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簡單的事重覆做,就會是專家; 重覆的事用心做,就會是贏家。
66
(1 分5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一般警察特種考試_四等_水上警察人員輪機組、水上警察人員航海組:海巡法規概要(包括海岸巡防法、國家安全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海關緝私條例、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懲治走私條例、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章行政與第五章罰則、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12043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有關海巡機關依法掌理事項,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入出港船舶或其他運輸工具之安全檢查
(B)航運秩序管理業務之規劃、執行及督導
(C)海域與海岸巡防涉外事務之協調、調查及處理
(D)走私情報之蒐集、滲透與安全情報之調查及處理


2(B).

2 依據海岸巡防法之規定,海巡機關人員除原具有司法警察身分者外,須經司法警察專長訓練,始得服勤執法;其訓練機構、課程、退訓、考核、證書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下列何機關定之?
(A)行政院
(B)海洋委員會
(C)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D)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教育訓練測考中心


3(D).

3 海巡人員行使進出通商口岸人、船、車安全檢查職權時,可對民眾身體執行搜索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搜索婦女之身體,應命婦女行之
(B)有正當理由,認民眾有身帶物件且有違法之虞時,得令其交驗該項物件,如經拒絕,得搜索其身體
(C)搜索身體時,應有海巡人員二人以上或海巡人員以外之第三人在場
(D)搜索婦女身體,不能由婦女行之時,不得逕行搜索


4(A).

4 依據海岸巡防法及國家安全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依據海岸巡防法,巡防機關人員於海岸執行查緝走私,必要時得於最靠近進出海岸之交通道路,實施檢查
(B)依據海岸巡防法,巡防機關人員對航行海域內之船舶,必要時得命其停止航行、回航
(C)依據國家安全法,警察或海岸巡防機關對航行境內之船筏、航空器及其客貨,有正當理由時得依其職權,實施檢查
(D)依據國家安全法,警察或海岸巡防機關對入出境之船舶、航空器或其他運輸工具,有正當理由時得依其職權,實施檢查


5(D).

5 下列何機關未與海岸巡防機關訂定協調聯繫辦法?
(A)交通部
(B)國防部
(C)財政部關務署
(D)法務部


6(A).
X


6 海巡機關人員依據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海巡機關人員依本條例規定使用器械,致第三人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第三人得請求賠償
(B)海岸巡防機關應遴聘相關機關(構)代表及專家學者組成調查小組,得依職權或依所屬海巡機關申 請,就所屬人員使用器械致人死亡或重傷爭議事件之使用時機、過程及相關行政責任,進行調查
(C)海巡機關人員執行職務違反本條例規定使用器械,致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時,得請求補償
(D)海洋委員會應遴聘相關機關(構)代表及專家學者組成調查小組,得依職權或依所屬海巡機關申請,就所屬人員使用器械致人死亡或重傷爭議事件之使用時機、過程及相關行政責任,進行調查


7(B).

7 海巡人員執行職務時,得使用棍類器械時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象有逃亡或有逃亡之虞時
(B)疏導群眾與戒備意外時
(C)毀損執行人員或他人物品時
(D)意圖奪取海巡機關人員配槍或其他可能致人傷亡之裝備機具時


8(C).

8 海巡人員執行職務,遇下列何種情形時,得依「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使用槍逕行射擊?
(A)毀損執行人員或他人物品,或有攻擊、毀損行為之虞時
(B)自殺、自傷或有自殺、自傷之虞時
(C)有事實足認持有致命性武器或危險物品意圖攻擊海巡機關人員或他人時
(D)協助偵查犯罪,或搜索、扣押、拘提、羈押及逮捕等須以強制力執行時


9(D).
X


9 依據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調查小組組織及運作辦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小組置委員 13 人至 17 人,其中 1 人為召集人,由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
(B)小組委員任期 3 年,期滿得續聘(派)之,均為無給職
(C)小組會議應有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可否同數時,由主席裁決之
(D)小組啟動調查程序後,應於 3 個月內作成調查報告;必要時,得延長 2 個月


10(D).

10 依據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以致命性武器、危險物品或交通工具等攻擊、傷害、挾持、脅迫海巡機關人員或他人時,將危及海巡機關人員或他人生命或身體時,得使用槍逕行射擊
(B)本條例所稱器械種類,指棍、刀、槍、砲、戒具及其他器械
(C)海巡機關人員之生命、身體、自由、裝備遭受危害或脅迫,或有事實足認為有受危害之虞時。海巡人員執行職務,無法有效使用器械時,得使用其他足以達成目的之物品,該物品於使用時視為器械
(D)海巡機關人員之執行海上登臨檢查時,大陸漁船加速逃逸,得使用石頭破壞漁船玻璃迫使其停船受權檢查


11(C).

