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100
(1 分5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276~3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6.下列選項中的文句,有三個是以「先因後果」的方式組織起來的,有一個是以「先果後因」的方式組織起來的,請選出以「先果後因」方式組織文句的選項。
(A)魯鎮上的豆腐店,有「豆腐西施」在掌櫃,生意特別好
(B)他驕傲自滿,許多事情都做不好
(C)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獎懲制度
(D)學校已經放假了,校園裡很寧靜


2(C).

25.寫作時,上下兩句句義一正一反,往住有相對成趣的效果。下列各例,何者即採用此種方法?
(A)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B)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C)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D)他離不開這個家庭,這個家庭也離不開他


3(A).

11.下列選項皆有「桃李」一詞,哪一選項之「桃李」為門生之意?
(A)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論大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C)年皆可十七八許,色豔「桃李」,質勝瓊瑤。(《南史‧鄧郁傳》)
(D)洛陽佳麗本神仙,冰雪容顏「桃李」年。(武元衡〈代佳人贈張郎中〉)


4(B).

下列空格中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鳥類為:(甲) 樂○○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乙) 燕雀豈知○○志,鳳凰終惜羽毛傷 (丙) 等是有家歸未得,○○休向耳邊啼
(A)鷗鷺 / 蒼鷹 / 鷓鴣
(B)鴛鴦 / 鴻鵠 / 杜鵑
(C)鴛鴦 / 蒼鷹 / 杜鵑
(D)鷗鷺 / 鴻鵠 / 鷓鴣。


5(B).

「四處碰壁」與「八面玲瓏」的關係,等同於「撲朔迷離」和下面哪一個選項的關係?
(A)披星戴月
(B)水落石出
(C)盤根錯節
(D)瓜田李下


6(A).

「倒反」指的是言意相反的修辭,下列哪一選項未運用「倒反」修辭?
(A)老王說:這場雨,簡直下了快一整個世紀了
(B)老李說:一個月居然被小偷光顧二次,我實在是太幸運了
(C)老陳說:我當初就是太聰明了,所以現在才會敗得這麼慘
(D)老師說: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可以考不及格,你們還真是有一套


7(C).

2.「唐突」屬於雙聲聯綿詞,下列亦為雙聲聯綿詞的是哪一選項?
(A)抬腿
(B)打斷
(C)慷慨
(D)冰棒


8(C).

16.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擬月為人,下列修辭法與之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我道歉一番,聳聳肩作鷺鷥笑。(梁實秋《雅舍小品》)
(B)時光增長了年歲,卻減削了記憶。(芳子《夕陽山外山》)
(C)粉紅的海棠,含著幸福的微笑。(謝冰瑩《愛晚亭.秋戀》)
(D)十九歲是一個美妙的音符,迸奏出的是生命最美妙的聲音。(孟浪《金色的十九歲》)


9(C).

5.下列哪個匾額最適合送給老師?
(A)樂善好施
(B)杏林春暖
(C)春風化雨
(D)冠蓋盈門


10(B).

5. 「須」與「需」是兩個意義不盡相同的同音字,一般人在使用時經常混淆。 下列語詞「須」、「需」二字使用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
(A)供「須」失調
(B)不時之「需」
(C)急「須」徵才
(D)生活「需」知


11(C).

21.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 曲中論。」詩歌中所指稱的對象是下列哪一選項?
(A)楊貴妃
(B)趙飛燕
(C)王昭君
(D)蔡文姬


12(D).

21.〈南柯子〉:「空挂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繫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所詠的主題是 下列哪一選項?
(A)風箏
(B)珠簾
(C)落梅
(D)柳絮


13(D).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我們習慣了從我們的高度看世界,卻極少抬起頭來,注意到樹梢附近,那些僅僅三、四公分的華麗寶石。……人可以將蝶視為作物、獵物、研究物,人也可以將蝶當作朋友、愛侶、或陌生人,人也可以以觀賞的姿態,將蝶看作玩賞物。這些角色時常混雜,有時 甚且共存而矛盾,因此充滿辯證。我結識蝴蝶時,蝴蝶並不知道我的機心,不知道我將以什麼角度、什麼手段去接近他們。這個選擇權在我們,在所有嘗試去接近自然生命的 朋友們身上。(吳明益《迷蝶誌.自序》)

【題組】29. 「注意到樹梢附近,那些僅僅三、四公分的華麗寶石。」文中以華麗寶石為喻,其 喻解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選項?
(A)重視蝴蝶的經濟價值
(B)了解蝴蝶的生長環境
(C)凸顯蝴蝶的陪襯效果
(D)讚美蝴蝶的美麗形象


14(D).

17.主語是句子的主體,作為被說明的對象,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為例,「蠟燭」一詞即為句中 的主語。下列詩句「」中的語詞,何者也是主語?
(A) 「移舟」泊煙渚,曰暮客愁新
(B)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D)「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15(B).

