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100
(3 分23 秒)
1(C).

1 對於精神障礙犯罪人施以監護處分之規定,如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有變更,應如何適用?
(A)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B)適用行為時之法律
(C)比較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擇最有利於行為人適用之
(D)比較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擇期間最長者適用之


2(A).

3 關於刑之酌科及加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減輕其刑
(B)未滿 18 歲或滿 80 歲人犯罪者,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C)刑有加重及減輕者,先加後減
(D)因刑之加重、減輕,而有不滿 1 日之時間或不滿 1 元之額數者,不算


3(B).

4 載運偷渡客的船長甲,見警察上船臨檢,情急之下將船上的偷渡客乙、丙推落海,造成乙、丙溺 斃,事後經法院認定,甲不知道乙、丙不諳水性,雖不願意見到他們死亡,但其死亡對甲而言, 亦未違反其本意。有關甲之主觀犯意,下列何者正確?
(A)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直接故意
(B)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未必故意
(C)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無認識過失
(D)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有認識過失


4(D).

6 甲清晨出門,看到有人未經其同意,擅自將車停放在其家門口,甚為火大,於是拿起地上磚塊, 砸破車窗玻璃。孰知,車主乙在車內燒炭自殺,甲的砸車行為,剛好救了乙一命。甲之行為,屬 於下列何者?
(A)誤想防衛
(B)誤想避難
(C)偶然防衛
(D)偶然避難


5(B).

7 下列何者屬限制責任能力人?
(A)家境貧困、身無長物不得已而竊取財物之 30 歲成年人
(B)15 歲與女友發生性行為之男學生
(C)因癌症領有重大傷病卡而性侵害他人之 20 歲成年人
(D)75 歲富有而收受賄賂之民意代表


6(D).

10 依刑法第 77 條之規定,受有期徒刑之宣告,其執行至少須滿幾個月始得假釋?
(A)2 個月
(B)3 個月
(C)5 個月
(D)6 個月


7(D).

11 警察甲在執行取締交通違規勤務時,在法令許可範圍,對於未戴安全帽之機車騎士乙加以攔停, 但僅勸導並未開罰單,即予放行。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縱放人犯罪
(B)便利脫逃罪
(C)圖利罪
(D)不成立犯罪


8(A).

12 員警甲將偵查中刑事案件關於嫌疑人乙的辯解說詞,故意洩漏給特定媒體記者,該媒體因此獲得 獨家報導,輿論則對乙大加撻伐。甲的行為可能成立下列何罪?
(A)刑法第 132 條第 1 項的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
(B)刑法第 130 條的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罪
(C)刑法第 316 條的洩漏業務上知悉他人秘密罪
(D)刑法第 310 條的誹謗罪


9(D).

14 有關刑法第 165 條湮滅證據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行為人湮滅自己犯罪之證據,亦成立本罪
(B)不論是刑事、民事或行政案件之證據,均為本罪之客體
(C)警察不受理民眾報案,屬本罪之偽造證據行為
(D)警察將扣案毒品倒至小便斗,係屬本罪之湮滅證據行為


10(B).

15 有關刑法第 150 條第 1 項之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傷害行為非屬本罪之強暴行為
(B)透過社群通訊軟體在遠端與十餘位網友進行串連,再一同至現場,亦屬聚集行為
(C)攜帶兇器而犯本罪者,應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D)僅聚集三人者,不成立本罪


11(A).

16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 161 條規定,脫逃罪所稱之「依法逮捕拘禁之人」?
(A)私人逮捕之通緝犯
(B)羈押於看守所之犯罪嫌疑人
(C)監獄中服刑的受刑人
(D)被管收的民事執行債務人


12(D).

20 下列何者屬刑法第 38 條第 2 項「犯罪所生之物」?
(A)受賄之現金
(B)賭博之器具
(C)殺人之小刀
(D)偽造之租約


13(D).

21 甲酒駕遇到警察臨檢,偽稱未攜帶國民身分證,並在警詢筆錄冒用其弟弟之年籍資料簽名及應訊, 甲構成何罪?
(A)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
(B)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C)偽造公文書罪
(D)偽造署押罪


14(A).

