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斷學習,收獲每一天
96
(1 分36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專技◆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下列有關運動神經元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上運動神經元的細胞本體(cell body)全部位於大腦皮質區
(B)下運動神經元的細胞本體(cell body)全部位於脊髓的腹側角(ventral horn)
(C)前庭脊髓徑的運動神經元細胞本體(cell body)位於腦幹,屬於上運動神經元
(D)顱神經中控制臉部與舌咽動作的運動神經元細胞本體(cell body)位於腦幹,屬於上運動神經元


2(A).

3.有關基底核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基底核有比較器(comparator)的功能,會幫助動作修正
(B)基底核是中樞神經系統裡高階動作控制區之一
(C)多巴胺的分泌會興奮基底核的直接路徑,使動作容易啟動與執行
(D)基底核到視丘的輸出訊號是抑制性的


3(B).

5.進行上肢伸手取物訓練時,順序為坐姿平衡訓練10分鐘、伸手取物訓練10分鐘、手部精細動作訓練10分鐘。此種練習安排為何?
(A)隨機練習
(B)段落練習
(C)固定練習
(D)變異練習


4(B).

7.一位治療師以自身示範並讓病患多次實作的方式,來教導一位中風病患重新學習從坐姿站起的一系列動作。過 了2週,此病患越學越熟練,表現越來越自動化,當此病患習慣性自主地從坐姿站起時,那一腦區的活化會最 明顯的比2週前上升許多?
(A)海馬迴
(B)基底核
(C)前額葉
(D)杏仁核


5(C).

9.依據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下列何者屬於社會參與面向?
(A)瑞秋洛斯阿米哥斯認知功能程度量表(Rancho Los Amigos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ing scale)
(B)動態步態指標量表(dynamic gait index)
(C)失能評估量表(disability rating scale)
(D)葛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6(C).
X


11. 治療師讓右側偏癱病患坐在治療球上進行動態坐姿平衡訓練,下列由易到難的順序何者正確?① 進行上肢上舉(lifting)及下砍(chopping)的動作 ②雙腳著地,骨盆做前/後傾動作 ③雙側上肢執行前後交替的擺 盪 ④重心左右位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7(C).

13.針對不同修正式侯葉氏分期之巴金森氏病患者進行肌力訓練,下列那一觀點最為正確?
(A)分期1.0者因為僅有一側受影響,因此只需進行該側之肌力強化即可
(B)分期2.5者可採中低阻力、著重髖關節與軀幹屈肌肌群之肌力訓練
(C)分期3.0者可依任務導向,如以反覆坐站來執行下肢伸肌之閉鏈式阻力運動
(D)分期4.0者於肌力訓練中應強調認知動作策略,以雙重或多重任務模式進行


8(D).

16.55歲的王女士中風3個月,走路時患側腳抬不高,治療師想增加患側髖關節彎曲抬高的選擇性運動能力,但又不想誘發出協同動作,下列何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技巧較為適當?
(A)D1屈曲模組及收縮-放鬆技術
(B)D1屈曲模組及節律穩定技術
(C)D2屈曲模組及節律穩定技術
(D)D2屈曲模組及節律啟動技術


9(A).

18.實施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技巧時利用牽張反射(stretch reflex)的原則,下列何者最適當?
(A)在肌肉緊繃時,於肌梭上施以輕敲,是以牽張反射引發肌肉收縮的方法
(B)利用牽張反射時,須將目標肌肉拉長,但須留意同一肢體其他協同肌肉群不可被拉長
(C)牽張反射屬於原始反射,實施此手法時搭配口令沒有加強效果
(D)若患者在牽張反射與反應之間存在明顯遲滯時間,屬於此手法的禁忌症,不可再實施


10(C).

22.利用關節擠壓(joint approximation)的機制來增加下肢的承重與穩定,下列何種作法較為合適?
(A)使用彈性繃帶從腳板向上拉緊並螺旋纏繞至大腿根部
(B)在腳踝、膝蓋、骨盆,分別都綁上沙包
(C)彈力帶從腳底向上來回交叉繞過小腿前、大腿後,再拉緊固定於腰部皮帶上
(D)利用綁腿(gaiter)或下肢長腿支架(KAFO)等協助固定


11(D).

23.對於有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資源不足的老人,下列助行輔具何者最為適當?
(A)兩支腋枴(axillary crutch)
(B)兩支前臂枴(forearm crutch)
(C)標準助行器(pick-up walker)
(D)滑輪助行器(rolling walker)


12(B).

27.執行JOMAC篩檢中發現腦中風個案僅在判斷及抽象思考兩個項目有明顯的缺損,這與下列何種認知功能有最 直接的關聯?
(A)長期記憶
(B)執行功能
(C)注意力
(D)定向感


13(D).

