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100
(2 分21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551~5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8.下列引號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他敘述自己的不幸遭遇,說到傷心處不禁「口沫橫飛」
(B)不要激怒他!他生氣時「目眥盡裂」,非常可怕
(C)對於別人的幫助,要「睚眥必報」,不可過河拆橋
(D)一個人如果「目無全牛」,高傲自大,是很容易招致非議的


2(C).

12.(甲)期頤之年(乙)知命之年(丙)花甲之年(丁)古稀之年上列有關年齡的敘述,依照由大而小的排序,正確的選項是﹕
(A)丁丙甲乙
(B)丁丙乙甲
(C)甲丁丙乙
(D)甲丙丁乙


3(D).

12.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初無定質, 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横生。」□□□□中的形容詞是下列 哪一項?
(A)名山事業
(B)光怪陸離
(C)蒲柳之姿
(D)行雲流水


4(C).

16.中國語文在表達數量時,為了修辭、音韻、節奏等需要,使用拆數相乘的手法,如「五五 之喪」,指守二十五個月的喪期,意即三年之喪。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並非使用此種 數量表示法?
(A)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
(B)「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
(C)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D)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5(B).

22.《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此句意義為何?
(A)擔心人不知己
(B)擔心己不知人
(C)擔心人相知之難
(D)重在知人知己


6(B).

下列對各古文名篇的說明錯誤者為:
(A)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的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B)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機會,批判時人一味崇尚佛老
(C)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藉「始得」二字,表現作者初次尋得心靈寄託的喜悅感受
(D)顧炎武〈廉恥〉藉論「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寄寓作者對易代之際士人變節的感慨 。


7(A).

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前兩句敘慈母形象,後四句敘遊子心聲
(B)這是孟郊所作的五言古詩,歌頌偉大的母愛
(C)作者運用了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抽象的觀念和情感
(D)作者以寸草心喻子女細微的孝心,以三春暉象徵恩澤廣深的母愛


8(C).

22.我國自古以農立國,生活的週期與陰陽寒暑的季候運行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因此有了 「二十四節氣」的創立。下列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說明,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A)節氣的劃分,以月亮運行規律為依據
(B)二十四節氣,每年都會固定在同一天
(C)春分、秋分都是晝夜幾乎等長的節氣
(D)「驚蟄」指夏天氣溫升高,蟲蛇驚擾


9(A).

10. 「委婉語」通常是因為對於所談論的事物有所禁忌或避諱,故在字面上採取較隱諱的委婉表達方式。下列不屬於委婉表現的是哪一選項?
(A)懷孕—身懷六甲
(B)性愛—男女之事
(C)生病—玉體違和
(D)死亡—跨鶴仙鄉


10(D).

19.下列□內均應填入數目字。若按照「數目字由小至大」的次序排列,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甲、□步成詩 乙、□品中正 丙、駑馬□駕 丁、學富□車 戊、□神無主
(A)乙丙丁戊甲
(B)乙丁戊甲丙
(C)丙丁戊甲乙
(D)丁戊甲乙丙


11(A).

6.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 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勾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近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 彷熟歇。」(蘇軾〈記遊松風亭〉)文中所謂「若人悟此」,是要人領悟何種道理?
(A)隨遇而安,任真自得
(B)堅持到底,必有所成
(C)捨近求遠,徒勞無功
(D)勇往直前,不要懷疑


12(A).

10.凌性傑《有故事的人》:「真正高明的詩總是不清不楚,答案留給讀者自行詮釋。就 情感來追蹤,便說是詩人自傷青春愛戀消逝;就政治來索解,則說是影射大唐帝國 運勢衰落,終將一蹶不振。」以上內容所評賞的詩句,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選項?
(A)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C)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D)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13(B).

9.三個上聲字連讀時,會有變讀的現象,下列選項中,何者的變讀與其他選項不同? 
(A)取粉筆 
(B)五斗米 
(C)米老鼠 
(D)打草稿。


14(D).

