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12
(1 分2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教育社位學#297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X


下列教育政策的執行產生問題,何者均可歸因於未審慎評估「少子化現象」的影響?
(A)廣設高中及大學、開放多元師資培育
(B)開放多元師資培育、高中職社區化
(C)推動國教九年一貫課程、高中職社區化
(D)廣設高中及大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2( ).
X


實驗主義的教育目的是
(A)自我實現
(B)適應社會與自然
(C)無固定目的
(D)培養理性。


3( ).
X


.從我國現行<師資培育法>的內涵來看,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的工作,最符合哪一項專業特徵?
(A)相當的獨立自主性
(B)專門的知識與技能
(C)服務重於報酬的觀念
(D)不斷的在職進修


4(D).

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所受到的主要批評為何?
(A)難以解釋認知結構中量的改變
(B)低估青少年期的形式運思能力
(C)將認知發展階段的順序倒置
(D)低估兒童期的認知思維能力


5( ).
X


依美國<憲法>精神,該國的教育權歸屬於
(A)州政府
(B)聯邦政府
(C)聯邦及州政府
(D)郡(縣)政府


6( ).
X


依<教師法>的精神,教師的退休金是由學校與教師共同撥繳費用所建立的基金來支付,如果各級公立學校教師的退休金支付出現問題時,應由下列何者來負擔最後支付保證責任?
(A)政府
(B)學校
(C)教師會
(D)學校與教師


7( ).
X


懿芬是一位學校教師,她認為教育是一種文化陶冶的活動,所以將四書五經作為課程的教材,主張教育的作用在於保存文化、傳遞文化和創造文化,這種教育觀念來自下列哪一位學者?
(A)杜威(J. Dewey)
(B)涂爾幹(E. Durhkeim)
(C)皮德斯(R. S. Peters)
(D)斯普朗格(E. Spranger)


8( ).
X


教育中的唯實主義(realism,或譯為實在論)由來已久,下列的教育主張或措施中,何者最為接近唯實主義的精神?
(A)閱讀經典
(B)形式訓練
(C)尊重人的主體性
(D)教育科學運動


9(C).

從「機會」而非「條件」或「結果」的均等而言,下列何者是評估教育機會均等的最適當指標?
(A)在學率
(B)升學率
(C)就學率
(D)輟學率


10(B).

英國學者哈格雷斯夫(D. Hargreaves)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所做的研究發現:教師會受到同儕非正式團體規範之約束,下列何者是其中的一項規範?
(A)關懷學生
(B)教室自主
(C)服從上級領導
(D)增進親師關係


11( ).
X


在動機的期望理論中,下列哪一種組合的動機會最強?
(A)簡單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很高
(B)困難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很高
(C)簡單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適中
(D)難度適中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很高


12(B).

小凱不管有無考試,都很喜歡讀書,他是為求知而讀書,此乃屬於何種類型的動機?
(A)情境動機
(B)性格動機
(C)生理性動機
(D)社會性動機


13(B).

依我國九十三年修正的<原住民族教育法>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原住民中小學教師聘用無任何優待規定
(B)在中央層級的民族教育審議委員會中,具原住民身分者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C)原住民中小學須辦理學生寄宿時,其住宿及伙食費用,由地方政府編列預算全額補助
(D)原住民族教育預算之比例不得少於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預算總額之百分之一


14( ).
X


有關道德哲學的派別及其教育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主外派認為道德的權威,自內而生,如理性的命令
(B)主內派主張判斷行為的最後標準,乃是行為所生的快樂或痛苦
(C)主內派主張服從規律與履行義務即是善,除此而外便無所謂善
(D)主外派認為唯有意志,全憑當事者自己決定,才是道德價值的所在


15( ).
X


一個抱持理性主義想法的教育者,最不可能接受下列哪一項陳述?
(A)數學知識在各學科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
(B)反覆「刺激-反應」的歷程是十分理想的教學方式
(C)在教學活動中,對普遍觀念的掌握要比對個別事物的觀察來得重要
(D)語言也可以是先於經驗而存在於人心中的架構,人的語言能力的形成,是從經驗引出先天的語言架構,展現為語言能力


16( ).
X


有關社會階層化的現象,下列何者不正確?
(A)以命定論為詮釋基礎
(B)社會階層可能透過教育而重組
(C)個人可藉能力及努力改變其社會地位
(D)家庭社經背景非預測學業成就的直接因素


