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100
(1 分23 秒)
1(D).

2 下列何者非縣自治事項之來源?
(A)憲法第 110 條第 1 款規定,縣教育、衛生、實業及交通由縣立法並執行之
(B)地方制度法第 19 條第 1 款第 1 目之縣(市)的土地行政
(C)社會救助法第 15 條第 1 項規定,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提供或轉介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 戶中有工作能力者相關就業服務、職業訓練或以工代賑
(D)中央主管機關依冷凍空調業管理條例第 6 條之規定,將冷凍空調業之許可、登記、撤銷或廢止 許可等事項,委由縣主管機關辦理


2(C).

4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關於縣轄市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人口聚居達 5 萬人以上未滿 50 萬人,且在政治及經濟上地位重要之地區,得設縣轄市
(B)縣轄市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鄉公所之委辦事項
(C)縣轄市內里、鄰之編組及調整辦法,由縣定之
(D)縣轄市名稱之變更,應由市公所提請市民代表會通過,報請縣政府備查


3(C).

6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地方自治團體基於受憲法保障之公法人地位,享有財政自主權。若 中央使地方負擔經費,應依據何種位階之法規範,始可為之?
(A)必須根據憲法,亦即限於憲法所定之事項,始可要求地方分擔經費
(B)限於以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
(C)除依據法律之外,亦可依據經法律明確授權之法規命令
(D)中央使地方負擔經費之事項,應經由地方立法機關通過自治條例,始可為之


4(B).

10 中央對於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監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中央對於自治事項,僅得為適法性之監督,不得為適當性之監督
(B)中央對於涉及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自治事項,應尊重地方自治團體之判斷,不得予以變更
(C)中央對委辦事項,得為適法性與適當性之監督
(D)中央對於自治事項之監督,與行政訴訟中之法院行使審查權相似


5(A).

11 下列何者非屬地方民選行政首長被解除職務之事由?
(A)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
(B)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
(C)犯貪污罪,經判刑確定
(D)戶籍遷出各該行政區域 4 個月以上


6(D).

12 某縣議員甲於任期中競選立法委員並當選,其未辭去縣議員職務,應如何處理?
(A)某甲於立法委員就職時,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准後解除其職務
(B)某甲於立法委員就職前,由內政部報請立法院核准後通知縣議會解除其職務
(C)某甲於立法委員就職時視同辭去原職,由內政部公告解除其職務
(D)某甲於立法委員就職時視同辭去原職,由內政部通知縣議會解除其職務


7(B).

14 某直轄市議員認為該市議會議長主持議事不公,擬提出議長罷免案,應由議員總額多少以上之連 署始得提出?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五分之一


8(C).

17 有關地方民意代表公費助理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直轄市議會之議員,每人得聘用公費助理 6 人至 8 人
(B)縣(市)議會議員,每人得聘用公費助理 2 人至 4 人
(C)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每人得聘用公費助理 1 人至 2 人
(D)直轄市議會議員公費助理補助費用之總額,每人每月不得超過新臺幣 24 萬元


9(C).

18 鄉民代表會遇有下列何種情事可召開臨時會,不受每年會次之限制?
(A)主席請求
(B)鄉長請求
(C)鄉公所移送覆議案
(D)代表三分之一以上請求


10(C).

20 有關地方立法機關預算審議權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地方總預算之編製權及提案權專屬於地方行政機關,地方立法機關僅具有審議權
(B)地方立法機關審議地方總預算時,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C)地方立法機關審議地方總預算時,得就款項目節進行移動增減預算項目
(D)地方政府總預算需經地方立法機關審議通過而具有法規之形式


11(D).

21 某鄉 A 村擬更名為 B 村,經鄉公所提請鄉民代表會通過後,須完成下列何項程序?
(A)報請縣政府備查
(B)報請縣政府轉內政部備查
(C)報請縣政府轉內政部核定
(D)報請縣政府核定


12(C).

22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行政院若認為直轄市之自治條例違反中央之法律而予函告無效,直轄市政 府應如何救濟?
(A)向行政院提起訴願
(B)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C)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解釋
(D)請求立法院調解


13(C).

24 直轄市預算收支差短之彌平方式,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不包括下列何者?
(A)借款
(B)發行公債
(C)由行政院酌予補助
(D)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公職◆地方自治-阿摩線上測驗

UT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