14.君子之交/往來無白丁/昏天暗地/飲水思源,以上詞語可以和臺灣地名相配對, 依照順序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淡水/學甲/基隆/嘉義
(B)淡水/士林/烏日/知本
(C)志學/學甲/烏日/知本
(D)志學/士林/基隆/嘉義


16(D).

18.蔡珠兒〈南方絳雪〉:「從小吃出的『荔枝癮』卻已深重難戒,每年仲夏荔枝上市就 開始發作,捨飯就果,每天大啖好幾斤,直吃到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人家說什麼荔枝 吃多了火氣大,我一概充耳不聞。有次一口氣吃掉三斤荔枝後,真的鼻血直湧,可是 隔了一天我忍不住又去買,心想:豁出去啦,這麼美味的東西,冒著生命的危險 都值得,流點鼻血算什麼?」有關這段文字的風格,敘述最貼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奇詭荒謬
(B)優雅跌宕
(C)樸實自然
(D)俏皮豪爽


17(A).

8. 「世界是一本書。每個人就是其中的文字,每一個國家是裝訂線,時代就是書頁。」(德國羅高格言詩)這段話的意思與下列何者的說明最相近?
(A)每個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人都在創造人類的文明,寫成一本豐富的人文之書
(B)世界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每個不同國家、不同時付的人們都在其中自在的生活
(C)世界這本大書的內容博雜,縱貫古今,不是一個人窮盡一生可以領略其內涵的
(D)為了拓展我們的視野,我們要積極地去探索世界這本大書,認識不同國籍的人


18(D).

1. 最強調「非攻」是「九流十家」中的:
(A)法家
(B)名家
(C)儒家
(D)墨家


19(A).

39-4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39-40 題。 一道海鮮料理「胡椒煮淡菜」,做法非常簡單,但是成品美味至極。捲起袖 子,我們來做菜!先把淡菜洗乾淨,除了把貝殼上的黏著物刷乾淨,也要把開合 縫中夾著的雜草拔除。在深鍋子裡加一點橄欖油,用小火爆香大蒜。聞到大蒜的 香氣後,把淡菜倒進鍋子,蓋上鍋蓋,順便把火轉大。幾分鐘後,淡菜在鍋子裡 全部開口笑。這時候,請熄火,然後撒進大量的黑胡椒來調味。煮淡菜其實不用 加鹽,因為淡菜的汁,已經有飽滿的海味,又香又鹹。這時只要加上胡椒就很好 吃了!起鍋前,撒一點切碎的洋香菜,再淋些橄欖油。白酒,請省下,奶油也大 可不必,因為淡菜和胡椒非常合拍,完全不用多餘的調味。「胡椒煮淡菜」很配 烤得香香酥酥的麵包:麵包可以用來吸淡菜的湯汁,配上冰涼的白酒,人生最美 好,莫過如此。(節選自楊馥如/胡椒,和那些個性熱烈的男人們)
【題組】40.有關烹煮淡菜的步驟,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 等到淡菜在鍋子裡全部開口笑的時候,就要趕緊熄火。
(B) 烹煮淡菜時,只有在下鍋的時候,才需要使用橄欖油。
(C) 塗上奶油、烤得香香酥酥的麵包可以用來吸淡菜的湯汁。
(D) 淡菜起鍋前,撒一點切碎的洋香菜,再淋些白酒,就是一道美味的料理 了!


20(D).

14.「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句中的「也」字是表示肯定的語氣詞。下列各句中的「也」,何者與此相同?
(A)此言何謂「也」
(B)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C)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D)蓋一癩蛤蟆「也」


21(C).

15.下列選項,何者前後句的承接具有因果關係?
(A)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B)從熟悉的故鄉出走,走過長長的荒蕪的沙漠
(C)看見你為我停下的身影,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
(D)洶湧的黑潮把長堤沖潰,點滴的流泉把磐石滴穿


22(C).

3.王溢嘉〈混沌中的蝴蝶〉提到:「我們所踏出的一步,不管多麼細小,我們的命運、 社會的命運,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都有可能因這一步而峰迴路轉,產生迥然不同的 結果。」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敘述最符合本段意旨?
(A)一江明月一江秋
(B)一葉落盡天下秋
(C)一波才動萬波隨
(D)一石驚破水中天