17( ).
X


有國小五年級學生家長建議老師在課堂中加強道德議題的教學,將學生道德發展提升至「後習俗道德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假如你是該老師,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應該怎麼對家長說明才正確?
(A)學生上了國中,才能達到「後習俗道德期」
(B)五年級學生很難達到「後習俗道德期」的水準
(C)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宜遵循自律而後他律的原則
(D)研究顯示,大部分學生在五年級已進入「後習俗道德期」


18( ).
X


在歸因理論中,「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學生,失敗時通常會作何種歸因?
(A)穩定可控制因素
(B)穩定不可控制因素
(C)不穩定可控制因素
(D)不穩定不可控制因素


19( ).
X


為解決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公共教育的觀念逐漸走向「受教權的實質保障」,其理念發展是在下列哪一個時期?
(A)古代公共教育時期
(B)中世紀公共教育時期
(C)近代公共教育時期
(D)現代公共教育時期


20( ).
X


何者不是理性主義的理念?
(A)博雅學科
(B)啟發教學
(C)追求崇高普遍的真理
(D)教育無固定目的。


21( ).
X


.存在主義的教育目的是
(A)追求崇高普遍的真理
(B)教育無固定目的
(C)追求自我實現
(D)適應社會。


22( ).
X


下列何者不是教育與哲學之關係?
(A)哲學方法需要教學的指導
(B)教育的目的需要哲學的指引
(C)訓導方法需要哲學的依據
(D)課程與教材的價值需要哲學的批判。


23( ).
X


理性主義的教學方法是
(A)感官實物教學
(B)做中學
(C)啟發教學
(D)以學生為中心


24( ).
X


實驗主義的教育目的是
(A)自我實現
(B)適應社會與自然
(C)無固定目的
(D)培養理性。


25( ).
X


經驗主義的教育方法是
(A)教學做合一
(B)做中學
(C)啟發教學
(D)感官實物教學。


26( ).
X


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為
(A)直觀法
(B)辯證法
(C)產婆法
(D)批判法。


27( ).
X


.心理分析學派又稱為
(A)認知論
(B)行為論
(C)場地論
(D)精神分析論。


28( ).
X


下列何者不是行為學派的代表人物?(A)班都拉(Bandura)(B)巴夫洛夫(I.P.Pavlov)(C)佛洛伊德(S.Freud)(D)斯肯納(B.F.Skinner)。

29( ).
X


組織管理的控制幅度以多少人為限?
(A)八至十二人
(B)五至十一人
(C)六至十四人
(D)七至十五人。


30( ).
X


下列何者不是衝突理論的特徵?
(A)強制
(B)變遷
(C)共識
(D)對立與衝突。


31( ).
X


依據教師法規定,下列何者是教師的權力亦是教師的義務?
(A)參加教師會
(B)進修
(C)遵守聘約
(D)維護學生受教權。


32( ).
X


學校是社會中的一個
(A)次級團體
(B)利益團體
(C)支配團體
(D)壓力團體。


33( ).
X


下列何者不是國民中小學的九年一貫課程的七大學習領域?
(A)健康與體育
(B)綜合活動
(C)藝術與人文
(D)倫理與道德。


34( ).
X


當個體回憶舊經驗時,受到新經驗所生的干擾作用稱為
(A)順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混淆作用
(D)阻礙作用。


35( ).
X


在教學過程中所實施的較小教材範圍測驗,以提供師生學習的回饋,是何種評量?
(A)總結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
(C)診斷性評量
(D)安置性評量。


36( ).
X


編製的工具能真正測得所欲測量的特質或學習結果稱為
(A)測驗的信度
(B)測驗的效度
(C)測驗的鑑別度
(D)測驗的關聯度。


37( ).
X


行政管理學派之代表人物是
(A)梅由
(B)費堯
(C)泰勒
(D)巴納德。


38( ).
X


在消弱現象出現之後,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單獨呈現制約刺激,仍然會使個體再度引發制約反應,此種現象稱之為
(A)刺激類化
(B)刺激辨別
(C)高層制約
(D)自發恢復。


39( ).
X


.三種記憶類別中,又被稱為運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是何種記憶?
(A)感官記憶 
(B)短期記憶 
(C)長期記憶 
(D)情節記憶。


40( ).
X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學生興趣比較高的活動來促發他原本不感興趣的學習活動,此種現象稱之為:
(A)比例原則 
(B)興趣原則 
(C)實用原則 
(D)普瑞馬克原則。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教育社位學#2977-阿摩線上測驗

12430104 1243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