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知道沒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3
(1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政治學(概要)難度:(176~2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7 在政策制訂過程中,政治學研究者經常提及「次級政府」(sub-governments)或者「鐵三角」(iron triangle)的概念, 其包括下列那三個部門?
(A)總統、政黨、文官體系
(B)利益團體、國會委員會、文官體系
(C)國會委員會、政黨、新聞媒體
(D)總統、利益團體、新聞媒體


2(B).
X


11 以下何者不是現代國會對行政機關之主要監督方式:
(A)質詢
(B)調查
(C)預算控制
(D)審判


3(D).

在西方議會政治中,源於議會內的聯盟關係而逐漸形成的政黨,謂之:
(A)外造政黨
(B)掮客型政黨
(C)使命型政黨
(D)內造政黨


4(D).
X


董氏基金會等禁煙團體屬於那一類型的利益團體?
(A)非組織型利益團體
(B)制度型利益團體
(C)公益性利益團體
(D)私利性利益團體


5(D).
X


在民主國家中,以宣揚理念為最主要目標的政黨,謂之:
(A)使命型政黨
(B)掮客型政黨
(C)外造政黨
(D)內造政黨


6(C).

下列何者的核心職權是根據法律意義進行裁決?
(A)總統
(B)民意代表
(C)法官
(D)行政人員


7(B).
X


政治學行為學派對法律研究途徑(formal-legal analysis)主要的批評是:
(A)引導政治學家去研究法律
(B)過度強調個體層次的分析
(C)只研究法律和典章制度無法了解實際的政治運作
(D)量化分析優於質化分析


8( ).
X


下列何者不是家庭進行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工作的影響因素?
(A)子女教養方式
(B)家庭決策模式
(C)親子親密關係
(D)公平競賽規則


9(A).
X


就政治學研究的方法論(Methodology)而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政治學研究不可能完全擺脫價值的影響
(B)後行為主義(Post-Behavioralism)的政治研究可免除價值的判斷
(C)行為主義(Behavioralism)的政治研究主張價值中立的原則
(D)政治研究應該兼顧事實與價值的判斷


10(B).
X


近年西方社會所興起的「後物質主義」是指:
(A)追求經濟成長
(B)強調傳統社會價值
(C)回歸宗教和道德的規範
(D)強調自尊與自我實現高於物質或經濟的需要


11( ).
X


我國憲法具下列那一種屬性?
(A)剛性憲法
(B)不成文憲法
(C)柔性憲法
(D)欽定憲法


12( ).
X


3.古代君主的權力來自於世襲,而臣民皆能接受此種結果,因為大家相信君主權力的正當性,試問君主權力正當性的來源為何?
(A)傳統的權威
(B)合法的權威
(C)領袖魅力的權威
(D)理性的權威


13( ).
X


5.人們學習政治信念與價值的過程是:
(A)政治社會化
(B)政治民主化
(C)政治現代化
(D)政治文化


14( ).
X


個人透過父母、教師、同儕及大眾傳媒等的媒介,獲取他對政治過程所抱持的態度、價值觀及信念之過程。試問這是何種概念?
(A)政治社會化
(B)政治甄補
(C)政治系統
(D)政治意識型態


15( ).
X


依現行憲法增修條文,司法院大法官的任命程序為何?
(A)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
(B)總統提名,司法院同意
(C)總統提名,國民大會同意
(D)總統提名,監察院同意


16( ).
X


在早期傳播理論中,學者們認為媒體的訊息會先傳播到意見領袖,再由意見領袖傳播給較沉默的大眾。這種理論稱之為?
(A)兩階段傳播
(B)沉默螺旋
(C)密集溝通
(D)多數忽略


