 窺夢人,我侵入了幾個生命的留白,看到了平常眼睛所看不到的景象。後來才知道我們 進入了某人的夢境,窺視了連他最親暱的人都無以察知的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口黑箱,即使藏得再隱密,窺夢人仍可以輕易進入你心中, 翻找出那口黑箱。好幾次我請窺夢人教我這個能力,他只是笑笑的重複兩句誰都聽不懂 的話:「每個生命都是一口黑箱,而且必須是一口黑箱。」 
        這是窺夢人告訴我的故事:「昔者,有『狐疑』之國,王忌其弟謀反而苦無稽焉。 某日,一士自西方來,自謂能窺人之夢,以伺心機。王遣之偵察其弟,果得叛變之夢, 因以為據而殺之。復疑其弟魂魄為亂,懼而不能自解,終癲狂而死。」他笑著問我說: 「夢與非夢,怎麼分辨?」
       「每個生命都是一口黑箱,而且必須是一口黑箱。」這句話我開始也同樣聽不懂, 在經歷幾個朋友的生命如黑箱被揭開蓋子而抑鬱終生,甚至窺夢人也在娶了妻子之後, 窺探自己妻子的夢境後發瘋,我才如禪修之頓悟。對任何生命而言,「幽暗」都是一種 「必要」,被曝曬在陽光下而裡外透明的生命,都將在他人炯然的注視中枯萎。(改寫自 顏崑陽〈窺夢人〉)

【題組】22.窺夢人所說故事中,將該國家的名稱取為「狐疑」之國的用意是什麼?
(A)暗示國王個性
(B)守護神的由來
(C)標示故事出處
(D)表達作者感嘆


24(D).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年輕人紛紛收拾行囊返鄉,從北方一路往南。曾幾何時,繁華的大都會再也無法 乘載著理想升空,只能化作夢幻泡影,他們最終撿起理想的碎片,想著回到家鄉, 再一塊塊拼湊起曾經的夢。南歸的遊子,宛如古時貶謫文人,他們旅途有著相同的方向, 同樣曾心居魏闕、胸懷抱負,最終卻緊握著願與不願的心情走向南方。 
      許多人都說,國文課本只是記錄敗者的名冊,卻不知歷史上文人遭貶並不是什麼 新鮮事。成敗如浪潮起落,他們皆是風口浪尖的弄潮兒,行走官場如履薄冰,無論因罪 下放或是黨爭失利,貶謫二字與流芳百世早已焦孟不離。
      文人遭貶後,有的依然心繫百姓,有的寄情山水,泰半牢騷則躲入詩文。如宋代因 黨爭遭貶斥的秦觀,滿腹辛酸化做〈千秋歲〉中的一句:「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同樣遇黨爭被貶黃州的蘇軾,在〈寒食帖〉中:「今年又 苦雨,兩月秋蕭瑟」道盡人生苦楚。諷刺的是,當他離朝廷越來越遠,卻越是透顯本真, 每拔去官場的標籤,身份的轉變都是一次自我認同。儘管遭逢變故,蘇軾依然能在詩句 中盡顯其「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通透。 
    遊子卸下一身繁華,選擇南返家鄉,也許是鄉愁,讓故里成了夢想的寄託;對家的 依戀,也賦予他們一切從頭的勇氣。蘇軾遭貶黃州多年後,因故流放到蠻荒的嶺南之地 時,憶起與友人的對話:「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題組】25.下列何者為蘇軾所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含義?
(A)惘然若失
(B)近鄉情怯
(C)歸心如箭
(D)境隨心轉


25(D).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11~13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種種說法。其中最為可信的是,自先秦時代,人們就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傳說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 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曆書《夏小正》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因此,在此不祥之日宜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 酒以避疫,顯然這一天的活動並不是因屈原之死而開始的。人們還避「端 五」忌諱,稱之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也是後世演化而成。至於賽龍舟、祭屈原,更顯然是後人的以訛傳訛,相沿成俗,不過也可見老百姓對忠 貞之士的彌篤感情。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屈原是在遭受一連串的打擊與刺激之後,對世界、對周圍一切乃至對人生都變得麻木與絕望,感覺無力回天,在極度壓抑、鬱悶的情況下,又缺乏合適的宣洩管道與合宜的心理輔導,於是選擇走上自我了卻的不歸路,並非是想證明或表白什麼,也不是打算向楚王「屍諫」,他極有可能患上了一種自古就有的疾病—「鬱症」,即今人所說的 「憂鬱症」。 
       憂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 境障礙的主要類型。病患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傷痛欲絕、自卑抑鬱,到悲觀厭世,而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的木僵(stupor)狀態;部分病例會有明顯的焦慮和反覆思考沒有目的的事情、大腦持續處於緊張的精神運動性激越;嚴重者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病情每次發作持續至少兩週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會反覆發作。 (節錄自譚健鍬《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汩羅何處招憂魂》)

【題組】11.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上述文章,說明正確的是?
(A)老百姓對忠貞之士感情甚篤,因此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死,而有端午節
(B)中國古人習慣於每年五月乘坐小舟遊湖消除暑氣,故有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
(C)農曆以天干紀年,「五月」又稱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稱為午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因為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湖自盡,因此人民 以賽龍舟,包粽子等方式在這一天紀念他
(D)自古傳說「五月」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因此百姓習慣以插菖蒲、熏艾葉消除毒氣、避免傳染病。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201~225)-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