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辛苦一陣子,享受一輩子
96
(2 分1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701~7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5.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請問句中四個「恥」字的詞性為何?
(A)共有三個動詞,一個名詞
(B)共有三個名詞,一個動詞
(C)共有三個形容詞,一個名詞
(D)共有三個名詞,一個形容詞


2(C).

19.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 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這篇 文章的基調為何?
(A)悲涼的
(B)淡泊的
(C)歡樂的
(D)消沉的


3(D).

25.古語云:「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下列哪一部經書的內容與精神 最能彰顯前述特點?
(A)《周易》
(B)《詩經》
(C)《禮記》
(D)《春秋》


4(D).

3.「阮囊羞澀」」的意思,接近下列哪一項?
(A)江郎才盡
(B)待字閨中
(C)琵琶遮面
(D)左支右絀


5(A).

35. 「桃花源記」:「後遂無問津者。」意謂
(A)此後即無人再去尋訪
(B)此後即無人敢問迷津
(C)從此無人能尋得津渡
(D)從此無人能指點迷津


6(C).

26. 夏菁〈月色散步〉:「此刻正像是水底的世界/一切已沉澱,靜寂/那些遠近朦朧的樹枝/如珊瑚叢生海裡。/藍空上緩泛過光潔的浮雲/是片片無聲的浪花/只有一隻古代的象牙舟/在珍珠的海上徐筏。/行人看不見彼此的面貌/只感到浮光掠影/ 像魚兒優游在深綠的水中/來去僅閃一閃銀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詩中把浮雲比成浪花,彎月比喻成象牙舟
(B)以實景寫月,以虛境寫水,月水交織,實虛結合
(C)以「浮光掠影」描述沉澱、靜寂、遠近朦朧的樹枝
(D)詩中表達對安謐和諧的自然境界的眷戀、憧憬和追求


7(D).

17.席慕蓉:「那清晨園中為誰摘下的茉莉/那渡船頭上風裡翻飛的群裳/在風裡翻飛 然 後紛紛墜落/歲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悵然回顧/親愛的朋友啊/難道鳥必須自焚才成為鳳凰/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 必得憂傷」有關這段詩句的含意,最合適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青春的時光消逝,就像鳳凰浴火,終於揮別陰影重生
(B)年輕時感情強烈,經過時間洗禮,一切都將恢復平靜
(C)記憶深藏在某處,必須努力挖掘,才能回到往日時光
(D)回顧過去的歲月,記憶深藏心底,但也令人沉思不已 


8(B).

16.下列文句中的「所以」,用法與潘耒〈日知錄序〉:「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中的「所以」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裴鉶〈崑崙奴〉)
(B)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C)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第十》)
(D)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


9(C).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楚相孫叔敖為兒之時,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對其母泣。母問其故,對曰: 「我聞見兩頭蛇死。向者出,見兩頭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 對曰:「我恐後人見之,即殺而埋之。」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必報之。汝必 不死,天必報汝。」叔敖竟不死,遂為楚相。埋一蛇,獲二祐,天報善,明矣。 曰:此虛言矣。夫見兩頭蛇輒死者,俗言也;有陰德天報之福者,俗議也。叔敖信 俗言而埋蛇,其母信俗議而必報,是謂死生無命,在一蛇之死。 (王充《論衡.福虛》)
【題組】29.有關引文中的事件,作者認為甚不合理,且提出了個人的見解,下列最符合作者見解 的是哪一選項?
(A)天道酬善
(B)因果循環
(C)死生有命
(D)禍福相倚


10(B).

15. 「閱讀與寫作並不是先後關係,而是一種相互加強與反饋的正循環關係。更具體地說,我們不可能在沒有掌握好閱讀技巧的 情況下還能學好寫作,也不可能在沒有掌握寫作技巧的狀況下有效地閱讀。一旦我們同時提供學生閱讀與寫作技巧的訓練, 學生將帶著讀者的眼光與需求來要求自己的寫作,同時也學會以寫作者的眼光來評價閱讀材料。」作者所特別強調的是:
(A)閱讀與寫作沒有關係
(B)讀者要有作者的眼光;作者要有讀者的角度
(C)閱讀與寫作可以同時訓練
(D)掌握了閱讀技巧,就一定能學會寫作


11(B).