11 有關我國領海與鄰接區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領海為自海岸低潮線起至其外側 12 浬間之海域
(B)領海基線之劃定,採用以正常基線為原則,直線基線為例外之混合基線法
(C)鄰接區為鄰接其領海外側至距離基線 24 浬間之海域
(D)領海之基線及領海外界線,由內政部訂定,並分批公告


12(B).

12 外國船舶通過我國領海時所應遵守之原則與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因不可抗力或遇難必要者、或以救助遇險或遭難人員、船舶而停船或下錨,應即通知當地海巡機關
(B)發現海上設施、地形、水文之新增或變遷致影響航行安全者,船長應即向當地航政主管機關報告
(C)在不損害兩岸之和平與良好秩序,並基於對等尊重之原則下,以連續不停迅速進行之方式通過
(D)外國軍用或公務船舶通過我國領海應比照民用船舶毋需先行告知


13(C).
X


13 下列何者非屬我國政府得要求無害通過領海之外國船舶遵守一定海道或分道通航制之理由?
(A)基於航行安全
(B)基於軍事演習需要
(C)預防海上與海底設施或海洋資源受到破壞
(D)預防海洋環境受到污染


14(D).

14 下列何者非屬我國得暫停外國船舶在領海特定海域內主張無害通過之理由?
(A)發生海上緊急危難
(B)作戰演訓
(C)發生內亂戒嚴,須防止外力介入
(D)進行海洋科學研究及水文測量活動


15(C).
X


15 依據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前者)與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後者),中華民國之國防、警察、海關或其他有關機關人員,對於上述海域內之人或物,認為有違犯中華民國相關法令之 虞者,可採取那些行動?
(A)前者: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得予扣留、逮捕或留置。後者: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 得強制驅離、或逮捕其人員,或扣留其船
(B)前者:追緝、登臨、檢查;必要時,得予扣留、逮捕或留置。後者: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 應強制驅離、或逮捕其人員,或扣留其船
(C)前者: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得予扣押、逮捕或留置。後者: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 應強制驅離、或逮捕其人員,或扣留其船
(D)前者:追緝、登臨、檢查;必要時,得予扣押、逮捕或留置。後者: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應強制驅離、或逮捕其人員,或扣留其船


16(B).
X


16 在中華民國海域從事海洋科學研究應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有關主管機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專屬經濟海域:海洋委員會
(B)在大陸礁層:海洋委員會
(C)在鄰接區:海洋委員會
(D)在領海內:海洋委員會


17(C).

17 有關申請在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海洋科學研究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地區之自然人、私法人、民間團體或機構單獨為之者,應於研究預定開始日期 4 個月前,向內政部申請許可
(B)大陸地區大學校院或學術研究機構與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或學術研究機構合作為之者,應於研究預 定開始日期 6 個月前,經由合作之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或學術研究機構向大陸委員會申請許可
(C)外國大學校院、學術研究機構或國際組織之研究人員單獨或與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或學術研究機構 之研究人員合作為之者,應於研究預定開始日期 6 個月前,經由中華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或辦 事處向海洋委員會申請許可
(D)外國大學校院、學術研究機構或國際組織之研究人員單獨或與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或學術研究機構之研究人員合作,且其本國在我國設有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該國政府授權機構者,應於研究預定開始日期 6 個月前,經由該等機構向外交部申請許可


18(B).

18 下列何者非我國在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享有並得行使之權利?
(A)探勘、開發、養護、管理海床上覆水域、海床及其底土之生物或非生物資源之主權權利
(B)維護航行安全及管理海上交通
(C)海洋科學研究之管轄權
(D)海洋環境保護之管轄權


19(A).
X


19 依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相關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A)我國與日本簽訂之「台日漁業協議」法律性質,為過渡時期之臨時安排
(B)我國與菲律賓簽訂之「臺菲執法事務合作協定」法律性質,為過渡時期之臨時安排
(C)我國與菲律賓之「暫定執法線」法律性質,為過渡時期之臨時安排
(D)我國擁有在臺灣海峽中線以東水域架設離岸風力發電機的主權權利


20(D).

20 依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下列何者行為,應裁處行政罰?
(A)不遵守法令之規定,傾倒、排洩或處置廢棄物或其他物質者
(B)故意損害天然資源或破壞自然生態者
(C)未經許可,以船舶或其他機械設備方式,在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採取土石者
(D)未經許可,從事生物資源或非生物資源之探勘、開發、管理、養護者


21(D).

