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96
(1 分34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D,E).

35.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07 號解釋:「被害人有請求司法機關予以偵查、追訴、審判之權利」,故 為保障被害人權利,刑事訴訟程序設有「訴訟參與」制度。試問有關被害人訴訟參與之說明,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得選任代理人
(B)得聲請調查證據
(C)得就證人實施交互詰問
(D)得表示證據調查意見
(E)得就科刑表示意見


2(B,C,D).

30.甲得知進口重型機車買賣有利可圖,與乙商議找人後,由乙負責到日本竊取重型機車。乙邀丙、 丁一起前往日本行竊,乙竊得九輛機車,再由丙與丁予以拆解、包裝與改變車身號碼後運回台 灣,甲找人組裝後,再賣給知情的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乙、丙與丁之行為依刑法第 7 條規定,有我國刑法之適用
(B) 甲成立加重竊盜罪的共謀共同正犯
(C) 甲、乙、丙與丁成立變造準私文書罪
(D) 戊成立贓物罪
(E) 丙、丁成立湮滅刑事證據罪


3(A,B,E).

40.甲被公司裁員,至餐廳用餐後,未付錢即藉機離開,並搭計程車遠逃,至某 偏遠處後隨即對司機乙出言威脅,不但拒付車資,且喝令乙交出身上所有現 金後離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至餐廳白吃白喝,乃是施用詐術, 使相對人陷於錯誤,進而處分財產之詐欺行為
(B)甲對司機乙出言威脅拒 付車資之行為,因取得財產上利益,成立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第二項恐嚇取 財既遂罪
(C)甲搭計程車至某偏遠處後拒付車資,因取得財產上利益,成 立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二項詐欺得利罪
(D)甲對乙出言威脅,喝令乙交 出身上現金後離去,成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第一項之強盜罪
(E)本例屬 數罪併罰。


4(A,C,E).

22.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所規定的「保安處分」?
(A)易服社會勞動
(B)感化教育
(C)強制戒治
(D)監護
(E)易服勞役


5(E).

1. 公務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罪,下列何者不適用我國刑法?
(A)假借職務上之機會而成立的詐欺罪
(B)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
(C)公文書登載不實罪
(D)過失致死罪
(E)以上皆適用


6(A,D,E).

31.刑事訴訟制度將自九十二年九月一日起,由傳統式「職權主義」 調整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既稱「改良式」當事人進行 主義,則英美法上「標準的」當事人進行主義,除即將施行之 交互詰問制度外,尚包含以下何種制度?
(A)陪審團制度
(B) 卷證併送制度
(C)糾問制度
(D)證據開示制度
(E)起訴 狀一本主義。


7(B,C,D).

26. 甲經檢察官以詐欺罪提起公訴,法院在進行審判程序時,甲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法院告知甲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辯護人之意見後,甲無異議,進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問在本案中,有關證據調查與案件審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在本案中,甲之自白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證據
(B) 在本案中,不適用交互詰問之規定
(C) 在本案中,證人於審判外之證言,得作為證據
(D) 在本案中,得不經合議審判
(E) 在本案中,得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8(A,B,C).

17. 在騎樓擺攤販售公益彩券之殘障人士甲(左腳小兒麻痺),因肚子不舒服,向旁邊店家借用廁所而暫時離開攤位。未久,乙路過該攤位,見攤位無人,一時心生貪念,將該攤位上的彩券全部拿走。當乙要離去之際,適逢甲從店家用完廁所出來,看見乙將其彩券拿走,趕緊一拐一拐地上前,從乙的背後抓其衣服,欲以制止,拿回彩券,熟料乙轉過身來,拿出隨身攜帶的尖刀一把揮向甲,甲看見尖刀揮過來,嚇得鬆手後退,乙便趁機逃走。問乙應如何論罪?
(A) 加重強盜罪
(B) 準強盜罪
(C) 準加重強盜罪
(D) 竊盜罪與強制罪,數罪併罰


9(A,D,E).