17( ).
X


在政策網絡的「鐵三角」中,除了國會委員會、行政機關外還有下列那一個行為者?
(A)政治人物
(B)政黨
(C)利益團體
(D)媒體


18( ).
X


美國學者所謂「鐵三角」(iron triangle)指的是在某一個政策中,下列那三者間的一種合作性、排他性的關係?
(A)國防部、製造商、共和黨
(B)媒體、政治人物、大企業
(C)鋼鐵業、汽車業、石油業
(D)利益團體、國會委員會、行政機關


19( ).
X


兩階流傳播(two-steps flow of communication)意指:
(A)輸入及輸出
(B)先蒐集新聞再將之傳送出去
(C)意見領袖先接觸訊息再將資訊及看法傳送給其他人
(D)意見領袖的觀點回傳至媒體


20( ).
X


下列何者不屬於政黨的主要活動?
(A)組織政府
(B)選拔候選人
(C)參與政治過程
(D)確保行政官僚中立


21( ).
X


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下列何者不是所謂的「鐵三角」(iron triangle)之一部分?
(A)利益團體
(B)國會委員會
(C)官僚體制
(D)媒體


22( ).
X


進行民意調查的抽樣時,最重要的成敗關鍵是?
(A)樣本大小
(B)樣本中男女是否各半
(C)樣本代表性
(D)每個行政區是否都有抽到樣本


23( ).
X


下列民意調查方法中,成本最高的是:
(A)電話訪問
(B)郵寄訪問
(C)網路調查
(D)面對面訪問


24( ).
X


22.以下那一位人物將「政治」定義為「社會價值的權威配置」?
(A)伊斯頓(David Easton)
(B)蘭尼(Austin Ranney)
(C)孫中山
(D)薩孟武


25( ).
X


成文與不成文憲法之差別,在於其是否:
(A)正當化
(B)本土化
(C)通俗化
(D)法典化


26( ).
X


利益團體在政治學上又稱為:
(A)壓力團體
(B)金權團體
(C)示威團體
(D)暴力團體


27( ).
X


有效統治的最根本基礎是什麼?
(A)正當性
(B)意識型態
(C)國會
(D)武力


28( ).
X


下列有關女性主義(Feminism)的敘述,何者錯誤?
(A)女性選舉運動是第一波女性主義的重心主體
(B)性別區隔就是社會政治岐異的根本原因
(C)高度渴望透過任何手段來促進女性的社會地位
(D)所有女性主義皆視男性為敵人


29( ).
X


以下何者確立了現代文官制度、界定了考試用人的原則?
(A)功績制
(B)分贓制
(C)責任制
(D)民選制


30( ).
X


內造政黨與外造政黨差別主要是?
(A)前者有黨中央,後者沒有
(B)前者黨員人數較少,後者沒有
(C)前者領導核心和政治決策集中在國會之內,後者在國會以外的會國代表機構
(D)前者執政機關較高,後者較低


31( ).
X


15 我國於92年公布的「公民投票法」是何種人民權利的落實?
(A)行政立法權
(B)言論自由權
(C)創制複決權
(D)結社遷徙權


32( ).
X


以直接在投開票所外面詢問選民投票意向,來推測選舉結果的民調稱之為:
(A)壓迫式民調
(B)基點民調
(C)出口民調
(D)模擬對決民調


33( ).
X


5 誰將政治學定義為:「社會內價值的權威性分配」的科學(the 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values for a society)?
(A)阿爾蒙(Gabriel A. Almond)
(B)波柏(Karl R. Popper)
(C)韓培爾(Carl G. Hempel)
(D)伊斯頓(David Easton)


34( ).
X


14 在一般民主國家來說,下列那一種人投票率較高?
(A)居住在都市且教育程度高的中年人
(B)居住在都市且教育程度低的年輕人
(C)居住在鄉村且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
(D)居住在鄉村且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人


35( ).
X


23 下列何者是「民主政治」之最基本原則,民主政治的其他原則都是根據此一原則衍生而來?
(A)主權在民
(B)政治平等
(C)人民諮商
(D)多數決


36( ).
X


5 下列何種概念乃是用以指政治社會成員所經歷的調適過程,從而他遂能成為政治社會的一份子;而政治社會也藉此維持其存在?
(A)政治文化
(B)政治社會化
(C)政制調整
(D)公民社會


