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累積
74
(5 分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桃園市國民中學_新進教師甄選試題:教育專業科#12037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1. 有一群同學在上數學課時,一直在後面講話。導師看到 後,於下課後質問 A 同學:「你上數學課,一直在說話, 是不是不尊重老師?」A 同學說:「說話的,又不是只有 我一人?」導師再次質問 A 同學,他又再次找理由辯駁; 但是,導師仍然態度堅定的問 A 同學:「你在上數學課 時,一直在說話,有沒有違規?不尊重老師?」請問, 這位導師使用哪一種技術?
(A)你—訊息
(B)破唱片法
(C)三明治技術
(D)邏輯後果法


2(B).
X


2. 課程評鑑方式多元,一般評鑑過於強調評鑑者與設計的 中立與客觀性;因而,另一評鑑取徑主張:應有規劃與 結構性引發方案的正反等不同觀點來設計與實施評鑑, 發揮更多元觀點評鑑方案,因而能提供更豐富的評鑑資 料。試問,此另一評鑑模式為何?
(A)目標本位評鑑
(B)CIPP 評鑑
(C)抗詰式評鑑
(D)專家評鑑


3(D).

3. 身為初任國文教師的明明,對於國文教學信心滿滿,但 對於如何管教學生卻較沒有信心。因此,他仔細研讀《學 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對於教師 基於導引學生發展之考量,衡酌學生身心狀況後,得採 取一般管教措施內容仔細研究一下。試問,下列何者非 屬一般管教措施?
(A)要求口頭道歉或書面自省
(B)經其他教師同意,於行為當日,暫時轉送其他班級學 習
(C)限制參加正式課程以外之學校活動
(D)要求站立反省,但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四小時


4(D).

4. 試問:教師有下列哪一種情形者,應予解聘,且應議決 一年至四年不得聘任為教師?
(A)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犯內亂、外患罪,經有罪判決 確定
(B)服公務,因貪污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
(C)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 經學校或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D)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侵害,有解聘之必要


5(A).

5. 「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 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 人故意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 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 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此一行 為稱為什麼?
(A)霸凌
(B)騷擾
(C)排擠
(D)歧視


6(A).
X


6. 在行政會議上,當大家為了一個議案遲遲無法達成共識 進而做出決定時,校長站出來打圓場說:「人並不是百分 之百理性的動物,在做決定過程中,的確受到各種因素 影響,我想我們只能做出達到有限理性的決定。」所以, 請大家再思考一下後,我們再討論了。試問,校長的一 番話屬於哪一種決定模式?
(A)理性模式
(B)滿意模式
(C)漸進模式
(D)政治模式


7(A).

7. 在課堂中,教師對於學生的看法與期待,對於其學習成 效影響甚大。研究證明:當教師對於 A 生的行為有較高 的期待時,A 生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較好。換言之,若 教師視 A 生為資優學生,因此獲得更多的肯定與讚美, 提升了 A 生學習動機,A 生後來的表現的確也較其他同 儕來的好。試問,上述情形屬於何種效應?
(A)比馬龍效應
(B)團體動力效應
(C)連漪效應
(D)破窗效應


8(B).

8. 以下哪一種課程,係根據某個學科的「概念結構」,配合 學生的「認知結構」,以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 一種課程發展與設計。例如:就課程組織的順序性而言, 學生首先學會探究比較單純的生命型態,並循序漸進探 究更複雜的生命型態。該類型課程強調學科基本概念結 構與學生認知發展之交互關係,重視課程組織的基本概 念之重複性並加深加廣?
(A)銜接性課程
(B)螺旋式課程
(C)教導性課程
(D)聚集型課程


9(A).

9. 有關盧梭(J. J. Rousseau)自然主義教育學說的說明,下 列何者有誤?
(A)主張一切順其自然,人類無須經由教育即可自然發展 成人
(B)肯定自然本身即具有約束與制裁力量,能夠發揮教育 效果
(C)重視運用自然實物作為教育材料
(D)肯定順應人性自然的發展韻律是重要的教育原理


10(A).

10. 林老師深信學生具有先天觀念,認為教師的角色在於以 對話方式協助學生接引既有的知識,強調教育是一種 「由內而外」的引出。這種主張比較可能是哪一種哲學思潮的教育看法?
(A)理性主義
(B)經驗主義
(C)實驗主義
(D)後現代主義


11(D).

11. 有關伊利奇(I. Illich)的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理念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反對將「教育」與「學校教育」直接劃上等號
(B)批評學校教育的強制性與制度化反而促使教育流於 形式化
(C)近年真人讀書館、學習技能交換網絡強調自主學習的 精神,相當切合其理念
(D)其理念成為各國推動義務教育的重要理論依據


12(B).

