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今日的準備,明日的成就
100
(1 分2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使用了何種修辭?
(A) 譬喻
(B) 互文
(C) 借代
(D) 映襯


2(B).

22.晉人桓溫有「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係在感嘆
(A)光陰易逝
(B)人會衰老
(C)戰爭不斷
(D)人不如木


3(B).

3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乃
(A)寫秋風之感物之感人
(B)狀簫聲之感人
(C)喻波濤之洶湧
(D)謂人之樂極生悲


4(A).

2.文學作品常見空間移轉的手法,寫景或由遠而近,或由大而小,選出下列例句不符合此種作法的選項:
(A)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B)歐陽修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C) 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D)陳之藩寂寞的畫廊:「於是,像一朵雲似的,我飄到密西西比河的曼城,飄到綠色如海的小的大學來。校園的四圍是綠油的大樹,校園的中央是澄明的小池,池旁有一聖母的白色石雕,池裡有個聖母的倒影。」


5(B).

16.下列八句為一首仄起七言律詩,請依格律及句意,選出最適當的排列方式:  (甲)嶺樹重遮千里目(乙)海天愁思正茫茫(丙)共來百越文身地(丁)驚風亂颭芙蓉水  (戊)猶自音書滯一鄉(己)江流曲似九迴腸(庚)密雨斜侵薜荔牆(辛)城上高樓接大荒  
(A)辛己甲乙丁戊丙庚
(B)辛乙丁庚甲己丙戊
(C)甲己辛乙丙戊丁庚
(D)甲乙辛丁庚己丙戊


6(D).

18.有關中國小說發展的演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漢、魏、六朝小說,以筆記小說為主,不重結構,如劉義慶世說新語。  
(B)唐代小說以傳奇為主,已有完整結構,如杜光庭虬髯客傳。  
(C)宋代小說以短篇為主,有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如京本通俗小說(話本)內容便多口語,而宋初徐鉉的稽神錄為文言小說。  
(D)明代小說以章回小說為主,以文言寫成,如吳承恩西遊記。


7(D).

19. 《世說新語‧儉嗇》:「蘇峻之亂,庾太尉(亮)南奔見陶公(侃)。陶公雅相賞重。陶性儉吝,及食,噉薤;庾因留白。陶問: 『用此何為?』庾云:『故可種。』於是大歎庾非唯風流,兼有治實。」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陶侃等南方人生性儉嗇,招待客人用餐僅有一道韭菜
(B)「留白」,意謂留下白飯不食用
(C)「非唯風流,兼有治實」,意指庾亮懂風俗、識潮流,兩者兼備則有治理能力
(D)本文旨在說明陶侃不僅愛惜物力,也以此取人


8(D).

27. 運用成語得當,可使文章生色,如: 甲、東京這大都市,□□□□,人山人海,車輛也多,電車或汽車發出噪音,像潮水般地接連不絕。(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乙、那傢伙是個虛榮的人卻意外地單純,所以只要□□□□地迎合他、奉承他,就沒問題啦。(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丙、各位知道,我鄉中已出了一任縣長,兩位縣議長,□□□□這句話,是可以當得起的。(鍾肇政〈魯冰花〉)。 以上空格中,依序應填入哪些成語?
(A)引領企踵/唯唯諾諾/地利人和
(B)熙熙攘攘/陽奉陰違/地靈人傑
(C)引領企踵/陽奉陰違/地利人和
(D)熙熙攘攘/唯唯諾諾/地靈人傑


9(A).

29. 余光中〈灰面鷲〉:「高高的緯度啊長長的風 / 吹來一個遠遠的過客」,句中「長長」一詞將風(虛)轉化為可以丈量之物(實), 使詩句顯得更為生動具體。下列何者亦屬於這種「擬虛為實」的手法?
(A)無邊的秋色攔你不住 / 雲程迢迢是幾千里路呢 ?
(B)在炎炎的東方,有一隻鳳凰 / 從火中來的仍回到火中 / 一步一個火種,蹈着烈焰
(C)寂寞是靜止的時間,倒影多完整 / 曾經,每一隻野雁都是天鵝 / 水波粼粼,似幻亦似真
(D)所有的波浪都奔向天際 / 閃著銀盔,翻著銀蹄 / 壯闊的水平線上去列隊 .


10(C).

53. 下列「」中字詞在該文句中的用法和意義,哪一組前後兩兩相同?
(A)崛起於「阡陌」之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B)開關「延」敵/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C)九國之「師」/燭之武退秦「師」
(D)「叩」關/「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


11(A).

21.俗諺說:「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中的「於」字是屬於虛詞範疇裡的哪一 種詞類? (A)介詞
(B)連詞
(C)助詞
(D)嘆詞。


12(B).

9.始源與東海相約看早上11時15分的電影,請問他們最遲應該在什麼時辰抵達電影院?
(A)巳時
(B)午時
(C)辰時
(D)申時


13(C).

27.下列各詩句,何者「看不出」季節?
(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B)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C)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D)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14(D).

6. 請依詩意內容,判讀下列詩句所歌詠的物類何者正確?
(A)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 詠梅花。
(B)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詠菊花。
(C)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 靖,惹得詩人說到今—詠杏花
(D)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秋風—杜鵑花。


15(C).

27. 下列詞語何者與「強調學習環境之重要」有關?
(A)焚膏繼晷
(B)樂不思蜀
(C)一傅眾咻
(D)汗牛充棟。


16(C).

