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25
(2 分16 秒)
1(C).

10. 臺灣史上,有一群人為傳達無產階級意識形態與革命論的訴求,借用《三字經》的文體,並呼應當時的主 張--臺灣話文論,使用臺語寫成「三字集」詩歌作為宣傳品。不過,這些宣傳品不久遭到統治當局取締,籌 辦者也遭到逮捕、移送法辦。請問∶上述現象應是出現在以下哪個時間?
(A)1870 年代
(B)1900 年代
(C)1930 年代
(D)1960 年代 。


2(C).
X


13. 中國長時期重要的農產地區即是帝國的經濟重心,也是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但自某一時期開始,沿海的 商業城市開始逐漸取代內陸的農業精華區,成為中國新的經濟重心。某一時期應是下列何者?
(A)隋唐時期拓展絲路貿易,西域胡商湧入中國
(B)宋元時期北方漢人南遷,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C)十五世紀鄭和出航後,華商勢力擴展南洋貿易
(D)十九世紀鴉片戰爭後,西方帝國主義進入中國 。


3(C,D).
X


31. 中國從魏晉南北朝到明清時期,國家的賦稅經過多次重大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特色是由繳納實物轉為繳 納貨幣。請問∶以下哪些賦稅制度的精神是以繳納貨幣為主?
(A)租調制
(B)租庸調法
(C)兩稅法
(D)一條鞭法
(E)攤丁入地 。


4(B,C).
X


32. 以下是十九、二十世紀之際的看法∶中國如果要自己改變陋習,就必須等待強而有力的征服者下令廢除女 子纏足的習慣。但中國並沒有出現強而有力的君王,故唯有外來的勢力才能拯救女孩脫離桎梏。若我們能 夠推翻中國這個政權,就能發布不再毀傷女孩雙腳的禁令。這樣的做法從其他的角度看,有人會認為不正 當,但從人性角度來看,是完全公正的。請問∶對於上述看法的理解,以下何者的敘述正確?
(A)肯定清政府消滅漢人風俗的用心
(B)憐憫中國婦女受到的箝制與束縛
(C)取代政權是推廣天足的好方法
(D)主張廢纏足、強種保國對抗歐美列強
(E)以西方強勢文化的立場看待中國 。


快捷工具

收錄測驗 - 警專◆歷史-阿摩線上測驗

sball698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