37( ).
X


17 韋伯(Max Weber)建構了三種權威類型來說明「正當性」的概念,下列那一項並非他所描述的?
(A)傳統型權威
(B)領袖魅力型權威
(C)公平-正義型權威
(D)合法-理性型權威


38( ).
X


27 近年來「審議式民主」相當受到注意與歡迎。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審議式民主」的作為?
(A)示威遊行
(B)公民論壇
(C)地方性公投
(D)諮詢會議


39( ).
X


48 有關「全球化」的論述,學者們至今仍沒有一致的說法,但他們幾乎都強調:
(A)      世界走向同質性
(B)      地方性文化將會消失
(C)      跨越國界的多重聯結與互動
(D)      世界宗教將會興起


40( ).
X


6 下列那一項並非是「政治社會化」的定義或角色?
(A) 社會成員學習政治文化的過程
(B) 將社會中主要的價值觀傳輸給個人,使其成為政治體系的成員
(C) 培養個人對現有政治體系的支持
(D) 政治社會化的成敗並不影響民眾對政府的態度


41( ).
X


14 在伊斯頓(D. Easton)的系統模型當中,那個過程是將輸入變成產出的關鍵環節?
(A) 轉化
(B) 回饋
(C) 內環境作用
(D) 外環境作用


42( ).
X


21 常被稱為民主國家「第四權」指的是:
(A) 考試與監察權
(B) 行政官僚系統
(C) 大眾傳播媒體
(D) 學術界與智庫


43( ).
X


20 人民認同且接受中央政府之權威,同時也相信自己應當在政治過程中扮演主動而積極的角色,這是屬於下列何種政治文化?
(A)臣屬的政治文化
(B)偏狹的政治文化
(C)參與的政治文化
(D)革命的政治文化


44( ).
X


2 對政治學行為主義的批評導致下列何種發展?
(A) 回歸傳統研究途徑
(B) 後行為主義的發展
(C) 拒絕所有行為主義的主張
(D) 新人道主義的產生


45( ).
X


23 由於人類生存環境的改變,互相依存關係的日趨密切,需要共同合作解決的問題之增多。符合這種時代環境需求的主權觀念應是:
(A) 相對主權論
(B) 無限主權論
(C) 絕對主權論
(D) 一元主權論


46( ).
X


11 影響投票率的因素很多,下列那一項對投票率研究之陳述是錯誤的?
(A)政黨認同愈高者投票率愈高
(B)社經地位愈高者投票率愈高
(C)年齡愈輕者投票率愈高
(D)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愈高者投票率愈高


47( ).
X


38 人們對政治過程所抱持的態度、價值觀及信念,將影響他們對政權的看法,並構成政府的正當性或合法性的基礎。這是何者概念?
(A)政治文化
(B)政治甄補
(C)政治系統
(D)政治溝通


48( ).
X


「寡頭統治鐵則」(the iron law of oligarchy)是誰提出的理論?
(A)韋伯(Max Weber)
(B) 密契爾(Robert Michels)
(C)韓培爾(Carl G. Hempel)
(D)湯斯(Anthony Downs)


49( ).
X


2.下述那種思想最重視運用政府力量從事財富的重分配和照顧弱勢?