21 海巡艇巡邏發現大陸船舶未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限制或禁止水域,後續處置,下列何者錯誤?
(A)進入限制水域者,予以驅離,驅離無效或涉及走私者,扣留其船舶、物品及留置其人員
(B)進入禁止水域者,強制驅離,驅離無效、涉及走私或從事非法漁業行為者,扣留其船舶、物品及留置其人員
(C)進入限制、禁止水域有塗抹或隱蔽船名、無船名、拒絕停船受檢、從事漁撈或其他違法行為者,得扣留其船舶、物品及留置其人員
(D)進入禁止水域者,有拒絕停船或抗拒扣留之行為者,得予警告射擊;經警告無效者,得予以擊燬


22(D).

22 大陸船舶未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限制或禁止水域,經海巡機關扣留,有關後續處置,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查證有搶劫臺灣地區船舶之行為者,裁處沒入
(B)查證有搭載人員非法入境或出境之行為者,裁處沒入
(C)查證有對臺灣地區有從事非法漁業行為者,裁處沒入
(D)查證無拒絕停船受檢、無從事漁撈或其他違法行為,經查該船有被扣留一次紀錄者,得沒入之


23(C).

23 針對大陸抽砂船在澎湖貓嶼以西 11 浬盜採海砂,造成臺灣海洋生態浩劫,有關其適用法律與罰則,下列何者正確?
(A)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億元以下罰金
(B)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億元以下罰金
(C)土石採取法,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億元以下罰金
(D)刑法,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50 萬元以下罰金


24(C).

24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巡防艇於臺中外海 50 浬處登檢我國籍漁船,發現其載運香菸 1,000 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未違反相關規定
(B)依違反海關緝私條例辦理
(C)依違反菸酒管理法辦理
(D)依違反懲治走私條例辦理


25(A).
X


25 海巡人員執行職務,發現澳門籍漁船在基隆港外 14 浬從事經濟性魚種採捕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依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80 條之 1 予以裁處罰鍰
(B)應依違反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予以裁處罰鍰
(C)應依違反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第 20 條未經許可採捕行為,處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500 萬元以下罰鍰
(D)應依違反漁業法第 44 條及入出國及移民法第 74 條處置


26(D).

26 依據海關緝私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海關於必要時認有身帶物件足以構成違反本條例情事者,得令其交驗該項物件、搜索關係場所
(B)勘驗、搜索時,應邀同該場所占有人或其同居人、僱用人、鄰人或當地警察在場見證
(C)如在船舶、航空器、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施行勘驗、搜索時,得邀同其管理人在場見證
(D)海關有正當理由認為違反本條例情事業已發生者,得勘驗、搜索關係場所


27(D).
X


27 海關查緝私運進出口貨物案件,於執行勘驗、搜索時應注意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在船舶、航空器、車輛或其他運輸工具施行勘驗、搜索時,應有關員 2 人以上或關員以外之第 3 人在場見證
(B)勘驗、搜索關係場所時,應邀同該場所占有人或其同居人、僱用人、鄰人並當地警察在場見證
(C)勘驗、搜索之關係場所如係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勘驗、搜索時,應會同該機關或事業之上一級機關政風或督察人員辦理
(D)搜索女性身體時,如無女性關員在場,得不由女性關員行之,但應有關員 2 人以上或關員以外之第 3 人在場


28(C).

28 依「海關緝私條例」查獲私運進出口貨物之處置,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扣押之貨物,因解送困難或保管不易者,得由海關查封後,交其所有人、管領人或持有人具結保管
(B)扣押之貨物,因解送困難或保管不易者,得由海關查封後,交由當地公務機關保管
(C)扣押物有腐敗、毀損之虞者,海關得先逕行銷毀,並通知其所有人、管領人或持有人
(D)扣押物有腐敗、毀損之虞者,海關得於案件確定前,公告變賣並保管其價金,並通知其所有人、管領人或持有人


29(B).

29 海關查緝船舶私運進出口貨物案件,可裁處沒入船舶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海關因緝私必要,命令船舶停駛、回航而抗不遵照者,除處管領人罰鍰外,經查明該船舶係以載運私貨為主要目的者,沒入該船舶
(B)船舶未經允許擅自駛入通商口岸者,沒入之
(C)船舶經追緝逃出沿海 24 海里界外,將貨物或貨物有關文件毀壞或拋棄水中,以避免緝獲者,處管領人及行為人罰鍰外,並得沒入該船舶
(D)船舶私運貨物進口、出口、起岸或搬移,係以載運槍砲、彈藥或毒品為主要目的者


30(D).