12. 張老師認為經過學生理性思辨後所接受的道德價值才 最深植人心,因此他尤其鼓勵學生提問「為什麼」的問 題,對日常生活行事的行為準則進行討論。這與臺灣品 德教育 6E 教學法中哪一項最為契合?
(A)典範學習(Example)
(B)啟發思辨(Explanation)
(C)勸勉激勵(Exhortation)
(D)體驗反思(Experience)


13(B).
X


13. 陳老師表示「天地君親師」的尊師觀念已然有所式微, 今日更強調的是教師須具備豐富的專家知識。這分別指 涉的是 a.法理權威;b.傳統權威;c.魅力權威;d.專業權 威中的哪兩項教師享有的權威類型?
(A)a 與 c
(B)a 與 d
(C)b 與 c
(D)b 與 d


14(C).

14. 哪一種知識類型主要是以「能夠做」與「熟練」作為規 準,學習評量因而經常採用實作評量?
(A)事實的認知
(B)命題的認知
(C)技能的認知
(D)規範的認知


15(D).

15. 在歐洲教育史上,曾經有一位令人感動的教育家,他將畢生精力投注於貧民孤兒與平民的教育,並運用直觀教學法,成功地培育出在各領域有傑出發展的人才,因而有「平民教育之父」、「孤兒之父」和「教育愛」的代表人物。最能代表這個形象的教育家是?
(A)斯普朗格(E. Spranger)
(B)杜威(J. Dewey)
(C)福祿貝爾(F.W. Fröbel)
(D)裴斯塔洛齊(J. H. Pestalozzi) 


16(B).

16. 張老師主張,有些事情,無論如何都不能做。換句話說, 有些道德原則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守的,也是放之四海而 皆準的。譬如: 誠實不說謊、不殺害無辜的人、不能借 錢不還等。請問:張老師的主張,比較接近下列那一種教 育倫理學的主張?
(A)羅爾斯(J. Rawls)正義論
(B)康德(I. Kant)義務論倫理學
(C)米爾(J. Mill)效益論倫理學
(D)文化相對主義


17(C).

17. 教育部於 2014 年 11 月 12 日公告《學生輔導法》,並明 確指出學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三級輔導。 學校導師發現小明父親有長期家暴小明及其母親的現 象,緊急通報學校並請輔導室協助幫忙? 請問,學校輔 導室應將小明列為下列哪一種類型的輔導個案學生?
(A)發展性輔導
(B)介入性輔導
(C)處遇性輔導
(D)預防性輔導 


18(D).

18. 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與學習效率,林老師宣布只要同 學們能認真聽講並正確回答老師上課抽問的問題,就取 消每次課後同學們最不喜歡的小考。請問林老師運用了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哪個原則?
(A)練習律(law of exercise)
(B)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
(C)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D)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19(D).
X


19. 為了配合行政院與教育部 2030 雙語國家發展計畫,幸 福國中擬推動沉浸式英語教學特色學校試辦計畫,學校 在撰寫相關計畫的時候,需要進行學校的 SWOT 分析, 請問: 這符合哪一種課程發展模式的精神?
(A)情境模式
(B)工學模式
(C)過程模式
(D)目標模式


20(D).
X


20. 王老師在地理課時,針對台灣近幾年來發生的地震和颱 風,設計一個教學單元,教導學生探討台灣的自然環境、 生態保育、水土保持、氣候變遷等議題。請問:王老師採 用哪一種課程設計取向?
(A)社會適應取向
(B)社會重建取向
(C)認知過程取向
(D)活動課程取向


21(A).

21. 陳老師是國中社會科的老師,他採用異質性四人一組的 分組合作學習方式,將不同性別、家庭背景與學業成就 的學生進行分組,以「台灣現在正在面臨的能源議題, 您是否贊成核電廠延役?」為主題,將這個議題區分為 永續發展、產業經濟、生命安全、健康等四大議題,讓 小組學生們分別到四個專家小組進行探討蒐集相關資 訊、深入了解四個子議題後,再回到原小組共同將作業 完成。這個教學法屬於分組合作學習中的何種教學法?
(A)拼圖法
(B)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C)團體探究法
(D)小組遊戲競賽法


22(A).

22. 張老師在上自然課程的時候,先複習之前上過的單元, 再講解新單元的內容,讓學生不僅了解新教材的內容, 也能夠和既有的知識連結在一起。從奧蘇貝爾(D.P. Ausubel)直接教學法的觀點來看,這屬於哪一項教學原 則?
(A)意義學習
(B)發現學習
(C)觀察學習
(D)制約學習


23(A).