(A)保守主義 

(B)社會主義 

(C)自由主義  

(D)菁英主義


50( ).
X


27.一般來說,民主國家的政黨具備有很多種功能,以下何種不是民主國家的政黨所應該具有的功能?
(A)代表民意
(B)社會控制
(C)利益表達與整合
(D)政府的組成


51( ).
X


12 投票與言論自由等參與政治與社會的權利,稱為:
(A)公民權
(B)發展權
(C)經濟權
(D)社會權


52( ).
X


13 阿丁是一個大二的學生,在學校參加社團進而從活動中引發對國族認同議題的興趣。請問阿丁所經歷政治社會化的管道 為何?
(A)政府
(B)學校老師
(C)同儕團體
(D)教會


53( ).
X


20 下列各項選舉的要素,何者不符合自由民主的原則?
(A)定期舉辦
(B)票票等值
(C)無記名投票
(D)同額競選


54( ).
X


6 以下那個類型的國家,其干預經濟與社會的程度最深,範圍也最大?
(A)發展型國家
(B)社會民主式國家
(C)極權主義式國家
(D)小而美國家


55( ).
X


8 「人們獲得政治取向及行為模式的學習過程」,是下列何者之定義?
(A)民意
(B)政治傳播
(C)政治文化
(D)政治社會化


56( ).
X


16 美國總統是由下列何者選出?
(A)參議院
(B)眾議院
(C)州議會
(D)選舉人團


57( ).
X


4 一般說來,下列何者經常被稱之為「壓力團體」(pressure group)或「自願性組織」(voluntary association)?
(A)利益團體
(B)政黨
(C)大眾傳播
(D)選民團體


58( ).
X


6 民意調查中常見的「出口民調」(exit poll),指的是:
(A)選民從投票處出來之後立刻對其進行意見調查
(B)政府將選舉的結果提供給其他國家參考
(C)政府將選舉的結果提供給媒體發布
(D)民調公司在大賣場結帳處對民眾進行意見調查


59( ).
X


20 意見自由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請問下列何者非意見自由的核心?
(A)言論自由
(B)新聞自由
(C)工作自由
(D)出版自由


60( ).
X


13 根據佛烈德里哈(C. Friedrich)與布里辛斯基(Z. Brzezinski)的分析,極權統治具有多項基本特徵,下列何者 並不包括在內?
(A)官定的意識型態
(B)有限的多元
(C)政治警察
(D)嚴格控制大眾傳播媒體


61( ).
X


23 一般來說,政黨與利益團體經常被混為一談,下列有關政黨的敘述那一個是錯誤的?
(A)目標在贏得政治職位
(B)提名候選人是重要的功能
(C)所提訴求通常針對單一議題
(D)組織政府


62( ).
X


25 創制權屬於下列那一類的人權?
(A)自由權
(B)救濟權
(C)參政權
(D)社會權


63( ).
X


3 下列何者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民主選舉所應要包含的要素?
(A)兩黨制
(B)執政者有更替的可能性
(C)具有競爭性
(D)普遍的選舉權


64( ).
X


5 英國憲法常被稱為:
(A)成文憲法
(B)不成文憲法
(C)剛性憲法
(D)字義性憲法


65( ).
X


10 提出「寡頭鐵律」理論者為何人?
(A)普特南(Robert Putnam)
(B) 道爾(Robert Dahl)
(C)米契爾斯(Robert Michels)
(D) 唐斯(Anthony Downs)


66( ).
X


7.下列哪一項不是任何國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徵?
(A)固定的領土
(B)特定的人口
(C)政府
(D)實施民主政治


67( ).
X


19.我國憲法有關選舉權行使方法的規定,下列何者未被列為基本原則?
(A)普通
(B)平等
(C)直接
(D)單記


68( ).
X


21 在政治傳播上,下列何者是媒體對民意的影響?
(A)蝴蝶效應
(B)議題設定效果
(C)政治疏離感
(D)衣尾效應


69( ).
X


31.「寡頭鐵則」是由何學者提出?
(A)杜佛傑(M.Duverger)
(B)密契爾斯(R.Michels)
(C)蘭尼(Austin Ranney)
(D)勃克(E.Burke)