22 甲在乙的飲料內放安眠藥,使其沉睡後予以性侵得逞,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222 條之加重強制性交罪
(B)刑法第 225 條之乘機性交罪
(C)刑法第 228 條之權勢性交罪
(D)刑法第 235 條之散布猥褻物品罪


15(D).

24 甲上班遲到,乙向老闆告狀,使甲心生不滿。下班時,甲欲教訓乙,讓乙以後不要愛告狀,未料 甲一個巴掌,竟讓乙摔倒,頭部撞擊路面石塊而亡。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殺人罪
(B)成立強暴侮辱致死罪
(C)成立重傷致死罪
(D)成立傷害致死罪


16(C).

25 有關下列違法行為,何者成立妨害電腦使用罪章之犯罪?
(A)於個人網站上,張貼性交猥褻之圖片
(B)於公眾網站留言板上,留言辱罵他人
(C)擅自使用他人帳號密碼,進入他人電腦瀏覽
(D)擅自將他人之音樂創作放在網路,供人下載


17(A).

1 有關罪刑法定原則的內涵,下列何者不屬之?
(A)信賴原則
(B)禁止類推適用
(C)禁止習慣法適用
(D)罪刑明確性原則


18(B).

2 若行為後,刑法沒收之規定有修正,有關沒收之適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從行為時法
(B)從裁判時法
(C)從行為時法,但修法後之規定有利於行為人,則從裁判時法
(D)從裁判時法,但修法後之規定更不利於行為人,則從行為時法


19(D).

3 廚師甲為了獲取廚師乙所研發的某種食材秘方,將乙強行關在某間屋內。甲告知乙,倘若不說出來,就不 讓他離去。乙不得已,只好如實說出。依實務見解,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強制罪與剝奪行動自由罪,數罪併罰
(B)強制罪與剝奪行動自由罪,想像競合
(C)強制罪吸收剝奪行動自由罪
(D)剝奪行動自由罪吸收強制罪


20(C).

4 甲、乙均為黑道大哥,相約談判。談判間,甲見乙觸摸口袋,以為乙要拔槍射殺甲,而出於防衛意思下手殺乙,致乙死亡。甲主觀認知與客觀事實不一致。此種不一致,學理上稱為何種「錯誤」?
(A)構成要件錯誤
(B)禁止錯誤
(C)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D)打擊錯誤


21(B).

7 甲先殺 A,A 反抗甚鉅,甲之友人乙碰巧經過現場,立即加入甲之殺人行動,雙方基於共同殺 A 意思,由 乙抓住 A 而讓甲順利殺害 A。甲、乙刑責為何?
(A)甲、乙成立殺人既遂罪之共謀共同正犯
(B)甲、乙成立殺人既遂罪之相續共同正犯
(C)甲成立殺人既遂罪,乙成立殺人未遂罪
(D)甲成立殺人既遂罪之正犯,乙成立殺人既遂罪之幫助犯


22(C).

8 下列何者非屬刑法上之共犯?
(A)教唆犯
(B)心理幫助犯
(C)間接正犯
(D)物理幫助犯


23(B).

9 緩刑期滿,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者,原有之刑之宣告效力為何?
(A)其刑之宣告以已執行論
(B)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
(C)其刑之宣告以受撤銷論
(D)其刑之宣告以赦免論


24(A).

10 甲對 A 使用之住宅縱火,事後反悔,打匿名電話通知消防隊,但該住宅已燒燬。有關甲之刑責,下列何者 正確?
(A)甲成立放火既遂罪
(B)甲成立放火未遂罪之中止犯
(C)甲成立自首,得減輕其刑
(D)甲成立失火罪


25(C).

11 有關自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為人主動向追訴機關申告自己尚未被發覺之犯罪而自願接受裁判
(B)自白與自首不同
(C)除有特別規定外,自首應減輕其刑
(D)不論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皆可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收錄測驗 - 公職◆刑法-阿摩線上測驗

林柏樺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