23(D).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老師,您真的把我罵醒了。 
      當您問我:「為什麼要作弊?」東窗事發的窘迫,讓我瞬間開啟防衛機制, 直言抗辯,拒不承認。您輕柔告誡:「誠信是做人處事的根基,或許你認為 偷瞄一下答案應該不會被發現,然而,僥倖的心態猶如黑洞,一旦掉落, 恐將愈陷愈深,不要為了分數背棄自己的誠信。」我,依舊矢口否認。然後, 您舉證歷歷,嚴厲質問:「到底有沒有作弊?」 
     我再也找不到藉口蒙蔽自己,欺瞞您,我承認在考試時,頭腦裡就像被 打了馬賽克一樣,我的理智線斷裂,偷瞄了同學的考卷,修改了答案。 我問您:「還能補救嗎?」您說:「作弊就是零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其實,我當時想的不是分數,只是想做點什麼彌補我的過錯。您說:「好好 檢討自己的內心,看你反省的態度,再決定是否要依校規懲處。」 
      我明白這是改過自新的開始,我會牢記您的教誨。不奢求原諒,只想 以此書為證,重新開始,踏實學習,做一個誠實的人。 
                                                                              學生小新敬上
                                                                                2022.06.04

【題組】4.本文屬於下列哪一種應用文書?(2 分)
(A)便簽
(B)日記
(C)致謝函
(D)悔過書


24(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你曾聽過海昏侯墓嗎?史書記載,墓主人劉賀原是西漢昌邑王,曾登帝位 27 天,因穢亂朝堂而被大將軍霍光廢貶為庶人,史稱為漢廢帝。待霍光去世,霍家遭新皇帝滿門抄斬後,劉賀再受封為海昏侯。海昏二字雖為縣名,但有人認為多少讓人感受到新皇帝對於劉賀的惡意。
       這位皇帝何以被罷廢?史書透露出一點線索。《漢書》中講述,某次劉賀忽然見到身旁出現穿著衣服的妖怪,驚愕下急忙尋求協助,他的臣子郎中令龔遂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主因在於劉賀無法遠離小人,而對他諫言:「去之則存,不去則亡矣。」但可惜的是,劉賀卻依然故我。儘管不是最佳人選,但霍光卻依然支持他繼位,只是沒想到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霍光卻因劉賀性格問題,而罷廢這位親手扶植的皇帝,同時將他兩百位從臣問斬。
       但也有學者試圖從出土文物中尋找證據為劉賀平反。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屏繪有孔聖像的鏡匣,上頭有漆文二十行字,被稱為〈衣鏡賦〉,首兩句寫著:「新就衣鏡兮佳以明,質直見請兮政以方。」專家認為,從賦中可以得知這屏衣鏡也有「照心」的用途。這是由於古時之銅鏡皆稱「鑑」,學者指出:「古人以水為監,即以盆盛水而照容,這種水盆即為監,以銅為之則為鑑。」這表示銅鏡除了用來正衣冠,還可砥礪自身德行。除此,宋代蘇軾也曾為劉賀下過評斷,他在〈霍光疏昌邑王之罪〉中如此描述:「以吾觀之,其中從官,必有謀光者,光知之,故立、廢賀,非專以淫亂故也。」由此可知,蘇軾認為劉賀遭貶或許無關乎其性格問題。
       儘管史書中談及劉賀生平時,多指謫其言行,但撥開歷史的迷霧後,你會發現事實可能不盡如史書所載。同樣的,當我們想要去評斷他人時,是否僅能依靠旁人的隻字片語就下定論呢?今猶如此,更何況是一位被史書形塑後的失位皇帝。

【題組】22.龔遂所言:「去之則存,不去則亡矣。」所指為何事?
(A)規勸劉賀應當遠離佞臣
(B)諷諫劉賀性格應當收斂
(C)建議劉賀嘗試驅逐妖怪
(D)勸導劉賀接受上天旨意


25(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我果戰士有勇,大將有謀,成算在胸,地利足恃,猶不如誘之登岸而設伏殲之。不然, 汪洋海上以數百人操一舟,東馳西突,以角逐於勝負不可知之地,我即無恙,而彼之所挾者小,我之所勞者大,設防設守,形勢不亦懣乎!然誘之上岸,非有成算,則斷不可。蓋敵一登陸,民心易動,軍心易震,非宿將強兵不能得手也。生,臺人也,為臺灣計,臺北可誘之近岸,臺南則不可。蓋臺北港道深通而有屏蔽,彼之駐輪甚便;若登岸,則反失所恃。臺南則港門雖深,彼之駐輪甚便,四圍無山,港中非可駐輪;彼不登岸,不能久居也。 若臺中諸港,沙線淺灘,難駛鐵船。然澎湖不守,則敵人得之,安穩收泊。有時展輪四掠, 有時載小艇窺闖,臺中難防,臺南、北亦可慮。(洪繻〈籌海議〉)

【題組】11.關於上文對清末臺灣攻守情勢的分析,敘述最適當的是:
(A)由海戰與陸戰兩方面揭示敵我利弊
(B)因船艦操作耗人力而主張放棄海戰
(C)從軍民齊心的優勢判斷可無懼陸戰
(D)基於後勤準備已充足而可誘敵深入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276~300)-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