28.下列何項並非美國國家衛生院腦中風評估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之檢查項目?
(A)意識程度
(B)顏面神經麻痺
(C)視野
(D)吞嚥困難


14(B).

30.下列關於中風患者早期復健介入之敘述,何者最不適當?
(A)早期復健介入與良好日常生活功能復原有正相關
(B)及早鼓勵患側肢體動作極可能導致不良的動作型態
(C)部分早期復健介入個案可能出現嚴重的醫療不穩定情形
(D)及早介入之正面效益可減少憂鬱、情緒失常的現象


15(A).

31.中風患者下肢離心收縮能力不足,練習站到坐的動作時經常跌坐回椅子。下列何者較能促進患者站到坐的能力?
(A)採取站姿,練習由站姿背靠牆壁蹲下
(B)採取平躺屈膝踩床姿勢,練習橋式運動
(C)採取坐姿,彎曲軀幹且雙手觸地
(D)採取雙手雙膝跪姿的靜態姿勢


16(C).

某中風個案因患側上肢嚴重疼痛而拒絕治療師碰觸與移動上肢,只願意治療師訓練他的下肢;家屬也抱怨 說:「整隻手連躺著不動也說會痛,連拉著手要穿衣服都痛到不行」。
【題組】34.此現象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造成?
(A)視丘感覺症候群(thalamic pain syndrome)
(B)肩關節半脫位造成夾擠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
(C)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D)靜脈血栓炎(venous thrombophlebitis)


17(D).

【題組】35.承上題,為確認此疼痛之原因是否如你所推測,應優先進行之患側上肢評估項目為何?
(A)肩關節關節活動度與關節終感覺(joint end-feel)
(B)整體張力與協同反應
(C)輕觸覺、痛覺與本體感覺
(D)皮膚完整性與遠端腫脹程度


18(B).

37.有關功能獨立自主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與巴氏量表同時效度不高
(B)項目包含動作和認知功能
(C)每項評分等級1至7分,分數愈低代表功能愈獨立
(D)大小便控制屬於功能層級,所以被歸類在自我照顧中


19(B).

38.對下列那幾條血管栓塞之中風病患,治療師應仔細評估運動失調(ataxia)的問題?①中大腦動脈(middle cerebral artery) ②後大腦動脈(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③基底動脈(basilar artery) ④椎動脈 (vertebral artery)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④


20(A).

41.一位急性C6完全脊髓損傷患者導致四肢麻痺且口含氣管內管,為了要在臥床期訓練甩手扣住床欄翻身,下列 那些肌肉之肌力訓練最為重要?
(A)前三角肌與肱二頭肌
(B)伸腕肌與肱三頭肌
(C)肩胛骨下壓肌群與肱三頭肌
(D)肱二頭肌與屈指肌


21(B).

42.關於T9完全脊髓損傷患者的功能性預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翻身起床時需他人部分協助 ②可獨立完成由床轉位到輪椅 ③可拿助行器與穿鐵鞋(KAFO)至戶外短距離行走 ④跌倒時需他人部分協助,使用後 向方式由地板轉位到輪椅 ⑤在無障礙設施下,可獨立使用輪椅在社區活動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⑤


22(D).

一位脊髓損傷患者其ASIA運動與感覺功能測試結果如下:右側肱二頭肌5分,其餘右側的上/下肢關鍵肌皆為4~5分;左側肱二頭肌 5分,其餘左側的上/下肢關鍵肌皆為1~2分。感覺評估結果顯示:雙側C5及以上之針刺感與輕觸覺皆為正常;至於C6以下,針刺感於右側為異常或缺損、左側為正常,輕觸感與本體感覺皆 為右側正常、左側異常。薦髓感覺與自主肛門收縮功能皆存在。請依序回答下列3題。
【題組】44.該脊髓損傷患者的AIS機能損傷等級(ASIA impairment scale)為何?
(A)A
(B)B
(C)C
(D)D


23(C).

【題組】45.該脊髓損傷患者符合那種臨床症候群?
(A)中髓症候群
(B)後髓症候群
(C)布朗-斯夸症候群
(D)前髓症候群


24(D).

46.關於脊髓損傷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腰髓損傷是脊髓損傷中發生比率最高的
(B)胸髓通常都是因為撞擊之後過度伸直造成的傷害
(C)胸椎因有肋骨支撐,所以發生損傷後,通常不會造成完全性的胸髓損傷
(D)脊髓損傷後的恢復可能是脊神經根的復原,也可能是脊髓本身的恢復


25(D).

47.一男性T2脊髓完全性損傷的病患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及處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會有姿勢性低血壓,故建議應先以傾斜床站立直到不暈,再開始訓練坐姿平衡
(B)容易在傷後一年發生快速的骨質流失
(C)為避免尿道感染,建議應長期使用導尿管
(D)為避免坐姿活動時容易喘及呼吸急促,建議可穿束腹帶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專技◆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阿摩線上測驗

R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