70( ).
X


21 下列何種人,對於參與政治活動通常較為消極?
(A)經濟地位較高者
(B)教育程度較高者
(C)政治效能感較低者
(D)政治疏離感較低者


71( ).
X


19 下列何者並非立法機關的功能?
(A)通過法案
(B)代表民意
(C)監督政府
(D)執行法律


72( ).
X


7. 最宣揚主義理念的政黨型態稱之為
(A)使命型政黨
(B)掮客黨
(C)憲政型政黨
(D)革命型政黨


73( ).
X


21. 民意調查時若想要訪問艱深的問題較適合利用何種方式?
(A)面訪
(B)電話訪問
(C)郵寄問卷
(D)網路民調


74( ).
X


21 目前我國各級公職選舉中,未施行下列那一種選舉制度?
(A)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B)相對多數決制(plurality system)
(C)混合制(mixed system)
(D)兩輪決選制(run-off election)


75( ).
X


23 在民意調查中,針對剛投完票、離開投票所的選民所進行的民意調查方式稱為:
(A)基點民調
(B)模擬對決民調
(C)出口民調
(D)強迫式民調


76( ).
X


24 日本政策制訂過程中的鐵三角不包括下列何者?
(A)國會議員
(B)文官體系
(C)利益團體
(D)傳播媒體


77( ).
X


21 政治參與的廣度與深度是影響民主表現的重要變數,關於政治參與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政治效能感越低者,越有政治參與的傾向
(B)高收入、高教育程度的群眾有較高的政治參與
(C)從平和的投票到激進的抗議行為,都屬於政治參與
(D)比例代表制比相對多數決制更易引發較多的投票參與


78( ).
X


8 下列那一種作為與政治責任的觀念相符合?
(A)某科長因長官違法而遭降級處分
(B)某部長因涉案被起訴而宣布辭職
(C)某部長因為政策跳票而辭職下台
(D)某科長因為考績不佳而被迫遷調


79( ).
X


11 隨著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世代投入環保議題的活動。這是那一種價值觀或是態度的影響?
(A)後物質主義
(B)地方型政治文化
(C)政治效能感
(D)競爭型政治文化


80( ).
X


27 「媒體所選擇並予以報導的新聞內容,會影響民眾對該相關議題重要性的排序」,此為何種媒體對民意 的影響效果?
(A)沉默螺旋理論
(B)樂隊花車效應
(C)議題設定效果
(D)第三人效果


81( ).
X


50 在政治文化研究中,從後物質主義角度出發的研究,發現民眾更重視:
(A)自身安全
(B)經濟繁榮
(C)生理需要
(D)尊嚴與自我表達


82( ).
X


19 下列何者可列為我國公民投票法投票之提案事項?
(A)收支預算
(B)教育政策
(C)所得稅免稅額
(D)行政院院長人選


83( ).
X


2 從國家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來區分國家類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邦聯制的中央政府對地方有很強的控制力
(B)法國是聯邦制國家
(C)歷史上的聯邦制國家大多轉為邦聯制國家
(D)聯邦制國家的地方政府享有法律保障的自主權


84( ).
X


5 代議政治的實施目前出現諸多問題,直接民主的倡議趨勢興起。下列何者非直接民主的形式?
(A)公民會議
(B)審議式民主
(C)政黨協商
(D)公民投票


85( ).
X


20 下列那一項關於影響政治參與的個人因素之敘述是正確的?
(A)個人的宗教信仰與其政治參與行為無關
(B)教育程度越高者越有可能參與政治
(C)收入較低者較有可能參與政治
(D)個人所處的社會網絡不會影響其政治參與


86( ).
X


21 政治參與的模式可分為慣常性與非慣常性的兩種,下列何者屬於非慣常性的 政治參與?
(A)投票
(B)接觸政府官員
(C) 示威、抗議
(D)助選


87( ).
X


22 為何出口民調(exit poll)的準確性,比其他選前民調來得高?
(A)因為訪員受到最為完整的標準化訓練
(B)因為受訪者都是剛剛投完票的選民
(C)因為出口民調都是由官方單位執行
(D)因為出口民調都是以面訪方式執行