37.刑法第 329 條規定:「竊盜或搶奪,因防護贓物、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而當場施以強暴脅迫 者,以強盜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竊盜或搶奪不成立時,即使有脫免逮捕而當場施以強暴脅迫之情形,亦不能成立準強盜罪
(B)強暴脅迫不須達到不能或難以抗拒之程度
(C)所謂以強盜論,係指以刑法第 328 條普通強盜罪之刑罰論處而言
(D)準強盜罪係以竊盜或搶奪為前提,在脫免逮捕之情形,如強暴脅迫達不能抗拒程度,但竊 盜或搶奪為未遂者,應以強盜未遂論。
(E)脫離犯罪場所或追捕者之追捕以後,縱有施強暴脅迫,亦非當場施以強暴脅迫


10(A,B,C,E).

25.刑法第 122 條第 1 項規定:「公務員或仲裁人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 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千元以下罰金。」有關上述規定 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於必要共犯之罪
(B)保護之法益如為執行職務之公正性,則上述規定之性質為危險犯
(C)同時有要求、期約、收受之行為只論收受之行為
(D)同時與數人期約賄賂,係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應從一重處斷
(E)職務行為與賄賂之間應有互為代價的關係


11(A,B,C).

27. 逃犯甲為籌逃亡經費,於某日午後闖入乙的公司,以現場之螺絲起子開啟木櫃內的珠寶箱,取得現金一萬元,離去之際不慎打破名貴花瓶驚醒午睡之乙,甲拔腿而逃,乙即追捕欲奪回失物,甲於逃離現場50公尺處被乙追及,為脫免逮捕防護竊物,甲乃將乙推倒在地後逃之夭夭,甲應論以何罪?
(A) 普通竊盜罪
(B) 加重竊盜罪
(C) 準強盜罪
(D) 強制罪
(E) 毀損罪


12(A,B,C).

36.追訴權時效之進行,因下列何種原因而停止進行?
(A)提起公訴
(B)依法應停止偵查
(C)提起自訴
(D)犯罪行為人逃匿
(E)諭知公訴不受理判決確定


13(A,C,E).

29. 關於緩起訴處分,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被告所犯為公務員違背職務之收賄罪,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及公共利益之維護,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之緩起訴期間為緩起訴處分
(B) 同一案件經檢察官緩起訴者,犯罪被害人不得再行自訴
(C) 違犯施用K他命毒品罪者,檢察官得違反被告之意願而強制其接受戒癮治療
(D) 檢察官得命被告向被害者支付相當數額之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
(E) 於緩起訴處分期間內,被告故意更犯罪,經提起公訴者,檢察官得依職權撤銷原處分


14(D).

5. 公訴程序中,被害人發現承審法官與被告有同學關係,恐影響審判之公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此為法官自行迴避事由之一,該法官應自行迴避
(B) 法院或院長應依職權裁定該法官迴避
(C) 被害人得聲請該法官迴避
(D) 被害人得促請檢察官聲請該法官迴避


15(C,D,E).

23.甲放任其飼養的狗追咬乙,乙因身無寸鐵,在情急之下,為了防衛狗的攻擊而搶取路人丙的手提包回擊該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放任其飼養的狗追咬乙為傷害罪的間接正犯
(B)乙搶取丙的手提包可因正當防衛而阻卻違法
(C)乙回擊狗可因正當防衛而阻卻違法
(D)乙搶取丙的手提包不構成搶奪罪
(E)甲具有保證人地位


16(A,B,C).

13. 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甲對乙提起故意毀損之告訴,檢察官查明乙係欠缺故意之主觀構成要件,僅可能是過失。此種情況屬於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之「犯罪嫌疑」不足的問題,而非該條第8款之「行為不罰」的問題
(B)犯罪後之法律已廢止其刑罰者,儘管新法仍有處罰之規定,但因犯罪構成要件已有變更,所以檢察官應為不起訴處分
(C)同一案件曾經本案判決確定者,自不得再為訴訟之客體。檢察官對之應為不起訴處分
(D)某英商酒駕撞死人,於偵查期間持用他人護照潛逃出國。偵查機關傳喚、拘提無著,雖偵查機關所得之證據已足夠認定該英商有犯罪嫌疑,但因起訴已無實益,故檢察官可不提起公訴


17(A,B,C,D,E).