18.下列笑話,運用的語言學原理是哪一選項? 一名男子暗戀女子很久了,只敢遠遠觀望。有一天,他跟女子在麵店巧遇,終於 鼓起勇氣來到她身邊問道:「小姐,妳叫什麼?」女子被突如其來的問話嚇了一跳, 慌張地回答說:「我……我叫牛肉麵!」
(A)諧音關係
(B)結構歧義
(C)詞類活用
(D)詞語多義


15(A).

14.「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求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句中的寓意和下列何者相同?
(A)每一個人都是一本巨冊,如果你懂得讀他(張寧)
(B)信心好比一粒種子,除非下種否則不會結果(羅伯.舒勒)
(C)「寬大」是好的,但寬大不得當卻反而有害(馬其唯利)
(D)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海倫.凱勒)


16(D).

16.陸游〈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此詞所詠之對象應是:
(A)蘭
(B)菊
(C)竹
(D)梅


17(D).

16.今日常用的俗諺或詞語,有些典故出自傳統小說或戲曲,如「劉姥姥進大觀園」 即源自《紅樓夢》,下列「 」中詞語出處說明,何者正確?
(A)老師遲不下課,害我肚子一直唱「空城計」:《封神演義》
(B)他「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在賽中奪得冠軍:《隋唐演義》
(C)陳太太經常扮演「紅娘」,也成就了許多姻緣:《金瓶梅》
(D)原來是吃了「人參果」,難怪他頓時意氣風發:《西遊記》


18(A).

30.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這段文句的意旨是
(A)君主當廣納賢才
(B)天下為公才是為政之道
(C)國君當體察民心向背
(D)治理天下首重修身之德。


19(D).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1~5題: 
戲劇「鎖麟囊」中富家千金薛湘靈出嫁之日,花轎在春秋亭避雨,亭中 另有一轎,轎中的人正在哭泣。此時,薛湘靈有一段唱詞: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梢。」

【題組】3.下列成語,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薛湘靈與另一位新娘的相遇?
(A)狹路相逢
(B)同病相憐
(C)兩情相悅
(D)萍水相逢。


20(C).

22.小玉和小如在討論應該用「連絡方式」或是「聯絡方式」,於是他們查了 一些資料,下列哪項說法錯誤?
(A)小玉:「連」有一個一個接續的意思,比如連接,「連絡」比較少 見。
(B)小如:「絡」有網子、繩索的意思,這裡有與人們維繫關係的意思。
(C)小玉:「連」也與古代「輦」字相關,表示車裡的人彼此關係密切。
(D)小如:聯,从耳从絲,表示耳連於頰,絲連不絕,「聯絡」較適合。


21(D).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你曾聽過海昏侯墓嗎?史書記載,墓主人劉賀原是西漢昌邑王,曾登帝位 27 天,因穢亂朝堂而被大將軍霍光廢貶為庶人,史稱為漢廢帝。待霍光去世,霍家遭新皇帝滿門抄斬後,劉賀再受封為海昏侯。海昏二字雖為縣名,但有人認為多少讓人感受到新皇帝對於劉賀的惡意。
       這位皇帝何以被罷廢?史書透露出一點線索。《漢書》中講述,某次劉賀忽然見到身旁出現穿著衣服的妖怪,驚愕下急忙尋求協助,他的臣子郎中令龔遂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主因在於劉賀無法遠離小人,而對他諫言:「去之則存,不去則亡矣。」但可惜的是,劉賀卻依然故我。儘管不是最佳人選,但霍光卻依然支持他繼位,只是沒想到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霍光卻因劉賀性格問題,而罷廢這位親手扶植的皇帝,同時將他兩百位從臣問斬。
       但也有學者試圖從出土文物中尋找證據為劉賀平反。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屏繪有孔聖像的鏡匣,上頭有漆文二十行字,被稱為〈衣鏡賦〉,首兩句寫著:「新就衣鏡兮佳以明,質直見請兮政以方。」專家認為,從賦中可以得知這屏衣鏡也有「照心」的用途。這是由於古時之銅鏡皆稱「鑑」,學者指出:「古人以水為監,即以盆盛水而照容,這種水盆即為監,以銅為之則為鑑。」這表示銅鏡除了用來正衣冠,還可砥礪自身德行。除此,宋代蘇軾也曾為劉賀下過評斷,他在〈霍光疏昌邑王之罪〉中如此描述:「以吾觀之,其中從官,必有謀光者,光知之,故立、廢賀,非專以淫亂故也。」由此可知,蘇軾認為劉賀遭貶或許無關乎其性格問題。
       儘管史書中談及劉賀生平時,多指謫其言行,但撥開歷史的迷霧後,你會發現事實可能不盡如史書所載。同樣的,當我們想要去評斷他人時,是否僅能依靠旁人的隻字片語就下定論呢?今猶如此,更何況是一位被史書形塑後的失位皇帝。