23. 蔡老師擔任導師,經常關切學生們是否吃飽、穿暖、身體健康狀況等,也常舉辦活動讓班上同學們更有向心力, 能夠彼此關懷和相互支持。請問,蔡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傾向哪位學者的教育主張?
(A)馬斯洛(A. H. Maslow)需求層次論
(B)維果斯基(L.Vygotsky)鷹架學習論
(C)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論
(D)艾瑞克森(E. Erikson)發展危機論


24(C).

24. 教育領域中經常提到的「與其給孩子魚吃,不如教孩子 如何捕魚。」從訊息處理論的觀點來看,這突顯了長期 記憶中何種知識的重要性?
(A)語意性知識(semantic knowledge)
(B)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
(C)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D)條件性知識(conditional knowledge)


25(D).
X


25. 陳老師設計英文科考卷的時候,會依據學生在該單元的學習狀況,適度調整試題的難度,配合學生們的程度讓他們比較可以成功做答,並持續地維持學習動機。請問:陳老師採用的策略,最符合桑代克(E. L. Thorndike) 理論中的哪個學習原則?
(A)嘗試錯誤學習
(B)效果律
(C)準備律
(D)練習律


26(C).

26. 孫老師利用導師時間,約談國三的學生,了解他們有關 生涯發展、性別認同、宗教信仰、政治傾向和認識自我 等議題。請問: 孫老師的作法是在協助學生們度過哪種 類型的發展危機?
(A)信任 v.s.不信任
(B)勤奮 v.s.自卑
(C)自我統合 v.s.角色混亂
(D)親密 v.s.孤獨


27(C).

27. 小雅自從父親過世後,花很多的時間繪畫,希望藉此將 內心的悲傷情緒轉移。小雅採用了哪一種類型的自我防 衛機轉?
(A)投射作用
(B)反向作用
(C)昇華作用
(D)合理化


28(B).

28. 下列哪一項說法較符合「人會受到情境或當時氛圍的影 響,而在性格、思維與行為方面表現出人性中不可思議 的一面」此種「無形的權威」之觀點?
(A)月暈效應(halo effect)
(B)路西法效應(Lucifer effect)
(C)社會學的迷思(sociological myth)
(D)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29(D).

29. 「在學校舉辦說笑話比賽比經典閱讀來得不恰當」之意 義,與皮德思(R. S. Peters)所強調的哪一個教育規準相近?
(A)合自願性
(B)合認知性
(C)合邏輯性
(D)合價值性


30(E).

【已刪除】
30.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學習扶助,請問依據國民及學前 教育署的規定,在一般扶助學校裡,任一定期學業成績 評量科目不及格,且排序在同一年級後百分之多少的學 生,需得予以學習扶助?
(A)20%
(B)25%
(C)30%
(D)35%
(E)送分


31(C).

31. 維高斯基 (L. Vygotsky) 所 提 出 近 側 發 展 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概念啟發了下列哪一個觀 點?
(A)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
(B)趨向精熟(approach-mastery)
(C)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D)後效強化(contingency reinforcement)


32(B).

32. 星星國中英文、自然與生活科技及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 教師一起爲八年級學生規劃並實施一套名為「做自己的 頭家」課程。這群教師所採用的是何種教學方法?
(A)探究教學法
(B)協同教學法
(C)直接教學法
(D)啟發式教學法


33(C).

33. 陳校長認為透過學校舉辦的示範教學,或是教師之間的 觀摩教學以及教學演示等措施,可以協助教師以旁觀者 角度觀察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增進自身的教學技 巧。此種概念教符合下列哪位學者的理論?
(A)溫納(B. Weiner)
(B)尼可斯(J. Nicholls)
(C)班度拉(A. Bandura)
(D)卡芬頓(M. Covington)


34(A).

34. 一個常態分配的數學測驗,其平均數為 80,標準差為 7, 若你隨機挑選一人出來,此人得分超過 94 的機率約有 多大?
(A)2%
(B)16%
(C)50%
(D)84%


35(D).

35. 下列何者符合標準參照評量的精神?
(A)小齊數學考全班第一名
(B)小楷比小洋更快完成學習單
(C)小澄的會考成績佔全國 PR 值 98
(D)小慈能在五分鐘之內打好童軍繩結


36(A).

36. 實習學生花花在進行試教時,因有實習指導教師與實習 輔導教師等人在場觀課,師生的表現易受影響。此種現 象一般稱為何種效應?
(A)霍桑效應
(B)月暈效應
(C)漣漪效應
(D)同理心效應


37(B).

37. 林老師認為教育是未來導向的,基本上是為了學生未來的完滿生活預先做準備。這個想法最接近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理念?
(A)杜威(J. Dewey)
(B)斯賓賽(H. Spencer)
(C)布伯(M. Buber)
(D)康德(I. Kant)


38(B).

