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做阿摩,不會怎麼樣,做了阿摩,你會很不一樣
96
(2 分22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576~6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3.「有人折我以遺所思,有人借我繫住征人瘦馬。沒有淚,也沒有笑,只有守了千年的沉默。年年,我青青若此。」文中的「我」,指的是什麼?
(A)草
(B)木樁
(C)樹
(D)井欄


2(A).

28.王文進〈中央山脈的多重奏〉:「南湖大山就是中央山脈的前導山峰。而後依序就是 中央尖山、合歡山、奇萊山、能高山、丹大山、秀姑巒山這些一概海拔三千以上的 名門大山,最後可以延展到卑南主山、北大武山而收攏全台。那虎背一般脊樑的 美感…。」此段文字是從哪一個角度取景?
(A)俯視
(B)仰視
(C)側視
(D)平視


3(C).

18.戴叔倫〈調笑令〉:「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請根據此闋詞之表現手法,判斷以下詮釋何者最為貼切?
(A)首句三疊「邊草」,帶有柔弱繾綣之情思
(B)「雪晴」、「月明」之美景與「兵老」、「胡笳」之豪壯互相呼應
(C)「兵老」二字點出長久戍守邊疆之苦悶
(D)整闋詞具有強烈之調侃意味


4(D).

下列詩句中「浮雲」一詞,何者有「迷惑、矇蔽」的意思:
(A)仰視「浮雲」馳,奄忽互相踰
(B)「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C)「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D)「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5(C).

24. 陳之藩所謂的「哲學家皇帝」,是指哪一種人?。
(A)有鋼鐵般的意志,步伐昂揚者
(B)訓練有素,具有專家的智能者
(C)勤苦自立,具有雄偉抱負與遠大眼光者
(D)能叱咤風雲,不可一世者


6(D).

15. 白靈詩:「繁華至此,都被搓成荒漠/風沙漫天而降,自上個世紀/吹向下 個世紀,由這個綠洲/呼呼颳向下個綠洲/歷史剛爬上新砌的城堡/又向下 一個可能的方向/眺望,綿延迤邐,一點接一點/數千公里長,一條游移/ 不定的虛線。」詩中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項?
(A)萬里長城
(B)敦煌石窟
(C)大戈壁
(D)絲路


7(D).

10.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以濫刑。」和本句語意最接近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賞罰及時,因人設事
(B)獎善罰惡,惟民所止
(C)賞疑惟重,罪疑惟輕
(D)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8(B).

13.張曉風曾謂:「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 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聲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如果你握一本《生活的藝術》*林語堂 便是你談笑風生的韻友:而執一卷《白玉苦瓜》,足以使余光中不能不向你彼肝瀝膽。尤其偉大的是,你可以指 定梁實秋教授做傳譯而與莎翁聊天。」這段話所要表明的涵義為何?
(A)呼朋引伴,相樂一番
(B)勸人讀書,友古今人
(C)治學不宜一貴古賤今
(D)跨越時空’古今神遊


9(A).

21•甲說:「我已從心之年,有孫周晬。」 乙說:「我年近花曱,膝下猶虛!」 丙說:「我年近強仕,方立志向學,為時已晚!」 丁說:「我已屆不惑,尚未成家!」 戊說:「我雖知命之年,仍不認命。」 以上五人,依年齡排序,誰的年齡最大?
(A)甲
(B)乙
(C) 丁
(D)戊 .


10(A).

15. 古人常有手書前人名句的習慣,以下何者是不可能發生的選項:
(A)李白手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B)吳敬梓手書「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
(C)劉基手書「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D)曹雪芹手書「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1(D).

24.「賈寶玉之父為賈政,其母為王夫人;賈政有妹名賈敏,適林如海,生女林黛玉, 可惜黛玉年幼,賈敏即病故。」依上文,敘述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賈政與林如海為連襟關係,王夫人與賈敏為妯娌關係
(B)「萱花不老」或「春滿瑤池」適合作為哀悼賈敏的題辭
(C)寶玉稱林如海為姑丈,寫信問候時應稱「姑丈大人膝前」
(D)黛玉向他人提及林如海時稱「家父」,提及賈敏稱「先慈」


12(C).

1. 《世說新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 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是成語「詠絮之才」的出處。但《世說新語》中並未說明何以謝太傅 似乎比較喜歡「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比擬。若考量當時的時付背景、思想、文風等因素,謝安比較喜歡謝道韞的回答,原因 可能與何者有關?
(A)世家政治
(B)男女性別
(C)自然純真
(D)氣候差異


13(A).

24. 1.夢筆生花 2. 情文並茂 3. 雕章琢句 4. 如椽大筆 5. 膾炙人口。 以上成語,哪幾個可用來形容一個人才思橫溢,文章優美?
(A)124
(B)234
(C)345
(D)135


14(A).

19.梁啟超〈臺灣竹枝詞〉:「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 可是郎行思妾時?」最接近本詞意旨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B)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C)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D)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15(C).