【題組】23.〈衣鏡賦〉首兩句所寫:「新就衣鏡兮佳以明,質直見請兮政以方。」請問這是在描述 衣鏡的何種特質?
(A)暗喻反映現實
(B)強調鏡面明淨
(C)敘述鏡匣直方
(D)存有警醒之意


22(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庖丁」認真專注,在肢解牛的動作中,使當時上層階級的文惠君震動了。文惠君如 果活在今天,大概是常常跑國家劇院國家音樂廳的「藝術愛好者」吧!某一天,他或許正 看完了「歌劇魅影」,或聽完了「柏林愛樂」的演奏,走回家去,正好經過庖丁正在解牛 的作坊,他沒有匆匆走過,他停了一下,仔細觀察「庖丁」的動作。他訝異極了!他發現 「庖丁」在肢解牛隻時,乾淨俐落,有極美好的動作,可以比美「〈桑林〉之舞」;肢解牛 隻時,也有極美的聲音,可以比美「〈咸池〉之樂」。用今天的話來說,文惠君竟然在屠宰 場感覺到了比國家劇院或音樂廳更美、也更動人心魂的舞蹈與音樂。
        因此,每次讀完〈庖丁解牛〉,我都會問自己,我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錢到劇院或音樂廳?
        如果我們不懂得在生活中感覺無所不在的美,三天兩頭跑劇院、音樂廳、畫廊,也只是鄙俗的附庸風雅吧!
       「庖丁解牛」驚醒了文惠君藝術的假相,返回到生活現實,尋找真正的美。
         庖丁其實是真正的藝術家,他告訴文惠君:剛開始到屠宰場,負責肢解牛的身體,他 是用砍的、割的,弄得一手血淋淋,的確不美。
        日復一日,經由一種專注,在工作中可以歷練出一種美。他告訴我們:牛的關節,看 起來盤根錯節,其實可以理出頭緒。因為專注,他逐漸看不見整隻牛,他只專心在局部的 骨節。他說:骨節與骨節之間,有空隙,手中的刀刃,薄到沒有厚度,因此「以無厚入有間,游刃有餘」。
       「游刃有餘」,我們今天還在用的成語,正是來自《莊子》的這段故事。
       「游刃有餘」是生命有了揮灑的自由,「游刃有餘」是自己的身體感覺到了空間的自由。
       「游刃有餘」是使自己從許多牽絆與束縛中解放出來,還原到純粹的自我。
       「游刃有餘」正是美的最純粹經驗。
 (節錄自 蔣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題組】1. 依據上文,關於文惠君在屠宰場所感受到的「美」,敘述最適當的是:
(A)肢解牛的動作美如樂音
(B)牛在被肢解時仍在舞動
(C)在生活現實中真正的美
(D)上流社會的藝術與優雅


