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20
(6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政治學(概要)難度:(1651~16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美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在爭取有色人種的民權過程中,曾經採取一種被認為相當成功的策略來影響政府政策,試問其採用的方式為:
(A)向國會遊說
(B)向民眾宣導
(C)向法院提出訴訟
(D)示威遊行


2(B).
X


唐斯(Anthony Downs)認為政黨與選民都是理性的,其在決定自身的位置時會考量選民的分布,選民投票時也會考量政黨的位置,此種理論被稱為:
(A)空間模型理論
(B)方向模型理論
(C) 新制度理性抉擇
(D) 趨近模型理論


3(B).
X


下列那一個民主國家的婦女最晚取得投票權?
(A)英國
(B)法國
(C)瑞士
(D)義大利


4(B).
X


28 下列那位學者提出「溝通理論」,強調政府的引導往往是政治溝通中的決定性力量?
(A)杜意奇(Karl Deutsch)
(B)奧蒙(G. Almond)
(C)道爾(R. Dahl)
(D)班特利(Bentley)


5(B).
X


28 政治學者薩托里(G. Sartori)曾著「比較憲政工程:結構、動機與後果之研究」(1997)。下列那一項是該著作所主張的?
(A)      內閣制較總統制為優
(B)      英國選舉制度較為理想
(C)      兩院制較一院制易於運作
(D)      革命可使國家進步的速度加快


6(B).
X


18 比較而言,下列那個國家國會議長的黨派傾向最不明顯?
(A)英國平民院
(B)美國眾議院
(C)法國國民議會
(D)中華民國立法院


7(B).
X


3.1950年代的行為革命,在以下那個領域產生重要的研究成果?
(A)民主化研究
(B)理性選擇理論
(C)比較政府組織
(D)投票與立法行為


8(B).
X


11 下列有關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的政治主張,何者正確?
(A)國家與教會是平等的
(B)國家在教會之上
(C)國家在教會之下
(D)教會才是國家


9(B).
X


2 李帕特(A. Lijphart)將民主政體區分為「多數決」模型與「共識」模型這兩類,下列那一個屬於「多數決」模型的基本特徵?
(A)兩院制國會
(B)多黨制
(C)聯邦制
(D)行政與立法部門權力的融合


10(B).
X


7 下列何種主義強調公民權利與機會平等?
(A)新保守主義
(B)新社會主義
(C)新自由主義
(D)新制度主義


11(B).

8 下列那位學者認為經濟發展將使得中產階級興起,從而促成民主的發軔?
(A)馬克斯(Karl Marx)
(B) 李普賽(Martin Lipset)
(C)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
(D) 伊斯頓(David Easton)


12(B).
X


9.下列有關台海兩岸主權爭議之敘述,何者有誤?
(A)就合法主權而言,一個中國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B)就事實主權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被承認的
(C)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一九四九年後仍未取代中華民國之主權地位
(D)兩岸真正的統一不是指合法主權與事實主權歸於一致之時


13(B).
X


2 亞里斯多德認為下列那一種政體是較佳的?
(A)貴族政體(Aristocracy)
(B)威權政體(Authoritarianism)
(C)寡頭政體(Oligarchy)
(D)多元政體(Polyarchy)


14(B).

14. 美國制定了何種法律規範利益團體的行為?
(A)政黨法
(B)遊說法
(C)遊行法
(D)政治獻金法


15(B).
X


21. 何位學者認為政黨是自主的有組織集團?
(A)蘭尼和肯道爾
(B)張伯斯
(C)潘諾克與史密斯
(D)海伍德


16(B).

3 下列何者為學者羅斯金(M. Roskin)對政治系統模型修正的主要論點?
(A)刪除反饋作用
(B)系統的轉換過程在輸入項之前
(C)輸入項包括行動與決定
(D)將原先的政治系統模型簡化


17(B).
X


17 依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立法院推翻行政院所提之覆議案,其門檻為: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18(B).

22 代議士依據選民之指示,僅傳達選民偏好,而非依據自我判斷進行行動,這樣的代議士最符合下 列那一種代議政治模式?
(A)全權委託說(trustee model)
(B)委任說(delegate model)
(C)委託說(mandate model)
(D)反映說(resemblance model)


19(B).
X


24 回顧臺灣政黨體系發展過程,從 1992 年到 2008 年選舉制度改革前,臺灣的政黨體系經歷下列那 一種改變?
(A)由「一黨優勢」轉型到「溫和多黨」
(B)由「一黨獨霸」轉型到「極端多黨」
(C)由「一黨獨霸」轉型到「溫和多黨」
(D)由「一黨優勢」轉型到「極端多黨」


20(B).
X


6. 以自然法與國際法聞名,並著有「政爭與和平的法律」的思想家是誰?
(A)霍布斯
(B)斯賓諾莎
(C)格老秀斯
(D)布丹


21(B).
X


22 研究民意的學者提出交叉壓力(cross-pressure)的概念,有關交叉壓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指個人的政治立場與周遭家人朋友的政治立場都不一致
(B)會激發出個人參與政治的行動,對於民主發展有益
(C)最常發生在威權主義的國家
(D)指個人自己感覺到與周遭家人朋友的政治立場不一致


22(B).
X


10 基本人權概念的重要源頭就是自然法的觀點,強調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 先於國家而存在的天賦人權。下列那位思想家的主張不是立基於自然法學說?
(A)洛克(John Locke)
(B)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C)邊沁(Jeremy Bentham)
(D)霍布斯(Thomas Hobbes)


23(B).

15 現代化理論所描述的社會變遷過程,不包括下列何者?
(A)人民生活水準與教育程度提高
(B)勞工階級興起
(C)公民社會茁壯
(D)形成具有妥協與容忍特質的文化


24(B).
X


14 依照阿蒙(Almond)的政治發展論,「塑造形象與意涵,並分配抽象的價值」 指的是國家的何種能力?
(A)象徵能力
(B)規範能力
(C)回應能力
(D)分配能力


25(B).
X


6 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研究,在人類歷史中的那個階段,自由民主國家的數量,首次大幅超越其他政治體制?
(A)法國大革命時期
(B)美國獨立革命時期
(C)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納粹德國戰敗時期
(D) 1970 年代中期至 1990 年代早期


快捷工具

【精選】 - 政治學(概要)難度:(1651~1675)-阿摩線上測驗

絕對要考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