30 依海關緝私條例規定,海關於運輸工具內查獲貨物違反海關緝私條例者,下列何者錯誤?
(A)得予扣押運輸工具。但以足供勘驗與搜索之時間為限
(B)貨物應予扣押
(C)腐敗、毀損之虞的扣押物,得由海關酌予留樣或拍照存證
(D)易生危險之扣押物,應毀棄之


31(A).

31 海關緝私條例之處分程序,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海關依海關緝私條例處分之緝私案件,應製作處分書送達受處分人
(B)受處分人及利害關係人不服處分者,得於收到處分書之翌日起算 20 日內,依規定格式,以書面向原處分海關申請復查
(C)海關於接到復查申請書之翌日起算 3 個月內為復查決定,並作成復查決定書
(D)復查決定書之正本,應於決定之翌日起算 10 日內送達受處分人


32(C).

32 依據海關緝私條例,追徵或處罰之處分確定後,再犯同一規定行為者之加重處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1 年內再犯,其罰鍰得加重二分之一
(B) 3 年內再犯,其罰鍰得加重二分之一
(C)犯 3 次以上者,得加重 1 倍
(D)犯 5 次以上者,得加重 1 倍


33(A).

33 依海關緝私條例規定,海關及海巡人員執行查緝走私之相關作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軍警機關在非通商口岸發覺違反本條例之情事時,得逕行查緝。但應將查緝結果,連同緝獲私貨移送海關處理
(B)軍警機關在非通商口岸發覺違反本條例之情事時,得逕行查緝。但應將查緝結果,連同緝獲私貨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C)軍警機關在通商口岸發覺違反本條例之情事時,得逕行查緝。但應將查緝結果,連同緝獲私貨移送海關處理
(D)海關緝私,遇有必要時,應請軍警及其他有關機關協助之


34(A).

34 下列何者非屬「懲治走私條例」之私運物品進、出口範疇?
(A)以本國籍船舶自國外地區私運物品進入大陸地區者
(B)以本國籍船舶自國外地區私運物品進入臺灣地區者
(C)以本國籍船舶自大陸地區私運物品進入臺灣地區者
(D)以本國籍船舶自臺灣地區私運物品前往大陸地區者


35(B).
X


35 「懲治走私條例」不處罰下列何種未遂行為?
(A)私運管制物品進口、出口者
(B)運送、銷售或藏匿第 2 條第 1 項之走私物品者
(C)聚眾威脅稽徵關員或其他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者
(D)公務員、軍人包庇走私者


36(D).
X


36 依海關緝私條例與菸酒管理法等規定,海巡人員執行勤務時,於新竹外海 23 浬,查獲乙艘外國籍貨輪載有香菸 300 箱,欲走私到臺灣,下列處置何者正確?
(A)違反海關緝私條例移送海關依權責處理
(B)違反菸酒管理法移送菸酒主管機關辦理
(C)違反菸酒管理法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偵辦
(D)違反海關緝私條例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偵辦


37(B).
X


37 依據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專屬經濟海域:鄰接區外側至距離領海基線 200 浬間之海域
(B)大陸礁層:為其鄰接區以外,依其陸地領土自然延伸至大陸邊外緣之海底區域
(C)專屬經濟海域:包括水體、上空、海床與底土
(D)大陸礁層:外界界線,由行政院訂定,並得分批公告之


38(C).

38 下列何者為許可於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之建造、使用、改變或拆除等作為之主管機關?
(A)海洋委員會
(B)交通部
(C)內政部
(D)經濟部


39(B).
X


39 某大陸船舶未經許可進入我禁止水域作業,經海巡艇予以扣留,下列處理方式何者錯誤?
(A)對臺灣地區有走私或從事非法漁業行為,沒入之
(B)對執行檢查任務之船艦有敵對之行為,沒入之
(C)扣留之船舶有塗抹或隱蔽船名、無船名、拒絕停船受檢、從事漁撈、其他違法行為,且經主管機關查證該船有被扣留二次以上紀錄者,得沒入之
(D)扣留之船舶無被扣留二次以上紀錄者,且未涉及違法情事者,得予以發還


40(D).

40 下列何者非屬依「懲治走私條例」所定「管制物品管制品項及管制方式」之管制進出口物品?
(A)偽造幣券
(B)罌粟種子
(C)槍械
(D)半導體晶片


41(A).