88( ).
X


9 民主國家中人民對於民主的期待及渴望(需求面),相對於民主體制能夠提供的實際成效(供應 面)產生差距時,也就是當人民對於民主的期待高於實際能提供的結果,政治學者稱為:
(A)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
(B)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C)民主發展(democratic development)
(D)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89( ).
X


1. 下列哪一項為極權獨裁制不能成功實行的條件?
(A)獨裁者擁有一個對「意識形態」具有高度信仰的政黨
(B)獨裁者本身具有高度的聲望
(C)在獨裁者的控制下,擁有一個頗有效率的官僚組織
(D)獨裁者處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裡


90( ).
X


10 下列那一種情況容易造成立法部門和行政部門的僵局?
(A)一致政府
(B)分立政府
(C)委員制政府
(D)聯合政府


91( ).
X


21 二次戰後,在較富裕的國家中,出現追求性別平等與環境保護等目標的政治 抗議活動。下列那一個因素,最適合解釋這類新興政治抗議活動的出現?
(A)競爭型政治文化
(B)後物質主義
(C)政治信任
(D)地方型政治文化


92( ).
X


18 文官的身分為終身保障,剝奪其身分必須依法為之,這種規定為下列何種官僚體制特徵?
(A)層級節制
(B)非人情化
(C)功績制度
(D)永業化


93( ).
X


20 媒體報導能夠影響人們心中對於那些政治議題是當前最重要議題的認知,政治傳播理論上稱為:
(A)議題設定理論(Agenda setting theory)
(B)兩級傳播理論(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C)知溝理論(Knowledge-gap theory)
(D)沉默螺旋理論(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94( ).
X


23 有一個喝喜酒的場合,同桌的客人在聊天,多數人都表示他們支持 A 政黨,但甲心裡支持 B 政黨,所以甲就不表示他支持 B 政黨,其現象用下列那一個理論解釋最恰當?
(A)議題設定
(B)沉默螺旋
(C)框架效果
(D)樂隊花車效果


95( ).
X


18 良善治理是衡量政治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下列何者符合良善治理的要素?
(A)政府的利益與社會的利益分離
(B)政治權利掌握在少數菁英手中
(C)凡事皆以民調結果為依歸
(D)法律的制定與修改可回應人民的需求


96( ).
X


5拉斯威爾(Lasswell)認為權力乃是政治學的樞紐概念。對於政治權力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政治權力是一種要他人做什麼或是服從的能力
(B)用暴力奪取政治權力就自動具有正當性
(C)政治學者對政治權力的解釋十分多元
(D)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是英國艾克頓爵士(LordActon)對擁有政治權力的名言


97( ).
X


22在內閣制國家中,當政府部會首長須承擔部會內的行為與疏漏時,應以何種方式履行其部長責任 (ministerialresponsibility)?
(A)移送司法機關
(B)辭職下台
(C)懲處部屬
(D)向全民道歉


98( ).
X


11 下列那些權利概念或主張與「墮胎」的相關辯論無涉?
(A)基於身體自主權女性有選擇墮胎的自由
(B)反對墮胎者認為墮胎是謀殺行為
(C)反對墮胎者認為胚胎具有生命權
(D)胚胎為懷孕女性之財產


99( ).
X


1 公民投票是民主國家公民意見表達的重要管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依學理來看,公民投票可分為創制與複決兩種形式
(B)公民投票將投票議題簡化為同意與不同意兩個選項,並由選民決定之
(C)我國公民投票法規定預算、租稅及薪俸得做為公民投票之提案
(D)我國地方性公民投票主管機關為直轄市或縣市政府


100( ).
X


8 某位政治人物主張: 「縮小貧富差距,幫助弱勢者能夠生存。」該政治人物的訴求,最符合下列那 一種意識形態的主張?
(A)社會主義
(B)古典自由主義
(C)女性主義
(D)保守主義


【精選】 - 政治學(概要)難度:(176~275)-阿摩線上測驗

亞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