38. 「夏季失落」(summer loss)的現象值得教育工作者正視, 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夏季失落是指暑假過後學生普遍心情低落
(B)夏季失落是指學童在暑假過後,普遍有學業成就滑落 的情況
(C)夏季失落是指學生同儕之間因暑假長時間不見而造 成友誼生疏的現象
(D)夏季失落是指暑假太熱造成學生學習提不起勁的現 象


39(D).

39. 教育口號能以簡短有力的形式,傳遞核心關鍵的教育理 念。試問「回歸基本學習」(back to the basics)這個口號 與下列哪一種教育思潮最為契合?
(A)進步主義
(B)存在主義
(C)後現代主義
(D)精粹主義


40(D).
X


40. 根據民國 112 年修正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及民國 113 年修正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之規定,下列敘 述何者有誤?
(A)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 文化議題等有關之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B)針對懷孕學生之受教權,學校應提供其適性教育,並 採彈性措施,協助其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C)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任何人不因其性別、性傾向、 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D)性別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 別不平等之現象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41(A).

41. 黃老師常在課堂上以未加查證的網路資料作為教材,此 種人云亦云的二手失真傳播,最接近培根(F. Bacon)所批 判的哪種偶像謬誤?
(A)市場偶像
(B)劇院偶像
(C)種族偶像
(D)洞穴偶像


42(B).

42. 下列哪一位社會學者曾將人類知識演進,區分為神學知 識、形上學知識與實徵知識三個階段?
(A)韋伯(M. Weber)
(B)孔德(A. Comte)
(C)馬克思(K. Marx)
(D)斯賓賽(H. Spencer)


43(B).
X


43. 相較而言,下列哪一種德育立場重視道德推理的形式與 內容的理解,並透過道德判斷來發展出個體的道德觀?
(A)效益主義
(B)康德的義務論
(C)道德認知發展論
(D)亞斯多德的德行倫理學


44(B).

44. 郭老師選用在校門口常見的三角錐、走廊的圓柱體等物 品,來介紹數學的柱體與錐體的內容,以期學生能建立 自 身 生 活 經 驗 與 教 材 的 連 結 。 這 是 屬 於 凱 樂 (J. Keller)ARCS 動機模式中哪一要素的應用?
(A)引起注意
(B)切身相關
(C)建立信心
(D)獲得滿足


45(C).

45. 假設國文與英文期末考皆為常態分配。某班國文期末考 平均數為 70,變異數為 25,小珮的成績是 80。該班英 文期末考的平均數是 90,變異數是 16,若小珮的英文考 得跟國文一樣好,請問他的英文期末考分數為何?
(A)82
(B)90
(C)98
(D)106


46(D).
X


46. 下列何者不是伯恩斯坦(B. Bernstein)所稱的精密型語言 (elaborated code)之特徵?
(A)符號化的普遍性較低
(B)文法與句法結構正確嚴密
(C)運用生動與有變化的形容詞、副詞、連接詞
(D)使用大量的修飾詞彙,並有清楚的邏輯關係的語言


47(A).
X


47. 劉老師面對一位家長來校持續地抱怨親子關係的衝突 與痛苦,他如果想要採用現實治療學派的諮商輔導技 術協助這位家長,怎麼做會比較合適?
(A)引導他去辦識自己的非理性想法或信念(irrational beliefs)
(B)探究親子之間是否有甚麼未竟事物(unfinished business)
(C)分析其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
(D)探討他目前的作為和方式(doing,directions)對於 親子關係是否有所助益


48(A).
X


48. 108 課綱將曾經在九年一貫課綱中消失的道德實踐或品 德教育議題,重新納入課綱中,但由於沒有正式單獨 設立科目教學,因此,容易讓學校教師們因為趕課進 度或是配合各種不同的教育計劃方案,忽略其重要 性。請問:這樣的現象屬於那一種課程的作用?
(A)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
(B)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C)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
(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49(C).

49. 林老師在期中為了要知道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成效,據 以做為持續調整和修正自己教學策略的參考,總是在 每次教學單元結束後,進行小考。請問林老師的教學 評量方式,屬於下列哪一類型的評量?
(A)常模參照評量
(B)標準參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50(C).
X


50. 小英在學習字母特別多的英文單字時 經常將單字拆解 成幾個母音音節,增加記憶的廣度。下列哪個原則最 符合小英所使用的策略?
(A)主觀組織原則(subjective organization)
(B)多碼並用原則(multi-coding)
(C)自我組織原則(self-organization)
(D)意元進組原則(chunking)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桃園市國民中學_新進教師甄選試題:教育專業科#120371-阿摩線上測驗

漂浪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