49. 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句中「半畝方塘一鑑開」的「一鑑開」意謂:
(A)像一本歷史的借鏡
(B)像一面打開的鏡子
(C)像一段人生的經歷
(D)像一則警世的喻言


12(A).

50. 杏林子〈現代寓言〉:「有段時間,荷花承受太多的讚賞,等到掌聲漸息,他反而若有 所失,渾身不自在。造物者說:『酗酒的人,沉醉於酒精之中;賭博的人,迷失於數 字之間……』」這段文句的意涵是什麼?
(A)慣於擁有,反而欠缺內省的智慧
(B)凡事謹守中庸之道,勿太過與不及
(C)大自然是一本大書,要用心讀,用力念
(D)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 分擔的痛苦是輕省的


13(C).
X


21.俗諺說:「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中的「於」字是屬於虛詞範疇裡的哪一 種詞類? (A)介詞
(B)連詞
(C)助詞
(D)嘆詞。


14(D).

22.劉真〈論讀書〉:「至於談到讀書的方法,我認為『博覽』與『專精』,實屬同等 重要。 對一般學生而言,在某一個階段,是不宜完全隨興之所至而讀書的。必需勉強自己先 學好語文的工具,奠定主要學科的基礎,然後才可以專攻自己所最喜愛的學科。尤其 研究任何一門學問,都必須全力以赴,不是僥倖便可成功的。」下列最符合本文意旨 的是哪一選項?
(A)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學海無涯勤是岸,青雲有路志為梯
(D)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15(B).

57.李煜早期,多香豔華麗、風格婉約的作品;晚期則表現哀怨淒絕、感慨深沈。下列選項中,何者是李煜早期的作品︰
(A)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B)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如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C)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翦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D)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16(C).

96.陳義芝〈草堂沈思〉:「千年前為秋風所破的茅屋/剩日下的竹影搖曳/我小立在那座新築新修的草堂」。詩中所緬懷的人物是唐代詩人,下列緬懷相同人物的是哪一選項?
(A)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B)你的清波卻反向而行/舉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潔癖/眾人皆酣睡,唯你獨醒
(C)四野的哭聲/卻又不怎麼講求對仗與平仄/你抱歉地說:/朱門發臭的酒肉/餵肥了長安陰溝裡的耗子
(D)詩史寫到建安就得爬一座大山/歌雖然短,但沒酒不行/朝霧被逐呎的海拔逐呎 驅散/聽覺裡全是呦呦的鹿鳴


17(C).

13.下列各種比賽優勝題辭,使用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論文比賽:含英咀華、允文允武
(B)演講比賽:辯才無礙、秀麗遒勁
(C)田徑比賽:積健為雄、出類拔萃
(D)書法比賽:筆力萬鈞、文采斐然


18(C).

10. (甲)蒲松齡∕聊齋誌異(乙)司馬光/資治通鑑(丙)劉義慶/世說新語(丁)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以上各書按照年代先後順序排 列,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乙甲丁
(D)甲丙乙丁。


19(C).

16. 小明因母喪向公司請假,公司同仁決定送花圈致意。請問下列題辭何者不適用?
(A)北堂春去
(B)彤管流芳
(C)南極星沉
(D)音容宛在。


20(A).

29. 傳統小說中曾被清代李漁評為「四大奇書」的是?
(A)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
(B)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 夢
(C)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紅樓夢
(D)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


21(D).

24.Hayes & Flower提出的寫作歷程模式由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環境及寫 作歷程三部分組成。其中,寫作歷程包括計畫、轉譯與回顧三項。在計畫 部分由三個小項組成,不包括下列哪一個選項?
(A)設定目標
(B)產生想法
(C)組織想法
(D)檢核想法