35. 下列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何者與比例原則有關?
(A) 執行拘提或逮捕,應注意被告之身體及名譽
(B) 羈押於其原因消滅時,應即撤銷羈押,將被告釋放
(C) 搜索婦女之身體,應命婦女行之。但不能由婦女行之者,不在此限
(D) 抗拒搜索者,得用強制力搜索之。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E) 管束羈押之被告,應以維持羈押之目的及押所之秩序所必要者為限


18(A,B,C,E).
X


32.關於刑法第 266 條普通賭博罪,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罪為必要共犯之對向犯
(B)在公眾得出入之旅館中,租 1 房間供人聚賭,得成立本罪
(C)所謂賭博係指輸贏是決定於偶然的事實
(D)當場賭博的器具,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E)會員制賭博網站之簽賭,得成立本罪


19(A,D).

24. 甲想殺A,向知情的乙借1把西瓜刀,埋伏在A家門前,待A出現時,甲即持西瓜刀上前攻擊,但被A以機車鎖打落西瓜刀,隨即2人扭打在一起,甲另取出自己預藏的折疊刀刺中A的頸動脈,A當場血流如注,失血過多而死亡。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殺人罪
(B)乙成立殺人罪幫助犯
(C)甲成立殺人未遂罪
(D)乙成立殺人未遂罪幫助犯
(E)乙無罪


20(E).

1. 下列何種情形有我國刑法之適用?
(A)日本人與德國人在我國通姦
(B)我國人民在荷蘭吸食大麻
(C)我國駐韓外交人員在韓國傷害韓國人
(D)中國人在日本詐騙我國人民之財物
(E)以上皆非


21(A,E).

29.司法警察實施偵訊過程取得自白或不利陳述,下列何項情形原則上無證據能力?
(A)犯罪嫌疑人委任律師尚未到場仍予以偵訊
(B)通知到場犯罪嫌疑人未告知緘默權
(C)通知到場犯罪嫌疑人未告知得委任辯護人
(D)逮捕到場犯罪嫌疑人未告知罪名
(E)犯罪嫌疑人未同意夜間偵訊


22(D,E).

33.關於偵查不公開原則之適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證人接受偵訊問,均可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血親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陪同在場
(B)被告接受偵訊問,均可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血親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陪同在場
(C)偵查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得公開揭露偵查中因執行職務知悉之事項
(D)被告接受偵訊時,辯護人得主張接見交通
(E)被告接受偵訊時,辯護人得在場並陳述意見


23(C,D).

28.下列何者係屬得實施扣押之人? 1 法官 2檢察官 3 書記官 4 檢察事務官 5 法警
(A)123
(B)135
(C)124
(D)145 .


24(A,B,C,E).

27.依實務見解,甲之慫恿行為於下列情形,何者不成立犯罪?
(A)甲幫助乙犯罪後,甲又慫恿乙湮滅該次犯罪之證據,乙聽從之
(B)甲犯罪後,慫恿乙湮滅甲犯罪之證據,乙聽從之
(C)甲犯罪後,慫恿乙藏匿甲,乙聽從之
(D)甲犯罪後,慫恿乙替甲作偽證,乙聽從之
(E)甲犯罪後,慫恿乙替甲頂替,乙聽從之


25(B).

甲之幼兒丙溺水,甲圖救之,無關之鄰人乙謂「逆子」,毋庸救之,甲聽之,丙亡。
【題組】22. (續前題)若案例事實改為:甲之幼兒丙溺水,無關之鄰人乙圖救之,甲謂「逆子」,毋庸救之,乙聽之,丙亡。問甲、乙成立:
(A) 甲、乙為不作為殺人罪共同正犯
(B)甲為作為的殺人罪,乙無罪
(C)甲為不作 為的殺人罪,乙無罪
(D)乙為不作為殺人罪,甲為殺人罪教唆犯


快捷工具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