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點萬點,不如名師指點
92
(3 分5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學難度:(1276~13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3.行政管理有所謂「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其中內容?
(A)機關年代愈久遠,則人員素質愈低
(B)機關採用「委員會」形態的組織愈多,則效率愈低
(C)機關建築外觀愈是新穎,則行政效率便愈能提高
(D)開會時間愈長,則所處理的議題就愈不重要


2(B).

65.人員一切依規定辦公、循例行事,自己毫無主見、缺乏主動精神,這是因為下列那一種現 象所引起的組織病態?
(A)首長控制幅度過大
(B)機關的法規森嚴
(C)機關首長喜歡增加用人
(D)機關採用「委員會」的組織過多


3(C).

18 以下何者是依據服務對象分部化而產生的行政組織?
(A)教育部
(B)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C)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D)中央健康保險局


4(B).

70 在政府再造運動中,強調透過何種機制使行政人員更有彈性揮灑空間?
(A)複決
(B)授能
(C)社會互動
(D)黨派調適


5(C).有疑問

74 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是從下列那個理論概念引申而來?
(A)韋伯(M. Weber)的官僚理論(bureaucracy theory)
(B)賽蒙(H. A. Simon)的滿意決策理論(satisfaction decision theory)
(C)巴納德(C. I. Barnard)的貢獻與滿足均衡理論(equilibrium of contribution and satisfaction)
(D)麥克葛瑞格(McGregor)的X 與Y 理論


6(D).

14 下列那一項財政收入最符合「受益者付費」的原則?
(A)賦稅收入
(B)公債收入
(C)捐獻及贈與收入
(D)規費收入


7(B).

提出 X 理論與 Y 理論的學者是:
(A)馬斯婁(A. Maslow)
(B)麥克葛瑞格(D. McGregor)
(C)巴納德(C. Barnard)
(D)阿德福(C. Alderfer)


8(A).

17.行政學興起之初最重視的觀念是:
(A)效率觀念
(B)效能觀念
(C)公平觀念
(D)民主觀念


9(D).

我國目前之人事分類制度有何特色:
(A)各職等間之升等晉陞,一律採用升等考試
(B)廢除簡薦委官等的分類方式,改採十四職等的分類制度
(C)廢除職位分類制的俸表和俸點,悉依年資和績效敘薪
(D)採用官職等並立的制度


10(A).

爭功諉過是組織中常見的現象,其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權責不清
(B) 工作不力
(C) 目標模糊
(D) 協調不良


11(A).有疑問

35.下列關於行政學研究的敘述何者是最可以接受的:
(A)曾有論者認為政治與行政必須二分
(B)系統理論的出現強調管理首重改變行為動機
(C)馬斯婁認為 [ 行政諺語 ]說法是難以成立的
(D)賽門是比較行政研究的重要提倡者


12(D).

61下列何者是學者丹哈特氏二人(R.B.Denhardt & J. V.Denhardt)所強調之新公共服 務的精神?
(A)公務員是公共利益唯一的仲裁者;
(B)領航比服務重要;
(C)強調生產力勝於人性價值;
(D)強調公民精神更勝於企業精神。


13(C).

在管理格道理論中,「偏重注意人群關係的需要,導致舒適友善的工作氣氛」,為下列何種組織型態的重要特徵?
(A)理想型
(B)管理型
(C)懷柔型
(D)無為型


14(C).

6 根據何茲柏格(F. Herzberg)的調查研究,能夠防止員工不滿意的管理因素,可以稱之為:
(A)激勵因素
(B)社會因素
(C)保健因素
(D)保全因素


15(C).

16 日裔美籍學者大內(William Ouchi)提出「Z理論的文化」(Theory Z culture),下列何者並非此種文化下,組織所具有的特徵?
(A)對團體的決定,人人負責
(B)參與的及共識的決策
(C)快速的升遷率
(D)長期僱用


16(D).
X


49 一般來說機關組織的人事激勵制度的設計,對基層人員強調薪酬獎賞,對中高層人員則強調升遷發展,這種設計的假定為何?
(A)基層人員較重視心理需求的滿足,中高層人員較重視安全需求的滿足
(B)基層人員較重視社會需求的滿足,中高層人員較重視生理需求的滿足
(C)基層人員較重視生理與安全需求的滿足,中高層人員較重視心理需求的滿足
(D)基層人員與中高層人員在生理、安全、社會、心理需求滿足各方面,並無二致


17(D).

19 公部門經常援引私部門的管理方式,以提升其效率,但效果不彰。在此前提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管理者忽略公部門與私部門本質的差異性
(B)公部門的手段目標關係複雜
(C)公部門組織文化保守,抗拒變革
(D)對公共利益的著眼點不同,公部門注重微觀,私部門強調宏觀


18(B).

24 老王為某環境保護局的公務人員,以解決環保問題的專業人士自居,希望能運用專業知能掌控環境,並對於所屬 的專業領域非常自豪,也加入該領域的專業組織。老王較符合學者哈蒙(M. Harmon)所描述的那一種類型之公 共行政人員?
(A)理性型
(B)專技型
(C)回應型
(D)務實型


19(C).

31 下列對於公部門引進策略管理的評論,何者錯誤?
(A)對若干政府機關而言,設定目標有其特殊困難
(B)行政機關的使命與願景,可能與立法機關的監督與輿論有所衝突
(C)由於民選首長有固定任期,策略規劃的時間軸相較於私部門更容易設定
(D)拘泥於策略管理的形式反而可能扼殺創新


20(A).

25 政府機關經常採取委員會型態來協助制訂政策,但有時這種集體決策模式造成效率低落。這種行政現象在學理上 稱為:
(A)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
(B)墨菲定律(Murphy’s Law)
(C)彼得定律(Peter’s Principle)
(D)邁爾斯定律(Miles’ Law)


21(A).

22 在實務上,一項公共政策究竟能否實現公共利益總是難以判斷。學者全鍾燮(Jong S. Jun)建議公共利益可以用 八種判準加以衡量,下列那一組不在他所提出的判準之列?
(A)政黨衡平、全球視野
(B)輿論民意、充分開放
(C)民主程序、專業知識
(D)公民權利、倫理和道德標準


22(B).
X


16 下列代表「組織名稱」及「組織型態」之組合,何者完全正確?
(A)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附屬機關
(B)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內部單位
(C)公平交易委員會/獨立機關
(D)內政部民政司/行政機構


23(D).

7 相較於傳統公共行政與新公共管理的觀點,新公共服務強調公務人員應該對誰回應?
(A)民選首長
(B)政務領導
(C)顧客
(D)公民


24(B).

23 關於公共建設採用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之敘述,下列何者 錯誤?
(A)興建完成後由民間負責營運
(B)政府負責籌措全部興建資金
(C)政府授予民間夥伴一定期限之營運特許權
(D)公共建設產權及經營權最終移轉給政府


25(C).

19 有關代表性官僚(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最錯誤?
(A)是「新公共行政時期」的觀點
(B)代表性官僚隱含著對社會公平的追求
(C)行政人員改由選舉產生
(D)意指公共行政也開始注意民主化的重要性


快捷工具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學難度:(1276~1300)-阿摩線上測驗

大笑一聲地動山搖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