41 為確保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安定,有關警察或海岸巡防機關依據「國家安全法」規定,行使職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必要時對入出境之旅客及其所攜帶之物件,得依其職權實施檢查
(B)必要時對入出境之船舶、航空器或其他運輸工具,得依其職權實施搜索
(C)必要時對航行境內之船筏、航空器及其客貨得依其職權要求停駛或回航
(D)必要時對航行境內船筏、航空器之船員、機員、漁民或其他從業人員及其所攜帶之物件,得依其職權實施扣押


42(D).
X


42 依據「國家安全法」,有關境內船筏檢查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檢查船舶證照與艙單,並有正當理由認有違法之虞時,逕行搜索
(B)檢查船舶旅客、船員、漁民及其行李、物件
(C)進出漁港及海岸之漁船、舢舨、膠筏及竹筏,得查驗有關證件,並檢查船體及其載運物件
(D)進出漁港及海岸之漁船、舢舨、膠筏及竹筏,應在設籍港或核定處所進出、接受檢查


43(B).

43 依據國家安全法規定,警察或海岸巡防機關於必要時,對航行境內之船筏、航空器及其客貨,得依其職權實施檢查。無正當理由拒絕或逃避檢查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處 3 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 萬元以下罰金
(B)處 6 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C)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3 萬元以下罰金
(D)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44(B).

44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船舶發生海難或其他意外事件,致污染海洋或有污染海洋之虞時,有關後續處置,下列何者錯誤?
(A)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應即採取措施以防止、排除或減輕污染
(B)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應即通知航政機關、海巡機關及衛生環保機關
(C)主管機關得命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採取必要之應變措施
(D)主管機關必要時得逕行採取應變措施、清除及處理,其因應變措施、清除及處理所生費用,由該船舶所有人負擔


45(C).
X


45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發布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並依國內外情勢發展每幾年定期檢討修正?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46(D).

46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下列何類行為係該法所指之「海洋棄置」與「污染行為」?
(A)海洋棄置:利用船舶或海洋設施焚化油品或其他物質,再排放入海洋;污染行為:指直接或間接將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致造成或可能造成人體、財產、天然資源或自然生態損害之行為
(B)海洋棄置:排放廢(污)水、油、廢棄物、有害物質至海洋;污染行為:指直接或間接將物質或能 量引入海洋環境,致造成或可能造成人體、財產、天然資源或自然生態損害之行為
(C)海洋棄置:直接或間接將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造成天然資源或自然生態損害之行為;污染行為:指直接或間接將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致造成或可能造成人體、財產、天然資源或自然生 態損害之行為
(D)海洋棄置:指利用船舶、航空器、海洋設施或其他設施,運送物質至海洋傾倒、排洩或處置;污染行為:指直接或間接將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致造成或可能造成人體、財產、天然資源或自然生態損害之行為


47(D).

47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受僱人或利害關係人向主管機關或司法機關揭露違反本法之行為,下列處置何者錯誤?
(A)受僱人或利害關係人曾參與依本法應負刑事責任之行為,而向主管機關揭露或向司法機關自白或 自首,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B)檢舉經查證屬實並處以罰鍰者,其罰鍰金額達一定數額時,得以實收罰鍰總金額收入之一定比例, 提充獎金獎勵檢舉人
(C)主管機關受理檢舉案件之管轄、處理期間、檢舉人獎勵額度、檢舉人身分保密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D)民眾應敘明事實或檢具證據資料,向主管機關檢舉違反本法之行為,才能領取獎金


48(D).
X


48 一艘外國船舶在澎湖花嶼西方 13 浬發生海難,致污染海洋,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應即採取措施以防止、排除或減輕污染,並即通知那些機關?
(A)航政機關、港口管理機關、事業機構及澎湖縣政府
(B)航政機關、環境保護主管機關、海岸巡防機關
(C)港務機關、環境保護主管機關及澎湖縣政府
(D)航政機關、漁業主管機關及澎湖縣政府


49(A).
X


49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規定,船舶總噸位 500,載有苯 250 公噸擱淺於岸際有外洩之虞,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未能於主管機關指定之期間內抽除危險品苯,下列處罰何者正確?
(A)處新臺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
(B)處新臺幣 30 萬元以上 300 萬元以下罰鍰
(C)處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3 千萬元以下罰鍰
(D)屆期未改善者,應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應令其停工


50(A).
X


50 我國漁船於新北市澳底近岸 2 浬區域,非因海難事件導致之海洋污染案件,有油外洩或有外洩之虞達 20 公噸,由下列何者負責應變及裁罰?
(A)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新北市政府
(B)交通部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C)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
(D)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交通部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一般警察特種考試_四等_水上警察人員輪機組、水上警察人員航海組:海巡法規概要(包括海岸巡防法、國家安全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海關緝私條例、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懲治走私條例、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章行政與第五章罰則、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120430-阿摩線上測驗

海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