3. 小盧讀到一首古典詩:「心中不能言,腹作車輪旋。與郎相知時,但恐傍 人聞。」若依「腹作車輪旋」此句的創作手法判斷,此詩最有可能是哪一 類的詩歌?
(A)詩經‧大雅
(B)楚辭‧神女賦
(C)漢樂府北朝民歌
(D)唐詩五言絕句。


17(B).

11. 辛棄疾〈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戲作漁夫詞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鎔金。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 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閒管興亡則甚。 關於這闋詞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題目為〈西江月〉,後附小序
(B)上、下片的首二句皆為對仗句
(C)上片先情後景,下片先景後情
(D)結尾寫出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 2


18(D).

16. 下列關於「幸」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哪一個選項?
(A)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福分。(唐・司空圖〈修史 亭〉三首之二)
(B)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高興。(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C)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多虧。( 《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
(D)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意外獲得的。(唐・杜牧〈阿房宮賦〉)


19(D).

5.黃明志〈漂向北方〉:「我漂向北方/別問我家鄉/高聳古老的城牆/擋不住憂傷/我 漂向北方/家人是否無恙/肩上沉重的行囊/盛滿了惆悵」 ,下列哪一個選項的詩句所 描寫的心境與這首歌詞相似?
(A)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C)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D)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0(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30 題。
6270a828c61e4.jpg6270a82f976bd.jpg

【題組】28.資料丙《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為民國 108 年修訂版,若以資料丙審視資料甲, 關於① 、② 兩項推論的研判,最適當的是: ① 鄭用錫墓展現清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而列為國定古蹟。 ② 王得祿墓的歷史價值,可能是被列入古蹟的條件之一。
(A) ① 、② 皆正確
(B) ① 正確,② 錯誤
(C) ① 無法判斷,② 正確
(D)①無法判斷,② 錯誤


21(B).

▲閱讀下文,回答17-20題。 
甲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 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竟成者也。 
 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 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鳩拙云爾!(張李德和〈畫菊自序〉) 
乙 茲就詞章論,世多訾女子之作,大抵裁紅刻翠,寫怨言情,千篇一律,不 脫閨人口吻者。予以為抒寫性情,本應各如其分,惟須推陳出新,不襲窠臼, 尤貴格律雋雅,情性真切,即為佳作。詩中之溫、李,詞中之周、柳,皆以柔 豔擅長,男子且然,況於女子寫其本色,亦復何妨?(呂碧城〈女界近況雜 談〉) 呂碧城(1883~1943),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題組】18.依據乙文,敘述最適當的是:
(A)為推陳出新,不襲窠臼,男女皆應拋棄格律的束縛
(B)女子創作可不忌裁紅刻翠,但直寫自己的真誠感受
(C)女子習寫詞章,可模仿以柔豔詩詞著稱的男性作家
(D)詞章以閨人口吻成其本色,故男女表現宜各如其分


22(C).

【題組】19.關於甲、乙二文所蘊含的創作觀念,下列推論最不適當的是:
(A)甲文的「之餘、之暇」透露出張李德和的創作並未違背傳統性別角色 規範
(B)乙文認為「閨人」與「柔豔」皆為女性創作本色,女性其實不必引以為 非
(C)甲文「志有萬端之異」與乙文「情性真切」,都從性別角度論證創作合 宜性
(D)乙文所舉前輩作家,較甲文所舉前輩作家更具破除當時性別刻板印象的 意味


23(C).

14. 請閱讀下列資料,綜合判斷應為何人?甲、喜撰寫農民文學;乙、行文風格樸實和造句遣詞樸實;丙、著有 〈原鄉人〉、〈夾竹桃〉、〈笠山農場〉等。
(A)黃春明
(B)白先勇
(C)鍾理和
(D)王禎和。


24(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一般人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例如韓愈在月夜裡聽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韓愈建議「敲」字為佳。這段文字因緣傳為美談,於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關鍵在於哪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改寫自朱光潛《談文學》)
王夫之《薑齋詩話》云:「『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王夫之以為詩中佳境,對詩人而言,不可「預擬」,初無定景,初非想得,否則,「只是措大燈窗下鑽故紙物事」,或者「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了」。佳句乃當時情景,即詩人「即景會心」、「因景因情」時所拾得,「何勞擬議哉」?(改寫自蕭馳《聖道與詩心》)

【題組】1.甲文朱光潛「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 當」的理由 是:
(A)用 「 敲」 字 不能 展 現 詩人 的 胸襟 氣 度
(B)用 「 推」 字 與全 詩 冷 寂的 氛 圍更 相 應
(C)「敲」 字有 聲 響感, 攪 擾寺 內 的莊 嚴 氣 氛
(D)「 推 」字 雖魯 莽,但 能 表達 僧 人訪 友 心 情


25(D).

【題組】2.乙文中,王夫之認為「或推或敲,必居其一」的原因是:
(A)若韓愈有近似的 經 驗 ,就 無 須揣 摩 賈 島的 實 際狀 況 ,可 直 接 選 出 推或 敲
(B)若 韓 愈能 從 全詩 調 和 的情 境 來考 慮 , 就能 知 道用 推或敲, 何 者 意 境較 佳
(C)若 賈 島能 從 傳統 佳 作 中鍛 鍊 用字 技 巧 ,就 能 輕易 選 定推 或 敲 , 不必 詢 問他 人
(D)若 賈 島能 依 據真 實 經 驗, 寫 出當 時 景 物及 內 在情 感 ,就 能 清 楚 應 選擇 推 或敲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