23(D).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在從前,寫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體系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從描紅模子的橫平豎直,到寫墨卷的黑大圓光,中間不知有多大勤苦。記得小時候寫字,老師冷不防的從你腦後把你的毛筆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這證明你執筆不堅,是要受懲罰的。 這樣惡作劇還不夠,有的在筆管上套大銅錢,一個,兩個,乃至三四個,搖動筆管只覺頭重腳輕,這原理是和國術家腿上綁沙袋差不多,一旦解開重負便會身輕似燕極盡飛簷走壁之能事,如果練字的時候筆管上馱著好幾兩重的金屬,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當然會龍飛蛇舞,得心應手了。寫一寸徑的大字,也有人主張用懸腕法,甚至懸肘法,寫字如站 樁,挺起腰板,咬緊牙關,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這種姿態中寫出來的字,據說是能力透紙背。現代的人無需受這種折磨。「科舉」已經廢除了,只會寫幾個「行」「閱」「如擬」 「照辦」,便可為官。自來水筆代替了毛筆,橫行左行也可以應酬問世,寫字一道,漸漸的要變成「國粹」了。
       當作一種藝術看,中國書法是很獨特的。因為字是藝術,所以什麼「永字八法」之類的說數,其效用也就和「新詩作法」「小說作法」相差不多,繩墨當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關鍵在於個人。寫字最容易洩露一個人的個性,所謂「字如其人」大抵不誣。 如果每個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謹,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 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豬,其人必近於「五百斤油」。所以鄭板橋的字,就應 該是那樣的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氣概相稱,顏魯公的字就應該是那樣的端 莊凝重,才和他的臨難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間無絲毫勉強。
        在「文字國」裡,需要寫字的地方特別多,擘窠大字至蠅頭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寫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長,且常用錯了地方。譬如,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給當鋪醬園寫寫招牌,至不濟也可以給煤棧寫「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題詩,改寫春聯或「抬頭見喜」就合適得多。有的人寫字技術非常嫻熟,在茶壺蓋上寫「一片冰心」是可以勝任的,卻偏愛給人題跋字畫。中堂條幅對聯,其實是人 人都可以寫的,不過懸掛的地點應該有個分別,有的宜於掛在書齋客堂,有的宜於掛在飯 鋪理髮館,求其環境配合,氣味相投,如是而已。 (節錄自梁實秋〈寫字〉)

【題組】24.下列選項敘述內容與作者的意思不符的是:
(A)寫字最容易洩露一個人的個性
(B)鄭板橋的字是傾斜古怪的風格
(C)寫字用途要環境配合,氣味相投
(D)寫字不容易,所以才能成為國粹


24(C).

閱讀下文後,回答16-20題
周處生時或死後沒有多久,便有關於他的軼聞流傳。 
如孔約《志怪》云:「義興有邪足虎,溪渚長橋有蒼蛟,並大啖人,並郭西周, 時謂郡中三害。周即處也。」又如祖台之《志怪》所述:「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 蒼蛟吞啖人,周處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 創,流血滿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兩書均成於東晉時期,時間相近。同一件事,何以在記述上各有其偏重之處?
《世說新語》則結合「三害」與「斬蛟」,並增加「殺虎」情節,使傳說更為完 整: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 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 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 改意……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固定了「義興三害→周處射虎斬蛟→周處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情節單元,成為後世「周處除三害」傳說的「基型」。(改寫自羅景文〈周處傳說探究〉)

【題組】20.從全文來看,周處傳說廣為流傳的原因是什麼?
(A)反映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
(B)體現了人性中善惡並存的一面
(C)傳達了從惡向善、自我改過的寓意
(D)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離奇有趣的故事


25(C).

閱讀下文後,回答21-25題
陸游粥品私房筆記6639805a19909.jpg陸游是一位高壽的詩人,注重養生。他主張「若偶食一物多,則當減一物以乘除之,如湯餅稍多,則減飯」,又認為「養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提倡「食淡百味足」。不過,陸游的體質並不好,他曾提到自己「不堪酒渴兼消渴」。
古人所說的消渴,即今日所稱的糖尿病。陸游的牙齒也不好,有〈齲齒〉等 一百多首與牙病相關的詩。其實,血糖控制不好的人,不但容易蛀牙,也會增 加牙周破壞的程度,陸游晚年詩句「一齒屢搖猶決肉」、「欲墮不墮齒更危」, 顯示他可能深為牙周病所苦。或許正因如此,陸游特別喜歡吃粥。他在〈薄粥〉詩力讚食粥能讓「饑腸且免轉車輪」,又於〈食粥〉詩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晤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宛丘」即蘇 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寫過一篇〈粥記贈潘邠老〉,認為食粥可以延年。據 說陸游晚年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熬粥,熬好後喝一碗,再睡個回籠覺,「粥 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樂也」。(改寫自譚健鍬《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6639809e32cba.jpg

【題組】24.文中提到陸遊“極度酒渴兼消渴”,可推知其:
(A)酒醉問題
(B)極度貪杯
(C)有糖尿病
(D)體質虛弱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551~575)-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