22(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周末的咖啡廳,夥伴們開展一場激烈的爭論,起因只是新聞上一句「病沒」,引發眾人撻伐,認為新聞媒體不專業,「沒」、「歿」二字都分不清,但也有部分人認為這字沒錯,是批評者涵養不夠。這時,一位朋友轉頭望向我,中文人給個仲裁吧!我無奈的回答:「通假字。」
       確實,通假兩字對於一般人而言總是較模糊的。現在依稀回想起過去所學,課堂上所說「本有其字的通假」的解釋,似乎說明了什麼,但聽在一般民眾的耳中是如此扞格。文字本身的演化自有其規律,學者們僅能從現有的文獻,進行合理的考據。
       在早先文字的數量沒那麼多時,自然會有所謂借用的情形出現,例如論語中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便屬於此類,「悅」為後出的字,是由「說」所演化。待字體演變的量夠多時,人們在書寫或是口說的過程,又會影響字體的變化,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語言可能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產生迥異的使用習慣,再經過記錄後,就使詞彙產生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轉化,更不要談避諱、寫字求簡,甚至於錯字或誤讀所造成的通假。
       如今,網路用語不也影響一般人的認知?眾人世俗化的文字使用,就成了現代通假字的主要來源。人們聽著差不多的音,記下差不多字,領會著差不多的意思,假慢慢就成了真,原來的真跟著就被打成了贗品。

【題組】19.文中提到「十里不同音」,主要是在說明是什麼因素造成文字的「通假」?
(A)刻字過程造成文字記錄的訛誤
(B)書寫簡化影響內容引發的結果
(C)讀音會造成文字書寫上的差異
(D)文字隨著翻譯習慣而產生變化


23(A).

12. 以下何者是表揚教師的正確用語(含用字正確)?
(A)誨人不倦
(B)悔人不倦
(C)功在杏林
(D)做育英材。


24(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在從前,寫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體系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從描紅模子的橫平豎直,到寫墨卷的黑大圓光,中間不知有多大勤苦。記得小時候寫字,老師冷不防的從你腦後把你的毛筆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這證明你執筆不堅,是要受懲罰的。 這樣惡作劇還不夠,有的在筆管上套大銅錢,一個,兩個,乃至三四個,搖動筆管只覺頭重腳輕,這原理是和國術家腿上綁沙袋差不多,一旦解開重負便會身輕似燕極盡飛簷走壁之能事,如果練字的時候筆管上馱著好幾兩重的金屬,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當然會龍飛蛇舞,得心應手了。寫一寸徑的大字,也有人主張用懸腕法,甚至懸肘法,寫字如站 樁,挺起腰板,咬緊牙關,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這種姿態中寫出來的字,據說是能力透紙背。現代的人無需受這種折磨。「科舉」已經廢除了,只會寫幾個「行」「閱」「如擬」 「照辦」,便可為官。自來水筆代替了毛筆,橫行左行也可以應酬問世,寫字一道,漸漸的要變成「國粹」了。
       當作一種藝術看,中國書法是很獨特的。因為字是藝術,所以什麼「永字八法」之類的說數,其效用也就和「新詩作法」「小說作法」相差不多,繩墨當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關鍵在於個人。寫字最容易洩露一個人的個性,所謂「字如其人」大抵不誣。 如果每個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謹,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 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豬,其人必近於「五百斤油」。所以鄭板橋的字,就應 該是那樣的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氣概相稱,顏魯公的字就應該是那樣的端 莊凝重,才和他的臨難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間無絲毫勉強。
        在「文字國」裡,需要寫字的地方特別多,擘窠大字至蠅頭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寫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長,且常用錯了地方。譬如,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給當鋪醬園寫寫招牌,至不濟也可以給煤棧寫「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題詩,改寫春聯或「抬頭見喜」就合適得多。有的人寫字技術非常嫻熟,在茶壺蓋上寫「一片冰心」是可以勝任的,卻偏愛給人題跋字畫。中堂條幅對聯,其實是人 人都可以寫的,不過懸掛的地點應該有個分別,有的宜於掛在書齋客堂,有的宜於掛在飯 鋪理髮館,求其環境配合,氣味相投,如是而已。 (節錄自梁實秋〈寫字〉)

【題組】25.本文提到不少四字詞語,用於讚美書法風格的是哪個選項:
(A)身輕似燕
(B)道貌岸然
(C)端莊凝重
(D)一片冰心


25(A).

7. 「夕陽西下,日月潭的湖面波光粼粼,像是被撒上一層金色的浪漫。夕陽的餘暉 映照在湖水上,呈現出一片橘紅色的瑰麗光影,彷彿天地之間彌漫著一片神聖的 氛圍。湖水微微泛起漣漪,在夕陽映照下閃耀出耀眼的金光,讓人彷彿看到了一 幅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本段文字,屬於下列哪一種文本?
(A)記敘文本
(B)抒情文本
(C)說明文本
(D)議論文本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701~725)-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