37-3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37-38 題。 趙成陽堪,其宮火,欲滅之,無階可升,使其子朒假於奔水氏。朒盛冠服, 委蛇而往。既見奔水氏,三揖而後升堂,默坐西楹間。奔水氏命儐者設筵,薦脯 醢觴朒。朒起,執爵啐酒,且酢主人。觴已,奔水氏曰:「夫子辱臨敝廬,必有 命我者,敢問?」朒方白曰:「天降禍於我家,鬱攸是崇,虐焰方熾,欲緣高沃 之,肘弗加翼,徒望宮而號。聞子有階可登,盍乞我?」奔水氏頓足曰:「子何 其迂也!子何其迂也!飯山逢彪,必吐哺而逃;濯谿見鱷,必棄履而走。宮火已 焰,乃子揖讓時耶!」急舁階從之,至,則宮已燼矣。(宋濂《宋文憲公全集》)
【題組】38.上文藉由故事人物的言行寄寓主旨,下列說明最適當的是:
(A)藉奔水氏批判虛榮浮誇、惺惺作態的人
(B)藉奔水氏表彰指揮若定、功成不居的人
(C)藉成陽朒諷刺食古不化、不知變通的人
(D)藉成陽朒讚美處變不驚、溫文有禮的人


16(B).

19.余光中〈戲李白〉:「你曾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陰山動/龍門開/而今反從你的句中 來/驚濤與豪笑/萬里滔滔入海/那轟動匡廬的大瀑布/無中生有/不止不休/可 是你傾側的小酒壺?」下列有關這段詩文情感表現的敘述,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A)嘲笑與諷刺
(B)讚歎與頌揚
(C)同情與關懷
(D)困惑與迷惘


17(A).

25.下列文句,□□內的詞語,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歲月匆匆不久留,當年還就讀小學的小女娃兒,如今已是□□玉立的少女了;懂事的 她,見到了經營水果攤的母親每天在熙熙□□的人群中叫賣著,於是決定每天下課後 就來分擔母親的辛勞,鄰近攤位的婦人莫不對她□ □讚嘆。
(A)亭亭/攘攘/嘖嘖
(B)亭亭/嚷嚷/嘖嘖
(C)挺挺/嚷嚷/咋咋
(D)挺挺/攘攘/咋咋


18(D).

21.林良〈在火車上〉:「抒情是『水力發電』,一定要在『暢流』中艱辛的築水壩, 硬把流水擋住,然後利用水力來發電。『直言』是讓水『流個痛快』,不過那就只有 水,沒有電了。文學作品所以能夠動人,不靠水,靠的是電。」與本文「水力發電」 寫作手法不同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胡適〈祕魔崖月夜〉)
(B)杏黃色的月亮在天邊努力的爬行著,企望著攀登樹梢,有著孩童的可愛的表情。 (張秀亞〈杏黃月〉)
(C)帶一絲寒意的微語,使整個翡冷翠的古老屋宇和曲折巷道都蒙上一層幽暗與晦澀。 (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
(D)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小的大學裡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 校園。(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19(D).

14.將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形象化」為具體,是運用了「轉化」修辭。下列何者不屬於此種 修辭技巧?
(A)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B)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黃楊木梳,再也理不清母親心中的愁緒
(C)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裡,扁扁地,像壓過的相思
(D)不寄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 有誰知


20(B).
X


4.下列哪一組文句意旨相同?
(A)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B)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求學要能溫故知新
(D)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1(C).

2.「謙稱」是一種表示謙遜的稱呼,下列哪一個選項「 」中的詞語屬於謙稱?
(A)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之子罕(《韓非子.喻老》)
(B)參完「堂上」,還叫父母升廳(《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
(C)「敝地」喚作火燄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西遊記》第五九回)
(D)倘得「門下」做個盟主,可擇日便離開,沿途殺掠回去(《五代史平話.梁史》)


22(C).

1.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表示「重量」?
(A)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B)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宋真宗〈勸學詩〉)
(C)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D)如今這一個裡頭裝了兩「斗」御田粳米。(曹雪芹《紅樓夢》)


23(A).

15.北宋.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餔糟啜醨, 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本段文字所呈現的是什 麼樣的襟懷?
(A)超然物外
(B)民胞物與
(C)宏觀博物
(D)安貧守分


24(B).

16.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表現出孔子的何種態度?
(A)臨危不亂,處置有序
(B)愛有等差,以人為本
(C)關愛生命,始終如一
(D)貴人輕畜,漠視生命


25(D).

閱讀下文,回答 36-40 題。
       年少的時候,我以為,眼前的幸福必然長長久久,一家和樂,父母不會老去,生活平安,手足都會在身邊。
       長大以後,我才深深領會:世上沒有永遠,人生如此無常,誰也無法拒絕老病和死去。手足終將各自成家,分枝開葉,散於四方。
       在我們的一生裡,有聚就會有散,然而散了以後,卻不知將聚於何方?年紀越大, 這樣的感觸越深。
       那樣的心情,有幾分像南唐.馮延巳的《歸自謠》: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所以,我以珍惜的心情,來善待今生有緣相遇的每一個人。即使只有一照面的機緣,我也盡可能以禮相待。我以為,能做到這樣,那麼有一天,必須面對分離時,或許可以不會那麼哀傷吧。然而,帶著不捨和祝福,我依然是惆悵的,只是, 希望我的心中沒有遺憾。(修改自琹涵〈聚散依依〉)

【題組】36. 本文文題〈聚散依依〉中的「聚散」,在此處屬於何種複詞類型?
(A)同義複詞
(B)反義複詞
(C)偏義複詞,偏「聚」
(D)偏義複詞,偏「散」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576~600)-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