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100
(1 分1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6. 張老師常使用「暫停法」和「反應代價法」這兩種技術來改變學生的行為。 這兩種行為改變技術所涉及的處罰原理是:
(A)都是正處罰
(B)都是負處罰
(C)前者是正處罰,後者是負處罰。
(D)前者是負處罰,後者是正處罰。


2(A).

12. 小品校長非常重視閱讀教育,強調閱讀理解應著重在於指導學生以自身之 前理解視野與理解對象進行互動對話,意義便在這對話過程中產生,並應 鼓勵學生多嘗試與表達自身理解之內容。這樣的理念接近 H.-G. Gadamer 所主張的哪種理念?
(A)意義開展論
(B)意義實證論
(C)意義批判論
(D)意義正確觀


3(C).

13. 孔德(Auguste Comte)認為人類精神運作是不可能得到絕對的概念,於是不再探究宇宙的起源與目的,不再求知各種現象的內在原因,而只是把推理 與觀察密切結合,從而發覺現象的實際規律—不變的先後關係和相似關係。 這樣的理念便成為下列哪種理論的基礎?
(A)存在主義
(B)現象學
(C)實證主義
(D)詮釋學


4(B).

14. 局長非常重視社會變革與教育改革間的關聯,非常贊同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所言:「教育變革通常是社會變遷的結果和徵兆,而且應從社會 變遷來解釋教育的變革。」就涂爾幹而言,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主要的核 心重點在於:
(A)社會組織制度的穩定
(B)道德與價值觀的建構
(C)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
(D)國家計畫教育的推動


5(D).

4. 下列者非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規範?
(A)有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非屬情節重大,而有必要予以解聘、免職、 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並經審酌案件情節,議決一年至四年 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
(B)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指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 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C)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 活動、評量、獎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 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者,不在此限。
(D)行為人如為學生者,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之學校 認為有追蹤輔導之必要者,應於知悉後一週內,通報行為人就讀之學 校。


6(B).

6. 「要真正認識學生,教師要先去除所有偏見,才能讓各種教育事件,原原本 本地呈現自己。」此一論述較接近何種課程理論的主張?
(A)實證分析的課程理論
(B)詮釋現象學的課程理論
(C)社會批判的課程理論
(D)後現代的課程理論


7(C).

16. 樣本平均數的平均值接近母群平均數的現象是
(A)大數法則
(B)迴歸效應
(C)中央極限定理
(D)最小邊際複製性


8(A).

17. 老師透過提問的方式,想知道學生對於「偷竊」行為的觀點。有四位學生 都認為「偷竊」是不對的行為,以下,是他們抱持的理由:
甲生:偷東西我會良心不安,整天擔心害怕。
乙生:偷東西是不守法的行為,會受校規處分。
丙生:偷東西被抓到,學校會通知家長,回家還會被罵。
丁生:偷東西被抓到,會被同學貼標籤、瞧不起。
根據柯爾伯格 (L. Kohlberg)的觀點,哪一位學生的道德發展層次最高?
(A)甲生
(B)乙生
(C)丙生
(D)丁生


9(C).

19. 「鷹架」(scaffolding)的概念首先是由維高斯基(L. S. Vygotsky)所提出。他 認為學習者透過他人協助或是與他人互動後,能促進自己認知的發展。後 來,那一位學者將這種源於成人或同儕的社會支持隱喻為「鷹架支持」 (scaffolding)?
(A)皮亞傑(Piaget)
(B)奧蘇貝爾(Ausubel)
(C)布魯納(Bruner)
(D)奧古斯丁(Augustine)


10(C).

21. 下列關於行為主義敘述何者有誤?
(A)行為主義特別重視實在論的自然律則
(B)行為主義認為教育是行為工程的過程
(C)行為主義主要根源於三種意識形態,分別為哲學上的實在論、實證論、與唯心論。
(D)行為主義認為人類雖然是高等發展的動物,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式與動物無異。


11(B).

28. 在測驗與統計的課程中,提到下列對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就動機越低的人越努力避免失敗
(B)學生的努力程度和成就動機的強度間有正相關
(C)越簡單的作業越能激發學習者的成就動機
(D)成就動機越高的學生越會認為成功與否操之他人


12(B).

40. 在班級教學中,對於喜歡圖像式思考的學生,教師多提供圖像式的教材內容, 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
(A)學習內容的調整
(B)學習歷程的調整
(C)學習環境的調整
(D)評量方式的調整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jeanhung201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